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为什么定国号为大元?

2024-05-20 03:14

1. 忽必烈为什么定国号为大元?

1271年11月,忽必烈采纳刘秉忠、王鹗等儒臣的建议,根据《易经》“乾元”的意思,正式建国号为大元,并颁布《建国诏》。  
 
蒙古自从成吉思汗建国以来,一直用族名充当国名,称大蒙古国,没有正式建立国号。忽必烈登上蒙古汗位后,建年号为“中统”,仍然没有立国号。随着忽必烈统治日益巩固,他决定在“附会汉法”方面再迈进一步,把自己的王朝建成传承汉族封建王朝正统的朝代。忽必烈建国号大元,明确表示他所统治的国家已经不只属于蒙古一个民族,而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继续。

忽必烈为什么定国号为大元?

2. 忽必烈为什么定国号为“大元”

1271年11月,忽必烈采纳刘秉忠、王鹗等儒臣的建议,根据《易经》“乾元”的意思,正式建国号为大元,并颁布《建国诏》。  
 
蒙古自从成吉思汗建国以来,一直用族名充当国名,称大蒙古国,没有正式建立国号。忽必烈登上蒙古汗位后,建年号为“中统”,仍然没有立国号。随着忽必烈统治日益巩固,他决定在“附会汉法”方面再迈进一步,把自己的王朝建成传承汉族封建王朝正统的朝代。忽必烈建国号大元,明确表示他所统治的国家已经不只属于蒙古一个民族,而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继续。

3. 忽必烈为什么将国号由“蒙古”改为“大元?

忽必烈作为一个蒙古人,在建国之后,竟然将国号改为“大元”而不是继续沿袭“大蒙古国”,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呢?在我看来,忽必烈将国号改为“大元”是有两个原因的。其实都是他自身的原因,一个是因为他从小就有鸿鹄大志,不甘只统治蒙古一个民族;另外一个则是因为他对汉文化的热爱。

我们都知道蒙古自从成吉思汗建国以来,其国号一直都是“蒙古”人们称之为“大蒙古国”。在忽必烈登位之后,年号变成了“中统”,当然这并不是正式的国号后来在听取了中原的一些知识分子的建议之后,将国号改为“大元”。当然,元字是有来由的,其取自忽必烈的“附会汉法”。根据《易经·坤卦》中的记载,“元”是大、首的意思,是对无边无际的浩瀚的宇宙的惊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昭示着中国朝代的继续,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民族,而是一个国家。

在历史上,忽必烈一直都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第三代,小时候因为蒙古的传统,自然也免不了要学习驰骋疆场的技术,但跟别人不一样的是他也接受了一些较好的教育。1251那一年,忽必烈的个个做了大汗,也相当于是最大的掌管事物的那个人,因此便更加激起了忽必烈的雄心壮志,立志要统治一个国家,并让他延续,而非一个民族,一个朝代。所以他将国号改为“大元”并不奇怪。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据说忽必烈从小就喜欢汉人的文化和历史。对于一个历史的热爱者,虽然他没有办法自己为国号而取名,但是他可以诚心的听取中原人的建议,将原本的“大蒙古国”的国号毫不犹豫的换成了“大元”

忽必烈为什么将国号由“蒙古”改为“大元?

4. 忽必烈统治时期为什么称为元朝 大元国号是怎么来的?

提到蒙古帝国,世界上几乎很少有人不知道,因为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横跨亚欧两块大陆,如此之大的蒙古帝国想要统治好可不是一件简单事,所以在成吉思汗时期就把蒙古帝国分别分给了自己的四个儿子来管辖,在这期间蒙古帝国仍不断向外扩张,版图最大时是在忽必烈时期,达到4500多万平方千米,也正是在忽必烈时期,蒙古帝国的中心来到了中原地区。
     
 忽必烈的即位也是经历了一番波折,众所周知忽必烈是铁木真的孙子,是有权继承汗位的,但是成吉思汗光儿子就有四个,于是便把土地分给四个儿子成立了四个汗国,那孙子更是多的数不过来。在铁木真去世后,汗位由窝阔台继承,窝阔台后由蒙哥接替,但帝国仍然是分开管理的,这就使得有很多有权利继承汗位的人开始觊觎,蒙哥死后,汗位就开始空缺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虽然蒙古帝国已经建立,但蒙古人天性扩张侵略的脚步却没有停下,在第三任可汗死后,有能力继承的人有的还在外征战,于是汗位的继承就不是看能力了,而是看谁先召开继承大会的地方。这其中有两个人最有竞争力一个是阿里不哥,另一个就是忽必烈了,这两个人都是蒙哥的弟弟,所以竞争是相当的激烈。这时的忽必烈还在和南宋打仗,但是好不容易等到这么个机会怎么能放过的,也不顾面子什么的赶紧和南宋议和先回家继承汗位,就这样忽必烈先召开大会,称汗,但是这可把另一个急坏了,也在本土召开了集会,称大汗。
     
 但是这时就出现了支持者的纷争,因为忽必烈承袭汉制,使用和采纳了很多汉人的治理办法,这就使得多数蒙古贵族觉得不应该支持忽必烈,于是兄弟二人便开始了四年的内战,最终还是忽必烈胜利了,顺理成章成了大汗。这下蒙古国就成了“大元大蒙古国”,所以其实元朝是根据汉人的国号提出的,大蒙古国称为“元蒙”。
     
 忽必烈学习汉人治理国家,大元的由来也是取自《易经》中的“大哉乾元”,并且将首都迁到了今天的北京,真正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大蒙古国从此就成了中国的 历史 王朝的一部分了。其实早在成吉思汗时期蒙古人就开始就接受和学习汉文化,减少杀生等等,到了忽必烈时期很多蒙古人都与汉人并无两样,所以使用汉人的方法来治理国家是最好的选择。

5. 忽必烈为什么将国号由“蒙古”改为“大元

忽必烈改国号体现了他的雄心壮志,在他看来想要统一国家改国号是必须,自然他也受到了成吉思汗的影响,他相比成吉思汗做得更好想有目的的扩大自己的领土,还有一方面他认为只有接近汉人的习惯风俗用他们熟悉的国号,一步步打入人心的统一才能真的成功,说明他是一个深谋远虑的统治者,他认为自己在以后统一全国以后肯定会改国号迁都,提前融入汉族人的生活为了以后的发展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首先,忽必烈在统治大内蒙古的时候,就是应为当时的大内蒙古战乱纷纷,有着很多的战争是非,所以,当时改名字为“大元”,意为象征着蒙古境内能和平,能有着大元的思想和大元的一种行为规范。能有着很多的能力行为,有着很高的信心做到以后的大内和平,一条心,能为以后的事情做出自己的一份份努力。其次,就是因为受到一些文人志士的影响和指导,能在未来的统治与管理中做到没有私心,能为了以后的国家发展做到一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忽必烈的爷爷,成吉思汗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而不是一个战略家和管理者。元朝的江山是成吉思汗靠着自己强大的军事才能和战斗力,一点一滴的打拼出来的。但是,成吉思汗只是盲目的扩张,而不注重对自己领土内的管理,硬件达到的同时,没有注重软件的完善。而等到忽必烈继承王位的时候,这种不加以管理而出现的弊端日益明显,自己领地内的反动和战乱也层出不穷。因此,忽必烈下定决心改变这种局面。他仿效黔朝汉人的管理制度,将自己的国号定为元,在政治体制上也效仿了汉人的模式,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他将自己的国号定为元是必然的要求。

忽必烈为什么将国号由“蒙古”改为“大元

6. 元世祖忽必烈是什么时候完成统一的?

忽必烈是在1279年顺利完成统一的。忽必烈从大蒙古国可汗变为元朝开国皇帝,然后再到全国统一,期间一共花费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继任为大汗忽必烈是拖雷的儿子,而拖雷在成吉思汗逝世之后将兄长窝阔台拥立为新大汗,而他自己则为监国。窝阔台逝世之后,大汗之位由他长子贵由继承。不过待贵由去世之后,大蒙古国的汗位便转移至拖雷这一脉。拖雷这一脉最先登上大汗之位的人是蒙哥,此人是拖雷的长子。蒙哥共在位八年,而在他病逝之后身为他四弟的忽必烈于1260年正式继任为新大汗。

称帝建元忽必烈的即位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同样对汗位存有觊觎之心,为此他们二人也是就汗位展开一场争夺战。这场争夺战在忽必烈当上大汗之后也仍未平息,后来直至1264年忽必烈才将阿里不哥彻底击败。阿里不哥被击败之后大蒙古国又因为忽必烈推行汉制的原因而逐渐发生分裂,最后四大汗国纷纷脱离出大蒙古国。四大汗国的脱离并未让忽必烈就此打消推行汉制的念头,所以他在1271年的时候又同中原皇帝一样称帝,并设立年号。除此之外,他还将大蒙古国改为了元朝,并迁都至大都(即北京)。

统一全国在建立元朝之后,忽必烈开始全力出兵攻打南宋。1276年,元军顺利攻占南宋都城所在临安。随着宋恭帝的投降以及传国玉玺的转交,南宋自此灭亡。不过此时南宋尚有一些残余势力苟存,他们的活动范围主要为更为南方的沿海地区。这些海上流亡势力直至1279年才被彻底歼灭,元朝自此完成全国统一。

除了攻伐宋朝之外,忽必烈在位期间还曾多次出兵远征安南、占城以及日本等国,但是征伐结果均不尽人意。等到了1294年,忽必烈以七十九岁高龄病逝。

7. 揭秘:忽必烈为什么要将蒙古国号改为大元?有何原因?

 忽必烈已是成吉思汗创业以来的第三代,因为有父祖开创的局面,忽必烈的早年生活,想必和成吉思汗当年赤手空拳打世界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虽然因为蒙古人的传统,免不了还要学习驰马疆场,但是也有了条件接受一些较好的教育,和起于草莽的成吉思汗迥异了。1251年,忽必烈的亲哥哥蒙哥做了大汗,忽必烈得到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元史世祖本纪记载道:帝在潜邸,思大有为于天下,延藩府旧臣及四方文学之士,问以治道。岁辛亥,六月,宪宗即位,同母弟惟帝最长且贤,故宪宗尽属以漠南汉地军国庶事。
  由此可见,早在漠北做藩王的时候,忽必烈就有大有为于天下的抱负,在他的身边开始聚集一些有学问的人才。忽必烈对汉族的文化很有兴趣,非常的神往,这就象我们今天很多国家的年轻一代,都十分神往心中的自由世界一样,所以,当时的忽必烈就已经延聘了不少的 *** 到王府来做幕僚,向他们学习 *** 的文化和制度,这些许多汉族的幕僚中间,有一个当时叫做子聪的和尚,他就是后来主持营建北京城、改国号、制定朝仪的刘秉忠。
  公元1271年的旧历十一月,由刘秉忠领衔,几位大臣给忽必烈上了呈文,呈文说:元正、朝会、圣节、诏赦及百官宣敕,具公服迎拜行礼。就是说按照忽必烈认可的方案,改国号行朝仪的一系列策划工作已经完成了,忽必烈非常高兴,批准了他们的方案,正式建国号为大元。为此,朝廷下了一道诏书,公告天下。
  在古代,朝廷的诏书也都是很好的文章,因为写诏书的人都是当时文人的冠冕,如果没有一流的文章手段,做皇帝的也不可能任用他来为自己草诏,所以,这些诏书也都可当作好文章来一读,这类文章一般来说,都非常大气、庄严,又有雄辩的说理,又有华丽的辞藻,甚至还有平易近人的态度,让天下的人听起来能够心服口服。不信的话可以试读一下这分诏书,诏曰:
  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绍百王而继统。肇从隆古,匪独我家。且唐之为言荡也,尧以之而著称;虞之为言乐也,舜因之而作号。驯至禹兴而汤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还,事殊非古。虽乘时而有国,不以义而制称。为秦为汉者,著从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是皆徇百姓见闻之狃习,要一时经制之权宜,概以至公,不无少贬。
  我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四震天声,大恢土宇,舆图之广,历古所无。顷者,耆宿诣庭,奏章申请,谓既成于大业,宜早定于鸿名。在古制以当然,于朕心乎何有。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兹大冶流形于庶品,孰名资始之功;予一人底宁于万邦,尤切体仁之要。事从因革,道协天人。于戏!称义而名,固匪为之溢美;孚休惟永,尚不负于投艰。嘉与敷天,共隆大号。真是漂亮的文章,是出于刘秉中的手笔吗?
  刘秉忠生于1216年,比忽必烈仅小一岁。当时的北中国,由辽、金两朝的统治已经超过了两百年,刘秉忠的父亲和爷爷,都曾经是金国的官吏。由于家庭有入仕的传统,十七岁的时候时候,刘秉忠也曾进入当局的下级机构做刀笔小吏,算起来这一年该是1233年,而金国被灭也在这一两年间,而此前数年华北地区早已经兵戈不断,可见刘秉忠刚刚参加工作,就是在蒙古国的行政序列中,只不过象他这样下级的文官,实在无须对局势负什么责任,专业技术人才,不管怎么改朝换代朝廷都是需要依靠的。
  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绍百王而继统。肇从隆古,匪独我家。且唐之为言荡也,尧以之而著称;虞之为言乐也,舜因之而作号。驯至禹兴而汤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还,事殊非古。虽乘时而有国,不以义而制称。为秦为汉者,著从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是皆徇百姓见闻之狃习,要一时经制之权宜,概以至公,不无少贬。
   

揭秘:忽必烈为什么要将蒙古国号改为大元?有何原因?

8. 元世祖忽必烈算不算千古一帝?

我的理解是,所谓千古一帝,就是那个开创一种先例,影响几千年的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称的上千古一帝真还不少。另外一点就是,不能用现在的政绩评判标准去判断。始皇帝,嬴政,这是一位,千古一帝。汉武帝刘彻,这是一位。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这是一位。隋炀帝杨广应该算一位。元世祖忽必烈是一位。清康熙皇帝是一位。清道光皇帝凑个数。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