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个女外交官是谁?

2024-05-19 00:52

1. 新中国第一个女外交官是谁?

陈依弥:新中国首位女外交官
看下这篇文章
作为新中国首位女外交官,陈依弥不但是位贤妻,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她的丈夫和爱子讲述了她的生前往事。 

  33年前,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市郊万国公墓里,竖起了一方中国人的墓碑。这位中国人就是新中国首位女外交官——我的妻子陈依弥。 
  
  ☆“三八线”上缔结爱情  

  1955年,我因工作关系赴朝,在开往平壤的列车上,我第一次见到温和热情的陈依弥,她是当时同行同事中的惟一的女性。我们一见如故,爱情的种子在板门店“三八线”上发芽, 1956年,我们结婚了。  

  婚后的第二年,我同依弥来到锡兰(斯里兰卡在1972年前叫锡兰)工作。我们夫妇是第一批踏上锡兰国土的中国外交官。我们参加了全部建馆工作。当时我们还只是二十级和十八级的科员(她比我高两级),但工作任务却很艰巨。她在调研室承担着繁重的翻译和资料工作。我除调查研究工作外,还充当政务参赞姚登山的翻译,负责新闻公报,帮助跑外勤。  

  工作虽忙,但在任四年,我们一直生活得很愉快,很充实。由于工作需要,我们几乎跑遍了整个锡兰岛。  

  ☆与斯国总理成了忘年交  

  1961年,我和依弥分别带着一双儿女回国。回国期间,依弥曾作为翻译和生活秘书陪同宋庆龄副主席访问锡兰。访问期间,多次同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班夫人)接触,为我们后来同班夫人及其家族的友好关系奠定了一个基础。  

  1971年初,我和依弥再次来到锡兰大使馆工作。我担任研究室主任,她负责办公室礼宾、文书和高级翻译工作,兼管处理军援事务。斯里兰卡军方戏称她为“女武官”。我们配合默契,共同交了很多朋友,特别是班夫人家族成员都和我们感情很好。  

  班夫人第二次出任总理时,身体不太好。应她的要求,我国政府派了包括针灸、心脏和神经三方面专家的医疗组到斯里兰卡为她治病。依弥因为是女外交官,英文又比较好,办事较方便,当时便充当了联络兼翻译。  

  由于依弥认真负责,对班夫人精心照顾,很快便成了班夫人的“忘年之交”以及“身份显赫”的女友,经常出入于总理府和总理官邸。班夫人几乎把她看成是自己的女儿一样,有时情不自禁地向她吐露家庭乃至政府工作方面的烦恼和打算。班夫人还特地向门卫交代,陈女士去她那里,无需事先约会,凭身份证便可随时进入。 

  ☆18年后爱妻长眠异国  

  1974年国庆节后,我们回国休假。这是我们参加工作20多年后第一个长假。我们一家五人团圆欢聚,并第一次合影留念。这时候,我们的“官阶”不高,我只是个三等秘书,她也只是个二等秘书。但我们都感到满足和充实。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没想到这竟是我们一家最后一次团聚。12月12日,在我们结束休假返馆前夕,依弥忽然得了重感冒。考虑到使馆年终总结需要我们赶回,机票已买好,我希望最好行期不变。她虽然有些勉强,但还是准备迁就我。13日早晨,她虽然感到体弱和不适,仍决定跟我一起走。结果一路病情发展,15日到科伦坡后,转为心肌炎。我一夜守候着她,班夫人还派了自己的私人医生来会诊,结果仍抢救无效,16日清晨5时零5分,也即回到使馆18个小时后依弥与世长辞,与我永别。
      
作为新中国首位女外交官,陈依弥不但是位贤妻,更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在“母亲节”到来之际,她的丈夫和爱子讲述了她的生前往事。 

  33年前,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市郊万国公墓里,竖起了一方中国人的墓碑。这位中国人就是新中国首位女外交官——我的妻子陈依弥。 
  
  ☆“三八线”上缔结爱情  

  1955年,我因工作关系赴朝,在开往平壤的列车上,我第一次见到温和热情的陈依弥,她是当时同行同事中的惟一的女性。我们一见如故,爱情的种子在板门店“三八线”上发芽, 1956年,我们结婚了。  

  婚后的第二年,我同依弥来到锡兰(斯里兰卡在1972年前叫锡兰)工作。我们夫妇是第一批踏上锡兰国土的中国外交官。我们参加了全部建馆工作。当时我们还只是二十级和十八级的科员(她比我高两级),但工作任务却很艰巨。她在调研室承担着繁重的翻译和资料工作。我除调查研究工作外,还充当政务参赞姚登山的翻译,负责新闻公报,帮助跑外勤。  

  工作虽忙,但在任四年,我们一直生活得很愉快,很充实。由于工作需要,我们几乎跑遍了整个锡兰岛。  

  ☆与斯国总理成了忘年交  

  1961年,我和依弥分别带着一双儿女回国。回国期间,依弥曾作为翻译和生活秘书陪同宋庆龄副主席访问锡兰。访问期间,多次同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班夫人)接触,为我们后来同班夫人及其家族的友好关系奠定了一个基础。  

  1971年初,我和依弥再次来到锡兰大使馆工作。我担任研究室主任,她负责办公室礼宾、文书和高级翻译工作,兼管处理军援事务。斯里兰卡军方戏称她为“女武官”。我们配合默契,共同交了很多朋友,特别是班夫人家族成员都和我们感情很好。  

  班夫人第二次出任总理时,身体不太好。应她的要求,我国政府派了包括针灸、心脏和神经三方面专家的医疗组到斯里兰卡为她治病。依弥因为是女外交官,英文又比较好,办事较方便,当时便充当了联络兼翻译。  

  由于依弥认真负责,对班夫人精心照顾,很快便成了班夫人的“忘年之交”以及“身份显赫”的女友,经常出入于总理府和总理官邸。班夫人几乎把她看成是自己的女儿一样,有时情不自禁地向她吐露家庭乃至政府工作方面的烦恼和打算。班夫人还特地向门卫交代,陈女士去她那里,无需事先约会,凭身份证便可随时进入。 

  ☆18年后爱妻长眠异国  

  1974年国庆节后,我们回国休假。这是我们参加工作20多年后第一个长假。我们一家五人团圆欢聚,并第一次合影留念。这时候,我们的“官阶”不高,我只是个三等秘书,她也只是个二等秘书。但我们都感到满足和充实。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没想到这竟是我们一家最后一次团聚。12月12日,在我们结束休假返馆前夕,依弥忽然得了重感冒。考虑到使馆年终总结需要我们赶回,机票已买好,我希望最好行期不变。她虽然有些勉强,但还是准备迁就我。13日早晨,她虽然感到体弱和不适,仍决定跟我一起走。结果一路病情发展,15日到科伦坡后,转为心肌炎。我一夜守候着她,班夫人还派了自己的私人医生来会诊,结果仍抢救无效,16日清晨5时零5分,也即回到使馆18个小时后依弥与世长辞,与我永别。
☆陈依弥个人经历  

  ●1928年,出生于上海  

  ●1946年秋,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  

  ●1950年、1962年,两次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6年,入党,同年与王嵎生结婚  

  ●70年代,任外交部办公厅翻译室英文处副处长  

  ●1974年,在斯里兰卡病逝 

  ☆母亲教会我许多本领  

  我的母亲陈依弥个子不高,笑口常开。那时,我年少轻狂。在我的眼里,她也就是中国外交部的一个普通翻译。在《新中国外交五十年》的大型画册中,她也占有一席之地。她不幸英年早逝,留下很多令人钦佩的往事。  

  文革开始时,我刚上小学三年级,整日无所事事,经常同一帮小伙伴逃学。一次,母亲又逮到我逃学。这天正好是她的生日。她一边哭一边说:“这就是你送给妈妈的礼物吗?”正是母亲这句饱含着泪水的话打动了我的心。从那时起,我决心努力学习,不让她失望。可是,我对母亲的看法依然没有变。我喜欢的数理化她样样不会。  

  对母亲的看法在我17岁时发生了变化。那年母亲永远离开了我们。当我擦干泪水,骤然发现她生前干了那么多事。在我面临生活的艰辛时才感受到她教会了我那么多的本领。  

  我从她那里学会了奉献。我母亲1950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她很快便进入了外交部。当年朝鲜战争爆发,她被派往前线为志愿军做翻译。有人问她为什么放着小姐不做,冒险上前线。她的回答很简单:祖国需要我。  

  她先后两次入朝工作,两次参加日内瓦会议,两次在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工作。那个年代,所有谈判和文件都要用手工速记,用打字机打。她经常在办公室工作到深夜。有时我在她办公室睡醒一觉后,发现她还在工作。当她确信所有文件完成无误后我们才能离开。这时末班车已经开走了,我只好和她步行七八里回家,那时我只有五六岁。  

  我从她那里学会了谦虚谨慎。在我整理她的遗物时,看到她与周恩来总理,宋庆龄女士,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一起的许多照片。她替宋庆龄副主席做翻译时,还兼她的生活秘书。这时我才明白,她绝不是一个普通的翻译,但她从来不张扬这些事。  

  我从她那里懂得了爱。我母亲是长女。她对弟妹的关心,对父母的孝敬,在家里是有目共睹的。我的外祖父家并不富裕,孩子又多。每当有好吃的时候,母亲总是躲到一边。等老人孩子吃完了,如果还有剩的,她才吃上几口。她的爱心不仅仅局限在小家庭里。记得她的一位同事曾希望搞到一本英文字典,可经济上又很拮据。她毫不犹豫地花了自己半个月的工资买了一本送给她。  

  我的母亲是一个教育大师。她从来不强迫我做什么。记得在幼儿园时我就常和父母一起做饭。一次我回家早,我自作主张做烙饼。一开始便把糖放在面里揉合,做成甜饼。做好第一个后,突然意识到没放盐。于是赶紧加盐。结果剩下的全都是甜咸混合的怪味饼。可是母亲回来后,却一个劲儿地说,她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饼。她吃了一块又一块。  

  她鼓励我学习进取。按她的话说:“只要是合理,我们一定尽力支持。”八岁那年,我认识了磁铁。因为我对磁铁充满了好奇,她带我跑遍了北京城,一个一个售货员问。从早走到晚,就是为了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从她那里学会了独立思考。每当家里要做大一点的决策时,她总是要听听我的意见。还要我给出意见的理由。这使我养成了一种习惯,做重大决定前必须要做充分的思考。  

  母亲所给予我的,是我永远无法回报的。她以自己的行动,教会了我如何面对人生。(来源:世界新闻报)

新中国第一个女外交官是谁?

2. 中国史上第一个女外交官是谁?

  中国史上第一个女外交官是冯嫽。
  冯嫽,生卒年不详,西汉著名女政治家、外交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太初四年(前101年),随公主刘解忧远嫁和亲到乌孙国。由于她多才多智,成为刘解忧的得力助手。后嫁给乌孙右大将。她在协助刘解忧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方面,作出很大贡献 ,深得西域各国人民的敬服,因此尊称她为冯夫人。冯嫽有胆有识,具有非凡才干和远见,她既有政治才能,又善于外交,所以在西域各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她以一个女子身份屡次作为皇帝的正式使节,到异邦从事外交活动,在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方面,作出很大贡献。[1]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史,也是绝无仅有。

3. 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是谁?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官

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是谁?

4. 颜值与双商都在线: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是谁,有何卓越才能?

颜值与双商都在线,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外交家是冯嫽,他凭借着自己卓越的外交才能,在男权社会里闯出了一片天地,冯嫽虽然是女儿身,但是她巾帼不让须眉,用自己的才智还有三寸不烂之舌,为国家免去了很多战争。



从一开始一个小小的侍女,成为了后来受西域人民拥护爱戴的冯夫人,又被汉朝的皇帝封为了使节,担负起向其他国家传递友好信念的重任。她一开始是解忧公主的侍女,后来陪着公主去和亲,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使命,她特地的去学习了西域的语言,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后来他又以使节的身份,在西域各国之间游走,她的智谋征服了异邦的人,后来她被乌孙右大将看中。同时也为了两个国家能够友好的维持下去,冯嫽就决定嫁给他,就这样摇身一变从一个卑微的侍女变成了乌孙国的将军夫人。

在汉宣帝当政的时候,乌孙国内部发生动乱,为了避免生灵涂炭,冯嫽临危受命去敌营里与敌人谈判,只用了几句话就击溃了他们强大的心理防线,免去了一场血流成河的战役,她的这份功劳,与那些杀敌的将军不相上下,她兵不血刃,依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让百姓们避开了战火的侵扰,后来受到了世世代代的称赞。



冯嫽一开始只是想帮助公主完成和亲的使命,但是后来却凭着她过人的胆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像那些封建王朝的男人们证明了女人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他打破了封建社会对女子的看法,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1位女外交官。

5. 民国第一美女林徽因的爱情史?

  此情可待成追忆
  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情窦初开的林徽因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谈吐、英俊的外貌所吸引。而徐志摩也爱上了林徽因,但林徽因后来才发现,自己对徐志摩只是崇拜,并无爱情。徐志摩深爱林徽因,回到中国与此时刚生下第二胎的妻子张幼仪离婚,但当他回到英国。林徽因已经离开了英国,又回到了中国。林徽因
  在这个选择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少女那真正与众不同的、早萌的智慧的闪光。大多少女,跟随感情的懵懂的指引,一意孤行。不惜跟全世界的人作对。美其名曰是为了自我自由,为了爱情。年龄渐长,就会慢慢体会,长辈反对的事情,自然有他们身后几十年的沧桑变化做底子,未必没有道理的。——往往我们懂得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年华老去,在感情的路途上耗费了大量时光。身心俱疲了。一个人把精力放在什么地方,最后总能被人看到。这样的一个女子,一开始就标明心意,不做别人眼里的传奇,要踏踏实实的过一生。女孩在自己最漂亮最巅峰最受人宠爱的时候,放弃成为传奇的诱惑和虚荣心的牵引,凭着本能选择最踏实的生活状态,实属难得。感情,不等于生活。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偶然》诗是这样写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金岳霖谈了自己的感触:“徐志摩是我的老朋友,但我总感到他滑油,油油油,滑滑滑——”“当然不是说他滑头。”他是指徐志摩感情放纵,没遮没拦。他接着说:“林徽因被他父亲带回国后,徐志摩又追到北京。临离伦敦时他说了两句话,前面那句忘了,后面是‘销魂今日进燕京’。看,他满脑子林徽因,我觉得他不自量啊。林徽因梁思成早就认识,他们是两小无猜,两小无猜啊。两家又是世交,连政治上也算世交。两人父亲都是研究系的。徐志摩总是跟着要钻进去,钻也没用!徐志摩不知趣,我很可惜徐志摩这个朋友。”他说:“比较起来,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分一毫不差,林徽因没那本事。他们俩的结合,结合得好,这也是不容易的啊!”
  相依相牵,人生伴侣
  嫁给著名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梁启超的安排下,游学欧美主攻建筑设计。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渥太华梁思成姐夫任总领事的中国总领事馆举行婚礼。
  婚后梁对林呵护倍至,夫妻二人致力于他们所热爱的建筑事业,林徽因不仅具有诗人的美感与想象力,也具有科学家的细致和踏实精神,他们在山西对古建筑所做的调查和实测工作,不仅对科学研究贡献巨大,也使山西众多埋没在荒野的国宝级的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
  你是我人间四月天
  金岳霖,哲学家,逻辑学家。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后留学美国、英国,又游学欧洲诸国,回国后主要执教于清华和北大。他终生未娶。一直恋着林徽因。
  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家里几乎每周都有沙龙聚会,金岳霖始终是梁家沙龙座上常客。他们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长期以来,一直是毗邻而居。金岳霖对林徽因人品才华赞羡至极,十分呵护;林徽因对他亦十分钦佩敬爱,他们之间的心灵沟通可谓非同一般。甚至梁思成林徽因吵架,也是找理性冷静的金岳霖仲裁。金岳霖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爱了林徽因一生。
  1931年,梁思成从外地回来,林徽因很沮丧的告诉他:“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梁思成第二天告诉林徽因,“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愿你们永远幸福。”而林徽因,不仅没有离开他,反而感动万分地对梁思成说了一句能让世上所有男人都无法拒绝的话语:“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来偿还!”林徽因后来又将这些话转述给了金岳霖,金岳霖回答,“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于是从此三人终身为友。
  五十年代后期,林徽因已经去世,梁思成也已经另娶了他的学生林洙。金岳霖有一天却突然把老朋友都请到北京饭店,没讲任何理由,让收到通知的老朋友都纳闷。饭吃到一半时,金岳霖站起来说:“今天是徽因的生日。”闻听此言,有些老朋友望着这位终身不娶的老先生,偷偷地掉了眼泪。林徽因
  即使多年后,当金岳霖已是八十岁高龄,年少时的旖旎岁月已经过去近半个世纪。可当有人拿来一张他从未见过的林徽因的照片来请他辨别拍照的时间地点的时候,他仍还会凝视良久嘴角渐渐往下弯,像是要哭的样子,喉头微微动着,像有千言万语哽在那里。最后还是一言未发,紧紧捏着照片,生怕影中人飞走似的。许久,才抬起头,像小孩求情似的对别人说:给我吧!林的追悼会上,他为她写的挽联格外别致,“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他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他跟人说,追悼会是在贤良寺举行,那一天,他的泪就没有停过。
  有人央求他给林的诗集再版写一些话。他想了很久,面容上掠过很多神色,仿佛一时间想起许多事情。但最终,他仍然摇摇头,一字一顿地说,我所有的话都应当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一下,又继续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说完,闭上眼睛,垂下头,沉默了。

民国第一美女林徽因的爱情史?

6. 谁能介绍一下顾维钧的生平和主要作为?

一生婚事三部曲 

  顾维钧,字少川,貌美善言。早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法学博士。民国时期内政局势几度沧桑,人事代谢,而顾维钧这位职业外交家却始终站得很稳,颇令人称奇。 

  顾维钧一生之中共有过四次婚姻关系。第一次是同一个旧式家庭的千金,此事的起因还在光绪末年顾父入上海道尹袁观澜幕府时,顾维钧只有12岁,入上海英华中学读书。当时同在袁观澜幕府的还有一人叫张衡山,此人看好顾维钧前程无限,许下女儿终身,又供其赴美留学。顾维钧学业优异,还担任了美国东部各州中国学生联合会主席。 

  顾维钧回国后不久,就由他的岳父张衡山介绍,北上去见唐绍仪。唐颇为赏识顾维钧的才干,因此向袁世凯推荐任用顾为总统府的英文秘书和翻译。顾维钧翩翩少年,公余出入各种社交场所,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邂逅了唐绍仪的女儿唐梅小姐,唐对顾一见钟情。有了这层关系,顾维钧开始步步高升,在北京两年,官已至外交部情报司长了。 

  顾唐联姻中间还存在着张氏小姐这个障碍,据说,唐小姐用尽办法,其父通过手段逼张解约退婚,张小姐后出家落发,张衡山抑郁而亡。二十年后顾维钧出任外交部长,在上海得知张小姐生活清苦,特意写了一封信并附送一笔五万元巨款以示忏悔,但张小姐连信带款原样退回。 

  1915年,年仅27岁的顾维钧出任驻华盛顿公使,这在当时是最年轻的使节。 

  唐氏夫人因时疫去世,遗下一子一女。顾维钧在伦敦的社交场合中结识了“糖王”黄奕柱的爱女黄蕙兰,娶为继室。黄某为英伦华侨第一巨富,死时积财五百万英镑。不数年顾维钧要组阁,事前有人问章士钊说:“你看这事能成吗?”章士钊很痛快地回答:“以顾夫人的多金,顾少川要当总统也不难,岂仅是一个国务总理!”未几,顾维钧果然组阁。 

  1956年,顾维钧与黄蕙兰离婚,后又同严幼韵结婚,直至1987年逝世。顾维钧年老时,曾与人闲谈婚事,他认为自己一生婚姻似有三部曲:主贵,与唐梅联婚,得以发展政治地位;主富,与糖王之女黄蕙兰女士通婚;主爱,与严幼韵女士结婚,相亲相爱,期能白头到老。 

  巴黎和会初露锋芒 

  顾维钧的一生中,最成功的一幕,就是参加巴黎和会。他外交成绩的发轫在此,名扬四海的创始亦在于此。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法意日五国代表汇集巴黎,讨论德国战败后遗留下来的问题。二月下旬,五强国十人会议(即包括美国总统与国务卿,英首相与外相,法总理与外长,意首相与外长,日西原寺亲王与代表)讨论分配战时所占有之德国海外属地问题,经激烈争辩仍不得解决,于是临时提议讨论日本对中国山东问题的要求。当时日本根据中日所订的二十一条及战争期间的英日、法日、意日所订密约,承认日本在山东的特权,坚持和会加以追认。美国因无日本签密约的束缚,提议应先听取中国的意见方能讨论解决。 

  这天午饭时分,中国代表团第一次获悉中国将被邀请出席下午的“十人会”,阐述自己的主张。因时间紧迫,开会时,顾维钧没有讲稿,凭口直言,将日本对中国传统侵略之政策,及提出二十一条迫我签约之经过陈述一遍,并指出日本侵略山东不仅违反公道与国际公法,且必将危害他日远东及世界和平,有违巴黎和会的本意,将造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等。顾维钧的讲话如行云流水,情切意深。讲完之后,美国总统与英国首相首先向其表示祝贺,并说整个发言是对中国观点的卓越论述。坐在前排的代表也有很多人跑来同其握手,整个场面同日本代表发言后的冷场形成鲜明对比。但是,各列强对中国的同情仅仅是昙花一现,后为了各自的利益使山东问题仍不能公平解决,最后制定了方案:日本将获在胶州租借地和中德条约所规定的全部权利,然后再由日本把租借地归还中国,但归还后仍享有全部经济权利,包括胶济铁路在内。顾维钧等在得知此内容后,首先全力设法使此方案能够修改,但无济于事。 

  当时的中国政府已经下定决心要签字了,率团的外交总长陆征祥忧惧拒签的后果也倾向于签字。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形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总长自行定夺。可陆总长此时已住院多日了。 

  6月28日,关于寻求妥协的种种方法均告失败,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拒绝出席巴黎和会的闭幕典礼。而直到下午三点,和会最后会议结束之后,代表团才收到北京政府的拒签命令。在这次拒签和约的事件中,顾维钧起了重要作用。代表团一些代表态度曾游移不定,但迫于国内民众压力,不得不同意顾维钧的意见。 

  巴黎和会之后,顾维钧名声大振,他在巴黎和会国联委员会中当选为“小国”五名代表之一,参与拟定国联公约。1920年11月,又作为中国首席代表出席了国联第一次大会。 

  促成联合国的诞生 

  1922年8月,在各派系的斗争中王宠惠组阁,顾维钧被任命为外交部长。王内阁倒台,顾维钧辞去外交总长之职,转而在孙宝琦内阁任外交总长。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事变,顾维钧辞职并逃到天津租界。1926年5月,他回北京在颜惠庆内阁任财政总长,10月任代理内阁总理及 

  外交总长。不久以后国民革命军因顾维钧支持张作霖政府而下令通缉他,他先逃往威海卫,又去了法国和加拿大。 

  1929年,顾维钧回国后至沈阳与张学良共事,张学良劝请蒋介石取消对顾维钧的通缉并发还他的财产。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同张学良谈要顾维钧到南京去,并派飞机去迎接他。他从那时起才从北洋政府转入国民党政府,又回到外交领域。1934年,顾维钧任国联大会中国首席代表,后历任驻法、驻英大使。 

  顾维钧回到重庆时蒋介石对他礼遇倍加。有一次他应蒋介石之约,同赴黄山住了一夜。其间他同蒋介石步行了一个半小时,随走随谈,蒋介石对他招待殷勤备至,送他就寝时还亲自陪往房中检查床褥;出门时必喊人帮助穿大衣并备汽车;他有什么意见时,蒋介石必从抽屉中拿出纸笔记下。顾维钧认为蒋介石的这些举动得力于与宋美龄结婚从而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其实是蒋介石当时急需西方的大力支援,对驻外使节则倍加笼络罢了。 

  顾维钧早在一战时期就非常关心成立一个组织以维持世界和平的问题,他是中国政府中最早敦促国家关注这一问题的人之一。1944年9月,顾维钧以首席代表身份出席了顿巴登橡树园会议第二阶段的会议,这个会议提出了战后建立一个国际组织——联合国。1945年3月,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出席了在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他代表中国于1945年6月25日,在旧金山退伍军人纪念堂举行的签字仪式中第一个签字,使中国成为四个发起国中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 

  在组团参加旧金山会议时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顾维钧主张代表团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摒弃内政上的歧见,可包括各党各派的代表。他提出请董必武作代表,他任驻法大使时在巴黎曾与董必武有一面之缘,董通晓国际事务和蔼可亲善于辞令等给顾维钧留下了深刻印象。最终,在罗斯福总统的要求下,董必武以共产党代表的身份出席旧金山会议。顾维钧在联合国宪章上庄重签字时,董必武就站在身旁。 

  旧金山会议后,顾维钧任联合国筹备委员会的中国首席代表。 

  价值非凡的回忆录 

  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已进入最后期限,而顾维钧也面临着他外交生涯中最为尴尬困窘的一页。 

  他请求美国政府指示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留驻广州,又请求美国拨款以帮助国民政府稳定军心应付财政,都遭到了无情的拒绝。 

  1956年初,叶公超传达了蒋介石要他去台湾议事的指令,顾维钧以一个外交官的敏感意识到自己已到辞职的时候了。回到台湾,顾两次拜谒蒋介石,他开诚布公地说:“我已像一匹老马,体衰力竭了。”而蒋介石也并不表示挽留。后来,通过张群之口委任他为“总统府”资政,住在美国。就这样,顾维钧告别了外交舞台。这一年,他已是68岁的老人了,在纽约郊外的佩勒姆庄园租了一所住房,过上了隐士般的生活。 

  平静的生活并未持续多久,1956年7月,顾维钧突然收到了来自台湾的电报,叶公超在电文中希望他同意由台湾驻海牙常设仲裁法庭代表提名他为候选人,参加联合国进行的国际法院法官的选举,以递补由于徐谟逝世遗留下的空缺。国际法官地位尊崇,待遇优厚,顾欣然同意了。 

  在他担任国际大法官期间,撰写回忆录的工作也断断续续地开始了。早在1956年,他退休之初,就有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麦克米伦出版公司、道布尔戴出版社约请他写回忆录了。从他开始外交生涯以来,他就坚持写下每日大事,上至政治事件,下至生活细节,从不间断,即或公务繁忙无暇动笔,也肯定会事后补齐。不仅如此,他还保存有历年外交档案副本,包括给当时政府的报告,政府训令和他与英法美等国政要及工商界巨子的谈话、演讲稿、剪报、秘密卷宗等等,可谓资料翔实。 

  这部口述史学巨著的编写工作得到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帮助。哥大柯克校长的继承人麦基曾对《顾维钧回忆录》这样评价:“顾博士的回忆不仅有极详细的记述与评论,更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因为他在政治、外交、国际公法各方面都有崇高地位,他是哥大杰出的老校友。” 

  在顾维钧的晚年,除每周三次的编撰工作外,生活是平静而轻松的。偶然也打打“卫生麻将”,他出牌从来不费什么思索,也不在乎输赢,纯粹消遣,与当年做外交官时毫厘必争的心境已大为不同了。 

  1972年9月,出席第二十七届联大的中国代表团成员章含之受毛泽东之托曾拜见过顾维钧,故人之女的来访使他异常高兴,他询问了大陆很多的情况。而对来自祖国的热情邀请,他既兴奋又遗憾,因为当时条件不成熟,他未能回国一访。在身居美国的几十年间,顾维钧始终未加入美国国籍,他的心一直牵记着那太平洋的彼岸,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常心怀中国,我知道,中国将会统一的。”1985年11月,就在97岁华诞即将来临时,他仙逝于纽约寓所。 

  11月18日下午,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鹿野,驻纽约总领事纪立德前往麦克逊大道坎培尔殡仪馆吊唁,中国驻美大使韩叙及前驻美大使章文晋也发来唁电,电文中说:“顾老为我国杰出的外交家,业绩显著,我们忝属后辈,素所景仰,晚年回忆录正在出版,对我国外交学界贡献卓著,尤所钦佩。”中国台湾方面的舆论对顾维钧的一生事业也大加赞赏,海峡两岸对他评价的一致性,在我国现代史上实属少见。

7. 民国的第一美女陆小曼,为什么是个“作女”呢?

陆小曼,堪称民国第一美女,跟林徽因齐名,而且她还把林徽因的男朋友徐志摩给抢过来了,可见从男人的角度而言,陆小曼比林徽因更有魅力,虽然陆小曼堪称民国第一美女,但仔细看看她的生活作风和行为,就会发现她是个彻头彻尾的"作女",放到现代恐怕都没几个男人敢要的。


陆小曼20岁时,就嫁给了王赓,可后来她有看上了徐志摩,当时徐志摩跟林徽因关系很好,可陆小曼却想尽办法,终于把徐志摩抢过来了,后来她跟王赓离婚,嫁给了徐志摩,但婚后她觉得新鲜感过去了,便又跟翁瑞午闹出桃色新闻,更加奇葩的是,王赓和徐志摩是好朋友,而翁瑞午则是徐志摩介绍给陆小曼认识的。
陆小曼不仅在感情生活上不检点,当她嫁给徐志摩后,就变成了一个只会吃喝玩乐的花瓶,每天都要穿不同的衣服去跳舞,家里仆人很多,连徐志摩的收入都供不上他挥霍,陆小曼每天都要睡到中午才起床,晚上就去跳舞,一般都是玩通宵,为了提神还吸鸦片成瘾,如此折腾下来,她的身体终于玩坏了,导致不孕不育。


为什么陆小曼如此优秀的女神,竟是这样一个人呢?要是换做是你,你敢娶这样的女人当老婆吗?想必大多数人男人都不敢娶,陆小曼不仅仅是"作女",还是"败家女",行为幼稚又任性,而造成她如此结果的,全是她父母的责任。
陆小曼的父亲陆定是民国财政部官员,母亲吴曼华是清朝高官后裔,陆小曼可算是大家闺秀了,但她的父母之前生过七个孩子,全部都没养活,直到生下陆小曼,才终于养活了,父母自然把她当真珍珠宝贝一样,时刻捧在心里,还请人教她各种琴棋书画,从小陆小曼就是个才女。


上天给了开了一扇门,就一定会关了一扇窗,陆小曼虽然家世好,人又聪明漂亮,但她的身体从小就很差,像林黛玉一样时常生病,她一病父母就不再逼着她学习,任由她想干嘛就干嘛,渐渐的陆小曼养成了散漫的性格,一切都是父母的错,后来她嫁给徐志摩,变成一个"作女",也是跟从小父母的教育有关。
徐志摩为了赚更多钱给陆小曼挥霍,终于累死在飞机上,陆小曼这时才发现,自己犯下大错,于是她决定痛改前非,戒掉了鸦片,再也不去跳舞,把自己的才华放在学习国画上,后来她终于成为一代国画家,可惜徐志摩看不到这一天了,她的父母也去了天堂,看不到她的成果,陆小曼心里想必也很后悔吧。


虽然后来陆小曼"改过自新"了,可她从小养成的放浪性格,还是改不掉,比如她晚年跟翁瑞午同居,两人却不结婚,而陆小曼却说,自己跟翁瑞午只有感情,没有爱情,如果两人都是单身男女,别人也管不了这么多,可关键是翁瑞午却是有老婆的人,陆小曼如此一来,就沦为小三了,你觉得呢?

民国的第一美女陆小曼,为什么是个“作女”呢?

8. 她是晚清公认第一美女,堪比现代明星,打破清朝都是“丑女”的这位女子是谁?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从当时流传下来的照片来看宫中的女性大多数都长相普普通通。那么公众真的没有美女了吗?其实不然。在晚清公认的第一美女堪比现代的明星,打破了清朝都是“丑女”的认知这位美女就是四格格。

    据当时的宫女回忆,四格格是当时宫中公认的最美美女。回顾慈禧的老照片中,除了太监和宫女。照片上最多的就是慈禧最喜爱的这位四格格。四格格是庆亲王奕劻的女儿,身为庆亲王的女儿。从小就接受过培养。她端庄美丽大方过人并且十分的聪明。不论是行为举止还是谈吐上都是十分优秀,所以在当时四格格十分受慈禧的喜欢。常常把她留在身边。


    身为晚清第一美女的四格格有过一段婚姻生活。她嫁给了当时直隶总督裕禄的儿子。夫妻间不论是感情上还是生活上都十分的美好。唯一遗憾的是他们没有留下后代。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慈禧特别喜爱四格格经常留她在身边陪她聊天解闷,所以四格格常常回不了家。通常都是在宫里。因此四格格虽然结了婚,但是很少有机会和自己的丈夫见面,四格格的丈夫对此也是无可奈何。因为在当时没有人能够不听从慈禧的安排。没过几年四格格的丈夫就去世了。即使在当时四格格想要回去参加自己丈夫的葬礼都被慈禧一口拒绝。因为当时的慈禧爱上了拍照而慈禧最为喜爱的四格格自然被要求时刻陪在身边。

    丈夫的去世而自己又不能回家。使四格格十分的痛苦。并且每天还要陪着慈禧玩乐。即使作为晚清的第一美女,她的生活也并不美好。与其说是被慈禧宠幸,不说是被慈禧囚禁。变成慈禧的玩物。作为晚清第一美女的四格格,并没有像以前各朝的美女一样过过上荣华富贵随心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