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为什么我不看好此次微软重组?

2024-05-04 09:25

1. 李开复:为什么我不看好此次微软重组?

表面上,微软正在解决内部缺乏协调和创新不足的问题,实际唯一目的在于确保公司长期利润增长,尤其在微软的新产品方面。昨天虎嗅编译的文章已指出:鲍尔默的重组计划给微软企业文化带来“一个巨大的风险”。“微软必须要打造一种全新的文化,连同财务激励因素一起,这样才能让重组发挥效果,而不会发展成一次灾难。”而纵观所有目前为止对微软重组的评论分析,曾在微软工作过的李开复的这篇分析可谓最清晰、直接,也不无犀利。从他的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一家大公司面对新形势如何勉力为之、却难再造基因的窘境。转载如下:微软宣布了期待已久的重组。微软重组有几个重点:1.中心化大公司组织结构。鲍尔默强调这是个“一个微软”的策略,以大公司战略为核心。也就是说微软将从一个“业务型组织”调整到“职能型组织”。过去每个业务群像是一个子公司,拥有相当大的自主权,每个高管负责多产品,但是只专注下列的职能之一:工程、市场、商务或销售。微软希望经过此改变能一致划技术平台和用户体验。2.强调消费者,强调硬件。近年微软在消费者方面节节败退,而在企业级别软件却做的不错。这次重组可谓背水一战,加码消费者。另外,微软暗示了也会参加和主导更多硬件。3.鲍尔默的角色更加重要。从部门收回权力,让更多决策要到鲍尔默层面才能决定。这次改组是鲍尔默“最后一次机会”,他将背水一战。4.顺便处理高层升迁。大公司往往会用改组来给部分人更大的权利,消减一些其他人的职权,让他们知难而退。这次Craig Mundie,KurtDelbene和Rick Rashid失权,更早StevenSniofsky和Don Mattrick离职,可能也都是看到了对他们来说,未来不更美好。我对这次重组并不看好,因为有下列几个比较大的问题:1. 改组影响执行速度。移动互联网时代速度最重要,这样的一个重组可能会导致协调成本更高,决策更慢。比如说Skype是很重要的资产,但是它进入微软后面市 场份额开始下滑,而这次重组可能对这类“需要快”的产品带来巨大的打击、在越来越多公司用“轻公司、创业”模式来寻找更快的时候,微软不与时俱进,却改组 成了“重公司、整合式决策”。2.赌注太大,不够务实。微软的强项是企业级软件,而在消费者领域,微软被在苹果、谷歌、Facebook打的满地找牙。因此,我个人认为微软不妨接受消费者业务未来不可避免慢慢地衰落。希望企业级的成长能弥补,因为企业级对IBM、Oracle、SAP的 战役还是可能赢的,也有巨大的价值。但是,这次改组我们看到是微软对消费者领域依然充满信心,增加投入。虽然消费者技术确实带来企业级的革命,但是感觉这 是bet the company move是一个打不赢的战役。而且,整合一整个公司可能带来比较大的成本,而有些整合可能并没有双赢,而且还可能带来包袱。3. “一致化”不是用户的需求。鲍尔默提出:新组织架构要“为 PC、平板电脑、手机和 Xbox 提供一致的用户界面”。如果过去 10 年我们学到了什么,就是这些设备需要根据场景开发合适的界面,不是不可以一致化,但是把一致化当作主要目标,就是把微软作为中心,而不是把用户需求作为中 心。最经典的历史案例就是 Windows Mobile 早期最大的问题就是公司要求和 Windows 整合,结果整个体验像 Windows 却很难运用功能,也不是用户需要的。另外,微软希望消费者购买“全套微软”设备,这也是个困难而不务实的目标。4. 大公司架构反微软基因。微软的管理基因是“牛仔”,最成功的产品线和领导者是最独立不听话不协作的。最好的例子就是打造 Xbox 的 J Allard,和曾经成功管理 Office 多年、并曾经拯救 Windows 的 Steven Sinofsky。微软很多中高层奋斗的目标就是成为下一个“领头牛仔”,能做到一个业务群的 CEO。而这次的重组不但不符合牛仔基因,还限制了中高层的梦想(因为最高能达到的级别只是“工程集团负责人”,而不是“业务群 CEO”)。估计会有更多中高层领导流失。如果这个改组要成功,微软需要一个新的文化,给优质员工不同的期望值和激励机制,而这是很难很难的。5. 职能型公司如何问责?一个接近千亿美元业务,近十万人的公司,实在不适合职能型的组织架构。一个组织架构的可持续性,很大程度要看是否能达到问责 (accountability),而最简单有效的制度就是划分成产品线,让每个业务群的负责人有自己的季度盈亏目标。这次改组的职能型架构,把所有盈亏 目标都放在鲍尔默身上,向他汇报的人却只有工程、市场、商务等目标,感觉很难运营,很难管理,很难衡量,很难持续。6. 鲍尔默是否胜任。鲍尔默本身是一个卓越的单业务管理者和一个超级销售专家。但是他在 CEO 层面表现欠佳,在战略、协调上一直表现不佳。这次把更多协调的工作和大量的多产品线的决策压在他一人的肩膀上,令人很难乐观。7. 高层失血严重。我一直认为Steven Sinofsky是CEO的最好人选,他虽然强势凶悍,但是他在每个职位上都能够放权,也能达到他人达不到的执行效率。他在一年前离职,可能就是鲍尔默无 法给他一个更高的接班人职位(今天的改组,也看到了没有二号人物的角色)。

李开复:为什么我不看好此次微软重组?

2. 为什么要离开微软? Google和李开复的双向选择

按给媒体的公开说法,李开复投奔Google是为了实现两个理想:“我的目标是让每一位用户都接触并使用上最先进的技术,同时我也想为中国的发展和创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话有人认为是堂皇之词,但至少后一条,我是相信的。从功利的目的去理解,我相信黄皮肤的李开复在微软尽管位置舒服,但已经不可避免遭遇玻璃天花板,或创业,或跳槽,或转行,反正离开是早晚的事情;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我相信,李开复身上凝聚着某种中国传统情结,以至于左右了他的生活选择。
大概就在去年,李开复曾经给不少媒体人士发过一封邮件,说他建了一个个人网站,希望媒体帮助宣传一下:“这个网站与微软无关,纯粹是我私人的行为。”其目的是“想建一个公开的讲台,让任何的学生问我任何的问题,无论是求学、技术,还是成长、做人,而且都能很快地得到回答。”而此前,他的著名的给中国大学生的三封信及几百场演讲,早已使其成为中国青年人的良师益友。
一个离开中国数年、远在彼岸的跨国公司的副总裁,为何愿花大量时间成本,与中国学生谈求学、成长和做人?难道仅仅是作秀?毫无疑问,这个出生在台湾,父亲是政治家、历史系教授的人,身上传承了一些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类的中国儒家信条。显然,在美国,李开复无法实现这种价值观,离开微软,到中国来,更符合李开复的人生诉求。
从这一点来说,李开复是值得尊敬的,我想,在Google,李开复大概也能兑现其市场方面的价值。那些关于李背叛微软不讲诚信的指责显然过于片面,在法庭宣判之前,谁都无权妄言背信弃义。
Google显然不会为了帮助李开复实现理想而选择他,但当过滤早先的选角传言——从周鸿祎到古永锵——之后,你会发现,没有人比李开复更适合于Google在中国的事业了,李不但比周、古二人更有资历,而且,他更适合于Google中国类似于精神教父的角色,他的从业经验、技术实力、儒雅形象、治学方法、中美文化背景都使其在中国的知识青年当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这特别有益于Google中国建立之后保持其特有的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对于Google来说,这因素极其重要,几乎相当于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Google在中国最需要的也正是一个精神教父的角色。
李开复的执行能力、营销能力或许要差一些,可Google看重的偏偏就不是这些。市场执行能力差些不错,但素有超级猎头之称的李开复的优势是有实力召集一支强有力的技术队伍,营造一个吸引人才的优越环境;营销经验少些是事实,但Google一向擅长的是无招胜有招,几乎从不做传统营销,但它是近年来影响力上升最快的世界知名品牌,或许李开复开放而友好的“用户界面”更契合Google的营销特色呢。
从单纯技术角度分析李开复的加盟很容易小瞧了Google。
尽管李开复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及网络多媒体等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又曾经是负责微软.NET自然用户界面业务的副总裁,但不能因此冀望于他个人能够为Google带来什么搜索技术方面的突破。Google怎会为了挖一个技术高手之类的简单目的去挑衅强大的微软?挖角李开复是Google的一个公司战略事件,而非一般的策略性事件。从Google与李开复的双向选择反推,是可以窥见Google在中国市场的意图的:高调进入、立足长远、人才与品牌建设优先。Google在中国选择了李开复,它要建分公司,又要建研究院,这表明,刚刚来华密探过的埃里克-施密特想在中国克隆一个强大、纯正而又神似的Google,而不是仅仅把这个市场当做收割Money(银子)的稻田,这很容易理解,中国和印度(去年Google刚在那里建立研发中心)两个新兴市场的网民总数有1亿以上,潜在用户更高达10亿以上,其利在长远。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这次从微软挖来李开复博士,其意义并不仅仅体现在中国市场上,它所表现的前所未有的高姿态以及对于微软官司的毫不畏惧的抗辩都表明,这个史上风头最劲的互联网公司终于不再满足于与微软大哥大暗中较劲,难道它要捋起袖子,大干一场了? (南方都市报)关键人物李开复祖籍四川,1961年生于台湾,11岁赴美国读书。他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卡内基—梅隆大学就读,获计算机博士学位,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和网络多媒体等领域颇有造诣。
李开复研制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1988年,美国《商业周刊》授予该系统“最重要科学创新奖”。此外,李开复还开发了“奥塞罗”人机对弈系统,并于1988年一举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而名声大噪。

3. 为什么要离开微软? Google和李开复的双向选择

按给媒体的公开说法,李开复投奔Google是为了实现两个理想:“我的目标是让每一位用户都接触并使用上最先进的技术,同时我也想为中国的发展和创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话有人认为是堂皇之词,但至少后一条,我是相信的。从功利的目的去理解,我相信黄皮肤的李开复在微软尽管位置舒服,但已经不可避免遭遇玻璃天花板,或创业,或跳槽,或转行,反正离开是早晚的事情;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我相信,李开复身上凝聚着某种中国传统情结,以至于左右了他的生活选择。
大概就在去年,李开复曾经给不少媒体人士发过一封邮件,说他建了一个个人网站,希望媒体帮助宣传一下:“这个网站与微软无关,纯粹是我私人的行为。”其目的是“想建一个公开的讲台,让任何的学生问我任何的问题,无论是求学、技术,还是成长、做人,而且都能很快地得到回答。”而此前,他的著名的给中国大学生的三封信及几百场演讲,早已使其成为中国青年人的良师益友。
一个离开中国数年、远在彼岸的跨国公司的副总裁,为何愿花大量时间成本,与中国学生谈求学、成长和做人?难道仅仅是作秀?毫无疑问,这个出生在台湾,父亲是政治家、历史系教授的人,身上传承了一些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类的中国儒家信条。显然,在美国,李开复无法实现这种价值观,离开微软,到中国来,更符合李开复的人生诉求。
从这一点来说,李开复是值得尊敬的,我想,在Google,李开复大概也能兑现其市场方面的价值。那些关于李背叛微软不讲诚信的指责显然过于片面,在法庭宣判之前,谁都无权妄言背信弃义。
Google显然不会为了帮助李开复实现理想而选择他,但当过滤早先的选角传言——从周鸿祎到古永锵——之后,你会发现,没有人比李开复更适合于Google在中国的事业了,李不但比周、古二人更有资历,而且,他更适合于Google中国类似于精神教父的角色,他的从业经验、技术实力、儒雅形象、治学方法、中美文化背景都使其在中国的知识青年当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这特别有益于Google中国建立之后保持其特有的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对于Google来说,这因素极其重要,几乎相当于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Google在中国最需要的也正是一个精神教父的角色。
李开复的执行能力、营销能力或许要差一些,可Google看重的偏偏就不是这些。市场执行能力差些不错,但素有超级猎头之称的李开复的优势是有实力召集一支强有力的技术队伍,营造一个吸引人才的优越环境;营销经验少些是事实,但Google一向擅长的是无招胜有招,几乎从不做传统营销,但它是近年来影响力上升最快的世界知名品牌,或许李开复开放而友好的“用户界面”更契合Google的营销特色呢。
从单纯技术角度分析李开复的加盟很容易小瞧了Google。
尽管李开复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及网络多媒体等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又曾经是负责微软.NET自然用户界面业务的副总裁,但不能因此冀望于他个人能够为Google带来什么搜索技术方面的突破。Google怎会为了挖一个技术高手之类的简单目的去挑衅强大的微软?挖角李开复是Google的一个公司战略事件,而非一般的策略性事件。从Google与李开复的双向选择反推,是可以窥见Google在中国市场的意图的:高调进入、立足长远、人才与品牌建设优先。Google在中国选择了李开复,它要建分公司,又要建研究院,这表明,刚刚来华密探过的埃里克-施密特想在中国克隆一个强大、纯正而又神似的Google,而不是仅仅把这个市场当做收割Money(银子)的稻田,这很容易理解,中国和印度(去年Google刚在那里建立研发中心)两个新兴市场的网民总数有1亿以上,潜在用户更高达10亿以上,其利在长远。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这次从微软挖来李开复博士,其意义并不仅仅体现在中国市场上,它所表现的前所未有的高姿态以及对于微软官司的毫不畏惧的抗辩都表明,这个史上风头最劲的互联网公司终于不再满足于与微软大哥大暗中较劲,难道它要捋起袖子,大干一场了? (南方都市报)关键人物李开复祖籍四川,1961年生于台湾,11岁赴美国读书。他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卡内基—梅隆大学就读,获计算机博士学位,在语音识别、人工智能、三维图形和网络多媒体等领域颇有造诣。
李开复研制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1988年,美国《商业周刊》授予该系统“最重要科学创新奖”。此外,李开复还开发了“奥塞罗”人机对弈系统,并于1988年一举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而名声大噪。

为什么要离开微软? Google和李开复的双向选择

4. 微软副总裁李开复眼中的比尔盖茨

身为微软的全球副总裁,李开复是在微软职位最高的华人。他非常乐意把他所知道的真实的“盖茨故事”讲给中国人听。虽然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讲比尔·盖茨,但这一回他讲了两个新版本。 
 
   第一个故事与盖茨的谦逊有关,这也是李开复其人一直以来对比尔·盖茨的评价(下面是李开复先生的口述实录)。 
 
   在商业方面也有很多关于比尔的传说,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但是让我最惊讶的是这样几个小故事。
 
     我有一个朋友在微软专门帮助比尔准备讲稿。这个朋友告诉我他最景仰比尔的地方是比尔非常专业,每次演讲前,比尔都会自己仔细研究他写的演讲稿,进行批注并认真地准备和练习。到台上讲的时候都会讲得很好。
 
     而且,比尔每次演讲完,都会下来和我的朋友交流,问他“我今天哪里讲的好,哪里讲的不好?”,他不是问问就算了,还会拿个本子仔细地记下来自己哪里说错了。 
 
     一个人在事业上做得如此成功,但还能这么敬业、这么谦虚、这么永远愿意学习,实在难能可贵。
 
     很多人成功了就变得很自大、自傲。比尔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比尔·盖茨的“落泪是金”。 4爱情笑话 4法官警察与小偷 4医院笑话 
 
   很多人可能不大理解比尔的心理,但是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他是为事业、为用户做了非常大投入的人。
 
     有一次公司副总裁开会时,不知道什么激起了他的情绪----也许是那时候我们经常被某些政府批评的缘故,他感觉很委屈,站起来激动地跟我们说:
 
 
 
     微软已经做得这么成功了,我完全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我的家庭上面了,但今天我还这么专注于我的工作,是因为我认为人们还没有完全享用到软件可以带给他们的福利。
 
     过去我们最自豪的一件事情就是微软是第一家向业界证明软件是可以作为一个独立产业存在的`公司,以前没有别的公司这么认为过,以前软件总是硬件的一部分。
 
     我们证明了可以造成一个这样的生态环境,可以把软件做成一个低摩擦、高利润的一个行业。如果做得好,软件公司和硬件公司完全可以彼此互补、帮助用户解决很多问题。” 
 
   比尔当时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我最激动的一刻是有一年到印度去做慈善捐赠的时候,我在印度一个乡下看到了一些医生,他们看到我就非常兴奋地来感谢我-----感谢我的理由是因为有了微软的技术,他们能够做远程治疗,能够救治很多本来救不活的病人。” 
 
 
               
                      比尔说到这里早已是热泪盈眶,他觉得这才证明他真的帮助世界做了一些事情。比尔接着说:“我不能在这个时候觉得我已经把该做的都做完了,我们在前25年对世界做了一些事情,后10年可以做得更多,所以我对公司还有非常大的承诺,我希望在未来10年真的能够把软件能带给人的福利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李开复最后这样评价他的“老板”比尔:“这倒不是说他是多么了不起的企业家,你可以从他所做的慈善事业中看出来,他是要把自己的财富贡献出去。 
 
     我对他特别敬仰倒不是因为他的技术,也不是因为他的财富,也不是他的战略商业头脑,而是说他这么成功还能如此谦虚,有这样的胸怀,对世界上用户的福利抱着热切期望,这是让我感动的地方。
 
     我们听完了他讲这些话都站起来开始鼓掌,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