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造假对企业自身的危害,对国家经济的危害

2024-05-17 18:15

1. 会计信息造假对企业自身的危害,对国家经济的危害


会计信息造假对企业自身的危害,对国家经济的危害

2. 会计信息造假对企业自身的危害和对国家经济的危害分别有哪些?

会计造假的危害1、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会计信息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由于会计信息失真,使得有关核算资料不真实,掩盖了某些矛盾,国家宏观调控失去了可靠的基础,政策制定失误,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低劣化,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造成大范围的国家利益受损,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2、打击投资者的信心财务信息是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桥梁。因此,就财务信息而言,“真实、公允”应高于一切,它应该最准确的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然而,不少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其自身的不良目的,蓄意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有意掩盖,甚至歪曲其真实的经营业绩。这种行为既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试想,如果证券市场上的投资人知道上市公司在向他骗钱,他还会甘心买股票向上市公司投资吗?长期以往,对投资者信心打击巨大。     3、危害会计工作者自身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违背职业道德,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银广厦通过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管业务收入和巨额利润,尤其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东窗事发,其执业资格及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被依法严惩。为安然公司掩盖造假事实的安达信会计事务所已被禁止向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并被美国各洲吊销了营业执照。再就是有的会计人员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虚开增值税发票,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最终也受到了国家法律的严办4、助长了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使会计内控系统秩序失控,助长了诸如贪污腐败、行贿受贿、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和违法行为的滋生和蔓延,长此以往,必将导致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和价值危机。    防范会计造假问题的对策1、建立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补充、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科学、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准则,是防范遏制会计造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制订、修订并颁发了数十项法律、法规、条例等,改变了无法可依的状况,但还应及时制订出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违反《会计法》的处罚标准,使会计法规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使各项会计工作有法可依。加大会计执法力度,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执法者应严格以新《会计法》为准绳,对财务造假者严惩不怠,执法过程中要树立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纠正各种“人治”倾向,形成打击会计造假的威慑力。对造假的企业单位的经济处罚必须从严、从重,使会计造假者的“会计造假成本大大高于其得到的利益”,使其不敢造假。     2、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与管理会计造假事件的产生,也有一个过程,从产生会计造假念头,到执行及假象的出现,中间经历策划者、组织者与具体实施者,会计人员是主要的,若没有会计人员的具体参与,会计造假就不可能最终出现。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利益,是杜绝会计造假的保证。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有会计执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等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水平。要加强财会人员尤其是高级财会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财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对财会工作的管理水平,要支持和鼓励财会人员严格执法,对打击报复财会人员的行为和责任人,应依法追究其责任。     3、内控为主,外控为辅目前我国还处在经济转型期,纯粹的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建立,内部控制主要因由企业内部精通会计业务的人员在纪检书记或党委书记领导下,对本企业会计账目作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审计。规范公司制度,规范公司财务,避免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从而损害其他股东利益,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只有建立健全一个包含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严密的、完整的企业内控系统,才能消除会计造假的环节载体,从源头上杜绝造假事件的发生,有效地防止会计诚信缺失问题。     为了防止内部各有关人员“捣鬼”,还要辅之以必要的“外控”,即由上级主管财会领导组织或社会上中介组织——会计事务所介入企业,进行查账审计。     4、塑造会计诚信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因此,企业经营和培育市场的投入不应只限于物质方面,还要注重诚信的投人,营造一种“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 “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重在培养诚信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内化为中小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体现在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使诚信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有效的诚信文化建设模式必须由企业的主要领导倡导,将诚信文化建设看成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并通过教育使员工认识到诚信尤其是会计诚信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从而从思想层面遏制会计造假。

3. 会计信息造假对企业自身的危害和对国家经济的危害分别有哪些?

会计造假的危害1、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会计信息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由于会计信息失真,使得有关核算资料不真实,掩盖了某些矛盾,国家宏观调控失去了可靠的基础,政策制定失误,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低劣化,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造成大范围的国家利益受损,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2、打击投资者的信心财务信息是投资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沟通的桥梁。因此,就财务信息而言,“真实、公允”应高于一切,它应该最准确的反映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然而,不少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其自身的不良目的,蓄意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有意掩盖,甚至歪曲其真实的经营业绩。这种行为既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阻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试想,如果证券市场上的投资人知道上市公司在向他骗钱,他还会甘心买股票向上市公司投资吗?长期以往,对投资者信心打击巨大。     3、危害会计工作者自身会计人员不诚信,轻者违背职业道德,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银广厦通过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管业务收入和巨额利润,尤其出具严重失实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东窗事发,其执业资格及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签字的两名注册会计师被依法严惩。为安然公司掩盖造假事实的安达信会计事务所已被禁止向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并被美国各洲吊销了营业执照。再就是有的会计人员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虚开增值税发票,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最终也受到了国家法律的严办4、助长了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使会计内控系统秩序失控,助长了诸如贪污腐败、行贿受贿、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和违法行为的滋生和蔓延,长此以往,必将导致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和价值危机。    防范会计造假问题的对策1、建立健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补充、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科学、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制度准则,是防范遏制会计造假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制订、修订并颁发了数十项法律、法规、条例等,改变了无法可依的状况,但还应及时制订出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违反《会计法》的处罚标准,使会计法规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使各项会计工作有法可依。加大会计执法力度,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执法者应严格以新《会计法》为准绳,对财务造假者严惩不怠,执法过程中要树立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纠正各种“人治”倾向,形成打击会计造假的威慑力。对造假的企业单位的经济处罚必须从严、从重,使会计造假者的“会计造假成本大大高于其得到的利益”,使其不敢造假。     2、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与管理会计造假事件的产生,也有一个过程,从产生会计造假念头,到执行及假象的出现,中间经历策划者、组织者与具体实施者,会计人员是主要的,若没有会计人员的具体参与,会计造假就不可能最终出现。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利益,是杜绝会计造假的保证。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有会计执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等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水平。要加强财会人员尤其是高级财会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财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对财会工作的管理水平,要支持和鼓励财会人员严格执法,对打击报复财会人员的行为和责任人,应依法追究其责任。     3、内控为主,外控为辅目前我国还处在经济转型期,纯粹的市场经济尚未完全建立,内部控制主要因由企业内部精通会计业务的人员在纪检书记或党委书记领导下,对本企业会计账目作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审计。规范公司制度,规范公司财务,避免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操纵,从而损害其他股东利益,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只有建立健全一个包含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严密的、完整的企业内控系统,才能消除会计造假的环节载体,从源头上杜绝造假事件的发生,有效地防止会计诚信缺失问题。     为了防止内部各有关人员“捣鬼”,还要辅之以必要的“外控”,即由上级主管财会领导组织或社会上中介组织——会计事务所介入企业,进行查账审计。     4、塑造会计诚信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因此,企业经营和培育市场的投入不应只限于物质方面,还要注重诚信的投人,营造一种“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 “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重在培养诚信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内化为中小企业员工的价值观,体现在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使诚信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有效的诚信文化建设模式必须由企业的主要领导倡导,将诚信文化建设看成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并通过教育使员工认识到诚信尤其是会计诚信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从而从思想层面遏制会计造假。

会计信息造假对企业自身的危害和对国家经济的危害分别有哪些?

4. 我国财务造假原因的独特性

  (一)巨大的利益驱动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行为受到各种各样的利益驱动,这是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内在动因。
  1、申请上市﹑配股及避免股票被摘牌
  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企业申请上市及配股都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及较为严厉的政策约束。一些业绩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得不进行财务造假而获得上市资格及配股要求。更严重的是,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三年亏损,证监会将会暂停其股票交易并限期消除亏损,如果限期内未能消除,其股票将被摘牌,终止其在交易所的交易。出现亏损的上市公司为保留其上市主体资格宁愿账务处理上玩一些花样,也不愿意出现连续三年亏损而被判处“死刑”。
  1997年2月,PT红光主要负责人为了使公司股票能够上市,在明知已处于亏损边缘的情况下,决定调整账务,虚增、虚报利润,欺诈上市。上市半年后,公司居然出现近两亿的亏损。
  2、扩大其融资能力
  公司上市后可以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大量资金。曾经创造了中国股市绩优神话的蓝田股份1996年在上交所挂牌交易,一次上市融资就达2.4亿元。利用国家政策对农业的大力扶持,公司上市刚满1年再次获得融资资格,共募集资金1.1亿元。而在公司上市前九年的创业阶段资产总额只有2.77亿元,净资产仅1.72亿元。这只传奇性的股票,背后隐藏着一个又一个的谎言与欺骗终于造成了轰动全国的”中国农业第一股”蓝田股份造假事件。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为获得信贷和商业信用,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对其会计报表修饰打扮一番。
  3、实现管理层的利益需求
  上市公司管理层不仅拥有丰厚的经济回报,而且都头顶着耀眼的政治光环。沈阳黎明股份董事长王宏明就曾荣获第二届“中国十大女杰”称号,多次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还曾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郑百文公司董事长、法人代表李福乾的也相继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等一系列殊荣,并且被选为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4、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需求
  一是当地政府的利益需求。上市公司大多是地方明星企业,对所在地经济发展的有强劲推动力,其经营状况往往涉及所在地区的利益、形象和政绩,因而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曾被誉为中国“国企改革一面红旗”的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红极一时,进入了中国国内上市企业100强,成为当地企业界耀眼的改革新星和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河南省有关部门把它定为全省商业企业学习的榜样。二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利益需求。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在业内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参与了虚假会计信息的生成及传播。如果银广夏事件中的审计会计师没有参与作假,为其
  1999、2000年度虚假的财务报表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广大股民也不至于损失惨重,电视里那位一觉醒来五百万从股市消失了的中年男子失声痛哭的画面,让更多欲投身于股市的中国股民牢记一句话:股市有风险,入市要谨慎。
  (二)低廉的造假成本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会计造假收益很高,而会计造假成本却很低,会计造假违规惩罚力度远远不够。2002年8月
  “琼民源”从股市“最大黑马”现形为“最大骗局”,股价全年涨幅高达1059%,“琼民源”的控股股东民源海南公司与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联手,在这次操纵股市的违法行为中,两家公司分别非法获利6651万元和6630万元。在被指控制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受到查处后,“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仅仅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而且这是我国适用法律规定的最高量刑。“琼民源”终止上市后,在北京市政府和其他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琼民源”保留了法律主体地位,通过换股,“琼民源”股东成为中关村股东,并没有真正退市,政府最终成为这一上市公司造假事件的买单者。目前我国《会计法》中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单位最高经济处罚是10万元,对具体责任人的最高处罚是5万元,远远低于预期的违法收益,处罚未伤筋骨。
  (三)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准则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存在着多种备选的会计方法,使得公司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随意性较大,客观上为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5. 企业会计造假,违背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是

企业会计造假,违背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
真实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 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企业会计造假,违背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是

6. 企业会计造假,违背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是

企业会计造假,违背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
真实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
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7. 会计的任何信息都应严格遵循会计假设?

会计的任何信息都应严格遵循会计假设确实是这样的。












会计学专业属于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专业是一个应用性较强的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经济、管理、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人才。






会计学专业就业方向有企业会计、事业单位会计、金融机构会计。



会计学专业学哪些专业课程?







一、基础会计

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概念、职能和各种会计核算的方法。了解会计的对象以及面对不同账务的不同处理方法。

二、会计基本技能







学生要熟练掌握点钞、珠算的技能,还要能够辨别真假币。点钞和珠算的速度和准确率要达到等级标准。






三、财务管理

学生要掌握收入分配管理、流动资金管理、财务报告分析。另外,还要了解财务管理的意义和风险价值。







四、会计电算化

学生要学会用计算机软件处理会计问题,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模块构建和数据流程。能够用计算机进行核算、制作报表。







五、审计基础知识

学生要了解审计的定义和特征,掌握审计的职能和分类。熟悉审计的方法和适用范围,通过搜集和分析资料,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会计的任何信息都应严格遵循会计假设?

8. 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假设提出了什么质疑

对于会计主体假设:
现代信息技术扩大了会计主体的范畴,这主要体现在出现很多网络公司,他们处于媒体空间之中。然而无论会计主体无论怎样变化,会计服务对象依然是特定的主体,它只是改变了会计信息储存介质或者传输方式。
持续经营假设:
信息化的到来使媒介主体的出现和消失变得不确定。虚拟化经常掩盖真正的交易行为,因此各种经营活动也常常会呈现出一定的短暂性,加上适时的联合、介入和退出,使得游离性与随机性更加难以控制。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之上的,持续经营与否直接影响会计分期的假设。
货币计量:
信息时代,支付和交换方式的多样化,是货币作为计量的标准地位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一些虚拟的货币也在交换中充当了货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