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术后护理要点有哪些

2024-05-18 16:31

1. 全身麻醉术后护理要点有哪些

(1) 全身麻醉未清醒前:病人处于意识丧失阶段,为防止各种并发症或意外的发生,必须有专人守护,直至清醒为止。
(2) 体位:常规去枕平卧6〜8h。
(3) 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防止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全身麻醉未清醒前,由于下颌关节部位的肌肉松弛,舌根易后坠而阻塞咽喉通道。为确保呼吸道通畅,可在咽喉部放置通气导管,也可通过导管吸出呼吸道分泌物,直至病人清醒,方可将通气导管取出。
(5) 循环系统: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注意血压变化,并维持在正常范围。
(6) 术后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多见于上消化道、年轻女性、吸入麻醉及术后以吗啡为主要镇痛药物的病人。麻醉未清醒前,病人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一旦发生误吸,应立即采取头低位,使声门裂高于食管入口,呕吐物流向鼻 咽腔然后从口角流出。也可用吸引器清除口鼻腔的残余呕吐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还可在术前或术后应用止吐药物均有一定效果。
(7) 术后苏醒延迟与躁动:麻醉清醒前,病人可出现躁动不安,如拔管、坠床等危险,守护者必须注意病人的安全,也可按医嘱给镇静镇痛药,必要时还可采用约束带,确保病人的安全。

全身麻醉术后护理要点有哪些

2. 全麻病人术后护理

(1)全麻未清醒前,病人处于意识丧失阶段,为防止各种合并症或意外的发生,必须有专人守护,直至清醒为止。
  (2)保持呼吸道通畅。全麻未清醒前,下颌关节部位的肌肉松弛,舌根易后坠而阻塞咽喉通道,一般在咽喉部置通气导管,并可通过导管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待病人逐渐清醒,自己用舌将通气导管推出时,可将导管取出。
  (3)恶心呕吐。乙醚全麻后常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故麻醉未清醒前,病人应平卧头侧向一边,防止唾液和呕吐物误吸入呼吸道。一旦发生误吸,应立即采取头低位,使声门裂高于食道入口,呕吐物流向鼻咽腔然后从口角流出,此时可用吸引器清除口鼻腔的残余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4)认真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每15-30分钟一次。发现异常体征,应区别麻醉剂的影响或手术后出血情况,以便采取紧急措施,排除险情。
  (5)麻醉清醒前,病人可出现躁动不安,如拔管、坠床等危险,守护者必须注意安全,可按医嘱给镇静止痛剂,必要时采用约束带,保护病人的安全。

3. 麻醉后的护理要点

一、平卧6小时,以免术后发生头痛。根据病情给适当卧位。
二、病人如有恶心、呕吐应头测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三、禁食6小时,以后按医嘱给饮食。
四、如有头痛、头晕应观察原因,并按医嘱给止痛剂或镇痛剂。
五、术后6——8小时不能排尿者,可针刺中枢、关元、三阴交结合诱尿,必要时导尿。
腹部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术前准备:
一、执行外科手术前一般常规准备。
二、幽门梗阻者,术前禁食。输液纠正低蛋白血症及水电解质失衡。术前3日,每晚洗胃1次。
三、结肠、直肠、肛管手术者,术前3日改流质饭。并服肠道消炎药物如:新霉素、磺胺药等,服缓泻剂如:番泻叶。术前日晚、术晨清洁灌肠注意出现低血糖反应,必须时给静脉推入50%葡萄糖60毫升。
四、急腹症病人在采取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期间,应观察腹疼程度、范围的变化及有无呕吐、肠型、腹胀等。观察期间禁止用止痛剂,并禁饮食,已确诊者可给止痛剂。
五、术前安胃管。
术后护理:
一、执行外科手术后一般护理常规及麻醉后护理常规。
二、血压平稳6小时后,可采取半卧位。
三、禁饮食。肠蠕动完全恢复后按医嘱给流质;过早进食可引起呕吐或腹胀。
四、注意观察腹部及肺部情况,鼓励病人咳痰及翻身,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五、注意伤口愈合情况,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老人、病重及禁食时间较久者,易影响伤口愈合。如发现有血性液体流出,多提出刀口裂开,应及时通知医生;或及时给予腹部加压包扎。
六、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并记录引流量。
七、腹部手术后由于胃肠蠕动受到抑制及腹壁切口疼痛,限制了腹壁肌肉的运动,使直肠内气体不易排出,导致腹胀较重者可针刺、热敷、肛管排气,并保持胃肠减压通畅。
八、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肠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麻醉后的护理要点

4. 麻醉床时为什么要准备麻醉护理盘

麻醉床准备麻醉护理盘是因为需要用来放相关的麻醉物品,
麻醉护理盘用物:无菌盘内置张口器、压舌板、舌钳、牙垫、治疗碗、镊子、输氧导管、吸痰导管和纱布数块。另备血压计、听诊器、护理记录单、笔、弯盘、胶布、棉签、手电等。

5. 麻醉前病人的护理措施

  目的是为保证麻醉和手术中无痛和安全,防止意外,使手术能顺利进行。      一、麻醉方法的选择      以手术部位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为选择的重要依据,同时考虑麻醉师的习惯、经验和医院的条件。如:局部浅表小手术采用局麻,颅内手术全麻,颈部手术多采用颈丛神经阻滞,上肢较大范围的手术可用臂丛麻醉,脐以下手术可用蛛网膜下腔麻醉,上腹部手术可用硬膜外麻醉,开胸手术使用气管内全麻,血压不稳定、高血压等患者不宜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等。      二、评估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      在麻醉前麻醉医师和护士应访视患者,了解患者健康及全身状况。尤其注意目前全身各重要脏器功能,并且要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的处理。      三、心理护理      手术患者无疑都有许多心理反应,麻醉的痛苦与安全、手术成功的可能性、术后并发症等,足可以使患者出现心理障碍。因此,为使患者消除一切疑虑,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要重视和做好此项工作。      四、饮食控制      为防止麻醉意外,麻醉前常规禁食12小时,禁饮水4~6小时,除门诊小手术外均应严格遵守这一常规。      五、麻醉前用药      1.巴比妥类 有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并能防止和治疗局麻药中毒反应。常用的有苯巴比妥钠0.1g,麻醉前半小时肌注。      2.镇痛类 提高痛阈,强化麻醉效果,减少麻药用量和减轻内脏牵拉反应,常用药物有吗啡和哌替啶。吗啡5~1Omg皮下注射,哌替啶50~1OOmg肌注。此类药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吗啡作用更强,小儿、老人慎用,孕妇产前禁用。      3.抗胆碱类 可减少呼吸道分泌,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能防止迷走神经兴奋,从而避免心动过缓和骤停。常用药物有阿托品0.5mg和东莨菪碱0.3mg,麻醉前半小时肌注,由于该类药物能抑制汗腺分泌和影响心血管活动,故对甲亢、高热、心动过速患者不宜使用。      4.安定类 可使情绪稳定,抗焦虑、抗惊厥,并有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还有一定的抗局麻药中毒作用。常用的有地西泮5~10mg或氟哌啶5mg,术前半小时肌注。

麻醉前病人的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