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2015年9月份出台吗

2024-05-06 05:47

1.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2015年9月份出台吗

有望在2015年出台。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可能以“1+N”形式发布。其中, “1”是指首先会出台一个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意见,“N”是指十几个配套方案。2015年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从国资委职责来看,2015年国有企业改革有七大任务:
第一,要深入做好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工作。要对不同类别国有企业,明确主要特点、发展目标、改革方向,分类推进改革调整,加强分类监管、分类考核。明确对具体中央企业的商业目标,包括保值增值、经济增加值、利润率、负债率、可持续分红水平等财务指标,完善整体的配套评价体系。
第二,要稳妥、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坚持一企一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防止大轰大嗡,防止“一混了之”。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力争在解决“管理人员能上不能下、员工能进不能出、收入能增不能减”的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国有企业冗员问题严重,相当一批企业冗员超过1/3,必须尽快解决。2015年,亟需研究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的可操作性政策,亟需研究职业及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减少行政任命管理人员,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
第四,要积极推进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要加快完善相关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务求实效。积极做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和国有企业棚户区改造工作。
第五,要加快推进“四项改革”试点。各试点企业要及时总结推广成熟经验和有效做法,以点带面加快推进改革。
第六,要稳妥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国务院国资委为此已专门发了通知。在组织实施中,要注意把握工作的重点对象。本次薪酬制度改革重点对象是中央和国资委管理的领导班子成员。需要研究市场在配置人力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中央企业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国有企业内部职工的薪酬分配,要依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由企业自主决定。
第七,是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各级国资委都要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授权一批,下放一批,收缩一批,移交一批,把该放的坚决放到位,把该给的坚决给到位,同时对该管的也要管到位。大力推动公共管理部门的简政放权。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2015年9月份出台吗

2.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的方案难点

国企改革实质上就是资源和利益的重新分配和调整,改革难点就在此。国企改革方案迟迟未能出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权力分散导致“五龙治水”的局面仍存在,使得改革方案长期处于交换意见和摩擦阶段。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要对国资、国企改革的阶段先有准确判断和明确分工。由于中国特色国资改革是一项开拓性的实践,在全世界范围内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又是伴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体制转变的“双转变”复杂条件下而成长的,所以其本身也处于一种发展与变化交织的状态。必须把矛盾理清,才利于化解。

3.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的介绍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有望近期出台。该方案将是囊括国企分类、改革布局、公司治理、监事会强化和党建工作等多方面的“1+34”项文件。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的介绍

4.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的1+N方案

国资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由国企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总揽,具体起草分归了国资委、发改委 、财政部和人社部等部门,已形成“1+N”顶层设计文件。顶层设计方案中的“1”为《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N”为34项文件,包括《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国有企业功能定位与分类》、《关于国有企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设立的改革方案》、《剥离企业办社会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指导意见》、《规范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指导意见》、《国有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等。其中,《完善国资管理体制的改革方案》由财政部牵头制定。而国资委起草的《关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内部人控制的意见(送审稿)》和《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均已成文,提交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审议。2015年1月12日,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审议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工作的意见》、《关于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员工持股试点的指导意见》两项文件,也包括在了“N”之中。

5.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的八大矛盾

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至少有八个方面要考虑。一、尽快出台分类改革的实施意见。国企改革必须从分类开始才能有效地推动分类管理和改革。国资监管改革中最大的问题,是以行业还是以功能分类。把国有资产分为经营性资产、资源保障资产和公益性资产,是一种科学性划分,难点是资源保障资产的细分问题。二、投资经营公司决定体制框架。投资经营公司到底是什么要讲清楚,国资委的定位、投资经营公司的定位涉及到跟一级大型国有企业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个定位,这些改革是不清晰的。三、继续利用好境内外股票市场、产权市场和债券市场,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更多地引进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企业改制重组。把标准设定清楚,以利于遵守。四、薪酬改革方案及细则制定。干部体制改革和薪酬体制改革,解决激励机制。五、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涉及继续深化建设规范董事会试点工作,进一步规范董事会运作,加强董事队伍建设,优化董事结构,完善外部董事的选聘、评价机制,完善董事会和外派监事会的工作机制。六、职工持股问题。也包括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经营管理者选聘、考核、奖惩和退出机制。继续深化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七、改革标准问题。规范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改革方案,该方案已经讨论通过,即将出台。八、监管与反暴利问题。包括国资流失的法律责任、对“一把手”的党建纪检工作、纪检派驻问题。这八项内容是相互贯通、相互联系的整体,实际是解决八个分开的矛盾。这便是功能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政企分开、劳资分开、内外分开、企业社会分开与条块分开。要有一个思路非常清晰的顶层设计,才能把这八个方面的问题解决好。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必须有总体方案,主次分明,列出菜单。国企改革方案是一个体系,由顶层牵头设计、部委分工协作、省市呼应的局面已经形成,说明中国国企改革已经步入主次分明、上下结合、全面深化新阶段。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全面展开,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蓝图和实现路径也逐渐清晰。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的八大矛盾

6. 如何贯彻落实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

 到2020年,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五个改革基本原则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握的根本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积极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坚持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要成为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
  3、坚持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
  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握的重要关系。增强活力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本质要求,加强监管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保障,要切实做到两者的有机统一。继续推进简政放权,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守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5、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
  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采用的科学方法。要正确处理推进改革和坚持法治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正确处理搞好顶层设计和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的关系,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分类推进,把握好改革的次序、节奏、力度,确保改革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国企改革的六大重点任务
  1、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2、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
  3、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4、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
  5、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严格责任追究。
  6、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切实落实企业反腐倡廉“两个责任”。
  国企改革增强国企活力和竞争力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坚持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1、依法落实企业自主权
  继续推进简政放权,依法落实法人财产权和自主经营权;转变国资监管机构职能,由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将依法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切实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保障经理层经营自主权,法无授权任何部门和机构不得干预。
  2、推动企业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
  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以推进董事会建设为重点,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等等。
  3、促进企业公平参与竞争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四点加强国有企业监管
  1、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准确把握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的转变。该管的要科学管理,决不缺位;不该管的要依法放权,决不越位。
  2、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依法自主开展国有资本运作,对所出资企业行使股东职责,按照责权对应原则切实承担起保值增值责任。
  3、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
  4、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稳步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7.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还有哪些难点亟待突破

【难点之一:国企功能界定和分类】
新的形势和历史阶段下,国有经济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何种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调研发现,各界对改革方向仍有诸多不同见解:比如,在改革方向上,分歧体现在:以管资本为主会否导致国有经济控制力下降?资本化之后,是否需要对现有国有资产、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是否需要保留功能性国有企业?等等。
“必须从分类开始才能有效推动分类管理和改革,目前国资监管改革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以行业还是以功能进行划分,当前应尽快厘清相关问题,尽快出台分类改革的实施意见。”
【难点之二:国资监管体制怎么改?】
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则是众多人士认为最为紧迫的任务。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层面对于国资委“管得过多过细”的批评较多,要求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呼声高涨。新形势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该遵循怎样的监管模式?已成立运作11年的国资委该如何重新定位?
眼下关于国资管理体制,各方面研究较多的是管理体制框架究竟采用两层还是三层架构。但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邵宁看来,“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要定位准。”国资委改革是紧迫的任务,“自我改革是最重要的,既不能越位管太多,同时也不能理想化什么都不管。”
一些权威人士认为,考虑到当前为数不少的国有资产上依然附着包括富余人员等在内的很多社会负担,过渡期国资监管定位应包括管资本、推动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化解历史问题和确保社会稳定等。
【难点之三:混合所有制怎么混?】
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过去一年中,一些央企和地方国企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不过,从国有资产整体通盘考虑,在哪些行业搞混合所有制?哪些不能搞?哪些领域应该大力搞?在明确国有经济功能定位和分类之前,怎么混仍然不甚明确。
一些层面推进的混改中出现诸多困境,比如混改公私双方都有疑虑,国有企业担心国有资本流失,私有企业担心国有企业机制僵化,损害利益。“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形势非常复杂。”在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楚序平看来,问题核心在于怎么保护中小股东权益,规范大股东行为。
一个各方面达成的共识是,改革过程必须公开透明,坚持程序公正、公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必须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绝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谋取暴利的机会。
【难点之四:寻求国企改革突破口】
国资国企系统问题纷繁复杂,很难简单设定某个理想模式,指出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进行全面推进,如何在繁多的头绪中厘清关键性问题,找到改革突破口,并以问题为导向设计具可操作性的改革步骤极为关键。

国企改革顶层设计还有哪些难点亟待突破

8. 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如何做好顶层设计?

我在中大咨询的官网上了解到有关十四五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问题,上面谈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垄断行业国有企业改革需要进行“顶层设计”,针对产权、治理、运营、竞争、价格、监管等方面内容进行系统设计,采取整体渐进的改革路径。

垄断行业要按照“网运分开”的改革思路,放开竞争性业务,保留纯自然垄断业务的国有资本控股。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在垄断行业竞争化改造任务完成之前,垄断行业的企业产品和服务仍要实行政府定价,仍需加强包括投资和价格在内的政府审批和监管。改革路径和时序的设计非常重要,万万不可在保留垄断结构的条件下放开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