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称谓

2024-05-07 06:04

1. 明朝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称谓

子女称父亲:口头当面称呼是:“爸爸”、“爹”、“达达”,“爸爸”的称呼在城市中普遍,而“爹”、“达达”、“大”在山西的农村中普遍。字面上或对外人称父亲为“爸爸”、“父亲”、“家父”、“高堂”、“老爷子”、“老爹”、“老人家”、“老头子”等等。 

子女称母亲:口头上当面叫“妈”、“娘”、“妈妈”。字面上或是对外人说时称之为“母亲”、“家母”、“我妈”“老母亲”“老娘”“老太太”“老妈”、“高堂”等。 

子女称父母双亲时,当面口头叫“爸妈”、“二老”、“爹娘”等。书面或对外人时称“双亲”、“二老爹娘”、“二老”“父母”“爹娘”等。 

孙子称祖父,口头当面称呼为“爷爷”、书面或对外人时称“祖父”、“爷爷”。口称曾祖父为“老爷”,书面或对外人称之为“曾祖父”。高祖,口称“老老爷”书面为“高祖父”。 

孙子称祖母,口称当面时叫“奶奶”,书面或对外人说时为“祖母”、“奶奶”。口称曾祖母为“老奶”、高祖母为“老老奶”。书面称曾祖母为“曾祖母”,高祖母为“高祖母”。 

父亲的哥哥,口头当面称“大爷”、“大伯”、“大大”或“大爹”、“二爹”等。书面或对外人时则称之为“伯父”。 

父亲的弟弟,口头当面称为“叔叔”、“大叔”、“二叔”“三叔”或“大爹”、“二爹”……等。书面或对外人时称之为“叔父”、“大叔”、“二叔”……等 

伯父的妻子,当面口头称“大娘”、“大妈”、“二娘”、“二妈”等。书面或对外人称“伯母”、“大伯母”、“二伯母”等。 

叔父的妻子,当面称“婶娘”、“婶子”。书面对人称“婶母”“婶娘”。 

姐妹,一般都称“姊妹”,当面称或书面称呼都是“姐姐”、“妹妹”、“大姐”、“小妹”等。 

兄弟之称呼,当面口头称兄为“哥哥”、称弟为“兄弟”、书面称兄为“兄长”、“兄台”,称弟为“弟弟”、“老弟”或“老三”、“老四”等。 

丈夫称妻子,口头当面称,或者直呼妻子的名字,或者叫“小X”“老X”,农村有些地方叫“孩子他娘”、“孩他妈”。书面或对外人时则称道较多。书面往往直呼其名,或是“亲爱的XXX”。对人时则称“爱人”、“老婆”、“内人”、“妻子”、“夫人”、“家里的”。有些甚至称“贱内”,“贱荆”。年龄大时则称为“老伴”、“老婆子”。 

妻子称丈夫,口头当面称“当家的”、“孩子他爹”、“他爸”、“老张”、“老李”或者直呼其名。对人时则称“男人”、“我那一口子”、“丈夫”、“爱人”、“孩子他爹”、“孩他爸”、“老伴”等。 

妻子对丈夫的父亲,口头当面称为“爸爸”、“爹爹”、“达达”,是随着丈夫而称呼的。对人或书面称呼则称为“公公”、“公爹”、“孩子他爷”。 

妻子对丈夫的母亲,口头当面称“妈”、“娘”,是随丈夫来称呼的。对人或书面时则称“婆母”、“婆婆”、“妈妈”。 

妻子对丈夫的兄长,口头当面称“哥哥”、“大哥”、“二哥”等。对人称“大伯子”。书面称为“大伯”“哥哥”“大哥”等。 

妻子对丈夫的弟弟,口头当面称“兄弟”、“弟弟”或直呼其名。对人称时叫“小叔”、“他二叔”、“他三叔”等。书面称时叫“弟弟”或直呼其名。 

妻子对丈夫的姐姐,口头当面称为“姐姐”、“大姐”,“二姐”等。对人称为“大姑子”、“孩子他妈”。书面称为“姐姐”、“大姐”、“二姐”等。 

妻子对丈夫的妹妹,口头当面称“妹妹”、“小妹”、“大妹”、“二妹”等。书面称时为“妹妹”、“小妹”。对人称时为“孩子他姑”、“小姑子”、“小姑”。 

妻子对丈夫兄弟的配偶,口头当面称长者为“嫂”、“嫂子”、“大嫂”、“二嫂”等。长称幼为“弟妹”。互相之间称为“妯娌”。对人称“孩子他婶”。 

兄对弟的妻子,对人称为“兄弟媳妇”、“弟妹”、“弟姐”、“老二家的”等,当面称“弟妹”、或直呼其名。 

弟对兄的妻子,对人、当面、书面均称“嫂子”、“大嫂”、“二嫂”等。 

祖父母称孙子辈为“孙子”、“孙女”、“孙子媳妇”或直呼其小名、大名。 

父母称子女直呼其小名,爱称“小子们”、“闺女”。称儿子为“小子”、“大小”、“二小”等,或者直呼其名。称闺女为“闺女”、“丫头”、“妞儿”、“妮子”“奴儿”或直呼其乳名。 

称儿媳妇,对人时叫“媳妇子”、“媳妇”、“儿媳妇”。当面叫“XX他妈”,前面把孙子的名字加上。或者是直呼“XX媳妇”,前面把儿子的名字加上,也有的直呼其名。 

兄弟的儿女,兄弟、姐妹、妯娌都称之为“侄儿”、“侄女”,出嫁之后的姊妹则对人称为“娘家侄儿”、“娘家侄女”。 

称继母,对人称为“后妈”、“后娘”,当面同样称“妈”、“娘”。前妻所生子女对人称“前家子的”,随娘改嫁的孩子,称之为“带犊子”。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明朝时期人与人之间的称谓

2. 明朝都有哪些著名的人物

1、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军籍 ,生于江陵县 ,故而时人又称之“张江陵”。
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2、海瑞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
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3、郑和
郑和,明朝太监  ,云南人,小名三宝,又作三保。 一说本姓马,云南昆阳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入宫前经历不详。1382年,被选于宫中尚衣局训育两年。1384年,他经宫中指派,进入朱棣的燕王府从侍。1404年(永乐二年),郑和因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在第七次下西洋期间,郑和去世,时间约在1433年(宣德八年),骨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牛首山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4、魏忠贤
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人,汉族,明朝末期宦官。自宫后改姓名叫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复姓,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回原姓,皇帝赐名为魏忠贤。
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
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

5、严嵩
严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号勉庵、介溪、分宜等,汉族江右民系,江西新余市分宜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科进士。
他是明朝著名的权臣,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63岁拜相入阁。严嵩书法造诣深,擅长写青词(实为他人代笔)。 
《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透过戏曲和文艺作品、历史典籍,严嵩的奸臣形象已深入民间。

3. 明朝有名的人物


明朝有名的人物

4. 在明朝的时候外国人怎么称呼明朝?

有很多西方人对中国搞不清楚.他们把北方称为生契丹,把南方称为熟契丹.不过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进一步的了解,知道所谓的生契丹和熟契丹其实是一个国家,称之为大明.有部书>详细的记录了从元朝到清末西方思想家对中国的看法和评价.

5. 古代明朝有个富可敌国的人叫什么了。。。

这个人是沈万三。

沈万三原名沈富,字仲荣,在家中排名老三,他的两个哥哥在父亲逃难到周庄时已经夭折,就留下他跟弟弟老四沈贵,后来也称“沈万四”。

由此可知沈万三最初是没什么钱财的,至于他如何发家,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他勤劳聪明,种植有方,因而在周庄依靠发展农业生产积累了大量原始财富;第二种是苏州有一富翁陆德源因为看中了沈万三的聪明跟守信用,而他自己年岁已高看破红尘,便将所有积蓄赠予,而沈万三得到这笔巨资后大展身手、如虎添翼;第三种是沈万三一方面继续开辟田产,另一方面则通过海路开展国际贸易,积累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财富。不管哪一种说法才是正确,但沈万三有亿万家财是不争的事实。

沈万三这个称号也有一番来历,历史上称之为沈万三秀。根据资料的解释,沈是他的姓,而万,则明初时期民间称巨富为“万户”,在其姓后加“万”是一种习惯性的称呼,表达一种敬意,沈万三中家财可以亿万计,三则是沈万三在家中排行老三,岁则是人分五等中的最高一等,五等分别是“奇、畸、郎、官、秀”,合起来则是沈万三秀,一般称其为“沈万三”。

因为沈万三家财亿万,名声很大,再加之后代繁盛,所谓树大招风,也就引来了远在朝堂之上的皇帝朱元璋的觊觎和担忧,想方设法的剥夺他的财产。在朱元璋攻下江浙一带之后,他的军队的粮草和军费大都是沈万三和沈万四两兄弟出资供给的,白金五千两,输粮万担。不过朱元璋并不满足,想方设法的要夺其全部家产。

古代明朝有个富可敌国的人叫什么了。。。

6. 明朝期间的大官有姓常的都叫什么名字各位是那里人士?

和明朝期间的大官有姓常的人,谁说各地的人员意识都是以他为尊好与发展?

7. 明朝的文人有哪些

很多嘛 历史书上都有好多 
解缙,编《永乐大典》的,有部电视剧,貌似叫做《大明才子》 
于谦,小学学过他的诗 
李贽,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 大思想家些啊,当然后面三个活到清朝才死的 
高启,元末明初,汉族,就算他是明朝的吧,人家在明朝当了官的,还编了《元史》 
袁宏道,张岱,徐渭,陶望龄 
归有光,高中语文《项脊轩志》 
王阳明,大人物啊,唯心主义大老大 
徐光启,和利玛窦是好朋友,共同翻译了《几何原本》 
罗贯中,施耐庵,不用介绍吧,不过这两个都是元末明初 
吴承恩,孙猴子他爸
诗文方面,有袁宏道的性灵派,有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的公安派,也有以叛逆自居的李贽。当然还有高启、陈子龙等。 
戏曲方面有《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还有他的“临川四梦”。也有以格律要求戏曲的沈璟。也有朱权、朱有炖等皇家戏剧家。

明朝的文人有哪些

8. 明朝人怎么称呼皇帝

明朝对皇帝的称呼是以“万岁爷”为主。
在中国的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
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秦朝时,秦始皇试图将国家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但由于统治国家的事务繁多,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不成熟的。在秦朝之后,皇帝的权力和职能逐渐由一个中央政府辅助完成,汉朝时这种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开始三省六部制。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中央政府也可以照常运作。
但同时由于中央政府长官(如宰相、丞相等)的权力可能过重,有可能威胁皇帝的权力,甚至通过政变自己当皇帝,比如王莽摄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中国,皇帝的逝世叫驾崩。

扩展资料:其他国家对帝皇的称谓:
1、朝鲜
朝鲜曾经是中国明清两朝的藩属国,其君主只能称国王(谥号大王),级别低于中国的皇帝。1897年李氏朝鲜宣布脱离清朝独立,由王国改为帝国(大韩帝国),其国王李熙(朝鲜高宗)也正式称帝,传子纯宗皇帝(朝鲜纯宗)。至1910年日韩并合后取消帝号。
2、越南
越南在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的藩属国,在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后黎朝、莫朝和阮朝,其君主对内和对其他东南亚国家时自称“大越皇帝”,对中国则称“安南国王”。
3、日本
日本于公元7世纪中叶开始以天皇称呼最高君主。之前日本统治者的称号都是治天下大王,第一位用天皇称号的是天武天皇。
在古代日本,实际掌握政权的治天君、关白、将军为了不影响本国皇族的情绪,而通常使用国王和大君作为与中国和朝鲜进行外交时的自称,以表示没有对天皇形成僭越。
19世纪中叶,天皇成功从武士手中收回权利,因而与外国进行建交时,以天皇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