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胜而后求战”是什么意思

2024-05-17 11:02

1. “先胜而后求战”是什么意思

       初识“先胜而后求战”这句话时我觉得好搞笑,还没打仗就先赢了,那既然都赢了还打什么仗?怎么这么简单的逻辑错误会出现在兵法书扛把子《孙子兵法》之中呢?后来深入了解后才知道这句话非常不简单。
  
         “先胜而后求战”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形篇》,百度一下《孙子兵法·形篇》,节选内容如下: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意思是胜利的军队总是先有了胜利的把握才寻求同敌人交战,失败的军队总是先同敌人交战而后企求侥幸取胜。指要充分做好战争准备,等有胜利的把握再打。
  
       是不是觉得很绕?咱们来个通俗版解释一下。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说,一句话解释就是 不打无把握之战 。大家可能觉得我就一吃瓜群众,《孙子兵法》这种讲打打杀杀的烧脑文言文,能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关系大了去了,我就举个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个场景,让大家知道其实你在生活中无时无刻都用“先胜而后求战”。
  
        我们外出时,不管是自驾还是滴滴打车抑或是公交出行,首先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掏出手机,打开高德地图(当然你也可以打开百度地图,意思都一样),选择好目的地,然后看看路线规划。假如现在我们要从荔林公园开车去塘朗山公园,导航里有三条路可以选。我们绝对不会选路线最短但是却拥堵严重的线路,而是选出行时间最少的线路。 
  
        在这个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里,你的选择过程中就包含了“先胜而后求战”这个战争智慧。这个胜就是你要选择最快到达目的地的出行路线。先保证3条线路中最快捷的线路,然后再出发。不然出发走到一半发现居然堵了半天,回头再来看导航怎么回事,懊恼不已。我就吃过几次这种亏,常走的路不开导航看看路况,结果堵成狗,心情瞬间晴转阴。
  
         这即是不打无把握之战,生活中的这种例子数不胜数。孙子兵法开篇的《孙子·计篇》“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就告诉了我们干事情之前第一要素就是要多算算,提高胜率。
                                          
 
  
  
        这个“胜”也是我在证券市场的投资理念之一——先胜而后求战,要在保证胜率的情况才出手。而公司的品质和估值是保证胜率的必备条件。下次有机会再来讲一讲投资中的“胜”这个话题。我是本胜,欢迎大家一起探讨读书,运动,写作和投资。

“先胜而后求战”是什么意思

2.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

《孙子兵法》云:“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意思是要打胜仗就必须先做好取胜的万全准备,才能开战。
  
 但近日读许岑公众号文章,又对这句话又有新的理解。
  
 许岑把“胜”看作目标,而把“战”看作练习。也就是说,必须先有一个明确而紧迫的目标,然后才进入无尽的练习。如果先进入无尽的练习,再寻找目标,很可能最终得到的结果是放弃。
  
 两种解释讲的不同意思。一个讲重点在准备,先准备到足够好,再去开战。一个讲必须先有目标,没有目标,再准备也是徒劳。
  
 但细细想来,这两种意思又都非常合理。前者虽然讲重在准备,但也是有目标的——取胜,而取胜势必关系到你的对手信息,包括你的敌人是谁、他的优势、劣势,你将在何时何地与之交手等。只有明确了这些,你的准备才是有重点的。而后者虽然重点讲目标,但也突出准备——无尽的准备,当有了明确的目标后,进入无尽的准备早日实现目标。
  
 由此看来,表面矛盾的两种解释,其实是事物的一体两面,目标与准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管是忽视其中的哪一个方面,都不可取。
  
 对于两者的强调,因人而异,如果你是准备型,应该更加强调目标——明确而紧迫的目标。这样,你才不会陷入无尽的准备而无法脱身。如果你是冲动型,那么最好想想准备,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再干不迟。
  
 就当下社会的普遍现象而言,可能更多要强调的是目标。因为,我们从小一直在准备,从小学准备到中学,从中学准备到大学,自小听父母说你们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就有好生活。可以说是为了将来美好生活准备了十几年。这种惯性一直延续到现在。让我们觉得要做一件事,似乎没有长期的准备根本就不可能,却忘了准备与目标是匹配的。没有明确的目标,准备就永远没有止境,也不可能充分。
  
 曾有一段时间想学英语,把英语好好学一下,但没有明确目标,只是想把新概念英语给背完,让自己的英语水平提升一下。后来就是,背完半册就没有后来了。
  
 对于学习而言,其实最好的目标应该是作品。你想学设计,那就应该瞄准做出几个精美作品来展示;你想要学英语,那就应该用英语写出你的论文或日记;你想学唱歌,那就瞄准在某次聚会上欢歌一曲。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如果你没有目的地,那么走哪条路都是错的 。同样的道理, 如果你的学习没有产品,那么花再多的努力也是白费 。
  
 新年开工第一天,以此篇与爱学习的你共勉。

3. 先谋后战,其战可胜

 先谋后战,其战可胜
   一种军事谋略方法。清朝邓廷罗《兵镜或问》卷上谋战记载:“谋所以始吾战也,战所以终吾谋也。……是故先谋而后战,其战可胜;先战而后谋,其谋可败。”意即:计划是为了指导我们作战,作战是为了完成谋划。……所以先谋划好了再战,战争就可能胜利;倘若先战后谋划,就必然失败。先谋后战,其战可胜,就是先谋划后作战,战才可能胜。亦即用兵打仗必须先进行周密的谋划。 
   

先谋后战,其战可胜

4. “先胜后战”之思考

计,算也。曰:计算何事?曰:下之五事,所谓道、天、地、将、法也。于庙堂之上,先以彼我之五事计算优劣,然后定胜负。胜负既定,然后兴师动众。用兵之道,莫先此五事,故为篇首耳。
                                          
 杜牧此注,高屋建瓴,精准明白。通过计算定胜负,胜了才打,这就叫胜算。没有胜算,那就不要兴师动众。这就是孙子的核心思想:先胜后战。
  
 今天在下班在地铁上看《孙子兵法》的时候,看到上面的这两段话,感触很深,我理解的意思是: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先做前期的分析工作和测算工作,如果分析和测算工作省略的话,我们对于方向的把控不是很好,失去了对整个事情的把控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到了找工作,最近因公司业务拓展的原因,招聘任务比较重,都在随时准备招人,面试人,在面试环节的时候,当问到候选人对公司了解吗?这一问题的时候,很多候选人说,我只是简单的了解了一下,就是根据人才网站上的描述大概看了一下。这样的候选人一看就是没有用心在找工作,对于公司的岗位不是很赶兴趣,只是过来试试水而异,这样的人就算再优秀,估计也会被面试官给PASS掉吧。
  
 看到这里值得我反思的地方是我在找工作的时候,是如何做的,现在回忆起我找工作的时候,突然发现,我和现在的候选人是一样的,没有做任何的准备,接到面试通知以后,连岗位职责都不看,更别提去详细了解一下公司了,像我这样的候选人估计哪个面试官都看不上吧,就算我再优秀,对于没用心,不真诚的候选人,估计面试官就像”鸡肋“一样弃之如可惜,食之无味了,留着你吧,对你找工作的态度有怀疑,弃吧又觉得你很优秀,错过了也很可惜,所以警醒自己以后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个面试邀请,认真对待每一家公司,每一个面试官。
  
 再来说说我们的行业竞争,每一个公司都会有几个竞争的公司,那么做为HR你了解你的竞争公司的人员情况,组织架构情况么,了解他们内部管理的相关信息么,在《孙子兵法》中有提到一个SWOT的分析,就是对比敌我双方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这个SWOT的分析,在很多地方都是一个很好用的工具,比如说我们在分享竞争公司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在分析优劣势的时候,都可以进行分析,那么试想一下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用到SWOT的分析呢,来分析所面试的几家公司的优劣势,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是选择A公司好呢,还是选择B公司好呢,是不是也是一个很好用的分析工具呢。
  
 不管是先胜后战,还是采用SWOT分析工具,只要我们思考到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只要我们拥有良好的心态,用积极的心态去应对,不管是工作,还是人生,我们都可以过的有滋有味,不会让自己陷入焦虑恐慌中,使自己持续处在一个积极乐观的一个心态,那么任何问题对于我们来说都不是问题了。

5. 如何理解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孙子在《形篇》中提出“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对此,很多人认为战前必操可胜之权,然后才敢于一战,还有人认为这与《始计篇》提出的“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是一个意思。历代注孙子也大多是这种观点。比如,唐代的杜牧在注释此句时,认为“以众击寡,以理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士练卒击殴众白徒,故能百战百胜。此则先胜而后求战之义也。”宋代的梅尧臣注为“可胜而战,战则胜矣;未见可胜,胜可得乎?”宋代张预则引用《尉镣子》加以注述,尉镣子曰:“兵不必胜,不可以言战;攻不必拔,不可以言攻”,此之谓也。
我看,以上看法似未合于战道,是对孙子这句名言的误解。在战争中,胜负往往出人意料之外。战前,敌我双方都自料操必胜之权,必敢于一战。经常发生的情况是,战前自以为必胜的一方,常常吃了败仗。胜负诸条件,既有作战计划之优劣,作战实力之强弱,士气之盛衰,又有作战过程中,双方指挥员在对抗过程中心智与胆略的较量。作战计划之优劣在某种情况下是相对的,因为战前拟定的作战计划很少有在实际作战过程中不加以部分改变或全部改变的;作战实力的强弱在某种情况下也是相对的,因为实力再强大,如果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不出来,比如被分割、失去指挥、相互影响和牵制等,在关键点上能够发挥的实力就很有限了;士气之盛衰对作战胜负的影响也是相对的,因为士气旺盛的反面就是骄怠,骄兵必败,如楚将之“灭此朝食”而卒溃师。
对于此点,林彪在1934年5月4日曾论述道:“战争胜利的条件是充分具备着,但胜利的取得还要靠着在战争中各级在各种情况中有正确的决心和动作,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首先统一作战指挥的原则,这样才能保障在战斗的经过中,上级的决心能为下级了解,下级的机断才能合乎上级的企图,各部之间才能有很好的协同动作,在战斗中,虽通信联络不好,亦不致发生动作上的决心上的不一致。”林彪在1947年4月讲道:“ 战争的胜利决定于两个条件:一是力量,二是力量的使用。前者属于物质性的,后者属于精神性的,即是战术问题。”林彪在1947年9月讲道:“虽然在战斗过程中遇见种种困难,表面看来好似没有胜利的可能的样子,这时就应想到敌人的伤亡,敌人的混乱,敌人的恐慌,而坚决地打下去,对敌人的增援虽然应当顾虑和作适当的对付办法,但主要的是不要太顾虑,如果仗打到一半遇到困难的时侯,就轻易撤下来,那就损伤了士气,同时失掉了胜利机会,如果继续坚持打下去,即令打不下也至多是多一点伤亡,但绝大多数的场合是能够取得胜利的。战役指挥员的顽强性,就表现在这种时侯。”林彪在1947年10月又论述道:“胜利把握有了七分,应该说基本上是有利了,如果再加上我们死打硬拼的勇敢和战术指挥相结合,一定可以克服那三分冒险,而争取达到十分胜利。”
总之,林彪的思想就是,胜利在战前经过筹算有个大概的把握,大约也就是不到七成的把握,从来或很少有百分之百的胜算,或是包打赢的仗。凡是作战,必有风险,指挥员的智慧与胆略,可以在交战中扩大七成的把握,消除三分风险,反之,如果拙于临机决胜或是耐心、韧性不够,不但要失去原有的七成把握,反而将原来的三分风险放大到十分,输的一干二净。
西方历史上也有个先胜后败的著名战例,即马伦哥战役。马伦哥之战,拿破仑指挥的法军约二万六千人,梅拉斯指挥的奥地利军约为三万余人。战役初期,奥军锐不可挡,直扑法军阵地,在很短的时间内,于上午十时完全攻占了马伦哥,法军左右两翼都已陷人困境,人员损失惨重,弹药消耗将尽,士气已经大大低落。最后,在奥军不断增强的压力下,法军被迫全线后退。到了下午二时,法军的失败看来将成定局,因为它的预备队早已用完,还可用来进行射击的火炮,总共只剩下五门。此时,奥军统帅梅拉斯认为大局已定,欣喜若狂,立即派出一名信使,前往维也纳报捷,报告奥军在马伦哥平原大获全胜,曾经战无不胜的拿破仑已被彻底击败,缴获的战利品和捉到的俘虏很多,目前尚未计数。同时,他将指挥权交给参谋长察赫,自己离开战场,返回亚历山大里亚。这时,不管是法军部队还是指挥机关,确实陷在一片混乱之中。人们惶惶不安,形势极其严重。但身在前线的拿破仑认为,战斗井没有最后结束,还有最后获胜的一线希望。由于抱着这种信念,他一再强调,必须坚持下去,任何人不得继续后退。到了下午五时,正当法军接近崩溃的时刻,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法军援军赶到了战场,并带来了13门火炮。拿破仑在发起反攻之前,集中18门火炮向奥军进行猛烈射击,而此时的奥军由于认为胜利已经稳拿到手了,正在现地休息和用饭。在法军火炮的猛烈轰击之下,奥军的队形顿时大乱。拿破仑收集残兵,奋力发起反击,奥军很快陷入了混乱,由于失去指挥,最终导致了全线的溃退。
总之,我们只能认为,第一,胜败可以预测,即“胜可知而不可为”,“多算胜,少算不胜”;第二,胜算比较大则可以开战,即“胜兵先胜而后求战”;第三,胜利要在作战过程中争取,谁也不能包打赢,即“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战争之道,与做算术题不一样,一定的公式必然得出一定的结论,战争犹如周易阴阳变化之道一样,其为道也屡迁,周流六虚,变动无常,谁如果一定要以固定、肯定、必然的眼光去看待战争,以固定、肯定、必然的思维去把握战争,他只能当赵括了。如蔺相如言,“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

如何理解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6. 如何理解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关注公众号:梵一工作室,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7.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意思

直译就是----处于胜利地位的军队通过先制造胜利的态势然后向敌人挑战展开进攻,处于失败地位的军队被迫先行作战然后设法谋求胜利的态势转向防守。
不管是部队作战,还是人生处世,都是一样的道理.都要首先做到有所准备,充分准备,立于不败之地.就是要做好一切准备,努力学习,掌握一切技能,学习一切知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只有这样才能在机会来了的时候能够抓住,把握住,不让机会流失掉,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否则,毫无准备,机会来了的时候也抓不住.人生的机遇并不多,有些机会可能失去了就再也不会光顾你了.所以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说过: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因此,让我们深刻理解孙子兵法的思想内涵,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吧!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意思

8. 心先胜而后战 什么意思

自古以来,所有的战争都是在两条战线上进行的,一条是有形的拼杀,一条是看不见的心理较量,而且心理上的较量总是先于战场上的拼杀,所以兵法上说,胜者先胜于心,心先胜而后战胜。
    古代中国大军事家都很推崇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争指导思想,可见心理战的重要地位。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