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个“钉子户”,霸占长江700多年,为何至今没人敢拆?

2024-05-05 14:38

1. 中国一个“钉子户”,霸占长江700多年,为何至今没人敢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基建能力越来越强,时代今日中国境内的高楼大厦遍地都是,在修建新建筑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不愿意离开的钉子户,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钉子户是谁吗?这个建筑霸占长江700多年,却始终无人敢拆除。这个建筑在长江地区,一般被人称为观音阁,从建立到现在,他已经在该地顽强的坚持了700多年,这个观音阁孤零零的在长江的中心地带,没有跟陆地连接,看起来特别奇特。

这个观音阁最开始的时候,是宋朝修建的,在漫长的岁月中,朝廷多次对观音阁进行加固和维修。时至今日,观音阁已经成了长江经历的一大奇观。每次长江汛期来临,这个拥有几百年历史的观音阁,都会被江水彻底淹没,只有屋顶和房檐勉强能够露出水面,等到汛期一结束,大量的江水退去,这个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才会露出来回到大家的视线。

这个观音阁如今已经成了国家重点的保护单位之一。有不少人认为,观音阁现在除了作为旅游景点之外,还有一个重大的作用,那就是衡量长江的水量,如果观音阁在长江彻底淹没的话,那么江水就会濒临冲破堤岸,有可能淹没大量的农田和村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观音阁并不是阻碍国家进行新城市建设的绊脚石,而是一个对国家对百姓都有巨大意义的特殊建筑。

时至今日,当地百姓都对观音阁特别的敬重,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游客,前去旅游和观光。因为来往的游客比较多,观音阁每年都会创造巨大的旅游收益。当地政府会把其中一部分收益拿出来,专门作为经费,对观音阁进行维护和整理,也正是因为国家的积极保护,这个历经几百年不倒的观音阁,才能持续的保存下去,希望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能够继续坚持下去,在长江地区继续保护周边的百姓,让大家免受灾害。有网友表示,如果有机会去长江周边玩耍的话,一定要去观音阁那边看一看。

中国一个“钉子户”,霸占长江700多年,为何至今没人敢拆?

2. 中国最霸道的“钉子户”,“霸占”长江700余年,如今怎样?

提到钉子户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城市化的脚步不断推进,而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许多不愿意搬迁的住户就被人们戏称为“钉子户”。对于很多城市的建设者而言,钉子户的出现显然是令他们感到非常头痛的。
然而,就在我国长江流域内,却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钉子户,它曾霸占长江七百余年,时至今日,也没有人敢上前拆除。那么,这个特殊的钉子户究竟是何来历?在这一建筑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这个特殊的钉子户就是鄂州观音阁。鄂州观音阁位于湖北鄂州长江流域的龙蟠矶上,始建于元朝时期的至正五年。早在宋代时期,长江鄂州段的龙蟠矶地区就建有寺庙,而由于长江流域洪灾泛滥,因此,许多寺庙都遭遇过洪水的侵袭。在这种情况之下,当地的百姓们也自发对寺庙遗址进行着重建。而在元至正三年时,武昌县的一位百姓便垒石成台,最终建成了龙蟠矶寺,而这也就是鄂州观音阁的前身。在此后的许多年间,这里都是鄂州观音阁的建造主体。

然而,到了嘉靖六年时,观音阁被毁。当时,武昌县的知县便决定带领手下的幕僚来到此地,并筹资对观音阁进行重建。自此,观音阁上又增加了纯阳楼和观澜亭两处建筑。而在清朝与民国时期,观音阁也曾因洪涝灾害的出现而遭遇毁坏,在这种情况之下,当地的一些百姓们便自发对观音阁进行修缮,可以说,在观音阁存在的七百多年历史内,它也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
整个鄂州观音阁长约二十四米,宽约十米,高约十四米,其基座厚度大约为一米,在观音阁内共有一亭三殿和两层楼,总面积达到了三百多平方米,作为长江上的一个“钉子户”,观音阁自修建以来,就始终存在于长江之上,而这也成为了湖北鄂州当地一个特殊的景观。

据了解,在观音阁下方有着如船舷一样的弧形石墙,这种石墙能够减缓水势,每到汛期来临之时,观音阁下的弧形石墙都能够帮助整个建筑实现顺利排水。可以说,观音阁的建造也体现出了古代社会中,武昌工匠对于流体力学知识的特殊运用。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观音阁曾多次遭遇洪灾的侵袭,而由于观音阁建造历史较为悠久,因此,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如今的观音阁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政府便开始重视起了对观音阁的修缮。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观音阁便在鄂城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得到了重修,而在后来的日子里,观音阁也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这一点上就能够看出,我国有关部门对于观音阁的重视程度也是比较高的。

作为一个珍贵的历史建筑,虽然说观音阁已经驻扎在长江上七百多年的时间了,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想过要对其进行拆除,毕竟通过观音阁的存在,我们能够了解到古代社会中一些特殊的建筑特点,而这也能为现代中国的建筑发展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虽然说在那个时期之内,人们的建造水平是要远远落后于现代社会的,但是古人的一些特殊智慧,却为现代中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可以说,与那些阻碍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钉子户”不同的是,观音阁的存在能够帮助我国历史文化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对于那些历史专家们而言,观音阁的存在也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加详实的史实资料。

结语
通过了解鄂州观音阁我们会发现,虽然说在古代社会中,人们的生产力水平是要远远落后于现代社会的,但是,古人的一些特殊建筑智慧却是现代人所无法企及的。时至今日,许多历史学家也并未能破解鄂州观音阁背后的秘密,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相信在未来的社会中,我国的考古专家们也终将探寻到鄂州观音阁背后隐藏的奥秘。
对于历史研究而言,文物的存在是有着重大的价值的,作为长江上的“钉子户”,鄂州观音阁所见证的历史也将成为有关专家们重点研究的对象。

3. 中国最牛的“钉子户”,屹立在长江近700年,为何没人敢拆?

钉子户,是指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拆迁,但又身处开发区或者闹市的房子。或者是指在城市建设征用土地时,那些不肯迁走的住户。而此地有一个“钉子户”,在长江中待了700多年,却无人敢拆。

位于湖北鄂州城区小东门外的长江龙蟠矶上,有一个“钉子户”,名叫鄂州观音阁,也叫龙蟠矶寺。宋朝时,人们就在此地修建寺庙,但由于长江常常发洪水,庙宇经常被冲毁。即使这样,当地人还是会不断重建寺庙,因为古人大都信奉神灵,尤其是对观音菩萨,充满了敬畏之心。只要有事,很多人都会祈求观音菩萨保佑自己渡过难关,甚至很多人在自己家里都供奉着观音。
1345年,蒙古族人达鲁噶齐铁山在长江中间弄了很多条石,然后将其垒成台,再在上面修建了蟠龙矶寺,这就是观音阁的前身。1488年,寺内的僧人觉寿决定扩大寺庙,于是拿出部分香油钱以及化缘得来的钱来扩大面积。自此,鄂州观音阁诞生了,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来此祭拜神灵。

据了解,观音阁坐东朝西,逆着江水而建。它阁长24米,10米宽,高14米。阁身是用的青砖砌成的,阁内有三个大殿,两座楼,一个亭子,总面积300多平方米。观音阁是典型的江南民间建筑,构筑精巧,集儒家、道教、释三教文化于一体。万里长江中仅有鄂州有,所以观音阁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阁”。
长江水喜怒无常,观音阁建成后经历了数次洪水的冲击。1527年,观音阁被毁,武昌的知县亲自来此,叮嘱寺内的僧人一定要集资重修,并增建了观音阁。1864年,大学士兼湖广总督官文看见长江中间有一座小岛,询问当地人后得知它叫蟠龙矶,亲自上岛写下了“龙蟠晓渡”四个字,被刻在阁正门的石碑上,还捐出千金用来修葺观音阁。

虽然观音阁遭受了无数次洪水的冲击,但每次被毁坏后,当地官员或者乡绅都会集资修缮,以保证它的完整性。观音阁除了是一座庙宇之外,还是一个测量长江水位的工具。每到汛期,江水都会没过楼阁,只剩下高层的窗口,大部分都被淹没在江水中。这在告诉两岸的人们,洪水来了,要做好防护,以减轻洪水带来的后果和减小老百姓的损失。等汛期一过,观音阁重出水面,威镇江心。即使经过多次洪水的洗礼,观音阁依然屹立在长江上,由此可见当时工匠们的建造技术有多高超,智慧之高,经得起大自然的考验。在今年的百年难遇的特大洪灾中,观音阁也没有倒下。

2006年5月25日,鄂州观音阁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此一来,更没有人敢拆除它了。每年都会有很多游客来鄂州,参观这座百年建筑。

中国最牛的“钉子户”,屹立在长江近700年,为何没人敢拆?

4. 中国“最牛”钉子户,赖在长江700年,为何无人敢拆?

2020年似乎注定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上半年新冠病毒,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安全消失,而夏天的洪灾又频发,连高考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洪水频发中,有许多古老的建筑都受到了影响而倒塌,而在长江,却有一座巨型礁石屹立在江心,上面有一座阁楼,被人们称为“长江最牛钉子户”,从建立之初至今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 ,至今屹立不倒,也没有人敢拆。

中国“最牛”钉子户,赖在长江700多年
钉子户一般是用来形容拆迁过程中不肯搬离的人家,而这些人家一般还位于闹市或者工程重点位置,而他们也十分坚持的不看搬家,有人甚至坚持了十几二十年,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座阁楼,虽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钉子户,但同样十分能坚持,在长江已经700多年了。

这座阁楼叫做观音阁,位于鄂州市小东门外大堤俯瞰长江,观音阁建立在一座巨型礁石上,这座礁石形状如蜿蜒的龙,因此有着“龙蟠矶”的称呼,而在龙蟠矶上的就是观音阁,观音阁在长江700多年屹立不倒,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阁”。

观音阁长24米,高14米,主体部分是以红石青砖制作而成的,在宏大的长江中,也显得气势磅礴,不畏风霜,每年的汛期,有多少的亭台楼阁都因为洪水而被毁,而这座观音阁坐落在长江中央,但却依旧完好,每年汛期的时候,洪水会将观音阁淹没,只剩下高层窗口,但随着洪水的褪去,观音阁已经安静地矗立着。

观音阁的历史和设计
龙蟠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孙权定都武昌,当地传言 有黄龙盘卧在龙蟠矶上,因此这里被称为龙蟠矶,龙蟠矶上本来有一座寺庙,便是观音阁的前身,在宋朝的时候,观音阁才被重修,而到了明清时期,这里也经过了多次的修缮,虽然朝代更迭,观音阁却依旧雄踞在这里,仿佛中流砥柱。

很多人将观音阁看作是水位的探测器,老人们看到观音阁被淹没的程度,就可以猜测出水位的高低,是否有危险,而不管洪水有多么汹涌,观音阁依旧不受影响,这是因为观音阁底部的弧形石,可以减缓水势对观音阁的冲击,还可以顺势泄洪,无论江水怎么拍打,观音阁都不会受到影响。

观音阁对于当地人来说,也是一座充满回忆的阁楼,如今它已经被我国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一座让人不敢拆除的“钉子户”,相信它可以在长江更长久地伫立下去。对于这座阁楼,你们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5. 中国最霸道的“钉子户”,“霸占”长江700余年,如今怎么样?

提到钉子户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城市化的脚步不断推进,而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许多不愿意搬迁的住户就被人们戏称为“钉子户”。对于很多城市的建设者而言,钉子户的出现显然是令他们感到非常头痛的。
然而,就在我国长江流域内,却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钉子户,它曾霸占长江七百余年,时至今日,也没有人敢上前拆除。那么,这个特殊的钉子户究竟是何来历?在这一建筑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这个特殊的钉子户就是鄂州观音阁。鄂州观音阁位于湖北鄂州长江流域的龙蟠矶上,始建于元朝时期的至正五年。早在宋代时期,长江鄂州段的龙蟠矶地区就建有寺庙,而由于长江流域洪灾泛滥,因此,许多寺庙都遭遇过洪水的侵袭。在这种情况之下,当地的百姓们也自发对寺庙遗址进行着重建。而在元至正三年时,武昌县的一位百姓便垒石成台,最终建成了龙蟠矶寺,而这也就是鄂州观音阁的前身。在此后的许多年间,这里都是鄂州观音阁的建造主体。

然而,到了嘉靖六年时,观音阁被毁。当时,武昌县的知县便决定带领手下的幕僚来到此地,并筹资对观音阁进行重建。自此,观音阁上又增加了纯阳楼和观澜亭两处建筑。而在清朝与民国时期,观音阁也曾因洪涝灾害的出现而遭遇毁坏,在这种情况之下,当地的一些百姓们便自发对观音阁进行修缮,可以说,在观音阁存在的七百多年历史内,它也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
整个鄂州观音阁长约二十四米,宽约十米,高约十四米,其基座厚度大约为一米,在观音阁内共有一亭三殿和两层楼,总面积达到了三百多平方米,作为长江上的一个“钉子户”,观音阁自修建以来,就始终存在于长江之上,而这也成为了湖北鄂州当地一个特殊的景观。

据了解,在观音阁下方有着如船舷一样的弧形石墙,这种石墙能够减缓水势,每到汛期来临之时,观音阁下的弧形石墙都能够帮助整个建筑实现顺利排水。可以说,观音阁的建造也体现出了古代社会中,武昌工匠对于流体力学知识的特殊运用。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观音阁曾多次遭遇洪灾的侵袭,而由于观音阁建造历史较为悠久,因此,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如今的观音阁也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政府便开始重视起了对观音阁的修缮。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观音阁便在鄂城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得到了重修,而在后来的日子里,观音阁也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这一点上就能够看出,我国有关部门对于观音阁的重视程度也是比较高的。

作为一个珍贵的历史建筑,虽然说观音阁已经驻扎在长江上七百多年的时间了,但是却从来没有人想过要对其进行拆除,毕竟通过观音阁的存在,我们能够了解到古代社会中一些特殊的建筑特点,而这也能为现代中国的建筑发展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虽然说在那个时期之内,人们的建造水平是要远远落后于现代社会的,但是古人的一些特殊智慧,却为现代中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可以说,与那些阻碍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钉子户”不同的是,观音阁的存在能够帮助我国历史文化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对于那些历史专家们而言,观音阁的存在也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加详实的史实资料。

结语
通过了解鄂州观音阁我们会发现,虽然说在古代社会中,人们的生产力水平是要远远落后于现代社会的,但是,古人的一些特殊建筑智慧却是现代人所无法企及的。时至今日,许多历史学家也并未能破解鄂州观音阁背后的秘密,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相信在未来的社会中,我国的考古专家们也终将探寻到鄂州观音阁背后隐藏的奥秘。
对于历史研究而言,文物的存在是有着重大的价值的,作为长江上的“钉子户”,鄂州观音阁所见证的历史也将成为有关专家们重点研究的对象。

中国最霸道的“钉子户”,“霸占”长江700余年,如今怎么样?

6. 最牛钉子户,霸占长江近700年,为何至今无人敢拆?

这个其实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意义上的钉子户,这其实是一处文化古迹。而且这座建筑的名字叫做观音阁,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并且历经多年的岁月依然屹立不倒,所以才会有了万里长江第一阁的美称。对于这样的文化古迹我们应该做到一个妥善的保管以及修复。如果为了一些利益因素,就将制作建筑拆除的话,这会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的损失。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历史上有很多的文人骚客都在长江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所以对于这些文化瑰宝我们应该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千万不要因为利益的因素导致这些文化古迹荡然无存。当然这处文化古迹所在的地方,确实对于长江的航运有着很多不利的因素。很多有关部门都选择将这处文化古迹搬离到其他的地方。

但是如果将这处文化古迹搬离到其他的地方的话,就失去了这处文化古迹所代表的意义。因为这处文化古迹是在长江的中心位置,可以说这是其他的文化古迹根本不能够替代的。而且这处文化古迹所在的问题只是也体现了文化古迹的独特性。所以文化保护单位也对于文化古迹进行了大力的修缮以及维护。

所以我们对于这些文化古迹应该抱有一个尊重的态度,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对这些文化古迹做一些保护方面的措施。千万不要对于这些文化古迹随意的拍照或者是涂鸦。

7. 赖在长江700年的最牛钉子户,为什么无人敢拆?

中国“最牛”钉子户,赖在长江700多年
钉子户一般是用来形容拆迁过程中不肯搬离的人家,而这些人家一般还位于闹市或者工程重点位置,而他们也十分坚持的不看搬家,有人甚至坚持了十几二十年,而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座阁楼,虽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钉子户,但同样十分能坚持,在长江已经700多年了。


这座阁楼叫做观音阁,位于鄂州市小东门外大堤俯瞰长江,观音阁建立在一座巨型礁石上,这座礁石形状如蜿蜒的龙,因此有着“龙蟠矶”的称呼,而在龙蟠矶上的就是观音阁,观音阁在长江700多年屹立不倒,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阁”。


观音阁长24米,高14米,主体部分是以红石青砖制作而成的,在宏大的长江中,也显得气势磅礴,不畏风霜,每年的汛期,有多少的亭台楼阁都因为洪水而被毁,而这座观音阁坐落在长江中央,但却依旧完好,每年汛期的时候,洪水会将观音阁淹没,只剩下高层窗口,但随着洪水的褪去,观音阁已经安静地矗立着。


观音阁的历史和设计
龙蟠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孙权定都武昌,当地传言 有黄龙盘卧在龙蟠矶上,因此这里被称为龙蟠矶,龙蟠矶上本来有一座寺庙,便是观音阁的前身,在宋朝的时候,观音阁才被重修,而到了明清时期,这里也经过了多次的修缮,虽然朝代更迭,观音阁却依旧雄踞在这里,仿佛中流砥柱。


很多人将观音阁看作是水位的探测器,老人们看到观音阁被淹没的程度,就可以猜测出水位的高低,是否有危险,而不管洪水有多么汹涌,观音阁依旧不受影响,这是因为观音阁底部的弧形石,可以减缓水势对观音阁的冲击,还可以顺势泄洪,无论江水怎么拍打,观音阁都不会受到影响。


观音阁对于当地人来说,也是一座充满回忆的阁楼,如今它已经被我国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一座让人不敢拆除的“钉子户”,相信它可以在长江更长久地伫立下去。对于这座阁楼,你们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赖在长江700年的最牛钉子户,为什么无人敢拆?

8. 中国最牛“钉子户”为什么给百亿都不搬出?

钉子户一直是现代社会争议的话题。它们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而产生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总会有旧城拆迁,新楼拔地而起。面对拆迁,由于种种原因,总有一些人不愿意搬离旧楼。当周围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时,这些老建筑就像是繁华地段的一颗钉子,钉子户因此得名。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钉子户一开始并不想当钉子户。由于拆迁过程中内部利益分配不均,再加上他们患得患失的心态,最终邻居们都走了,只剩下他们。一直被老房子羁绊,实在是得不偿失。这也是全国钉子户普遍存在的问题。
另外,也有一些钉子户,因为一些高尚的原因,钉在那里。比如笔者今天要告诉大家的中国最贵“钉子户”,就是因为一套组屋,开发商即使开价100亿也不动。

这家钉子户位于郑州高新区东石马村。房子的名字叫“任家古宅”。在当地人口中,它还有一个另类的名字,叫“大宅门”。这个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其实也是真的。据文物部门考证,“任家古宅”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约1775年。
当初,古厝是任氏始祖任君所建。直到道光十八年,任德润这一代才正式完成。仅建都就用了63年,可见工程之浩大,建筑之精巧。

任氏家族也是清朝世世代代的高官,而任德润本人也是官至二品,在道光年间担任布政使。他的后代任清心,任坤坤也都是达官贵人,深得皇帝宠爱。皇帝还赐给人家一块匾额,上面刻着“辅翼国政”。
这块牌匾现在挂在任氏古厝的祖门上,讲述了从康熙到道光,从道光到末代皇帝溥仪,从民国到现在的234年历史。百年过去了,牌匾依然辉煌动人。

任家古宅传给今天58岁的任金陵时,已经是第七代了。任氏家族世代对古厝的保护相当到位。即使经历了无数次现代战争,它依然屹立不倒。任家一直有个祖训,不管别人给多少钱,都不卖任家的古厝。
放眼任家大院,颇有清代建筑的韵味。整个院子是硬山灰瓦建筑,木门上雕刻着装饰图案。客厅的木梁上有雕刻的彩画。整体布局相当精致。一看就是一大家子的院子。也是古代建筑是研究清代建筑的活化石。

自从东石马村拆迁的消息传出后,为了保护好这处历史文物,任佳多次到郑州市文物部门提出保护建议。文物部门还派出调查专家,确定了任家古民居的年代,认定其为古迹,是无价之宝。这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清代民居也随之曝光。
最终,在家人和文物部门的努力下,古厝才免于被拆。正如任金玲所说,“这不仅是我家的祖屋房产,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是中华传统文明与现代人的情感联结。开发商答应我100亿元拆迁,但我不卖。”

任老成了中华瑰宝的“钉子户”,而大多数人则是为了私利成了钉子户。这两个人被判定为彼此不利。愿祖国大地上有更多像任老这样的人,让中华传统的珍贵历史文物不被埋没在红尘中。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