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全蚀狂爱》的问题

2024-05-09 06:52

1. 关于电影《全蚀狂爱》的问题

这是兰波说过的最有名的一句话   他渴望做一个好的诗人 他虽然是天才却总对自己不满意 他希望能了解每一个人的内心 这也是他为什么在后来会深入白人不敢涉及的非洲之地 他勇于追求生命 与灵魂 他的介绍里介绍的很复杂 
但是应该是这样的吧 兰波以“通灵者”的身份开创了一种求索于潜意识和幻想的力量的自由诗风,就是印象派, 兰波更是化身为“任何人”轮流登场,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在身心俱裂的矛盾中探求存在与超越。
敢情就是超越自我 追求人类的所有矛盾以及灵魂高度 了解真正的 人 是什么样的

影片里 当时兰波已经不满足于现实 和自己的笔风  他认为自己写的都是些空想 都是垃圾 他渴望太阳 非洲 (他自己说的)他想要的是亲身体验 而不是困在图使馆里 伦敦这里 费劲脑汁想一些事情
也就是说他现在是被迫写作 (也算是为了魏)因为写作他不能去追求 生活 因为写作他放弃了自己想要的
莱昂纳多演的很好 超帅的呢

关于电影《全蚀狂爱》的问题

2. 全蚀狂爱的影片评价

影片《全蚀狂爱》是以魏尔伦的视角来诠释他与兰波的爱情虐恋,自邂逅兰波伊始,为其所吸引,一起享受欢乐的生活,旅行直至惨剧发生。因此,片中的兰波也因出自魏尔伦双眼而带上了主观色彩,包括其中略隐略现的嫉妒情感。自蓝波脚部肿瘤归国,影片就转变成男性版的洛利塔,美感直下。影片先后不同色泽的兰波或许也预示着,情感来临与离开时,双眼凝视下的欲望客体不同的的变化,情人眼里出西施,果然所言不虚(网易网评) 。

3. 全蚀狂爱的介绍

《全蚀狂爱》是优阿格涅丝卡·霍兰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大卫·休里斯主演的的传记电影。影片于1995年11月3日在美国上映。这部传记片以19世纪的法国诗人兰波和魏尔兰的生活经历为主要内容,再现了他们独特的关系。

全蚀狂爱的介绍

4. 全蚀狂爱的剧情简介

《全蚀狂爱》剧情简介:
1871年,17岁的诗人兰波(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 饰)接受当时已是著名诗人魏尔兰(大卫·休里斯 David Thewlis 饰)的邀请,去往巴黎。当时魏尔兰已经结婚,妻子家境富有。但他偏偏对这个恃才傲物,举止怪异,放浪不羁的兰波,着迷不已。
他因此而抛下妻子,与兰波流浪到伦敦,同居在了一起,过着放纵不羁又贫困潦倒的生活。在疯狂的两年同居生活中,两人相互追逐,彼此伤害,纷争不断。1873年,在最后一次争执中,魏尔兰开枪打伤了兰波逮捕并被判入狱两年。
之后兰波一人孤身返乡,四处漂泊,经历繁杂,甚至贩卖军火,最终37岁时病逝于非洲。听到死讯的魏尔伦,一脸哀伤。在他面前,恍惚坐着那个曾让他心痛的兰波,抚摩着他的手。他想起了兰波曾说的那句话,“永恒,我找到了。那就是太阳与海,交相辉映。”

扩展资料:
一、影片介绍
《全蚀狂爱》,由阿格涅丝卡·霍兰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大卫·休里斯、罗曼娜·波琳热、多米尼克·布兰科等主演的电影,于1995年11月3日在美国上映。该片以19世纪的法国诗人兰波和魏尔兰的生活经历为主要内容,讲述了二人之间的同性恋故事。
二、角色介绍
亚瑟·兰波(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饰),他的思想激进前卫,受到魏尔伦的邀请来到巴黎,并和魏尔伦一家住在一起。魏尔伦对他着迷,二人后来同居。
保罗·魏尔伦(大卫·休里斯 饰),法国诗人,在当时有一定的名气。与兰波相识后欣赏他的才气,并爱上了兰波。魏尔伦后来为了兰波抛弃妻子和孩子,两人去了比利时、英国流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蚀狂爱

5. 看了全蚀狂爱之后,查了很多资料,有不少疑问

我自己感觉吧~ 
1.他拿的是狗的陶瓷物件,就好像是束缚住了狗的灵魂,所以他把狗砸了, 再或者,狗都是自由派,自由派可能是当时诗人的一个派别,就好像中国的豪放派婉约派之类的,他说这句话是对那些诗人的讽刺。
2.这个,或许他想表明就算是男人,也照样可以吸引男人的把,或者是表现出一个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之类的把。
3.爱的把,我想一个是有家室的人,一个未成年,或许对男人之间的爱情表示怀疑或者是不承认,但内心是爱的,只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再或者翻译不一样把?哈哈
4.这个没注意....感觉是的哈~
5.不是的把,他爱蓝波的思想、对事物的看法、处理事情的态度,他觉得只有蓝波才懂得他的内心,而他也明白蓝波。而他老婆在他看来就是个白痴把,不能明白作为诗人的他的心境。
6.对他的爱呗.....哈哈  个人想法~~  不知道和你是不是想的一样~?

看了全蚀狂爱之后,查了很多资料,有不少疑问

6. 观后感:全蚀狂爱

(1)剧情最多给三星,一星给小李子的颜值,作为一个传记类的电影确实不能要求剧情方面更多。因为写了兰波的一生,节奏非常快,甚至前半部分很多跳跃性的东西,对于电影来说,节奏断开的很突兀,魏尔伦对兰波的印象太刻意的描写突出,为了接下来的剧情能够顺理成章,看着的时候还以为一开始只是欣赏,结果没想到为了后面的故事,一上来就阐述成爱情。行吧,也不是不行。即使是内容尽可能的加快速度了,还是拍了大概两个小时。后半部分节奏好了很多,但是整体基调变得有些沉重,看得人只想叹气。很多逻辑点难以自圆其说,比如兰波看到一个年纪和他差不多的士兵死在他去打水的路上,我一瞬间以为他要说只有死亡才是永恒的追求,结果他的结论是要成为每个人,用他们的视点去看世界……这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吗?
  
  
 最后的结尾,兰波的尸体上被盖上白布,和回忆中那个少年士兵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或许真的暗示了他已经到达了他想达到的永恒吧(死亡才是能到达的永恒)yu。
  
 (2)魏尔伦问兰波:你爱我吗?兰波说:你知道的,我喜欢你。
  
 是啊,最开始或许确实是最单纯的喜欢。一个人,一个知己,有才华,又了解你,欣赏你,即使世界上所有人都不懂你,他也依然支持你。
  
 我出旅费,你负责帮我找回写作的灵感吗?不全是如此。兰波试探的接近,试探的靠近,可当他真的和魏尔伦在一起,这个人的缺陷却越发明显。他对爱情不忠,却是由兰波自己造成的。
  
 “Whatever binds families and married couples together...that's not love. That's stupidity or selfishness or fear. Love doesn't exist. Self-interest exists. Attachment based on personal gain exists. Complacency exists. But not love. Love has to be reinvented. ”
  
 他能坚定的告诉魏尔伦这不是爱,可他自己就知道什么是爱吗?
  
 我不知道,但他说不出口爱。他只说我喜欢你。他看到魏尔伦左手上的结婚戒指时发狠扎在他手心的刀子,我原以为是因为对他已婚不舍不得和家庭断绝关系却又和自己纠缠不清的恨,
  
 【为什么是苦艾酒。一杯“real absinthe”的苦艾酒喝下去有至幻作用。
  
 第一次喝完之后兰波一刀划到魏尔伦的结婚戒指,所以重重的刺了下去。是对侮辱爱的报复,我也私人猜想这是种“精神洁癖”不是爱情的,不,有爱情的,但不全是爱情的。
  
 第二次喝完他看到了死去的兰波,这时候再划了一次,没有戒指。他吻了他。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034042/answer/153901110
    
 这个解释确是更有深意。他离不开魏尔伦,却因为魏尔伦对爱的态度,对爱的亵渎,没有办法说出自己爱他。
  
 这个男人,又老又丑,又不忠,喜欢新鲜肉体,灵魂却摇摆不定,贪恋安逸,世俗又丑陋。
  
 可兰波还是离不开他。
  
 魏尔伦在旅馆里对他吼,是你求我回来的。
  
 兰波轻佻又傲慢地说,那是我当时没有想到典当你的衣服。
  
 那一瞬间或许真的以为他对魏尔伦真的没有爱情。
  
 可当他被抓起来,兰波失魂落魄地回到家乡,锤着桌子疯狂喊着的仍是他的名字。
  
 他在信里说,你是我唯一的朋友。也许那封信其他什么内容都是假的,但这句话里的感情也是真实的。
  
 你是唯一了解我的,即使没有肉体的关系,即使除了爱之外,你仍是我的知己。
  
 (3)
  
 魏尔伦从牢里出来,约了兰波见面。
  
 兰波先是说,自己已经不写作了。
  
 “世界太老,无新鲜事。”他初登场时,不过16岁,因为被重点描述的才华,抹淡了人们对他年龄的认知。16岁的少年,有梦想,有才华,有傲气,怀着一颗改变世界的心。可当年岁渐长,发现世界左不过就是这样,能写的已经写尽了。世界是这样,爱情是这样,梦想是这样。认清了,就不想了。没有了欲望,也没有创作的动力。
  
 魏尔伦反问他,你最害怕什么。
  
 兰波答:我最害怕变成我自己眼里的那种人。
  
 或许也因此,他说,我是恨你的,恨你那一枪,没有打准。
  
 兰波问魏尔伦:如果我的身体,和我的灵魂只能选择一个,你选什么。
  
 他回答身体的时候,兰波在想什么呢,了然还是失望。了然于从你一直对待爱情的态度,我早就知道会是这样;失望于,你总是了解我的,却总不能给我我想要的。
  
 (4)
  
 相见不如怀念,总是如此。
  
 (5)
  
 最后兰波的妹妹请求魏尔伦把兰波的手稿还给他们。
  
 魏尔伦最后把她的名片撕碎了。
  
 或许因为她重复了多次那句【去芜存菁】
  
 因为兰波曾经烧过不要的手稿,而留下的,他写了什么就是他想表达的,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都不行。
  
 知道最后,他还是了解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