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方向

2024-05-09 14:33

1.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方向

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明确了近阶段的主要科研任务;按照新的体制和模式,经院党组决定,新组建的研究单元之一。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复字〔2003〕165号文件《关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正式批准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成立 。青藏所实行“一所三地”的特殊运作方式,分别在拉萨、北京、昆明设“部”。其中,拉萨部主要负责野外实验研究和支撑系统台站的运行与管理;北京部主要负责建立高水平的研究室和开展室内科研工作,以及提供便利的国际学术交流舞台,吸引国际一流研究人才,组建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等工作;昆明部主要负责开展极端环境生物种质资源研究和建立种质资源库等工作。2003年10月,。随后,批复了青藏所《关于上报创新人员编制组成的报告》。为搭建一支与国际化研究机构相适应的队伍,研究所本着“立足高原,研究高原”的宗旨,在人员招聘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勿滥”的原则,组建了管理队伍,并招聘了第一批研究员、副研究员来所工作。研究所计划面向社会,持续、公开招聘优秀研究人员来所工作,不断的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工作。2004年,计划招生18位博士生、12位硕士生,并已经完成了博士、硕士点的申报工作。2003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发了科发人教字〔2003〕374号文件《关于成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四个单位的通知》文件,确定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方向是:围绕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及其对亚洲和北半球气候环境影响这一核心科学问题,研究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和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及生物遗传资源等若干领域的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做出独创性的、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新成果,为适应和改善东亚地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受中国科学院委托,站在国家青藏高原研究重大科学问题需求的高度,组织围绕青藏高原研究的综合项目和计划,协调有关青藏高原研究的长期科研活动,有意识地促进各部门(单位)间优势力量的联合。调动国内外积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有力地推动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发展。在支撑平台方面,加强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加强有特色、高水平的实验室建设,组建一支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将青藏高原研究所建设成为开放型的、组织管理与国际接轨的国际一流水平的研究机构,逐步成为国际青藏高原研究的中心。科学目标是:通过第一手原始数据和国际前沿的研究手段,在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与演化、青藏高原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青藏高原地表与大气过程、生物遗传资源等方面形成原创性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持续产出有重要影响的研究论文,形成国际一流的科研团队,建成国际青藏高原研究中心。研究所还进一步明确了主要科研任务。建所以来,我所获得了院重要方向项目“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青藏高原北部陆内俯冲与造山作用”等重大项目,获得了国家基金委及中科院院长基金的资助,获准5位“百人计划”名额,具体申报工作正在进行。研究所继续在积极组织申请973项目、杰出青年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院外经费的支持。我所成功承办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一行西藏考察活动”和“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30年”“第四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树立了研究所开展青藏高原研究学术活动的地位。青藏高原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院制定的办所方针,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所瞄准国际化研究所的办所思路,定期策划、筹备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路甬祥院长就与德国马普学会Markl主席达成共识,并提议由我院(CAS)、马普学会(MPG)和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共同成立一个伙伴计划(Partner Program),筹划青藏所建所方案等问题,并在将来共同开展纯科学的合作研究。我所将积极推动“2+2”方案,加快国际化研究所建设进程;加强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的联系与合作,进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论证,共同开展青藏高原研究,不断推进我所的国际化进程。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研究方向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师资力量

研究所已逐步组建起了一支“立足高原,研究高原”的科研人才队伍。截至2008年底,青藏高原所共有在职职工142人,流动人员146人,进创新岗位人员111人。在职职工中,共有科研人员120人,科技支撑人员37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项目聘用人员31人;流动人员中,共有客座研究员8人、访问学者2人。青藏高原所现有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和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自然地理学二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共有在学研究生120人,其中博士生58人、硕士生62人,有在站博士后16人 。

3.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条件

 截至2014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有各类人员426人。编制内在职人员196人,百人计划12人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含支撑系统人员)163人,管理人员18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研究员34人(45岁以下11人)、副高级科技人员49人;有博士学位82人、硕士学位35人。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人员25人;项目聘用人员9人;其他用工人员28人;退休返聘人员20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印象初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姓名入选时间龙瑞军  ---  汪诗平  2006  刘登才  2009  尤进茂  2008  罗克明  2012  尚靖  ---  古松  2004  刘永军  2007  贺金生  2009  赵凯  ---  白波  2012  杨其恩  ---  资料来源:  截至2014年10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有研究中心3个,野外台站4个,科研中心8个,1个育种平台,1个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3个,青海省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5个。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所湖州高原生物资源产业化创新中心 青海省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青海省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藏药药理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工程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 高原生态学研究中心  特色生物资源研究中心  高原生态农业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野外台站 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实验站  平安生态农业实验站  三江源草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武威绿洲现代农业科学研究试验站  资料来源:  国际交流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与俄罗斯国家医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俄罗斯国家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英国阿伯丁大学环境与生物研究所等机构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与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日本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德国马堡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进行了科研项目合作,参加了“欧亚大陆禽流感传播与迁徙鸟类”国际研讨会、国际哺乳动物大会等学术会议。 2012年,研究所共派出因公出访交流人员11批16人次,接待来访人员21批40人,组织外国专家学,术报告8 人次,签定国际合作协议2项,与美、英、 德、 俄、 瑞士等国知名学术机构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合作,开展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 全球变化生态学、 动物生态学、 植物系统分类学、 流感病毒学、 中药学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院地合作  2012年,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分别与青海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甘肃中医学院协议共建 “国家三江源生态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西北旱作农业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和 “西北中藏药协同创新中心”,分别与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青海鲁抗大地药业、 青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青海紫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与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与青海鲁抗大地药业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高健生物科技联合研发中心”和 “西北高原生物所 & 青海紫阳生物科技联合研发中心”。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科研条件

4.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介绍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简称“青藏高原所”)是院党组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发展趋势,在知识创新工程科技布局和组织结构调整中成立的研究所之一。青藏高原所于2003年成立,实行“一所三部”的特殊运行方式,三个部分别设在北京、拉萨和昆明。北京部的主要功能是科学实验基地、学术交流基地、国际交流基地和综合协调基地;拉萨部的主要功能是科学观测研究的野外基地、国际合作研究的野外基地、西藏高水平科学实验基地、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基地和西藏科学普及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昆明部的主要功能是青藏高原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和极端环境下生物的生态适应性及遗传资源研究基地。截至2014年底,青藏高原所全体在职职工24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美籍学术副所长)、研究员36人、副研究员40人,包括:基金委“创新群体”2个;“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百人计划”入选者18人(藏族1人),国家级百千万工程5人,优青获得者3人。

5.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据2015年9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累计发表SCI论文1353篇(2014年203篇),总被引频次达15726次,取得了重要国际影响。由姚檀栋院士任主席的第三极环境(TPE)国际计划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旗舰计划,同时获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和联合国环境署(UNEP)共同支持。 2009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共有在研项目92项,其中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1项、课题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项、重点项目5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3项、面上项目32项、青年科学基金13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7项,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2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国外来源);与地方政府合作项目2项。 据2015年9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该所设科研在研项目主要包括:青藏高原先导专项B,科技部全球变化研究专项2项,国家科技基础性专项1项,973课题9项,基金委重大项目2项,重点基金6项,基金委创新群体2项,杰出青年基金5项,优秀青年基金3项。“青藏高原冰芯高分辨率气候环境记录研究”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科研成就

6.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在第几区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在第三区
青藏高原研究所是“一所三部”,三个部分别设在北京、拉萨、昆明。
      北京部的主要功能是建立高水平的实验室和开展室内科研工作,以及提供便利的国际学术交流舞台,吸引国内外一流研究人才,组建具有国际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
      拉萨部的主要功能是野外实验研究、野外观测台站的运行和为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昆明部的主要功能是开展极端环境下生命过程研究。

7.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学前沿,按照新的体制和模式,经院党组决定,新组建的研究单元之一。2002年,路甬祥院长就与德国马普学会Markl主席达成共识,并提议由我院(CAS)、马普学会(MPG)和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共同成立一个伙伴计划(Partner Program),筹划青藏所建所方案等问题,并在将来共同开展纯科学的合作研究。2003年3月3日,中科院正式任命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的领导班子成员,12月2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复字〔2003〕165号文件《关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正式批准了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成立。2003年7月10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承办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一行西藏考察活动”。2003年10月,院人教局《关于下达2003年事业编制控制数的通知》(人教字〔2003〕43号)中核定了我所拉萨部及北京部的创新岗位编制数。随后,批复了青藏所《关于上报创新人员编制组成的报告》。为搭建一支与国际化研究机构相适应的队伍,研究所本着“立足高原,研究高原”的宗旨,在人员招聘中,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勿滥”的原则,组建了管理队伍,并招聘了第一批研究员、副研究员来所工作。研究所计划面向社会,持续、公开招聘优秀研究人员来所工作,不断的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工作。2003年10月21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承办了“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30年”学术活动。2003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发了科发人教字〔2003〕374号文件《关于成立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四个单位的通知》文件。2004年8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承办了“第四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计划招生18位博士生、12位硕士生,并已经完成了博士、硕士点的申报工作。截至2004年3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得了院重要方向项目“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与生态系统关系研究”、“青藏高原北部陆内俯冲与造山作用”等重大项目,获得了国家基金委及中科院院长基金的资助,获准5位“百人计划”名额。2013年12月19-21日,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福建厦门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年会围绕青藏高原圈层相互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影响等,通过大会主题报告、特邀报告、综合报告、专题分组讨论、科学家座谈会、项目专题年会的形式对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与青藏高原研究发展的机遇、国内外开展的青藏高原大型科学研究计划、青藏高原的前沿科研成果等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8.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成果展示

青藏高原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院制定的办所方针,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并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一、根据院长办公会议精神指示,瞄准国际化研究所的办所思路,,分别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达成了共识。二、路院长在德国进行高层互访时指示:在一开始便应该举行国际研讨会,使之更加国际化。研究所积极策划、举办由院与西藏自治区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青藏高原国际学术研讨会”。三、推动“2+2”方案,加快国际化研究所建设进程。即:德国马普学会(MPG)联系的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和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联系的大学为主的研究力量,与中国科学院(CAS)下属研究机构的研究力量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联系的大学和其它部门的研究力量,通过国际合作项目的带动,实现国际团队的高水平研究。四、完成了与美国、日本等国科学家多个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的论证,并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