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经济得与失

2024-05-03 12:29

1. 战后日本经济得与失

  上个世纪90年代,两个重要事件对日本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是冷战结束。上世纪90年代初结束了长达近50年的冷战,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以及全球经济贸易快速一体化,昔日美国把日本列岛作为遏制中国大陆与前苏联的前哨地位开始发生变化,国际上以政治为主导的意识形态的对立让位于以经济为主导的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在战后冷战体制下形成的日本政治结构已不再适应国际政治生态的变化,一直充当美国在亚洲模范政治“附庸国”的日本,在与各个大国不断调整与磨合的过程中,调整与其他大国的关系显得有些笨拙与被动。随着美日关系北约化及日本功能的扩大化,安全及政治上的主导权依旧掌握在美国手中的日本,越来越变得敏感与不安。特别是战后新生代政治家的崛起,使得以下的问题变得日益重要起来:日本该向何处去?在新的国际环境中又该扮演何种角色?

  第二是“平成萧条”十五年(平成n年与公元g年的关系是n=g-1988=g-2000+12)。在国际地缘政治与全球经济体一体化发生巨大变化的转折点,日本却由于自身原因,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时间最长、损失最大的一次经济萧条,本文称为“平成萧条”,不仅损失了相当日本GDP三年的总量1500万亿日元,而且失去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而正是在这十五年间,中国经济开始迅速崛起,从1990年--2005年,中国GDP总量增长了4.2倍(翻两番),进出口贸易额增长了12.3倍。从国际比较看,根据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杜大伟的最新计算,1990年到2005年,日本对全球GDP增长贡献率只有2.95%;同期,中国、美国、其余OECD国家包括印度的贡献率,分别为28.14%、19.31%、18.33%和9.46%;而日本只略高于撒哈拉非洲国家的2.14%和东欧转型国家的1.58%。

  战败后的日本,一度曾因战败而严重受挫的国民自尊,因持续的经济高速増长得以寄托,因政治、军事失败造成的失落与悲情,一度也在世人瞩目的经济奇迹中得到缓解与弥合,进而形成了日本战后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相対平穏的社会均衡。但这次日本所遭遇的“平成萧条”,给日本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更重要的是使社会心态的均衡基础发生了动揺。

  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发展及国际地位的提高使日本受到强烈震撼,亚洲地区各国和平发展合作的潮流使日本应对不暇。本来就与周边各国结怨过甚的日本,突然感到在本地区的地位与利益已经形成压力。

  如同前美国驻日本大使赖肖尔所言,每当日本出现困难的时候,民主主义就会高涨。在全球变化的国际环境下,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在失去经济成长的“稳定阀”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半期,日本社会危机感与悲情从急剧积累期转变为发酵期,保守主义、新自由主义浪潮在政治精英层面蔓延。

  面对“民主、民生、民族”的危机,日本开始寻找解困的出口:社会政治与经济层面,以“没有改革就没有出路”的口号为引导,开始自战后“民主改革”的第二次“结构性改革”,或称为新自由主义的改革;法理层面,修改《日本国宪法》、修改《教育基本法》、讨论“核拥有”问题,甚至在精英中形成“知美不亲美”、“亲美不从美”的“日美同盟的漂流”。

  今日的日本民主:战后60年,日本和平的民主主义正在陷入最大的转变时期。以《教育基本法》的修改为标志,以法律形式规定必须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平的民主主义与脱离战后体制的强制主义较量一直没有停止。

  今日日本的民族:既有全面依附欧美轻视亚洲主流观念的回归,也有作为国家整体突破战后体制的束缚,要求自主发展的意识抬头。所有这一切目的明确:改变“日本半主权国家”的国际形象,成为一个“正常国家”,进而推翻美国人强加给日本头上的“三座大山”——和平宪法、东京审判与日美安保条约。

  今日日本的民生:新自由主义改革的负面后果开始显现,受损人群开始不满,特别是日本社会从“平等”社会接近“不平等”社会,收入差距开始拉大。面对老龄社会以及少子化日本社会最严峻的挑战,日本再次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

  “平成萧条”十五年,日本“得到”与“失去”了什么?日本失去的不仅仅是经济,而最大的失去是失掉了机会,也失去了挑战与应战的能力。日本学者对记者慨叹道:“过去十五年,日本不仅仅失去了经济,也失去了政治
  二战后,在美国扶植下,日本在短短几十年迅速重新崛起,成为亚洲经济强国,在教育和体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对这个曾接受了儒家思想、而后又融合了西方文化并主办过奥运会的国家的体育发展过程进行考察,可以为中国体育发展提供许多借鉴。一、以教育为突破口发展体育(一)日本

战后日本经济得与失

2. 抗日战争日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二战日本失败的根本原因:石油供应跟不上

  1944年10月25日,粟田健男海军上将已在进入蒙特湾的适当位置,有可能击溃麦克阿瑟将军的防卫薄弱的进攻部队,改变战役的进程。但在仅距登陆海滩四十英里时,粟田突然掉转船头离去。战后,一位日本海军上将被问到为什么要如此。他回答说:“因为燃料缺乏。” 

他们探测到了一片特大的油田,是加利福尼亚州和中东之间的最大油田。在南方战区的整个工作竟获得如此成功,以致东条首相在1943年宣称,曾经促使日本扩张的石油问题已获解决。但东条未免言之过早。

“丸之战”:消耗战在制定其军事战略时,日本人曾设想南方战区的丰富资源——石油、其他资源和粮食供应——必能满足其资源贫乏的本土各岛的经济和各种需求,从而使日本能有建立和维持“太平洋屏障”的持久力量。那时,日本人就能向美国人和英国人挑战,使他们的决心丧失,一直到他们感到厌倦而求和,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拱手让给日本帝国。这种战略乃是一场赌博,其成功不仅取决于削弱敌人的决心,而且还有赖于日本自身的海运系统保持绝对完整。日本是在其石油储备足以维持两年的情况下投入战争的——或者说日本的决策者是这样设想的。两年之后,日本就必须依赖东印度的石油。用“美国战略轰炸调查报告”的话来说,这种依赖性“证明是一个致命的弱点”。或者,正如一本有关日本军事战役的历史著作中所说的,“缺乏液体燃料乃是日本的唯一弱点”。

一个明确的弱点是,日本的航运易受潜艇攻击。令人奇怪的是,日本的军事决策者几乎没有考虑到那种危险。他们低估了美国的潜艇及艇上的官兵。日本人认为美国人吃不起苦,贪图享受,无法忍受海底生活和作战的艰辛。事实上,美国潜艇在战争中表现得最为出色。一旦配备着改良的鱼雷,它们就是一种致命的武器,能够削弱乃至切断日本南方战区与本土各岛之间的重要航线。按照日本人对所有商船的称呼,这次时间拉得很长的冲突,被称为“丸之战”。但直至1943年末,日本人才开始认真注意保护其航运免受潜艇的攻击,包括建立护航队。他们的努力既不充分又不全面。一位护航队指挥官沮丧地说:“当我们要求空中保护时,只有美国飞机出现。”日本的航运损失有增无减。

此外,护航队本身也有问题,这实际上有助于盟国。集结和指挥护航队的行动要求建立一个无线电通讯网,这和其他情况合在一起,无异于宣布准确的“时间地点”。美国人破译的日本密码电文,为潜艇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情报。总的说来,其结果是毁灭性的。在日本战时的所有货运轮船中,大约有86%在交战中被击沉,另有9 %则受重创,直到战争结束时仍未能投入运行。占美国海军作战人员不到2 %的潜艇作战人员,认真负责地造成敌船总损失的55%。其他盟国的潜艇有助于击毁其他5 %的敌船。这一战役——实际上是一种不断加剧的禁运和消耗战——的成功,被一批日本经济学家称之为“对日本战时经济的致命打击”。

油船是潜艇特别喜爱攻击的目标。从1943年起,被击沉的油船数目骤增。到1944年,被击沉的油船远远超过新造的油船。在1943年财政年度的第一季度内,日本的石油进口量达到高峰。一年后,即在1944年的同一季度内,进口量不到1943年的一半。到1945年第一季度,石油进口已完全停止。“形势濒临绝境,”一位日本船长说,“我们可以十分肯定地说,一艘油船离港后,不久就会被击沉。油船不可能抵达日本,对此,我们心中没有多大疑问。”

由于石油形势的恶化,日本人采取许多应急措施和权宜之计。他们把石油装在许多规格的桶子里,甚至灌进安置在货船甲板上的纤维盛器内。日本人将重达三百至五百桶的石油装进大橡皮袋中,以便用拖船拖到日本。尽管这样做有点别出心裁,但这种想法由于各种原因而归于失败:汽油侵蚀橡胶,把油灌进橡皮袋和倒出橡皮袋都很困难,而且橡皮袋降低了拖船的机动性,使它们更易成为空袭的目标。在绝望中,日本人甚至想用他们自己的潜艇来运输石油,并且设法用日本的修理设备作为交换,迫使德国潜艇运送石油。

在国内,由于石油进口枯竭,日本人一再紧缩消费。1944年的民用汽油消耗量降至二十五万七千桶——仅为1940年消耗量的4 %。那些被认为是必须使用汽油来行驶的车辆改装成使用木炭或木柴。工业用油则从黄豆、花生、椰子和蓖麻中提炼。

3. 如果中国跟日本打经济战,哪个损失更大

“打经济战”打到什么程度?只是互相抵制的话肯定是双输。
所以换一个说法:如果中日两国互相完全禁运,会怎样?
即: 日本完全不用中国的产品,中国完全不用日本的产品
结果就是,短期内日本人的生活成本提高,没法低价购买中国出口的蔬菜水果,服装小商品这些,但是后续应该会从东南亚采购,虽然价格可能会更便宜,但品质和数量比不上中国,所以只能稍微缓解,总体价格并不会受太大影响。
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会至少倒退20年,绝大多数人会无法使用手机,相机这些产品(这些商品几乎有20%以上的元器件是日本制造),各种电器,电脑可以选择的局限性也非常之大,性能也会下降很多,日常生活会感觉非常不便,这个情况也许会在将来中国自己的电子行业发展之后解决,但短期内只有忍耐,因为很多东西没有替代品,即使有也是价格非常高。
看谁能忍受吧。

如果中国跟日本打经济战,哪个损失更大

4. 二战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1、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2、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动力。 

3、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美国私人资本也大规模涌入日本。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4、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一直非常重视教育。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在人才结构方面,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重点。由于日本长期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为经济发展保证了人才资源。 

5、日本政府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这方面,日本的国家干预方式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特点,都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政府根据日本的特点,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另一方面确立“贸易立国”的战略,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日本企业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改革创新。 

日本发展速度超过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19亿美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70年,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5. 日本为什么战时经济不堪重负?

美国巨大而又不断加速的生产能力,为其在太平洋上展开大规模海空攻势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与此相比,日本则走入了战时经济不堪重负的阶段。由于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生产能力有限,已无法满足陆海两军日益增加的战争消耗。瓜岛争夺战使日本运输船蒙受空前损失,南洋资源在盟军潜艇攻击下,海运量急剧萎缩,陆海军在如何分配有限的战略物资问题上长期对立和争吵,国力的衰弱已容不得日军再同美军展开大规模消耗战了。但是,日军指挥官们没有吸取瓜岛教训,仍一味强调死守,在1943年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防御作战中,为阻止盟军对拉包尔的钳形攻势,没有利用居于内线作战的有利条件,集中兵力对来自两个方向上的麦克阿瑟部队和哈尔西部队实施各个击破,反而层层设防,分散了兵力。尤其致命的是联合舰队山本五十六司令长官及其继任者古贺海军上将过分轻率地使用海军舰载机和岸基飞机,把已经十分宝贵的航空母舰孤注一掷地投入到一个接一个的消耗性海空战中,耗尽了最后一批经验丰富的舰载机飞行员精华。

日本为什么战时经济不堪重负?

6. 抗战胜利,中国为什么不要日本的赔偿?

抗战胜利,中国不要日本的赔偿一方面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实施的阻挠,另一方面是为了中日关系长远发展考虑。
历史事件如下:
1972年9月26日,田中首相抵达北京的第二天,中日两国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轮外长谈判。周说:“毛主席主张不要日本人民负担赔款,我向日本朋友传达,”
既然中共明确承诺放弃赔偿要求,日方当然作个顺水人情,表示日本国民对中国放弃战争赔款的要求深为感动。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代表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联合声明。
日方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废除日台条约。
中方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

7. 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多少经济损失

1995年,时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做过一个调查和计算,结论是:以1937年(过去曾以该年的七七事件作为抗日战争的起点)汇率和购买力计算的话,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中,中国财产损失600余亿美元,战争消耗4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题主就能更加直观地理解了:
1937年,美国的GDP总额仅为919亿美元。
日本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的1945年,美国的GDP总额为2231亿美元。
直到1959年,美国的GDP总额才超过5000亿美元。
我国直到1964年,GDP总额仍不足600亿美元。
而直至1993年,我国的GDP总额才超过5000亿美元。

日本侵略给中国造成多少经济损失

8. 在日本战败后,它们国内的经济状况是什么样的?

日本战败以后其国内经济可以说是一穷二白,穷的叮当响!在日本长时间的侵略战争的情况之下,对于日本国内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消耗都是非常大的,而且当时日本所侵占的国家并不只有我国,包括当时的朝鲜,菲律宾等十几个国家都遭到日本的侵害,所以说日本这个时候对于金钱的消耗那是非常非常的大。而长时间的战争,可以说已经把日本从明治维新时期到上世纪30年代这几十年间的资产的资本全部都给掏光了。而日本在战败以后是需要做出一定赔偿的。在资产被掏光了情况之下,日本显然已经不能够拿现金,真金白银去进行赔偿的,所以说只能够用等价的东西进行替代。非常简单的举个例子来说,就是日本将国内的一些工业机器拆下来以等同的价格赔偿给战胜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日本及国内经济已经是处于崩溃的边缘了,只能靠摘东墙补西墙。除了拆东墙补西墙的赔偿方式以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分期赔偿,类似于我们现在买房子贷款进行分期偿还一样,日本当时的经济在崩溃的边缘,所以说一时间肯定拿不出全部的资产去陪给战胜国,所以说对于一部分国家,日本就类似于打个欠条的方式,以不同的时间段来进行偿还。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日本经济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而在后来日本的经济之所以能够复苏是由于美国对于日本经济的扶持,但是美国对于日本经济的扶持并不是好心的,它是想要利用日本也想要把持住日本,但是在美国扶持以后日本的经济得到很快的复苏并且快速发展,一跃成为了资本主义市场当中的第二强国。所以说对于分期付款那一部分,日本后来还的还是比较轻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