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700亿,与上月相比有何变化?

2024-05-19 06:29

1. 中国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700亿,与上月相比有何变化?

社会融资总量由原先预计的2225亿元增加到3341.6亿元,4月份增加1.85万亿元。社会金融存量达29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增长12.3%。4月份人民币贷款总额为1.47万亿元,高于预期的1.575万亿元,去年为2.73万亿元。4月份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8.1%,高于上月9.4%。货币供应量为6.2%,高于去年的7.1%。M0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5.3%,高于去年的4.2%。

高基数效应导致社会融资大幅下滑,下半年将更具可比性。4月,社会金融增加值同比下降40.4%,主要子项均较2020年大幅下降。今年3月以来,金融股票的成长率也继续走低。这主要是由于去年疫情获得量偏少,二季度基数高,同比增速不强。今年下半年,基数效应将显著减弱。如果删除基数效应,社会融资的增长将逐渐恢复正常。我们仍然保持社会融资的判断,总体增长率将降至10% - -11%的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二季度的增长率仍将下降,并将恢复正常。市场应该理性客观地看待今年的下跌趋势。

 M1和M2增长率下降。总体信贷衍生品减弱,财政存款增加,M2增速放缓。此外,房地产相关信贷的下降进一步减少了M1的增长。我们认为,未来M2增速仍有可能在低位徘徊。近年来,我们观察到M1增长率与房地产销售的相关性较历史有所下降,这可能与有限的房地产融资以及房地产企业加强销售收入以偿还到期债务有关。近几个月来,对消费贷款、企业向房地产市场贷款等政策的严格控制,可能会加大M1的跌幅。M1的下降是M2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全部原因。M2增速的明显下降不仅受到M1的影响,还与贷款等社会金融成分的弱化导致信贷衍生化的弱化有关。其中,短期贷款除短期贷款同比增长呈下降趋势外,中期和长期贷款增速均呈下降趋势。

在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到持续的政策支持实体。一方面,低与房地产相关的票据融资也可以代表真正的企业的业务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虽然4月份的增幅低于2020年同期,但明显高于2019年的50%左右。另一方面,对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仍在逐年增加,新增人民币贷款占比由2020年的33%和2019年的28%分别上升到45%。这表明,政策是维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尽管紧缩对房地产融资和影子银行的控制。

中国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700亿,与上月相比有何变化?

2. 中国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700亿,这说明了什么?

我国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700亿这个是正常的,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实际上我们国家每年,甚至是每个月的人民币贷款额度都在增加,这说明了我们国家对企业的扶持是非常大的。
而且从全球经济来讲,现在全球经济实际上是在下行的,我们国家的贷款额度不断增加,正说明了我国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和把握,经济在逐步稳健发展,市场需求比较大,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的。

人民币贷款数据其实每个月都在增加,这才是市场正常的现象,经济在发展,需要不断贷款来扩张规模的信号,如果有一日人民币贷款出现下降,反而经济要问题了。实际上在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700亿元,同比多增千亿元,看似不错,但是这样的增幅其实是不及市场预期的,此前市场预期的数据可是高达20000亿元,所以,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700亿元,说明的是当前市场对资金的需求不及预期,经济发展存隐忧。

再者,从4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700亿元这组数据的背后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更多的信息——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减少千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千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千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千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千亿元,票据融资增加千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千亿元。

从上述的人民币贷款结构的构成来看,可以清晰看到,在4月份我国房贷的贷款规模在明显增加,这一块也是导致人民币贷款数据最终不及市场预期的关键,这段时间深圳、杭州等地的银行也是一再宣布降低上浮利率的比例(目前部分银行仅上浮5%,早前上浮30%-40%都不算罕见)以吸引贷款买房的客户,背后当然是房地产市场的热度已经在下降。

3. 第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了近五万亿元吗?

据报道,4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3.99万亿元,同比增长8.2%。

报道称,根据初步统计,2018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5.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33万亿元。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4.86万亿元,同比多增6339亿元,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近五万亿元。

与2月份相比,3月份M2增速回落,与季节性等一些临时因素扰动密切相关。从季度比较看,3月份M2增长8.2%,比去年末高0.1个百分点,未再继续呈现逐季回落的态势,这是M2增速趋稳的表现,是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协调有效推进的结果。

总体看,当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流动性供给均合理适度,有利于宏观上稳杠杆,助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第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了近五万亿元吗?

4. 如何看待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2.51万亿元

  来自2016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的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51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数据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和历史同期均值水平。历史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5年1月份,新增人民币信贷均值为1.1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07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9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78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94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52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6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71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406亿元。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235亿美元,同比下降9.6%,当月外币贷款减少68亿美元,同比少增374亿美元。
  “每年一季度特别是1月份是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的高峰期,由于贷款规模受资本充足率、合意贷款等多重限制,早投放早受益成为商业银行提高收益的普遍选择。”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考虑到今年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将成为企业特别是传统行业企业的首要任务,因此融资需求更多地将来自新兴行业和基础设施领域而非传统行业。1月份的超常规信贷投放不可能持续太久,全年的新增信贷规模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对于全年人民币信贷市场走势,杨驰认为,美元下一步走势将影响企业融资方式和融资币种的选择,“这有可能成为影响全年人民币信贷规模的不确定因素”

5. 11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1.27 万亿元,此举有何目的?会对贷款方带来哪些影响?

贷款增长较快释放了什么信号?我们先拆分看看贷款结构的分布。4月新增非金融企业贷款(含中长期贷款、短贷和票据融资)9395亿元,约占当月新增贷款总额的55%,同比多增6115亿元,占当月贷款同比多增规模的90%。从期限结构来看,4月新增企业短贷和票据融资环比少增6979亿元,同比多增3391亿元;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少增4096亿元,同比多增2724亿元。

从上述的数据可以看出,新增贷款当中超过5成是来自企业贷款。针对企业中长期贷款的高速增长。某经济学家指出,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企业贷款出现快速增长等一系列数据表明,疫情在初步控制后,企业复工率逐步提升,机构愿意通过贷款扩大再生产,是一种经济复苏的信号。

疫情发生以来,各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从金融倾斜到技术推动等多措并举维护经济的平稳发展。4月贷款增长较快也是政策支持的结果,可反映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顺畅,市场机制高效运行。

广义货币(M2)方面,央行披露的一季度数据显示,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增速10.1%,达到近年来的高位,重回两位数增速。而4月M2同比增长11.1%已超出市场预期,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速。央行此前解读称,M2增速上升比较多,总体上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政策引导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比较多,推动了M2增速回升,全社会流动性持续保持在合理充裕状态。

另一个引起社会热议的数据,是住户存款减少7996亿元。有网友认为这是“报复性消费”引起的,事实上消费支出仅占了存款减量的一部分,住户存款大降7996亿元,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8571亿元是股市上行阶段的存款迁移现象(即居民存款转移到了股市)。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17万亿元则由大量企业获信贷资金后转化而来。

有金融研究员分析,在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引导和刺激下,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在4月持续恢复。从目前数据反映的情况而言,国内经济恢复情况虽未100%走向正轨,但趋势是积极乐观的,宏观政策的落地效果也很显著。

总体看,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我国潜在经济增速相适应,高于受国内外疫情冲击的实际经济增速,有助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逐步回升至潜在增速附近,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的形成。我国经济韧性巨大,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11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1.27 万亿元,此举有何目的?会对贷款方带来哪些影响?

6. 中国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4700亿,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贷款增长较快释放了什么信号?我们先拆分看看贷款结构的分布。4月新增非金融企业贷款(含中长期贷款、短贷和票据融资)9395亿元,约占当月新增贷款总额的55%,同比多增6115亿元,占当月贷款同比多增规模的90%。从期限结构来看,4月新增企业短贷和票据融资环比少增6979亿元,同比多增3391亿元;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环比少增4096亿元,同比多增2724亿元。

从上述的数据可以看出,新增贷款当中超过5成是来自企业贷款。针对企业中长期贷款的高速增长。某经济学家指出,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企业贷款出现快速增长等一系列数据表明,疫情在初步控制后,企业复工率逐步提升,机构愿意通过贷款扩大再生产,是一种经济复苏的信号。

疫情发生以来,各部门密集出台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从金融倾斜到技术推动等多措并举维护经济的平稳发展。4月贷款增长较快也是政策支持的结果,可反映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顺畅,市场机制高效运行。

广义货币(M2)方面,央行披露的一季度数据显示,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增速10.1%,达到近年来的高位,重回两位数增速。而4月M2同比增长11.1%已超出市场预期,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速。央行此前解读称,M2增速上升比较多,总体上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政策引导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比较多,推动了M2增速回升,全社会流动性持续保持在合理充裕状态。

另一个引起社会热议的数据,是住户存款减少7996亿元。有网友认为这是“报复性消费”引起的,事实上消费支出仅占了存款减量的一部分,住户存款大降7996亿元,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8571亿元是股市上行阶段的存款迁移现象(即居民存款转移到了股市)。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17万亿元则由大量企业获信贷资金后转化而来。

有金融研究员分析,在宏观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引导和刺激下,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在4月持续恢复。从目前数据反映的情况而言,国内经济恢复情况虽未100%走向正轨,但趋势是积极乐观的,宏观政策的落地效果也很显著。

总体看,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我国潜在经济增速相适应,高于受国内外疫情冲击的实际经济增速,有助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逐步回升至潜在增速附近,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的形成。我国经济韧性巨大,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

7. 4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02万亿元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9日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4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02万亿元,同比少增1615亿元。
央行数据显示,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43.12万亿元,同比增长13.5%,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4月份,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4165亿元,以实体经济贷款为主的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3471亿元。
另外,4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606亿元,同比少增274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6248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738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34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785亿元。
从货币供应看,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8.47万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4.06万亿元,同比增长2.9%,增速比上年同期低4.3个百分点。
同日发布的社会融资数据显示,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09.6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4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4080亿元。

4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02万亿元

8. 2017年人民币贷款增加了近13.53万亿元吗?

据报道,1月13日发布了2017年1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报告显示,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7.68万亿元,同比增长8.2%。

报道称,数据显示截止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25.61万亿元,同比增长12.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20.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0.8个百分点。

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同比多增8782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1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8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71万亿元。

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6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3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58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3183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844亿元,同比少增4600亿元。
希望中国的经济可以保持健康的增长!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