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之一:一种生命的语言

2024-05-17 08:08

1. 《非暴力沟通》之一:一种生命的语言

虽然曾经和同事们调侃:此书只为某一人买。但是,身为教师,首要考察的就是“沟通”能力。若缺乏一定的沟通能力,再高的学历和再强的学识都是白搭,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
  
 第二次阅读此本书,但是是经过再版的。虽然算重读,但还是当做新书一样在读。
  
 书的扉页印着一句手写体的话: 一种生命的语言。 
  
 “生命的语言”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呢?我想,那一定是最动听悦耳的语言,是让听觉最舒服的语言。也一定是带着成长的关爱的语言,是最能激励人的语言。还一定是这世上最真诚的语言,是能够让人踏实生活的语言。
  
 “ 当人们的基本需要诸如食物和住所得到满足,决定我们生活品质的便是人与人的连结。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人与人的连结以及人与物的连结,就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上来。现状是恰恰很多人不能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连结,导致了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而这样的病,治疗起来又特别漫长。身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构建一个良好关系的群体,要想构建一个良好关系的群体,学会沟通是首要选择。
  
 “ 如果我与身边的人在关系中的状态是相互纠错、评判、指责,那么我会感到受伤、难过和孤独,我的生活也会充满压力。 ”这句话,如果没有亲身体会,你就永远无法体会到身陷评判、指责的环境里的人,活着是多么的压抑。特别是工作关系是如此的话,那就是很糟糕的事情。可能会有人反对我们的这种“温和”的工作态度,认为温和之后,不能让工作推进,认为只有板着面孔批评,去评判,甚至威胁,工作效率才会提升。
  
 我们都看到过一幅漫画:两个人比赛,谁能让路人自觉脱掉外衣。一个人采用了使劲刮风,结果风越大,外衣裹得越紧,一个人采用了晒太阳,太阳一晒,身体感到暖和,外衣就自然脱掉了。所以,达到目的的方式有很多种,但让对方自觉做出改变的,一定是温暖的,是善意的,是带着人间真情的,而不是暴风雨似的,猛烈的,刻薄的态度和对方沟通。
  
 译者说:“ 回顾学习和实践非暴力沟通的这些年,我见证着自己的成长和蜕变。持续地为为内心带去慈悲、关爱和理解不仅让生命变得柔软,也不断澄清着内心真正的渴望以及想要活出的状态。 ”我发现,很多时候的我,就是持续在“慈悲”着,在“柔软”着。我学不会那样的咄咄逼人,我也不会那些盛气凌人,我常常带着柔软的心面对他人,尤其是我的学生。虽然偶尔看上去很严厉,但孩子们并不是那么的“怕”我,因为他们会看见藏在我严厉外表下的柔软的心。
  
 我想,学会非暴力沟通,不仅是让自己获得一种生命的语言,还是让自己活得无比自由自在的一种方式。

《非暴力沟通》之一:一种生命的语言

2. 《非暴力沟通》:不让语言伤害到最亲近的人

语言暴力无处不在,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最常见的,父母是爱孩子的,但是多少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到来自父母语言上的伤害。除了语言上的嘲讽、否定和打击,那些拒不回应的态度,脱口而出的评价,没有耐心的倾听,都阻碍了自己与他人的沟通,并一步步地疏远了彼此的关系。
  
 沟通是一门学问,我们每天都在交流,却闹出了不少误会与不快,甚至引发了人际间的冲突。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其实只要转变沟通的方式,就能找到彼此相通的人性,从而获得爱、和谐和幸福。 卢森堡博士将他长期工作的实践、总结写成了一本经典著作《非暴力沟通》,自2003年出版以来至今畅销不衰,是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之一,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手册。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Dr.Marshall Rosenberg),非暴力沟通创始人,童年的时候有过一段充满冲突与暴力的生活经历,这促使他去思考为什么人们会互相伤害,而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为什么有些人依然能心存柔情?这两个疑问引起了他对临床心理学的兴趣。1961年,卢森堡博士获得了威斯康辛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博士学位,1963年,他发展出极具启发性和影响力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成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
  
 《非暴力沟通》介绍了一种沟通方式,这种沟通方式可以运用在亲密关系、家庭、组织机构、心理疗法,甚至是地区冲突中。 非暴力沟通鼓励倾听,培育尊重与爱,通过转变语言表达的方式和用词,减少人们在沟通中的误解,从而发现彼此相通的人性,使得双方之间情意相通、乐于互助。 
  
 
  
 非暴力沟通倡导我们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先用心体会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再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并且可以尊重而诚恳地聆听他人。卢森堡博士将非暴力沟通模式归纳为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1. 我观察到了什么?
  
 2. 这些观察给我带来什么感受?
  
 3. 我的什么需要导致了这种感受?
  
 4. 为了满足这些需要,我的请求是什么?
  
 举个例子,一位妻子对她的丈夫说:“亲爱的,这一周晚上你九点过后才回家(观察),我不太开心(感受),因为我希望能和你共进晚餐(需要),你是否愿意每周至少三天在七点前回家跟我一起吃晚餐(请求)?”
  
 在这个例子中,这位妻子运用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需要和请求。当然,作者也强调了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大家可以根据具体的环境进行调整。接下来,我们来详细阐述这四个要素。
  
 在这里,作者提到如果将评论当做观察,人们关注到的将会是批评的语言,因而产生逆反的心理。
  
 比如一个妈妈谈到自己儿子吃零食这件事时,她有以下两种表达方式:
  
 A. 我儿子真是一个贪吃的小孩!
  
 B. 我儿子一天要吃一个冰淇淋和两包薯片。
  
 在这两种表达中,A句式中的“贪吃”是一个评论性语言,而B句式中描述的是观察结果,且不带有任何评论。
  
 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评论性的语言往往会给他人贴上负面标签,这样自然得不到友好的回应。 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倡导通过观察的语言来描述结果,而不是用评论的语言来评判结果。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要时刻做到客观观察、不对他人进行评论分析,是很不容易的。这也是为什么在日常的沟通中,问题常常得不到有效解决,在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人们不懂得将观察的结果描述出来,更倾向于用指责的语言将问题弄得更加复杂。
  
 非暴力沟通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感受,用更丰富的词汇、更具体的语言去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有说出自己的感受才能让对方理解你的意思,让沟通来得更顺畅。
  
 卢森堡博士提到,很多人在表达感受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是在说出自己的想法,然而,感受和想法是有区别的。例如:
  
 A. 想法:我觉得你一点都不关心我。
  
 B. 感受:昨天我不舒服,没有得到你的问候,我感到很难过。
  
 当说出“我觉得”时,你表达的已经是想法了,而这个想法常常也是一种判断。那么如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作者建议建立一个丰富的词汇表,因为情绪是多样化的,单一的表达无法准确传达你的意思,词汇表可以帮助表达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 
                                          
 当我们说出自己的感受时,其实是在传达那些没有被满足的需要,如果不会说出自己的需要,剩下的只有猜测和指责,这样你的需要永远得不到积极的回应。
  
 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不鼓励表达个人需要,这被认为是一种弱者的行为,但是长期忽略个人需要,只会给自己的内心带来痛苦。
  
 每个人都有一些基本的需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非暴力沟通提倡用直接说出这些需要的方式来代替指责与批评,沟通的效果会更好。
  
 比如一个朋友指责另一个朋友:“你不记得我的生日,太让我失望了。”这种表达方式没办法让对方知道你真正的需要,我们来换一种表达方式:“你不记得我的生日,我很失望,因为我很看重我们的感情。”这样对方才知道你真正的需要是希望朋友和你一样重视这段友情。
  
  只有当人们开始谈论需要时,大家才会开始想办法来满足这些需要。 
  
 由于理解偏差存在的普遍性,当我们提出请求时,要用具体的语言描述,抽象的语言会让请求变得含糊不清,别人不好理解你的需要。
  
 例如一个妈妈希望他的儿子是个有上进心的孩子,当她在向孩子表达请求时,孩子对“上进心”这个概念感到模棱两可,因此需要一个更具体的表达。妈妈希望儿子有上进心,其实是希望他能够认真学习,完成每天布置的作业,考试成绩排在班级前五名。这样用具体的语言表达请求,孩子就知道妈妈真正的需要是什么了。
  
 我们在表达请求时,如果人们认为不答应这个请求会受到责罚时,此时请求在他们眼里就变成了命令。卢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沟通》中明确了请求与命令的区别:“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在前面一个例子当中,妈妈希望孩子认真学习,做一个有上进心的人,如果孩子没有满足妈妈的请求,考试没能排进班级前五名,因而被妈妈责骂,此时,妈妈的请求就成了命令。而妈妈如果认为孩子的不顺从是对她的反抗,她所提出的请求在孩子眼里也会被当作命令,由此而带来的强迫感会让孩子更加拒绝满足妈妈的愿望,此时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面对命令的时候,人们选择服从或者反抗,这两种方式都不利于双方的沟通交流。 非暴力沟通强调了大家在提出请求时,是以尊重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为根本的,当你能理解别人拒绝请求背后的原因时,这样的请求才不会成为一道命令。 
  
 了解了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还要真正理解它的目的,非暴力沟通是建立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是出于爱和将关系变得更加紧密的目的,不是为了命令和控制他人。
                                          
 最后,我们再来总结一下非暴力沟通的表达框架——观察、感受、需要、请求,非暴力沟通一方面帮助我们更诚实地表达自己,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此去聆听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体会他人在表达过程中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了解他真正的需求。 在沟通交流中,恰当地运用这四个要素,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和理解他人,从而流露我们心中的爱意。

3.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的几个道理

“非暴力沟通”是美国作家马歇尔·卢森堡,提出的充满“爱与理解”的沟通方式,它指导我们转换谈话和聆听的方式,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
  
 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既能清晰、诚实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它能使我们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也能察觉和理解他人的需求,提供一种更和谐友善的沟通方式。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举例来说,一位母亲下班后,看到屋子很乱,感觉心里不太舒服,她会对他的儿子说:“宝贝,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
  
  上面这段对话用到非暴力沟通的四大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01.观察 
  
 观察是指你此刻看到了什么,只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不管你是否喜欢,都不带有任何主观上的评价或者想法。
  
 比如,妈妈下班后看到孩子把房间里弄得很乱,她这时候观察到的就是“房间很乱”,这就是不带任何评论的“观察”。
  
  02.感受 
  
 接续前面的案例,妈妈下班后,一进门就看到房间凌乱不堪,这时候感到很不舒服,这就是她此刻的“感受”,比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
  
  03.需要 
  
 妈妈渴望房间看起来整洁,不喜欢看到凌乱的房间,因为这样心情会不好,希望房间整洁——这就是妈妈内心的“需要”。
  
  04.请求 
  
 接着妈妈提出了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个请求明确告知他人,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妈妈的需求。
  
 非暴力沟通可以概括为这几个步骤:
  
 我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是什么?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此外非暴力沟通还需要注意的几个点是:
  
 提出具体的请求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需要请求他人的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而不是希望他人不做什么。
  
 比如,一位女士谈道:“我请我先生少花些时间在工作上。三个星期后,他和我说,他已经报名参加高尔夫球比赛。”
  
 这位女士并没有说出具体的需求是——她不希望先生花太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其实她可以这样说:“我希望你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家陪我和孩子。”
  
 这样说,既可以让先生明白她的需求,也会让她轻松地达到想要的目的。
  
 听懂语言背后的真正需求
  
 有时候,我们会带着语气和情绪说话,这会让他人不明白你说的意思。
  
 比如说,一位男子在火车上怒气冲冲地对他的妻子说:“从没有见过这么慢的火车!”
  
 这时候太太没好气地说:“那你想要我怎么样?下去推火车?”
  
 这里这位太太就是误解了先生的意思,其实先生想要听到的是理解和安慰,如果太太意识到这一点,她也许会说:“你希望火车开得快一点,是担心误机吗?”
  
 如果太太是这样说的话,既可以避免冲突,又可以让先生的不安情绪得到缓解。
  
 区分请求和命令
  
 “请求”是不带有任何主观的批判和想法的,而“命令”是带有一定主观的色彩的。
  
 听到命令时,我们一般有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请求如果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或者指责,那也是命令。
  
 比如,杰克对她的女朋友说:“我很孤单,希望今晚你能陪我聊聊。”
  
 如果她女朋友没有同意,然后杰克接着说:“你这人真自私!”
  
 那么他的提议就是命令,是因为请求没有得到满足,对他人产生主观上的想法。
  
 在生活中,我们要尽量用请求的口吻要求别人做事情,这样才能让别人更容易接受。
  
 全身心倾听
  
  倾听意味着我们需要了解对方的感受,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倾听,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 
  
 倾听也代表着,我们不带主观判断地去感受对方的心情,不要急于提出建议、安慰或是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感受,正如佛曰:“不要急着做什么,站在那里。”
  
 比如女儿在照镜子时说:“我丑得像猪。”
  
 这时候,父亲说:“你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女儿很不高兴地摔门而出。
  
 殊不知,女儿只是希望别人留意她的感受,父亲不妨这样说:“你对你今天的形象感到很失望吗?”这样才能引导女儿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更好地给出具体的反馈和建议。
  
  只有用心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并给予他们反馈,才能让沟通更愉快和舒服。 
  
 以上就是“非暴力沟通”给我带来的思考和启发,希望我们都能够用和谐有爱的方式与别人沟通,设身处地体会他人的需求和感受,让爱流入生活。
  
 End.
  
 作者简介:小言儿,一名混迹于职场的文艺女青年,爱读书,爱成长,做生活的有心人。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的几个道理

4. 《非暴力沟通》——感受的根源

     他人的言行也许和我们的感受有关,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起因。感受根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可以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需要和感受;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对他人的指责、批评、评论以及分析反映了我们的需要和价值观。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社会文化并不鼓励我们揭示个人需要。对妇女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他们的形象往往和无私奉献联系在一起,这是社会对女性的期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1.“情感的奴隶”——我们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2.“面目可憎”时期——此时,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3.“生活的主人”——我们意识到,虽然我们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为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是无法为他人负责,与此同时,我们还认识到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5. 《非暴力沟通》引发我的思考

这本书在几年前就听樊登老师讲过了,而那是侯只是听过,觉得很多内容讲的太对了,但是当时对这本书的认知只是大家都认为的暴力才是暴力沟通,而最近随着线下读书会的学习,再一次深一步的认知到什么叫非暴力沟通。
  
 我在我的家庭中每天都买用暴力沟通,大儿子是一面很好的镜子,他经常会告诉我,妈妈你又在跟我暴力沟通,对待我最亲的爸爸妈妈,老公儿子,我每天都在暴力沟通,而且发现还特别频繁,我会对儿子说“你不听话我就不管你了,你不吃饭我就不给你买……等等”,我会对老公说“你怎么这个也不会做,什么都要我去做,你脑袋会不会想事情……”,我曾经反省自己,但是一不小心又犯了,反而在外面对朋友会少用到暴力沟通。
  
 前几天看到文中提到的四个点特别深刻:第一说出事实,第二讲出感受,第三讲出为什么,第四讲出明确清晰的需求。而自己却经常会用到评判,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真的要好好深思,好好探索,并时刻关注自己的沟通方式。

《非暴力沟通》引发我的思考

6. 暴力语言的我们是怎样沟通的?


7. 《非暴力沟通》50|接受别人的感激

在听到别人表达对我们的感激的时候,也许我们会觉得别扭,因为我们不确定自己是否真的那么好,也许我们会认为别人对我们有所期待,而担心将来失去别人的赏识。
  
 也许我们会自我膨胀,认为我们比别人优越,觉得自己了不起;又或者假谦虚一番,急于否定别人的欣赏,耸耸肩说:“哦,这没什么。”
  
 马歇尔博士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提升他人的生活品质,这是一个值得铭记在心的事实。所以,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注意倾听别人所表达的感激,我们做了什么有益的事情,他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以及激发了怎样的情感。当我们听到别人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我们的感激时,我们可以与对方一起庆祝生命的美,既不自大,也不假谦虚。
  
 当代作家玛丽安威廉森以下的一段话提醒我们不要假谦虚。

《非暴力沟通》50|接受别人的感激

8. 《非暴力沟通》—— 倾听的力量

       读到本文的第二小节——倾听和示弱的能力,“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我们越是倾听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城地沟通。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这一论述,作者表明了倾听是个双向性的动作,既能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求,又在倾听自我的感受和需要,通俗说就是读懂了他人也会读懂自己。尤其是这段中的最后一句“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不愿意示弱、控制、强硬”这几个词相当抢眼,那天带读佳宾雯儿一句“示弱是内心强大的一种表现”画龙点睛一语道破天机。想想看,我们是不是常常处在这样的境况中呢?
  
       倾听本来是件快乐的事情,但在我感觉到不被对方尊重甚至受到羞辱或攻击时,要学会体贴自己被受伤的感受和需要。可以运用以下三种方法:1.暂时离开现场;2.向好友倾诉;3.等平静下来(双方)再回来交流。从而引出如何倾听预防潜在的暴力?这里作者也通过实例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越是专注于他的感受和需求,我就越把他看作因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感到绝望的人。”作者非常肯定的告诫我们:“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为自己辩解的词语,尽量用肯定的语气去肯定对方的感受用疑问的语气了解需求。
  
       当别人说“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认为是被拒绝,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能够去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会进一步发现是什么使他们无法答应我们的请求。尽快提醒说话的人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直接表达我们的愿望、打断对方有时可以使谈话生动有越,这样更益于我们倾听。而当对方保持沉默时,我们要学会耐心等待,无声的陪伴也是一种倾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