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税负 中国税负到底有多重

2024-05-07 17:25

1. 宏观税负 中国税负到底有多重

1、从总体上看,我国宏观税负低于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IMF出版的《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8)对2007年全部有数据的53个国家的宏观税负进行了计算。这53个国家宏观税负平均为39.9%,其中24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5.3%,29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5.5%。按这一口径计算,2007年至2009年,我国宏观税负分别为24%、24.7%和25.4%,不仅远低于工业化国家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3、究其原因:就在于实际上很多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在税收上许多是体现不出来的,隐性负担十分突出,且国内外税基统计口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简单的类比根本没有可比性。例如,国内教育乱收费的痼疾,这虽然并不计入税收统计的范畴,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居民负担;国内没有物业税这一大税种,不统计在税收,但地方土地出让金却是越卖越火,也是购房居民的间接负担;而房地产领域的七费八费和腐败成本,这都要直接或间接进入到企业和居民的负担中去;等等。

宏观税负 中国税负到底有多重

2. 为何中国宏观税负轻而微观税负重

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为什么会有差异?其原因何在?值得深思。因而税收负担界限的研究还有必要对此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才能为决策者提供正确的依据。 我们认为,宏观税负轻(包括抽样调查几百户企业新测算出来的税负轻)不等于企业(微观)税负轻。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宏观税负是从平均角度进行测算的。从常识来讲,除非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都一样,税收政策及贯彻执行也不偏不倚,才会使宏观税负(平均税负)与行业、企业税负完全一致。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是不会出观‘谈i’了的生产经营状况、。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它们纳税负税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总体与局部、一般与个别、平均与个体之间总是存在差别。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看,这种差别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纳税人和非企业纳税人税负存在较大的差别。大多数地区的企业平均税负率大于全国宏观税负率,而非企业纳税人的税负率要远远低于全国宏观税负率。从总体上看,非企业纳税差税地转政的观单税的大玄简满税漱浦你献冷比造除象不在创率不产存的负在增收NI税税和观民担纳)P宏农负郊GD似影定际、而先稳实律从首取与引,。

3. 为何中国宏观税负轻而微观税负重

税收负担界限的研究还有必要对此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才能为决策者提供正确的依据。
我们认为,宏观税负轻(包括抽样调查几百户企业新测算出来的税负轻)不等于企业(微观)税负轻。
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宏观税负是从平均角度进行测算的。从常识来讲,除非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都一样,税收政策及贯彻执行也不偏不倚,才会使宏观税负(平均税负)与行业、企业税负完全一致。现实生活中,这种情况是不会出观‘谈’了的生产经营状况、。
第二,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它们纳税负税情况是千差万别的。总体与局部、一般与个别、平均与个体之间总是存在差别。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看,这种差别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纳税人和非企业纳税人税负存在较大的差别。大多数地区的企业平均税负率大于全国宏观税负率,而非企业纳税人的税负率要远远低于全国宏观税负率。

为何中国宏观税负轻而微观税负重

4. 税负是多少?

税负,亦称税收负,是因国家征税而造成的一种经济负担。税负是国家税收对社会经济发生影响的结果,是国家税收所反映的经济分配关系的一个表现方面。也称为税收负担率,是应交税费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

5. 中国企业税负到底有多高

欧洲中国有增值税,美国有消费税,根本上是一个道理,增值税粗点讲,大概就是企业为消费者先垫付的税负,而消费税,就是消费者仔买东西时,直接交付的税收,仔美国你看去看看百姓手上的税单,那可相当多,挺麻烦的,但企业无需先垫付,中国和欧洲都不太适合消费税方式,人口及社会结构原因会导致消费税征收麻烦且不好管理。

中国企业的实际上是帮助了消费者先垫付了增值税,减轻了消费者的压力,中国总赋税,即便有一些贿赂,包括进去,总赋税也低于美国,美国税负好算,大约百分之36,而且美国也是有很大腐败的好不好,算上贿赂,美国的赋税比中国高很多,那是一定的。最后,做人要多读书,多实践,多看世界,如果觉得中国不好,去美国办企业试试看,80年代末的日本在美企业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中国企业税负到底有多高

6. 宏观税负是怎么算出来的


7. 如何看待我国宏观税负水平

一、从经济发展阶段来判断

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宏观税负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决定一国国民收入的规模和增长速度,也决定社会产品剩余量。而税收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国民收入的剩余量,它决定了政府税收征收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一国的生活水平、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并进而制约公共品的规模、结构和质量,而税收是政府提供公共品的资金来源。这样,经济发展水平就决定了政府对税收的需要量。一国的宏观税负就是在征税的可能性和政府对税收需求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二、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来判断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依据各要素对生产贡献的分配。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管理、资本(国有资本)和有形非生产资产(如土地或矿藏资源)而参与生产,相应获得生产税和财产性收入(红利和租金)。企业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获得收入。家庭提供劳动和资本,获得工资收入、财产性收入(利息、红利和租金)。

如何看待我国宏观税负水平

8. 宏观税负的我国状况

我国狭义口径的宏观税负(税收占GDP比重)实际偏低在财政收入中,税收占到了90%左右。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引发了一些人的担心:财政收入增加这么多,是不是国家收的税太多了,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太重了?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说,全面考量财政收入负担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不是财政收入的绝对数,而是国家的宏观税负水平。宏观税负是指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它是衡量政府收入规模的重要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程度,直接关系到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口径,政府财政收入包括税收、社会保障缴款、赠与和其他收入。按此统计范围,我国政府除纳入一般预算管理、可以统筹安排用于民生支出、提供一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共财政收入外,还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社会保险基金收入。从总体上看,我国宏观税负低于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IMF出版的《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8)对2007年全部有数据的53个国家的宏观税负进行了计算。这53个国家宏观税负平均为39.9%,其中24个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5.3%,29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35.5%。按这一口径计算,2007年至2009年,我国宏观税负分别为24%、24.7%和25.4%,不仅远低于工业化国家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从可用财力上看,我国可用于统筹安排的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明显偏低。在现行管理体制下,除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对社会保险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外,我国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等也都具有特定用途,实行专款专用,只有公共财政收入可以统筹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公共支出。2007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19.3%,2008年为19.5%,2009年为20.1%,明显低于国外平均水平。从人均指标上看,我国人均财政收入与国外相比差距更大。2009年我国人均公共财政收入5130元,按当年汇率折算仅为751美元,大大低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13000美元以上的水平。广义口径的宏观税负实际并不低中国社科院《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9/2010》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报告指出,按照IMF《政府财政统计手册》标准,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可以定义为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收入、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社保基金收入,这构成全口径的政府收入。以此计算,中国全口径政府收入已经从1998年的1.73万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10.8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也从1998年的20.4%上升到2009年的32.2%,上升了约12个百分点。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研所所长刘佐也指出,要厘清宏观税负的基本概念。“税收总额占GDP的比重可能只有20%,但全口径的话,我们统计至少超过了30%,还有统计不上来的。还有人说35%、40%的。”刘佐说。 财政收支矛盾仍很突出财政收入增加了,并不意味着政府花钱可以大手大脚,仍须精打细算过紧日子,把钱花到最急需的地方。近年来,我国政府财政支出一直在向民生领域倾斜。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合计7253.1亿元,增长21.8%;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7422.56亿元,增长31.7%。如果包括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方面涉及民生的支出,中央财政实际用于民生的投入还要更大一些。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支出用于教育、社保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增幅均高于同期GDP的增幅。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一个时期,各级财政部门将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支出,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坚决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费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等经费规模。同时,要以加强管理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财政管理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财政职能作用有效发挥,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稳步推进预算公开,让国家的“账本”更透明,让社会公众更好地参与监督,确保财政资金花到实处、花出效益。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