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业的仓储业的发展趋势

2024-05-17 13:08

1. 仓储业的仓储业的发展趋势

仓储业将向着更加综合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一是仓储增值业务水平将进一步提高,仓储企业收入和赢利都将持续增长。发展基于仓储的综合物流业务,将是仓储业的主要方向;二是仓储业作业物流程将进一步和国际接轨,流程的优化和改革将大大提高仓储业的效率,扩大服务的对象;三是向立体化要仓容。库房高度会进一步增高,楼库、立体仓库、货架的增长速度将会更快;四是物流中心的专业化方向更为明显,冷库、液体库、化工危险品库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品牌仓储企业将成为客户首选对象品牌将会是未来客户选择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品牌仓储企业经验丰富,信誉良好,抗风险能力强,服务产品的研发能力强,能够满足越来越多的功能需求。仓储业将与运输业日益密切结合随着公共仓库的发展,仓库成为重要的货源地和货物集散中心,中小运输企业将在这里找到合适的配载货物。同时,较大的运输企业、物流企业也在加快自有物流中心建设。一些生产厂家也纷纷建立集中管理的物流基地,整合成以仓库为核心的区域性的、辐射状的物流网络。

仓储业的仓储业的发展趋势

2. 我国仓储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仓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调查的2019年4月中国仓储指数为54.3%,较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除延伸业务量外,其余各分项指数均位于荣枯线以上呈扩张态势。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王勇表示当前我国仓储业务量增长显著,周转效率继续加快,库存水平不再上升。综合来看,市场较为活跃的主要原因,一是一季度经济数据好转,宏观情绪利好;二是市场需求集中释放。
智能仓储已成趋势
仓储业指专门从事货物仓储、货物运输中转仓储,以及以仓储为主的物流配送活动。传统仓储仅仅是指仓储企业按照客户要求从事的库存管理和库存控制等仓储业务。现代仓储业涵义更为广泛,它是指以从事仓储业务为主,提供货物储存、保管、中转等传统仓储服务,同时能够提供流通领域的加工、组装、包装、商品配送、信息分析、质押监管融资等增值服务以及仓库基础设施的建设租赁等业务的仓储型物流企业的集群体。
随着快递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行业逐渐成熟,再加上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革新,智能仓储已成趋势。通常来说,仓储行业产业链主要由采购、运输等部分构成。
仓储行业产业链分析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仓储行业四大经营主体分析
近些年,我国仓储物流行业总体发展平稳,在改革中取得积极进展,在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下,仓储物流行业总投资放缓,常温仓储设施增长平稳,冷库建设仍保持较高增速,企业收益情况明显优于上年度。从我国仓储行业的的经营主体来看,可以分成自营仓储、营业仓储、公共仓储和战略储备仓储四大类。
我国仓储行业四大经营主体分析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第三方物流提高仓储物流整体效率
从效率的角度来看,国际标准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的使用均能有效提高仓储物流行业的整体效率。以第三方物流为例,第三方物流是指通过合同的方式确定回报,承担货主(托运人)企业全部或者一部分物流活动的企业,其所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与运营相关的服务、与管理相关的服务以及两者兼有的服务。
总体来看,与传统物流相比,对于托运企业而言,第三方物流有利于集中主业、减少库存、减少投资、加快资本周转;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其能灵活运用新技术、提高顾客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以高效、精准、具有经济效益的运输方式满足不同订单种类和地域需求,提高仓储物流的效率。
此外,我国的智能仓储普及率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效率的提升。众多周知,相较于传统仓储,智能仓储具有诸多优势,其不仅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节约存储空间,还可以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作业效率。
美国仓储业发展成熟
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仓储业开展得较早较好,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美国仓储业运作与管理的高水平,得益于市场化和全球化产生的庞大物流需求。美国有着宽松有序的物流发展环境、良好的物流基础设施、较强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全球物流服务管理能力和仓储管理能力。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仓储物流成本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中美仓储物流成本的对比来看,中国物流成本和仓储保管成本分别占GDP的16.6%和5.8%,均远高于美国。可见,中国目前的仓储物流成本较高,还有较大的压缩空间。
中美仓储物流成本对比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另外,我国第三方物流主要由传统的物流企业和新兴的物流公司构成,获利模式主要通过作业利益、经济利益、管理利益和战略利益四种。但是中国的第三方物流普及率却处于较低水平。目前,美国的第三方仓储物流普及率高达40%以上,但中国却仅在10%左右,差距较大。可见,第三方物流的推广力度在未来还有待提高。
我国仓储业整体呈稳中上升的趋势
传统仓储是指仓储物流企业按照客户要求从事的库存管理和库存控制等仓储物流业务。而现代仓储物流业的涵义更为广泛,其不仅提供货物储存、保管、中转等传统仓储服务,同时能够提供流通领域的加工、组装、包装、商品配送、信息分析、质押监管融资等增值服务以及仓库基础设施的建设租赁等服务。但仓储物流行业仍主要由仓储和物流两大部分组成,其与这两大细分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从行业景气度来看,2018年1-4月,我国仓储物流行业景气指数增长态势明显。其中,受春节因素影响,2月份景气指数落入收缩区间;但随着节后生产经营活动的恢复,一直到4月份行业都处于扩张区间的高位水平。而在经历了高峰后行业景气度连续多月都有明显滑坡,这主要受高温多雨的季节性回落影响。随后,自8月起随着营商环境改善,“金九银十”及中秋国庆、双十一等节点影响,传统旺季来临,连续四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仓储物流行业整体运行良好,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2019年受春节和开学的影响,物流行业景气指数呈上升趋势。
2018-2019年4月我国仓储物流行业景气指数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然而,我国仓储物流行业中各地区均面临仓储租金不断走高的问题。根据物联云仓数据,2018年12月,全国30个重点城市仓库平均租金为26.80元/m2·月,尽管环比下降了0.70%,但是较2018年7月租金却呈大幅上涨趋势。
其中,仓库租金最高的城市为北京、上海,平均租金均高于40元/m2·月,北京仓库租金水平受疏解非首都功能影响较大,在“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初期,部分不合规仓储设施拆(外)迁,导致仓库资源紧张,仓库租金大幅上涨。其中北京、广州、天津、武汉、成都等地的仓库租金涨幅均超过20%。
在仓库空置率方面,全国30个城市仓库平均空置率为11.78%,环比上涨1.35%,仓库需求增长有所放缓。其中,仓库空置率最高的城市为重庆、东莞、昆明,2018年12月的空置率均超26%。相较7月,重庆、东莞空置率有所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仓库资源长期处于供大于求状态,导致空置率居高不下;东莞部分新建仓库投入市场,如新夏晖东莞物流中心(2万平米)、广东东莞黄江镇高台库(16万平米),仓库供应量较大,导致仓库空置率上涨明显。
仓库空置率最低的城市为苏州、佛山、嘉兴,空置率均低于5%。相较7月,嘉兴空置率大幅下降,主要是受仓储用地规模压缩、拆违等影响,上海部分企业在嘉兴等周边城市寻求仓库资源,同时,“双十二”购物节对嘉兴仓储市场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使嘉兴仓库需求增加、空置率降低。
物流企业竞相布局仓储业
仓储物流行业的发展与快递业务量的多少密切相关。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2013-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快速攀升,年增速持续保持高位。2018年,全国快递业务量为507.1亿件,同比增长了26.6%,也就是说我国人均每年下单次数高达36次,快递业务量之大可见一斑。
截止至2019年1-4月,我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2931.8亿元,同比增长20.6%,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70.7亿件,同比增长24.8%。
2013-2019年前4月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圆通、中通、申通和韵达的业务量表现亮眼。其中,中通快递2018年业务量约为85亿件,同比增长了36.66%,位居行业第一;而2018年跨地业务量增长最快的为韵达,同比增长了47.99%,快递业务总量跃居行业第二。
总体来看,如果简单用快递业务量来代表仓储物流行业内企业的市场份额,那么三通一达的市场份额过半,四者合计份额高达53.76%。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快递行业领头羊企业顺丰尚未公布最新的业务量,因此未将顺丰的市场份额进行单独核算。但尽管顺丰企业规模大,但是预计2019年的业务量仍低于三通一达,主要是因为顺丰快递的单价较高,同时服务和速度优势弱化所致。
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市场份额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事实上,国内仓储物流行业内的竞争主体远不止快递公司,还包括其他大量的主营仓储物流的公司。从我国仓储物流行业内主要上市公司的业绩规模来看,顺丰的营收和净利润规模依然位居第一,2018年分别达到了909.4亿元和44.64亿元;而圆通、中通、申通和韵达的营收规模也位于行业中上水平。可见快递公司在仓储物流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
同传统仓储行业相比,现代仓储物流行业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中转、配送等物流环节,因此,物流环节是我国仓储物流行业的发展重点,并吸引了大量资本的进入。总体来看,2018年是物流企业跨界竞争,打破市场边界的一年,企业不断并购、重组、联姻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亦或是竞争力的提升已然是大势所趋,大批技术类创业企业获得资本青睐,也有一些传统物流企业获得新的血液。
据统计,截至2018年11月,仓储物流行业融资金额超过1000亿元,其中物流行业内亿元及以上的投融资事件较多。具体的,2018年1-11月,仓储物流行业亿元及以上投融资事件主要可以划分为4大领域,即物流及供应链平台、同城配送、物流设施和综合物流。其中,物流及供应链平台领域的投资热度最为高涨,大额投资次数最多;而物流设施与综合物流的单笔投资额度相对更大。
智能仓储物流大势所趋
从仓储物流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物流仓储主要可分为人工仓储物流、机器化仓储物流、自动化仓储物流、集成自动化仓储物流以及智能自动化仓储物流五个阶段。目前,我国仓储物流行业正处在自动化和集成自动化阶段,未来随着信息技能的发展,仓储物流行业的发展将会联合工业互联网的技术不断向智能化升级。因此,智能物流大势所趋,也成为诸多企业和资本的布局重点。
与此同时,电商巨头们纷纷推进智慧仓储物流体系建设。例如,包括阿里、京东、苏宁以及唯品会在内的企业就已明确提出了仓储物流体系定位与建设规划。从长远角度来看,预计未来仓储物流行业在技术和协同大升级的影响下,将进一步加速了仓储物流智能化和数字化的转型升级,从而实现行业整体的降本提效。
电商企业仓储物流体系定位与建设规划分析情况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仓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3. 中国仓储物流发展现状

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调查的2019年4月中国仓储指数为54.3%,较上月回落2.9个百分点。除延伸业务量外,其余各分项指数均位于荣枯线以上呈扩张态势。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王勇表示当前我国仓储业务量增长显著,周转效率继续加快,库存水平不再上升。综合来看,市场较为活跃的主要原因,一是一季度经济数据好转,宏观情绪利好;二是市场需求集中释放。智能仓储已成趋势仓储业指专门从事货物仓储、货物运输中转仓储,以及以仓储为主的物流配送活动。传统仓储仅仅是指仓储企业按照客户要求从事的库存管理和库存控制等仓储业务。现代仓储业涵义更为广泛,它是指以从事仓储业务为主,提供货物储存、保管、中转等传统仓储服务,同时能够提供流通领域的加工、组装、包装、商品配送、信息分析、质押监管融资等增值服务以及仓库基础设施的建设租赁等业务的仓储型物流企业的集群体。随着快递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行业逐渐成熟,再加上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革新,智能仓储已成趋势。通常来说,仓储行业产业链主要由采购、运输等部分构成。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保税仓库,是指经海关批准设立的专门存放保税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的仓库。第三条保税仓库按照使用对象不同分为公用型保税仓库、自用型保税仓库。公用型保税仓库由主营仓储业务的中国境内独立企业法人经营,专门向社会提供保税仓储服务。自用型保税仓库由特定的中国境内独立企业法人经营,仅存储供本企业自用的保税货物。第四条保税仓库中专门用来存储具有特定用途或特殊种类商品的称为专用型保税仓库。

中国仓储物流发展现状

4. 仓储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智能仓储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东杰智能(300486),天奇股份(002009),诺力股份(603611),德马科技(688360)等
本文核心数据:智能仓储行业企业区域分布,华东区域仓储结构,工矿仓储用地
经济总量领跑全国,经济实力雄厚
华东地区,位于中国东部,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商品生产发达,工业门类齐全,是中国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经济区,轻工、机械、电子工业在全国占主导地位。铁路、水运、公路、航运四通八达,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区域之一,经济总量领跑全国。2020年GDP生产总值,华东地区为38.74万亿元,占全国38.1%。

制造业发达,推动仓储行业需求
华东区域产业丰富,制造业发达,尤其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均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支柱产业。华东区域产业发展推动着区域内仓库需求多样化发展,带动区域内物流仓储业快速发展。

企业数量占比最高,竞争较为激烈
从行业内企业的区域分布来看,智能仓储行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占比高达58.5%,其次是华南地区14.6%和西北地区7.1%,反映出智能仓储市场在华东、华南和西北地区竞争较为激烈。

高标仓占比不高
所谓高标仓,即指“高标准仓储物流设备”,高标仓和传统仓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高标仓选址合理且合规,且建筑结构相对先进和完善的,加上计算机、通讯和机器人技术的使用,辅以流畅的物流信息规划系统,能够实现物流规模化效应、提高拣选效率和准确性,从而减低仓储成本并减少库存资金占用率。基于此,高标仓成为仓储行业发展主要趋势之一。
截至2020年5月,华东区域仓储总面积超8257.75万平方米。其中,普通仓面积为7983.96万平方米,约占98.30%;冷库面积为137.79万平方米,约占1.70%。普通仓中,一般普通仓占比约70.82%;高标仓占比约29.18%。未来持续高标仓前景看好,发展潜力较大。

区域仓储用地供应减少,带动智能仓储需求
华东区域工矿仓储用地供应集中在江苏、山东地区;福建、浙江等地区工矿仓储用地供应量相对较少,新增供应多在郊区地带;宁波、无锡、南昌等城市政府已公布2020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工矿仓储用地供应量均同比有所减少且用工成本的不断增长,从而刺激容量更大、占地面积较小的智能仓储发展需求。

综合来看,华东区域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实力雄厚,产业丰富,制造业发达,为物流仓储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目前智能仓储行业企业超过一半分布在华东地区,且随着区域仓储用地供应减少和人工成本的增长,大幅刺激智能仓储需求,从而得出华东地区智能仓储行业增长潜力较大。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仓储行业发展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5. 仓储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智能仓储是我国仓储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人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有限、经济转型升级等背景下,许多制造业企业开始以物流端为切入点进行自动化转型升级。作为智能制造的后端环节,在产品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下,智能仓储物流承担着提升效率、提升客户体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任,随着大数据、物联网、机器人、传感器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仓储作为以上技术的载体,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未来发展智能仓储,减少人工及土地的使用,降低物流费用是我国仓储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智能仓储系统是运用软件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分拣技术、光导技术、射频识别、声控技术等科技手段和设备对物品的进出库、存储、分拣、包装、配送等进行有效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物流活动。
从构成上来看,智能仓储系统由自动化物流装备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组成。自动化物流装备主要包括自动化仓库系统、自动化搬运与输送系统、自动化分拣系统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则主要包括仓库管理系统、仓库控制系统等。



智能仓储系统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近年来,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根据GGII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797.69亿元,同比增长16.45%,2014-2018年智能仓储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18.81%。
中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为仓储业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上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外包需求的释放和政策的引导,智能仓储的战略地位将持续加强,未来智能仓储市场需求将进一步释放,GGII预测到2023年,智能仓储市场规模将达1975亿元。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仓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仓储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6.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由于物流是沿着供应链流动的,只要建立起供应链,在核心企业的运作下,物流自然而然地顺利进行。在我国特有的产业化条件下建立供应链,用供应链管理思想管理物流,不失为物流发展的一条新途径。本文阐述了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构建产业化模式下的供应链,提高物流技术水平,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  
关键词:物流、供应链、第三方物流 

1 引言 
物流系统包括物资的流动、信息的流动和资金的流动,支撑物流体系的除物流搬运技术、管理工程、信息技术外,供应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物流过程是具有成本的。据统计,我国物流成本占据产品本身的40%左右,而经济较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只占其产品的25%左右。今天的物流系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快速响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使物流系统具有高度的敏捷性,降低成本除了相应的技术外,对其进行评估和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 
2 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 
过去很长时期内,由于供给不足,难以有效满足生产、生活所需,为弥补供需缺口,国家主要致力于如何增加生产,而对流通领域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以投入领域为例,国内大部分资金投向了农业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的远远不足。对物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而且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又大多侧重于工业产品物流,真正精通物流的却是凤毛麟角。 
2.2物流主体发育尚不成熟 
物流的有效运作必须依赖于多元化的物流载体。但现阶段,我国物流的运作载体比较单一,国有和集体性质的流通企业普遍背负着历史积淀的各类包袱,从执行调拨计划转向市场竞争有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缺乏竞争优势,其中己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从物流行业中退出。因而整个物流领域运作主体竞争能力弱的问题十分突出。 
2.3供应链管理薄弱 
由于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对象是沿着整个供应链的链条流动,物流的管理过程和供应链的管理过程难以截然分开。随着物流的发展,供应链的重要性日渐显露,供应链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物流的成本高低。而现阶段,我国建立的较为完整的供应链还不多见,加工企业和一些

7.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物流发展的进程,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物流”概念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引进我国以来,经历了近20年的研讨酝酿、启蒙尝试,到90年代后半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有力推动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现代物流开始在经济生活中推广应用,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世纪的第一年,也就是2001年,以物流业发展进入“十五”规划,六部委出台首部关于加快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首家全国性物流行业协会挂牌,《国家标准·物流术语》颁布实施,第一个物流示范基地建立和各地大力推动物流规划与建设等重大事件为标志,被称为中国物流发展的“起步年”。 
  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也是中国物流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2002年的中国物流在持续“升温”的基础上,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在对基本概念的“炒作”中,增加了理性的思考;在理论探索中,加大了实践操作的分量;政府、企业和行业社团组织都在寻找自己的角色定位,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实质性进展。不少专家指出:2002年,将以从“务虚”到“务实”的“转折年”,写入我国物流发展的史册。这一年的中国物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众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采购中心。沃尔玛是全球500强之首,2002年决定把全球采购办公室(采购中心)从香港迁到深圳。目前沃尔玛公司在中国开了20多家分店,其中有7家在深圳。沃尔玛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采购了120多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分销到世界各地。同年,全球日用化学品巨头联合利华公司在上海也建立了全球采购中心,预计今后5年联合利华中国公司的出口额将超过5亿美元。二是国际知名的物流公司加快在中国建立网络。例如马士基物流公司2002年在中国获得大连﹑南京﹑宁波﹑重庆和成都五个分支机构的营运执照,至此共有14个分公司和两个代表处,是至今为止在中国最大外资物流商,网点布局已构成一张大网。日本邮船(NYK)作为日本最大的班轮运输公司,在中国已有4个分公司,又申请开设天津分公司和连云港、武汉、重庆办事处。Exel公司目前在国内已拥有15个业务区,员工人数逾800人,其服务对象已经朝多元发展,由专门针对科技公司扩大到汽车、消费品、零售、医疗用品及器材等领域的公司。三是中外合资的物流项目急剧发展。例如上海航空公司与日立物流、香港正大船务公司在沪组建现代物流企业。交通部批准的合资物流企业---大众交通控股51%的上海大众佐川急便正式成立。交通部批准了厦门象屿保税区惠建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海上国际集装箱港口装卸、仓储和中转业务的申请。2002年中国引进外资突破500亿美元,成为全世界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其中物流领域是外资最感兴趣的领域之一。目前外资的进入主要竞争的是高端市场,即跨国公司的客户需求、国际物流业务等,同时给国内带来技术、管理、资金和人才。

第二,制造业、商贸业成为国内物流发展的主角。

  中国的物流专业化程度低,80%以上的物流是企业内部自行完成的,因此企业物流的发展状况成为决定我国物流水平的关键因素。2002年,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和参与国际竞争要求的影响下,制造业加快了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进程,商贸业则加快了连锁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工商企业的物流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例如春兰集团建成全球采购与供货网系统。此后不仅在自己的专业网上发布采购信息和招标项目,而且将通过采购供货网向全球厂商开放供货体系。上汽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与天地物流控股公司合资组建了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物流公司总投资4951万美元,注册资本为3000万美元。由华联超市投资的上海华联超市物流公司年中成立,以上海为中心,在沪、宁、京等地设有五个现代化联网的配送中心,初步形成全国配送框架,向近千家零售店配送。国家烟草专卖局计划用1年左右的时间实施行业整合,打造全国分销配送体系,实现网上销售一体化。同时,加快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实现大宗出口。首先重点启动和开展了11个省会城市的网建联动项目,并在上海进行了试点,已经初见成效。此外还有联想集团、一汽集团、宝钢、海尔、青啤等等一大批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启动新的物流改造工程。工商企业的物流项目规模大、范围广、效益明显,成为2002年中国物流市场的主角,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

第三,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稳步发展。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美世咨询公司(Mercer)的调查,当前,在中国真正符合现代物流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是比较少的,仅占国内物流市场的2%以下,因此发展第三方物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与2001年相比,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声音更趋理智、稳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发展的基础,因此物流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物流人才教育和培训事业的发展。2002年在物流学历教育、在职培训等各方面均取得长足进展。

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8. 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这几年,我国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很快,形势很好。“十五”期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1%下降到2005年的18.5%,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16.8%。200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进一步下降为18.3%,物流业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上升到17.1%。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物流业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上升到17.9%。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第一,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务实推进物流业发展,制度和政策环境有较大改善 

  继2006年全国人大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之后,今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及其组成单位,都在研究出台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如国家发改委今年委托联合会进行物流产业政策体系和税收管理改革方面的研究;财政部正在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制定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商务部进行商业物流政策方面的研究;交通部积极引导,推动运输企业开展综合物流服务;国家开发银行正在委托我们做《关于开行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物流税收试点企业已有两批197户,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第二,物流市场进一步开放,竞争更加激烈 

  我国加入WTO以来,物流市场进一步开放。外资企业借助其实力和管理优势,采取独资、合资和并购等多种形式加快业务整合和规模扩张,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上石油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升高和在设施、设备、技术方面投入的增加,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大幅提高,平均利润率进一步降低。增值服务、业务创新成为企业竞争的新领域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三,物流企业群体逐步形成,供应服务能力有较大提高 

  经过近年来加速发展,我国多种所有制、多种运作模式和具有不同特色的物流企业群体逐步出现,并加速成长。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发布重点物流企业调查显示,2006年前50名物流企业中,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4家,超过50亿元的有8家,超过10亿元的有34家,排名第50位的为3.5亿元,比2005年的第50位增加了1亿元。随着物流企业成长成熟,大企业做强做大,小企业做精做细,市场定位更加明确,出现了一批具有经营特色的专业物流服务企业,我国物流供应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第四,企业物流分离外包速度加快,二产与三产联动发展 

  随着物流业发展,企业物流观念逐步由“小而全,大而全”向“主辅分离、服务外包”转变。据对重点制造企业的调查,2006年,销售物流外包以5%-10%速度增长,运输与仓储外包以10%-15%速度增长,运输业务委托第三方已占企业运输业务的67.1%。企业物流外包由简单的运输、仓储业务环节向增值服务和一体化物流模式延伸,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渗透,二产与三产联动发展的趋势开始显现。 

第五,港口物流加速发展,区域物流加强合作 

  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5.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9300万标准箱,双双保持世界第一的位次。上海港货物吞吐量4.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171万标准箱,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与此同时,区域物流合作出现跨区域、跨国、跨境趋势。珠三角与泛珠三角,长三角与泛长三角,天津滨海新区与环渤海地区,北部湾经济带,海峡西岸经济区等,物流合作开始加速。在与邻国物流合作方面,东盟中国10+1,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欧亚大陆桥的建设等,也开始对中国物流格局产生影响。 

  第六,物流行业基础工作全面推开,物流产业地位已经确立 

  经过几年努力,我国物流统计工作体系开始建立,物流标准化工作按计划推进,物流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全面铺开,物流新闻与信息工作蓬勃发展,物流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取得新的成果。今年以来,根据全国整规办、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行业信用评价试点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正式启动了对物流企业的信用评级工作,首批24家物流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已经正式发布。由人事部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的评选全国物流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工作正在进行。物流行业基础工作的开展,为物流产业地位在国家规划层面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在看到我国现代物流业新进展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我国现代物流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的实际。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仍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我国现代物流业进入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有这样一些趋势值得关注: 

第一,物流需求规模扩大和结构调整的趋势 

  “十五”期间,我国社会物流需求出现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近1.4倍,年均增长23%。扣除价格因素,需要运输、装卸等物流服务的实物量年均增长15%左右。据测算,1991年单位GDP对物流需求的系数为1:1.4,到2006年已经上升到1:2.8,15年间增长1倍,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大。“十一五”时期,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物流需求规模必然继续扩大。有专家用统计模型预计,如果“十一五”时期GDP年均增长8.5%,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6.7%的话,到2010年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90万亿元,比2005年翻一番。 
  在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物流需求结构的调整,也是物流业发展的趋势。从行业物流来看,钢铁、粮食、煤炭、石化、汽车、建材等基础性原材料以及重点生产制造行业物流运作模式的转型将开始加速,农业和农村物流将更加受到重视,军地物流一体化、军事物流社会化将继续推进,从而带动社会物流需求结构的调整。从区域物流需求来看,随着各地具体政策的落实,区域物流合作开始从物流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基础性物流资源整合向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政策体系、人员联网管理等更具实际价值的物流资源联动发展方向延伸;枢纽港口和产业集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几个大的物流节点将发挥更大作用;随着产业梯度转移,物流服务由东向西、由城入乡的趋势开始出现;跨国、跨境的物流合作,如东盟—中国、东北亚和新亚欧大陆桥等物流合作的加强,必将带动物流需求格局的变化。 

第二,物流市场细分和物流企业集中度提高的趋势 

  随着物流市场全面开放,外资物流企业在国内并购重组,更多地参与对国内企业的物流服务。国内物流企业积极应对,加快资源整合和业务创新,物流企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有明确市场定位,有自身经营特色,能够提供一体化服务的企业,将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实力不强,特色不明显的企业面临新的选择。 
  在物流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企业根据自身优势进行市场细分。从物流运作环节来看,在销售物流进一步细分的基础上,物流业更多地进入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和回收物流,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将有较快发展。从具体的品种来看,食品物流、药品物流、冷链物流、危险化学品物流等直接关系民生和社会安全的品种,将会加强监管的力度,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物流功能环节来看,配送、包装、加工、信息服务等发展速度快于运输和仓储等传统服务。从物流企业的运作模式来看,一般性的普通业务利润越来越薄,业务创新和增值服务成为物流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供应商管理库存、物流金融服务和保税物流等将有新的发展。物流企业供应服务能力的提高,将会直接推动现代物流业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还会继续降低。 

第三,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渗透和联动发展的趋势 

  制造业物流是我国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06年,我国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5.1%,占全国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高达86.7%。调查发现,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用于加工制造的时间不超过10%,而90%以上的时间处于仓储、运输、搬运、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制造业物流的程度和水平,直接关乎制造企业的效率和效益,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细化深化专业分工,鼓励生产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推进业务外包,加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物流得到较快发展。现代物流理念、管理和技术逐步推广,出现了一些很好的经验和案例。我们正在为国家发改委筹办“首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搜集到近百个典型案例(重点案例介绍)。 

第四,流通业强化和扩展物流功能的趋势 

  物流是整个流通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基础与载体,是商流的前提与保障。物流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流通发展的质量与效率。连锁零售业和批发市场强化和扩展物流功能,是流通业物流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