近代日本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2024-05-21 23:48

1. 近代日本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德川家族掌权后,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直到十九世纪西方殖民者打开了日本的国门,日本人才想到要进行军事改革。明治政府建立后,日本踏上了高速发展之路,但是实现自强后,他们又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

近代日本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2. 曰本近代发展史

德川家族掌权后,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直到十九世纪西方殖民者打开了日本的国门,日本人才想到要进行军事改革。明治政府建立后,日本踏上了高速发展之路,但是实现自强后,他们又走上了对外扩张之路。

3. 日本的发展史

日本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发展在战后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这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 


经济恢复期(1945—1955年)。战争毁灭了日本42%的国民财富,经济混乱,物价飞涨,大量失业,通货膨胀。借助占领军的巨大影响力,日本政府提出了“增加生产以平息通货膨胀,稳定国民生活”的政策,进行了经济和社会的民主化改革。1949年基本稳定了通货膨胀,经济开始恢复,1953年接近战前水平。 


高速增长期(1955—1973年)。18年间国民生产总值(GDP)增加了12.5倍,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0倍多,年均增长9.8%。1966年追超英国,1967年追超法国,1968年追超西德,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次于美国,成为亚洲新巨人,引起全球经济界的注目,被称为“世界经济奇迹”。 


中速增长期(1974—1991年)。受两次石油危机的打击,日本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靠贸易立国的日本经济被迫加快产业结构的重组和调整,重化工结构转向知识密集型产品结构。这期间GDP年均增长4.3%,比高速增长期下降一半。 


经济危机并走出困境期。进入1992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出现经济危机,1992—1998年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仅为1%,其中1997、1998两年出现负增长,但目前仍是世界经济大国。受到企业效益恢复的刺激,设备投资逐渐复苏,雇佣及收入环境正在逐渐得到改善。由于企业的推动,日本经济复苏的前景越来越明朗。

日本的发展史

4. 日本的历史发展历程

1546年4月20日,河越之战,北条氏康击败上衫宪政、上衫朝定、足利晴信联军
1546年12月,毛利元就把家督让给嫡子毛利隆元 
1547年9月22日,加纳口合战,斋藤道三击败织田信秀 
1548年2月14日,上田原合战,村上义清击败武田晴信(武田信玄)
1548年3月19日,小豆坂合战,今川军战胜织田军。
1549年2月24日,织田信长和斋藤道三的女儿归蝶结婚
1549年7月3日,佛朗西斯科-桑比埃尔在鹿儿岛登上日本土地
1549年11月10日,今川和织田人质交换
1549年11月,江口之战,三好长庆击败细川晴元 
1550年7月13日,毛利元就开始肃清井上元兼一门
1550年10月1日,武田晴信(武田信玄)在户石城击败村上义清
1551年3月3日,织田信秀死亡,织田信长继承家督
1551年5月26日,武田军真田幸隆用计攻下户石城,村上义清逃往越后
1551年9月1日,陶隆房(陶晴贤)谋反,大内义隆自杀
1552年1月,上杉宪政逃往越后 
1552年3月1日,大内义长继承大内家家督,陶隆房改名为陶晴贤
1553年闰1月13日,织田信长家臣平手政秀谏死
1553年4月20日,斋藤道三和织田信长在正德寺会面
1553年8月,第1次川中岛合战 
1554年3月、武田、今川、北条的三国同盟成立,史称善德寺的会盟
1555年4月20日,织田信长攻下清洲城
1555年7月19日,第2次川中岛合战 
1555年10月1日,严岛海战,毛利军胜利,陶晴贤自杀
1556年4月20日,长良川合战,斋藤义龙军击败斋藤道三军,斋藤道三战死
1556年8月24日、稻生之战,织田信长军击败织田信行军
1557年4月3日,毛利元就击败大内义长,大内义长自杀
1557年8月,第3次川中岛合战 
1557年11月,织田信行再次谋反,被织田信长杀死
1559年2月,织田信长单身上洛,拜见将军足利义辉
1559年4月,长尾景虎(上衫谦信)单身上洛,拜见将军足利义辉
1559年,北条氏康隐居
1560年5月19日,桶狭间合战,织田军战胜今川军。今川义元战死
1560年6月15日,长宗我部国亲死亡,长宗我部元亲继承家督
1561年3月,长尾景虎(上衫谦信)攻击小田原城未果
1561年闰3月,长尾政虎(上衫谦信)继承关东管领上杉家,改姓上衫
1561年4月13日,森边之战,织田信长军击败斋藤龙兴军
1561年8月3日,木下藤吉郎(丰臣秀吉)和宁宁结婚
1561年9月10日,第4次川中岛合战,上衫辉虎(上衫谦信)单骑突入武田军本阵,武田信玄的弟弟武田信繁和军师山本勘助(山本晴信)战死
1561年11月,毛利军击败大友军
1562年1月11日,织田信长和松平元康(德川家康)结盟,史称清洲同盟
1563年7月,织田信长在小牧山筑城
1564年1月9日,第2次国府台之战,北条军击败里见军
1564年2月28日,松平元康(德川家康)平定三河一向一揆
1564年8月,第5次川中岛合战
1565年4月17日,毛利军包围月山富田城
1565年5月19日,松永久秀和三好三人众暗杀足利义辉
1566年2月19日,足利义秋(足利义昭)还俗
1566年4月,织田信长向朝廷献金
1566年9月24日,织田信长家臣木下藤吉郎(丰臣秀吉)在墨俣一夜筑城成功
1566年9月29日,武田军攻下箕轮城,剑圣上泉秀刚下野,改名上泉信刚
1566年11月21日,尼子家向毛利军降伏
1566年12月,松平家康改姓德川
1567年3月,织田军进攻伊势
1567年5月,织田、德川家通婚
1567年8月3日,伊达政宗诞生
1567年8月15日,织田军攻下稻叶山城,并改名岐阜,织田信长迁居成到岐阜城
1567年8月23日,三船台之战,北条军击败里见军
1567年9月,织田和浅井结盟,阿市嫁给浅井长政
1567年10月19日,武田信玄嫡子武田义信自杀
1568年2月,织田军平定北伊势
1568年7月27日,织田信长在美浓立政寺迎接足利义昭
1568年9月7日,织田信长出军上洛
1568年9月14日,织田军平定近江
1568年9月26日,织田军入京
1568年10月18日,足利义昭继任征夷大将军
1568年12月13日,武田军攻下骏府城
1569年1月5日,三好军攻击京城,被织田军击败
1569年2月27日,二条城开始筑城
1569年5月17日,德川军攻下挂川城,今川家灭亡
1569年10月1日,武田军包围小田原城
1569年10月6日,三增合战,武田军击败北条军
1570年1月25日,足利义昭发书征讨织田信长
1570年4月20日,织田军包围京城
1570年4月27日,越前讨伐中,织田军得到浅井长政背叛的消息全军撤退
1570年4月28日,金崎之战,殿军的木下藤吉郎(丰臣秀吉)成功撤退
1570年5月21日,织田信长在返回途中被狙击
1570年6月4日,柴田胜家在长光寺城击败六角军
1570年6月28日,姉川之战,织田、德川联军击败浅井、朝仓联军
1570年9月12日、石山本愿寺发出织田信长举兵
1570年11月21日、伊势一向一揆杀死信长的弟弟织田信兴
1571年6月14日,毛利元就病死,享年75岁
1571年9月12日,织田军防火烧毁比叡山延历寺
1572年9月,织田信长向足利义昭送17条要求
1572年10月3日,武田军发兵病上洛
1572年12月23日,三方原之战,武田军击败德川军
1573年2月,足利义昭举兵
1573年4月12日,上洛途中武田信玄病死,享年53岁
1573年7月18日,织田信长流放足利义昭,室町幕府灭亡
1573年8月17日,织田军攻下朝仓家本城一承谷城,朝仓义景自杀,朝仓家灭亡
1573年8月28日,织田军攻下浅井家本城小谷城,浅井家灭亡
1574年3月28日,织田信长得到兰奢待(兰奢待,里面藏有东大寺三个字)
1574年6月17日,武田军攻下德川军的高天神城
1574年9月29日,织田军平定长岛一向一揆
1575年5月21日,长篠合战,织田、德川联军击败武田军
1575年7月,长宗我部元亲统一土佐
1575年8月19日,织田军平定越前一向一揆
1575年11月28日,织田信长把尾张、美浓2国封给嫡子织田信忠
1576年1月,织田信长开始筑安土城
1576年2月23日,织田信长移居安土
1576年7月13日,第1次木津川口之战,毛利水军击败织田水军
1577年8月17日,织田信长配下的松永久秀谋反
1577年9月17日,上杉军统一能登
1577年9月23日、手取川合战,上杉军战胜织田军
1577年10月10日,织田军攻下信贵山城落城,松永久秀在天守阁自爆而死
1578年3月13日,上杉谦信病死,享年49岁,后继者们争权爆发御馆之乱
1578年7月3日,织田军攻下上月城,尼子胜久自杀
1578年7月16日,第2次木津川口之战,织田水军击败毛利水军
1578年10月21日,织田信长配下的荒木村重谋反
1578年11月11日,耳川之战,岛津军击败大友军
1579年3月24日,御馆之乱结束,上杉景胜继承家督
1580年1月17日,织田信长配下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军攻下三木城,别所长治自杀
1580年4月9日,本愿寺显如退出石山本愿寺
1580年8月12日,织田信长流放佐久间信盛
1581年10月25日,织田信长配下羽柴秀吉军利用断粮的计谋攻下鸟取城
1581年3月11日,织田、德川、北条联军战胜武田军,武田胜赖自杀,武田家灭亡
1581年5月15日,德川家康到安土拜访织田信长
1581年5月29日,织田信长进入京城本能寺
1582年6月2日,明智光秀谋反,织田信长在京城本能寺战死,享年49岁,史称本能寺之变
1582年6月2日,织田信忠因为救出织田信长失败自杀
1582年6月3日、柴田胜家军攻下上杉家的鱼津城,第二天才知道本能寺之变
1582年6月4日,本能寺之変3天后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军得知情况,和毛利讲和
1582年6月4日,备中高松城落城,城主清水宗治自杀,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军开始急速撤退
1582年6月5日,明智军占领安土城
1582年6月13日,山崎合战,羽柴军击败明智军
1582年6月13日,撤退途中的明智光秀在京城小栗栖被农民杀死,享年55岁
1582年6月15日,明智军坂本城落城,明智一族灭亡
1582年6月15日,织田信雄军防火烧毁安土城
1582年6月18日,神流川之战,滝川一益军被北条军击败
1582年6月27日,清洲会议,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力推织田三法师继承家督,羽柴秀吉和柴田胜家决裂
1583年4月21日,贱岳合战,羽柴军击败柴田军
1583年4月24日,柴田胜家本城北之庄城落城,柴田胜家自杀
1583年9月1日、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开始筑大坂城
1584年3月18日,冲田畷之战,岛津军击败龙造寺军,龙造寺隆信战死。
1584年4月9日、小牧长久手之战,德川军击败羽柴军,池田恒兴、森长可战死
1584年10月,伊达政宗继承家督
1584年11月,织田信雄和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单独讲和
1584年2月,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讲和
1585年7月11日,羽柴秀吉(丰臣秀吉)任关白
1585年8月6日,长宗我部元亲向羽柴秀吉降伏
1585年闰8月2日,真田昌幸在上田城战胜德川军
1585年11月12日,德川家重臣石川数正出奔到羽柴秀吉(丰臣秀吉)家
1585年11月17日,人取桥之战,伊达军苦战击败二本松、芦名、佐竹联军
1586年7月27日,岩屋城之战,大友家得高桥绍运带领700人和岛津军20000人作战,全军阵亡
1586年10月17日,德川家康向羽柴秀吉(丰臣秀吉)臣服
1586年12月13日,户次川之战,岛津军击败羽柴秀吉(丰臣秀吉)配下仙石秀久军
1586年12月19日,羽柴秀吉任太政大臣天皇赐姓丰臣(豊臣)
1587年5月8日,岛津义久向丰臣秀吉臣服
1587年6月19日,丰臣秀吉下令流放天主教徒
1587年10月1日,丰臣秀吉召开北野大茶会
1587年12月3日,丰臣秀吉颁布关东奥州战事禁止令
1588年4月18日,后阳成天皇行幸聚乐第
1588年7月8日,丰臣秀吉颁布刀狩令
1589年6月5日,摺上原之战,伊达军击败芦名军,芦名义广逃往常陆
1589年10月23日,北条家家臣猪俣邦宪夺取真田家支城名胡桃城
1589年11月24日,丰臣秀吉向北条家宣战
1590年4月7日,伊达政宗杀死弟弟小次郎
1590年6月9日,伊达政宗向丰臣秀吉臣服
1590年7月5日,北条氏直向丰臣军投降,小田原城落城,北条氏政切腹自杀
1590年8月9日,丰臣秀吉任命黑川城奥州仕置,日本统一
1591年1月22日,丰臣秀长病死
1591年2月28日,千利休自杀
1591年8月5日,丰臣秀吉之子鹤松死亡
1591年8月21日,丰臣秀吉颁布身分统制令
1591年9月4日,平定九户政实之乱
1591年9月16日,丰臣秀吉下令出兵朝鲜,史称文禄之役
1591年10月,丰臣秀吉开始在名护屋筑城
1591年12月27日,丰臣秀吉把关白之职让给丰臣秀次,自任太阁(太阁立志传的由来)
1592年3月4日,日本军开始向朝鲜渡海
1592年5月2日,日本军一番队小西行长进入汉城
1592年7月22日,丰臣秀吉之母大政所死亡
1593年闰3月,丰臣秀吉移居伏见城
1593年4月18日,日本和朝鲜签订休战协定
1593年8月3日,丰臣秀赖诞生
1595年7月8日、关白丰臣秀次自杀
1595年8月2日,丰臣秀次一族在九条河原被斩首
1596年闰7月13日,伏见地震
1596年9月1日,日本和朝鲜和平交渉决裂
1596年9月2日,日本再次向朝鲜出兵朝鲜,史称庆长之役
1596年9月,圣-费力派号在土佐靠岸
1596年11月,长崎26名基督教徒被斩首,史称26圣人殉教
1597年1月,日本军开始渡海
1597年2月,丰臣秀吉发表庆长之役的阵立书
1598年1月4日,朝鲜蔚山城之战
1598年3月15日,醍醐赏花会
1598年7月15日,丰臣秀吉要求诸大名对丰臣秀赖誓忠
1598年8月18日,丰臣秀吉死亡,享年62岁
1598年8月25日,丰臣五大老宣布撤军朝鲜
1598年11月25日,日本军从朝鲜撤退
1599年闰3月3日,前田利家死亡
1599年闰3月4日,加藤清正等七将对石田三成官邸发动袭击
1600年3月16日,荷兰船立夫迪号在丰后国佐志生靠岸
1600年4月10日,德川家康会见维利阿姆-阿达姆斯
1600年5月7日,德川家康向上杉景胜发出讨伐令
1600年6月16日,德川家康向大坂城出兵
1600年7月17日,石田三成、毛利辉元为总大将,向德川家康宣战
1600年7月25日,会津讨伐军小山评定,做出向石田三成征伐的决定
1600年8月1日,西军的伏见城落城,德川军鸟居元忠自杀
1600年8月23日,东军的岐阜城落城,织田秀信降伏
1600年9月15日,关原合战,东军战胜西军被捕
1600年10月1日,石田三成等3人被斩首
1602年5月1日,德川家康命人在二条筑城
1603年2月12日,德川家康受封征夷大将军
1603年7月28日,丰臣秀赖和家康的孙女千姫结婚
1604年5月3日,幕府、糸割符制度的确立
1604年7月17日,德川家光诞生

1605年4月16日,德川秀忠继任二代将军
1607年5月6日,德川家康向朝鲜发出国书
1607年7月3日,德川家康迁居城骏河
1609年3月,对马的宗家朝鲜签订己酉约条缔结
1609年4月5日,在岛津军前,琉球王朝降伏
1609年7月25日,德川家康许可和荷兰贸易
1611年3月28日,德川家康和丰臣秀赖在二条城会面
1611年6月24日,加藤清正死亡,享年50岁
1612年3月21日,因为朱印状伪造之罪,本多正纯与力冈本大八被火刑
1613年4月25日,大久保长安死亡,享年69岁
1614年7月21日,方广寺钟铭事件
1614年11月15日,大坂冬之阵开始
1614年12月19日,双方讲和
1615年5月5日,德川家康从二条城出阵,史称大坂夏之阵
1615年5月8日,德川军攻下大坂城,丰臣秀赖自杀,日本战国结束
1616年4月17日,德川家康死亡,享年75岁
1624年9月6日,高台院宁宁(丰臣秀吉的正室)死亡,享年83岁
1632年1月24日,德川秀忠死亡,享年54岁
1636年5月24日、伊达政宗死亡,享年70岁

5. 日本的发展历史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世界经济史上最震憾人心的事件莫过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在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重失败后,却出人意料地在短短不到三十年时间内异军突起,一跃成为当时继美苏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工业国和经济强国。是什么促成了日本经济的辉煌?要研究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史。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大致分成四个阶段:战后复兴期、高速成长期、过渡期和稳步成长期。 
     1.战后复兴期 
     战争结束后的日本经济处于极度混乱和疲乏状态, 工矿业生产水平只相当于1941年时的七分之一,严重的粮食危机和通货膨胀遍及全国。当时支配日本的联合国军,以经济的民主化和非军事化为目标,重点实施了解散财阀、分散少数企业对经济的控制权和确立劳动权等三项政策。在经济环境有所改善后,美国开始将重点转向帮助日本重建经济。朝鲜战争爆发后,在日美军的“特需”大大激发了日本企业的生产和投资活动,日本工业的潜在力量得到恢复和发展。到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已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 
      2.高速成长期(1955~1973年) 
      从1955年开始,日本经济由战后复兴期进入高速成长期。日本在50年代至60年代末约二十年的高速成长期中,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外部经济环境方面, 进入60年代以后,日本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关贸总协定的要求,逐步放宽了贸易和外汇管制。1964年,日本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第八位条约国,即对贸易活动原则上不实行外汇管制。随后,日本又开始着手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企业开始相互兼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消费品物价持续上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始困扰日本经济和日本国民生活。在70年代初,日本经济的国际环境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3.过渡期(1973~1985年) 
     1971年末,日元在维持了约20年的固定汇率之后第一次上调了16.8%, 从1美元兑360 日元升至1美元兑308日元。1973年2月,美元贬值又使日元升值到1美元兑260日元。同年末,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原油价格爆涨了4倍, 各种初级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扬。日元升值和国际商品价格上涨二重因素对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经济是个沉重打击。1978年秋,日本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征兆。虽然在1979年又发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经济滑坡、物价上涨的情况又有所发生,但由于较好地总结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教训,不到一年就基本消除了石油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经济没有出现大的滑坡。80年代前半期,在经济低速增长的前提下,日本开始建立健全财政制度、扩充社会资本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经济政策的导向也由追求高速发展转向追求经济活动质量的提高。到1985年底,日本的经常项目收支达492亿美元。 
       4.稳步成长期(1985~) 
       在日本经济实力稳步增长的同时,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实力则在相对下降。西方其它工业国要求日本分担其国际义务的呼声越来越强烈。1985年9月,西方7国财长作出了协调外汇市场的决定,日元因此而急速上升;1986年4月,“前川报告”(前川为当时的日本银行总裁,又任产业结构审议会委员长,该委员会向内阁提交的关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报告一般称为“前川报告”) 出台,指出:为了适应全球经济和发展的需要,日本自身必须调整结构,以缩小贸易顺差。“前川报告”的要点有:①扩大内需;②改变经济结构,扩大对外直接投资;③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④推进日元的稳定化和国际化;⑤促进对外技术和经济合作。“前川报告”对80年代后半期的日本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居于对日本战后发展史的了解,我们下一步就可以探讨促成日本经济辉煌因素了。各国诸多致力于企业经营管理研究的学者在考察研究了许多成功企业的经验后一致认为: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企业经营的成功无不与他们建设了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息息相关它推动日本企业实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经营,使企业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旺盛的技术消化能力、局部的改善和调整生产关系的能力以及适应市场的能力,激励着企业全体成员同心协力地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
  另外,日本在二战之后,由于美国首先提出了针对日本的“政治活动禁止法”,实际上就是解散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日本军队提供武器和补给的财团与消除日本人心中皇国神民与军国主义思想,但是他们又以企业集团的形式重新复活起来,所以日本在战后在经济上得到迅速的发展,1980年,日经指数首次突破一万点大关,但是在1989年的时候,泡沫经济出现,裕仁天皇去世,平成天皇继位,史称“平成不景气”,90年代,美国又在经济市场上率先推出了抵制日本的政策,就是日元的货率上升,由原来的1USD:160YEN,到现在的1USD:80YEN,就是限制了日本经济的发展,经过亚洲金融危机与石油危机之后,日本的经济似乎没有受到多大的动摇,但是现在亚洲邻国的产品已经在国际市场上追赶他了,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化,小批量生产优质产品的时代,所以现在日本的经济受到很大的威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战后近五年内就投资668亿美元来对日本自卫队进行武装,日本的自卫队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第三强大的军队。这对于想控制亚洲主导权的日本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条件。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原因:
 历史上,日本凭借其超凡的能力得以重建并发展起来,特别是二战后的经济复苏和繁荣。把其阐述为以下几点:第一,日本进行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第二,美国扶植日本;第三,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第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教材的阐述如蜻蜓点水式简略,总有种言犹未尽之感,笔者认为有必要作更为具体而深刻地探究,让历史更为鲜活生动,让学生更能深入问题的本质。 一、美国的扶植政策。主要表现在: 第一,对日本的独占和政治改造。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长达七年,保证日本领土的完整性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单一性,有利于日本长期稳定发展。美国还对日本进行了以民主、法制为基础的政治改造。罗伯特?埃德尔斯坦和让?迈克尔?保罗教授说:“为取得成功,就必须立即进行广泛的体制改革,即创造性地打破阻碍日本经济复苏或经济增长的那些障碍。”①如解散财阀,在一定程度上去掉了大企业中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封建性和排他性,革除了财阀企业的一些封建性弊端,为企业间较为平等的竞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一批有能力的新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农地改革,使日本半封建的土地制度基本瓦解,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扩大农村市场,这使日本进入了一个比较纯粹的资本主义社会。美国出于在远东战略的需要,还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和天皇制,以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对日本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政体进行改革。美国的这些措施为日本战后走上和平建设,集中精力抓发展道路提供了可靠保障。 由于“冷战”需要,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给予大力支持。美国放弃了对日本战争索赔,撤消了以拆迁日本军事工业作为战争赔偿的计划。1947年1月至1948年3月,美国先后提出两个新方案,对先前的“赔偿方案”进行大幅度修改,将拆迁的工业设备减至方案的30%。至1949年5月,干脆宣布取消日本的一切赔款。②战后初期,美国给日本20多亿美元的援助和贷款,并向日本提供大量的石油、煤、铁矿石等能源和原料。从而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的振兴,并且美国“核保护伞”战略大大节省了安全防务的费用。 第二、亚洲的两场局部战争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特别是朝鲜战争,极大促进日本战后经济的复苏步伐。战争引起了“特需景气”,侵朝美军大量向日本厂商进行军事订货和购买廉价劳务,使日本企业积存滞销的1000-1500万日元库存产品一扫而空,并一举改变了财政紧缩中苦苦挣扎的日本经济被动局面。据统计,从战争爆发到1953年,这种特需收入为12.8亿美元,广义上的特需收入为23.8亿美元。日本外汇储备1949年仅为2亿美元,1952年未增至11.4亿美元,三年内增长了近五倍,特需收入在外汇收入中所占比率到1953年达38.1%之多,20多万人直接受益于特需生产,总之至1955年,日本特需收入总计达36亿美元。特需收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恢复,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带动了有效需求的增长,而且为增加原料进口和先进技术进口,更新陈旧设备提供了有利条件。朝鲜战争的爆发及由此引起的国际局势的变化,促进了日本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朝鲜战争赋予了日本实现扩大进出口上的机会,日本通常出口贸易显著增加,1950年7月,日本出口总额增长为7400万美元,比6月份增加18%,创造了战后日本月出口额的最高记录。1950年上半年,日本月平均出口额为5000万美元,则下半年一下子跃升为8000万美元。可以说朝鲜战争是日本经济的回生妙药。③ 二、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领导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第一、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通过各种计划,促进经济的起飞。如鸠山内阁《经济自卫五年计划》,岸信介内阁的《新长期经济计划》,池田内阁的《国民经济倍增计划》。 第二、政府致力于新产业的培育与开发、指导、调节新型工业的发展。如先后通过《关于合成树脂工业的育成》、《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置法》、《合成橡胶制造事业特别措置法》,通过这些规划的实施,不仅调整了产业结构,确立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向,而且使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和对国内经济生活的调整达到了落实。当然重要的基础产业,如果市场选择它,那么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都是多余的,对这些产业,政府在确认市场必定不去选择,便以合适的方法选择它们,由政府采用法律、金融税制、中间组织协调利益手段的干预来补足。 第三、政府确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制定新经济政策,实现从“贸易立国”至“技术立国”的转变。日本国内市场狭窄,工业产品依靠大量出口,为此政府提出“贸易立国”的口号,出口贸易增长很快,1960年-1970年,日本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3.6%,而出口贸易平均每年增长16.9%。日本政府认为科技是国力的核心要素,适应新技术革命蓬勃兴起的形势提出“技术立国”的战略思想。日本重视技术对国家发展的多方面作用,采取了从模仿到创新的经济技术发展模式。据统计,从50年代至1977年,引进国外技术达2.9万多项,然后根据本国的经济特点和技术基础加以改进、补充和发展,成为“日本化”的新技术。当然,许多人把经济增长归功于强大政府干预,尽管有政府干预,大部分时期日本的经济依然是在按自己的规律发展。据一项重要研究,经济自由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④ 三、日本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精神的推动。 日本企业实行严格而灵活的科学管理制度。50年代,日本许多大企业推行“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工资制”,使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有机结合起来,职工感到有依靠,具有安全感;其次,拉大职工报酬上的差距,使职工感到只有不断竞争,不断创新才能得到高报酬,从而具有压力感。企业重视对职工的“感情投资”,主动协调劳资关系,培养职工“以厂为家”的敬业精神。这种“日本公司”模式有助于日本培养强大的工业能力。⑤企业管理者重视精神投资。正如索尼公司总经理盛田昭夫所说的“日本优秀的公司根本不存在什么奥秘和秘诀。一个企业的成功,靠的是人而不是某种理论、计划或政府政策。日本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与职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培养亲如一家、唇齿相依的感情。在日本,经营得有声有色的都是那些能使全体员工同甘苦,共命运的企业。除日本之外,我还未发现有哪一个国家采用这套简易的管理方法。实践已经有力地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在日本,企业管理者千方百计地培养同劳动者的家族般的感情,不仅关心工人的工作,而且也关心工人的生活;不仅关心工人个人,还关心其家庭。工人生日、结婚、病丧,更是企业“感情投资”的良机。例如,西武集团每年举行独特的擦皮鞋仪式,首先由高级职员为新职员擦皮鞋,然后是新职员为前辈擦皮鞋,总社和各分社社长都亲临这一隆重仪式,并由电视台通过卫星向全国转播,以培养职工热爱公司的精神,促进同事间的沟通。⑥日本的现代企业精神与日本传统的家族主义和家庭观念有密切联系。日本的家族主义和家庭观念不同于中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制度和家庭观念,其家庭观念的出发点是:家庭是一个经营单位。所以既排除了中国传统的大家族关系和至今盛行的“裙带风”,又可以比西方的结构更和谐、更密切、更团结,成为一种社会凝聚力。日本学者说:西方社会的单位是个人,由个人集合而成为国家,而日本的社会单位是家,由家而集合成国家。⑦所以日本以“劳资一体”,“以企业为家”的宣传教育,日本人的家庭本位观念转变成了公司本位观念,形成一种团结奋进的工作精神。 四、日本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积极影响。 第一、岛国文化环境促进了日本的开放。二战后的美军占领前,外族从未侵入和征服日本本土,也未发生过大规模的外族移入的情况,长期安定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使日本人养成一种特殊的民族意识,在他们的观念和感情中,异民族与日本民族有着鲜明的分界线,自然形成本民族的亲和感与凝聚力,同时形成对外民族“内外有别”的心理,这种心理成为当今日本企业团结对外竞争的集团意识的基础之一,也成为日本乐意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文化,包括敌对国家的先进文化的心理基石。所以传统日本文化是兼容型的,具有受容性和并存性,是一种开放性、多元化的文化复和体。当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它总是“接受了很多,但付出的很少” ⑧。 第二、轻思辩重实用的文化心理与有效吸收消化外来先进文化成果。日本人的文化心理是重现实、重实用、重实践,日本可以称为世界先进文化最优秀的继承者和实践者。在近现代,日本人成功地吸收和消化了欧洲近现代科学技术,而且极迅速,极有成效。⑨ 第三、他们拒绝失败,承认羞辱的态度深深根植于其心理中。日本公司文化轻易地容忍低回报,却很难容忍彻底失败。⑩而且在日本,一心向学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日本公司里,求学氛围十分浓厚。 第四、日本教育体制是普及型教育体制。江户时代的教育体制,已初显义务教育的雏形,明治维新初年的全民义务教育就是以此为基础。二战后,日本政府把发展教育作为国策,在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实行小学和初中的义务教育,并免费为小学生和初中生提供餐点和教科书,1947年日本政府把义务教育增加了三年,每年要拨出国民生产总值的6%作为教育经费。这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水平,为改善国民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政府重视培养人才,教育先行,并且做到人尽其才,学以致用。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的60%,就是靠技术进步取得的。 综上所述,二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创造奇迹,是由于其充分结合本国优越的历史地理文化,并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从而创造更多的优势来发展自己的结果。

日本的发展历史

6. 日本历史的发展

由于日本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物,政治、文化也牵涉到日本的历史,了解日本的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日本本身。作为日本的邻国,中国人很有必要清楚日本在过去两千年中的所作所为。有的历史可以忘却,有的历史是绝对不能抹到的,这也是我们不惜篇幅的原因。同时日本的历史正是对“一衣带水”这个成语的最好诠释。

  邪马台国

  在1世纪,班固所编《汉字•地理志》写道:“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这段记载概述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日本部落情况。于3世纪前期,在日本西部地区,组成了一个早期的奴隶制国家——邪马台国。

  邪马台国有七万多户。女王称“卑弥呼”,卑弥呼女王曾多次派遣权臣到中国访问,并向魏王奉献过奴隶和其他物品。魏明帝曾授与她“亲魏倭王”的称号和金印紫绶,并回赠其他珍贵物品。

  大和国

  3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州中部以大和地方(今奈良县)为中心兴起了另一个更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大和国。到5世纪,统一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大和国的首脑称“大王”,是奴隶制国家中的最高执政者。

  “大化改新”

  所谓“大化改新”就是指大化二年(646年),大和国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改革。推翻了以苏我人鹿为首的大奴隶主贵族集团,夺得了政权;并拥立孝德天皇即位,改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次年元旦,发布革新诏书,并仿照中国唐朝封建制度,实行政治经济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古代天皇制的确立和发展

  从“大化改新”到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的1200年左右的时间,是日本的封建社会时期。这段时期的历史,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645年到1192年,第二阶段从1192年到1868年。

  根据帝都的变迁,第一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代。

  飞鸟时代(539年~年)由于当时的帝都在飞鸟地方(今奈良市以南20公里)的藤原京,故称“飞鸟时代”。

  奈良时代(710年~794年)

  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是从桓武天皇于794年(一说784年)迁都长冈(今京都市)时起,到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为止的时期。

  幕府政治

  日本封建社会的第二阶段,是从1192年源赖朝正式开创镰仓幕府起,到1868年“明治维新”为止的时期。这是天皇的大权旁落,各地领主依靠一定的武士集团,不执行朝廷政令,独自进行 根据幕府的发展变化与封建统治者内部的纷争,这个阶段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以下几个时代:

  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是源赖朝(1147年~1199年)于1185年推翻平氏,1192年称“征夷大将军”正式在镰地方(今神奈川境内)设置幕府,到1333年北条氏灭亡、镰仓幕府被推翻为止的时期。

  南北朝时代(1336年~1392年)是从镰仓幕府灭亡到室町幕府初兴的时期。上在1270年镰仓幕府末期,皇室内部就分裂为大觉寺统(龟山天皇系统)和持明院统(后深草天皇系统)两派。1336年,前者建都吉野(今奈良县境内),称南朝;后者建都京都,称北朝,从而形成了南北两个天皇并立,彼此对峙纷争的局面。直到1392年,南朝合并于北朝,这一局面才告结束。

  室町时代(1338年~1573年)是足利尊氏(1305年~1358年)于1333年推翻镰仓幕府,1338年称“征夷大将军”,在京都室町地方设立幕府起,到1573年织田信长(1534年~1582年)推翻室町幕府为止的时期。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1598年)是从织田信长于1573年消灭室町幕府,到1598年丰臣秀吉(1536年~1598年)统一日本全镜为止的时期。因前者统治中心在近江安土城,后者统治中心在京都的伏见城(桃山),故称“安土桃山时代”,又叫“织丰时代”。

  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是在丰臣秀吉死后,织田信长的一部将德川家康(1542年~1616年)于1603年在江户(今东京)设立幕府,到1867年江户幕府被倒幕维新派推翻为止的时期。德川家康早年结识田信长,1590年随丰臣秀吉转战各地。丰臣秀吉死后,他于1600年握取实权,并于1603年任“征夷大将军”,成为江户幕府的创建者。从此德川幕府的统治延续260多年。故这一时代也叫“德川时代”。

  近代(19世纪-战前)

  受美国逼迫恢复了国际间的交往,天皇重新掌握政权并实行“明治维新”。为了赶上各国,以工业为中心,对发展产业实行了奖励政策。自1889年颁发“明治宪法”以后,随着日本近代天皇制的确立和中央集权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形成,为了进一步加强统治,明治政府在教育改革中,力图将近代教育纳入以宣扬忠君爱国、纲常伦理以及日本神道主义精神的轨道,这就把日本的教育改革引上了为军国主义政治服务的歧途。

  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日本走上了通往军国主义的道路。

  日本的近代天皇制政权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从天皇的更替来看:1868年~1911年为明治时代,是睦仁天皇当政的时期;1912年~1925年为大正时代,是嘉仁天皇当政的时期,从1926年起为昭和时代,是裕仁天皇在位的时期。现今天皇是明仁,年号平成。

  明治维新开始不久,此时的日本迫不及待地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给其周边的朝鲜、中国等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

  1894年对中国发动了"甲午战争",侵占了台湾和澎湖列岛。1904年进行日俄战争。1910年侵占朝鲜半岛。后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攫取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和在中国的特权。1931年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1944年12月发动太平洋战争。

  中、美、英三国于1945年7月26日发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8月9日,苏联红军正式参战,迅速击溃日本关东军,给日本帝国主义致命的打击。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国广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日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签字无条件投降。

  现代(战后至今)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和约”和《日美安全条约》同时生效,盟国对日本的全面军事占领宣告结束,盟国占领机构取消,日本被缔约国承认为独立国家。美国军队根据《日美安全条约》继续驻在日本。美国对日本保持着半占领地位。正由于朝鲜战争,日本获得了战后经济增长的最初动力,并在美国军事保护下,一心一意地发展经济。

  1959年,池田勇人内阁登台执政。为了稳定政局,缓和国内矛盾,增强日本的经济实力,池田表示要实行“新政策”,对内要为“国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福利的增长”而努力,对外要“丢掉从属于美国的屈从思想”,“对一切国家都采取睦邻友好政策。”到1971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由1960年的430亿美元增加到2184亿美元。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

  日本经济在1973年受到国际性石油危机的冲击,增长速度放慢,转入“稳定增长”时期,但增长率仍然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最高的。

  1972年9月25日,日本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和外务大臣大平正芳访问中国。9月29日,中日两国总理和外长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平等友好关系,结束两国之间的战争状态,正式恢复邦交。

  进入九十年代,日本为泡沫经济付出长达十年经济疲软的代价。这种状态将持续进入新的世纪。

7. 日本历史的发展

  考古学家认为,早在十万年前,日本还与亚洲大陆相连时群岛上已有居住,历史上称为旧石器时代。当时的人以狩猎拾荒为生,到了大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制造较精细的石器和陶器,人们开始学用弓箭狩猎煮食物和储藏食物。
  公元前八世纪至三世纪史称“绳纹时代”,人们已开始在陶器上制作绳状花纹。
  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农业和制造金属器具的方法从亚洲大陆传入、铁器的传入使农业得到了发展,人们开始制造武器,并在宗教仪式中使用铜镜和铜剑。由于分工的关系,社会出现了分化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开始出现,部落和国家也随之而产生。
  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三世纪史称 "弥生时代,辘轳窑窑等先进制陶工具及技术相继传入日本。到了四世纪,邪马台国势力强盛, 统一了各国。
  四世纪到六世纪,中国文化经由朝鲜传入,儒家和佛家思想也传到日本。日本和朝鲜建立了关系, 从朝鲜引进中国汉朝发明的纺织、金工、鞣革、造船等技术。日本又从中国引入表意文字,学习中国的医术、天文历法和儒家思想。 并模仿中国建立政制。
  八世纪初,日本在奈良建立了第一个首都,开始了奈良时代。皇族成员在奈良居住了七十多年,势力愈益强大,逐渐向全国伸展。
  平安时代从公元794年开始。日本皇朝以当时的中国首都为蓝本,在京都建立新都,称为"平安京"。平安京作为首都几乎延续了近一千年。 前期日本大量吸收了中国文化,这是个吸收和同化的过程, 外来的东西渐渐染上了日本的色彩。日本的文字"假名"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假名"分"片假名"和"平假名",是以汉字为基础, 取汉字的边傍部首和部分草书而制成,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文字系统。
  1192年,源赖朝在镰仓(今东京附近)成立幕府,镰仓幕府厉行新政,鼓励幕府中人习武,加强纪律。镰仓时代,武士道盛极一时。
  1213年,北条氏从源氏手中夺得了政权。北条氏是源赖朝妻子的家族,摄政期间出掌幕府。
  1333至1338年,尊氏在京都的室町成立新幕府,史称室町时代。室町武士执政历时二百多年。由于期间厉行武士道的严谨纪律,以致艺术及宗教活动都深受影响。时至今日,日本的艺术仍然十分拘谨,线条简单。
  十六世纪末,日本饱受内战蹂躏,群雄并起,割据称霸。1590年,大将军丰臣秀吉统一天下。 1592及1597年丰臣氏两度出兵伐朝鲜,但遭到朝中两国的反抗,终告失败。
  1598年丰臣秀吉病没伏见城,将军德川家康在关原一战全歼对立派。1603年,德川氏在江户建立幕府,历史进入了江户时代, 江户时代延续了二百六十四年。
  德川家康完成了统一后,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培里率领四艘船开入东京湾, 次年再度叩关,说服日本与美国签订了和约。同年,日本又与俄、英、荷先后订立条约,恢复对外关系。四年后,又订立了通商条约。 不久又与法国缔结了类似条约。德川幕府在1867年崩溃。
  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天皇再次重获政权。明治时代从1868年到1912年,是日本历史上辉煌显赫的时代。
  明治初年,天皇由京都迁都江户,改称东京,明治政府提了"富国强"、"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以西方先进资本主为榜样,发展先进科学技术。不到半个世纪, 日本就走完了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用了二百年时间才完成的近代化过程。不过,明治改革的成功反而刺激了日本的向外扩张野心, 终于使日本走上了穷兵黩武的道路。两次大战,日本政府给全世界和日本人民造成了极大灾难。
  1985年,日本己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1986年底海外净资产一千八百零四亿美元。1993年日本海外资产上升到六千八百五十亿,估计到2000年可上升到一万亿以上。 日本成了世界最大的供应国,东京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正在扩大,日本正在朝金融大国化方向发展。

日本历史的发展

8. 日本发展历史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大致分成四个阶段:战后复兴期、高速成长期、过渡期和稳步成长期。
  1.战后复兴期
  战争结束后的日本经济处于极度混乱和疲乏状态, 工矿业生产水平只相当于1941年时的七分之一,严重的粮食危机和通货膨胀遍及全国。
  当时支配日本的联合国军,以经济的民主化和非军事化为目标,重点实施了解散财阀、分散少数企业对经济的控制权和确立劳动权等三项政策。
   
  在经济环境有所改善后,美国开始将重点转向帮助日本重建经济。
  朝鲜战争爆发后,在日美军的“特需”大大激发了日本企业的生产和投资活动,日本工业的潜在力量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已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
  2.高速成长期(1955~1973年)
  从1955年开始,日本经济由战后复兴期进入高速成长期。
  日本在50年代至60年代末约二十年的高速成长期中,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
  在外部经济环境方面, 进入60年代以后,日本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关贸总协定的要求,逐步放宽了贸易和外汇管制。
  1964年,日本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第八位条约国,即对贸易活动原则上不实行外汇管制。
  随后,日本又开始着手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企业开始相互兼并。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消费品物价持续上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开始困扰日本经济和日本国民生活。
  在70年代初,日本经济的国际环境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3.过渡期(1973~1985年)
  1971年末,日元在维持了约20年的固定汇率之后第一次上调了16.8%, 从1美元兑360 日元升至1美元兑308日元。
  1973年2月,美元贬值又使日元升值到1美元兑260日元。
  同年末,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原油价格爆涨了4倍, 各种初级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扬。
  日元升值和国际商品价格上涨二重因素对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经济是个沉重打击。
  1978年秋,日本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征兆。
  虽然在1979年又发生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经济滑坡、物价上涨的情况又有所发生,但由于较好地总结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时的教训,不到一年就基本消除了石油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经济没有出现大的滑坡。
  80年代前半期,在经济低速增长的前提下,日本开始建立健全财政制度、扩充社会资本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政策的导向也由追求高速发展转向追求经济活动质量的提高。
  到1985年底,日本的经常项目收支达492亿美元。
  4.稳步成长期(1985~)
  在日本经济实力稳步增长的同时,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实力则在相对下降。
  西方其它工业国要求日本分担其国际义务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1985年9月,西方7国财长作出了协调外汇市场的决定,日元因此而急速上升;1986年4月,“前川报告”(前川为当时的日本银行总裁,又任产业结构审议会委员长,该委员会向内阁提交的关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报告一般称为“前川报告”) 出台。
  指出:为了适应全球经济和发展的需要,日本自身必须调整结构,以缩小贸易顺差。
  “前川报告”的要点有:①扩大内需;②改变经济结构,扩大对外直接投资;③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④推进日元的稳定化和国际化;⑤促进对外技术和经济合作。
  “前川报告”对80年代后半期的日本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日本战后近五年内就投资668亿美元来对日本自卫队进行武装,日本的自卫队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第三强大的军队。
  这对于想控制亚洲主导权的日本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条件。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原因:
  第一,日本进行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第二,美国扶植日本;第三,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第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第五,美国的扶植政策。
  
  扩展资料  日本在公元4世纪出现首个统一政权大和国,其后于大化革新后确立天皇体制,引入唐朝文化,仿效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尝试创建一个律令制的国家。
  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日本进入奈良时代,律令制国家也日益成熟。
  大和政权的版图在这时也逐渐扩张,征服东北地方部分地区和南九州。
  12世纪末,日本开始六百多年的幕府时代,镰仓幕府、室町幕府相继执政。
  期间曾经历一个半世纪的战国时代,以及由丰臣秀吉领导的文禄庆长之役。
  17世纪初,江户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二百多年,到1854年黑船事件后,日本国内有志之士提出“尊王攘夷”等号召,江户幕府在舆论的压力下,被迫将政权还给明治天皇,史称“大政奉还”。
  1867年,明治天皇整顿内政,富国强兵,一战后短暂经历大正民主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落入军部控制,实行军国主义,但于1945年被盟国击败后宣布投降。
  日本在恢复 *** 后经济高速增长,跻身先进国家之列,直至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日本进入长期的相对经济不景气状态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