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推出“麒麟电池”,对于新能源锂电池板块有没有带动作用?

2024-05-01 00:48

1. 宁德时代推出“麒麟电池”,对于新能源锂电池板块有没有带动作用?

在3月26日的电动汽车论坛上,宁德时代公司代表人宣布已经推出了第三代高校成组技术,其代号为“麒麟电池”。这款电池电量相对于4680系统提升13%,大概可以让汽车多跑几十上百公里,在这种有胜于无的情况下,的确对新能源锂电池板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仅仅百公里对经常跑长途的人来说,还是改变不了新能源汽车的短板,所以说麒麟电池对新能源锂电池板的带动作用得根据消费者需求来选。
一、“麒麟电池”带动作用利好的一面
新能源车和动力电池的产能过剩,担忧市场上一直都在备受关注。所以宁德时代选择推出麒麟电池也是有原因的。麒麟电池的系统重量、能量密度及体积能量密度将继续引领行业最高水平,同时在同样的化学体系和同等的电池尺寸下,麒麟电池的电量相对于4680系统提升了13%,确实可以让汽车多跑上几十上百公里。从电池性能方面来说,确实提高了,对于宁德时代和新能源板块也属于利好作用。
二、虽然利好,但无法改变新能源锂电池的短板
但是还需要结合当前能否产量以及成本去考虑,随着上游碳酸锂价格的提升,电池企业成本也被迫涨价,同时还存在着限产提质的任务,终端汽车品牌们也随之开始提价。当前锂电池企业面临着一定的成本压力,如果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未来也不排除汽车厂商继续涨价的可能,从短期上来说宁德时代推出“麒麟电池”是属于利好的一面,但是其程度一般。同时麒麟电池所提升的百公里里程,对长途人来说还是不够用。
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还处于一个有待提升的时期,推出麒麟电池也算是一种进步,对新能源锂电池板块确实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是其短板还没有被克服,所以需要新能源汽车公司继续研发。

宁德时代推出“麒麟电池”,对于新能源锂电池板块有没有带动作用?

2. 动力电池产业剧变中,宁德时代拿什么保住“一哥”地位?

 继市值上超越中国石油后,宁德时代就一直处于“风暴眼”中。 
   昨日,据财联社报道,宁德时代将向现代 汽车 集团专属平台“E-GMP”打造的二款车型供应动力电池,供货时间将于2023年开始。 
   对此消息,宁德时代虽然并未做出回应,但其股价却很快发生了变化。据Wind数据显示,昨日宁德时代收盘股价大涨8.18%至404元/股。 
   而在6天前,宁德时代连发多个公告表示,“投资不超过120亿元建设四川宜宾动力电池制造基地”、“投资不超过120亿元建设广东肇庆动力及储能项目”和“投资不超过50亿元建设福建宁德一汽动力电池生产线扩建项目”,合计投资总计290亿元。
   受此消息利好的影响,自次日开盘高开3%至379元/股后,2月4日收盘股价继续上涨至388.5元/股,涨幅达到1.97%。 
     早在2月1日,宁德时代就发布了一份“非公开发行股份上市流通提示性公告”,公告表示将解除限售和实际可上市流通的股份,占其目前股本总数的5.25%,而解禁上市流通日为2月4日。 
   据界面新闻统计,这次宁德时代的解禁市值为4332.89亿元,几乎占到其发稿前总市值9555.5亿元的一半。 虽然目前解禁股持有者并未表态是否会减持,但资本市场对此依然表示担忧。 
   其实,自宁德时代超越中石油后,其股价就一直上演着“过山车”的走势。 而这背后,或许反映着宁德时代“内忧外患”的不稳定现状。  
      宁德时代2020年12月31日-2021年2月9日K线图,截图自Wind
   受疫情影响,去年新能源 汽车 的销售受阻,动力电池行业由此受到波动,需求和装机量随之下滑。正因如此,宁德时代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表现并不优秀。 
    此外,在上月接连发生的宁德时代旗下电池工厂的爆炸事件,也让其陷入短暂的动荡之中。  
   而在外部市场方面,随着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发展,动力电池行业的竞争却逐年加剧, 宁德时代虽依然坐在“一哥”的位置上,但身边的威胁并不少。  
   先不说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国内动力电池厂家的追赶,LG化学及松下等海外电池厂商近几年也开始逐鹿国内市场、并紧追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市值一度超越中国石油,外界将此视为新能源 汽车 将逐步代替燃油车的信号。 
   在群雄并起的时代里,宁德时代是否能坐稳动力电池“一哥”的位置?
   
    “基本满意。” 
   十四年前,曾任中国石油董事长的蒋洁敏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这样表示,彼时的中国石油的确能撑得起这个评价。 
   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在A股风光上市,首日开盘价一度被投资者推高到48.6元/股,也用71181亿元的市值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值公司。
    殊不知,这家昔日里全球第一市值的公司,却在十四年后被一家制造动力电池的厂商在市值上所超越。 
   据中国能源报报道,就在去年12月21日,宁德时代的股价涨幅超12%,当日收盘股价为325元/股,市值也随即达到了7571亿元。一周后,在12月30日,宁德时代股价涨幅达到10.39%,收盘股价为340元/股,市值也达到7920亿元,一举超越中国石油当日7558亿元的市值。
      宁德时代与中国石油市值对比图,数据来源于Wind,连线出行制图 
   今年开年后,这样的涨势还在继续。1月4日收盘时股价实现高涨15.09%至404.1元/股,这之后,股价继续飞涨直至到1月7日,收盘股价达到413.23元/股,市值达到9626亿元的新高。 
    不过,就在宁德时代正向万亿市值冲锋之时,却被踩下了“刹车”。 
   1月7日,据“宁乡发布”微博称,当日晚间湖南邦普循环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湖南邦普”)老厂车间发生爆炸起火事件。据“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显示,该公司属于宁德时代控股的子公司。 
   作为当事方的宁德时代对此事故虽很快做出了回应,但由于这家公司主要负责宁德时代电池产业中回收部分的业务,受此影响宁德时代次日收盘时股价为404.5元/股,降幅达到2.11%,市值在一天内蒸发203.32亿元。
    此后一周,股价的颓势继续延续。 1月11日股价继续走低,当日收盘价为390元/股,降幅为3.58%;期间虽有小幅反弹,但股价的降幅并没有得到缓解,在八天后收盘股价降到366.11元/股的低点,当日市值也跌至9000亿元以下。
   到了1月20日,宁德时代股价回涨至收盘价391.4元/股,涨幅一度达到了25.29%。 在业内看来,这一回涨与前日其公布的专利有很大关系。 
   1月19日,宁德时代公布了两项与固态电池相关的发明专利。据专利文件可以看到,这两项专利都与固态电解质相关,将有利于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发挥。自上月初蔚来推出150kWh固态电池包后,宁德时代这一专利成为这一领域又一进展。
   宁德时代固态电解质相关专利信息,截图自“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
   受此消息的利好影响,此后几天宁德时代的股价一路走高,于1月22日重回400元股价,当日收盘价为408元/股,市值也重回9100亿元之上。 
    但很快,宁德时代的股价再次由于爆炸事件而陷入“泥潭”之中。 
   1月20日晚间,德方纳米控股子公司曲靖市麟铁 科技 有限公司(下称“德方纳米”)发布公告称,当日上午其一个室外尾气吸收塔发生爆炸。据德方纳米曾披露资料显示,其公司在2014至2016年均为宁德时代的前五大供应商。此外,据“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占其公司总股本的40%股权。 
   这之后,宁德时代虽然对此爆炸事故很快做出回应,并表示只是参股关系,未参与其公司的生产运营, 但也没有挡住股价的下跌。 
   就在事故发生的下一周,宁德时代的股价再次下跌,自1月25日收盘时的396.95元/股降至1月29日收盘时的354.11元/股,降幅达到了4.27%,这也是宁德时代在上月股价的最低点。 
   而到了本月初,宁德时代股价继续走低。2月1日,其股价收盘价为350.33元/股。但随着宁德时代连发多个扩产公告后,及时将股价的下跌再次止住。 自2月2日发布公告后,宁德时代股价开始回调,至2月4日收盘时,股价较2月1日股价已回涨38.17元/股。
   至此,从宁德时代于去年12月超越中国石油、股价也随即达到了413.23元/股的高点后, 截至本月5日收盘其股价已上演了多次起伏,堪比坐上了“过山车”。  
   其股价的不稳定,或许也反映着宁德时代颇具挑战的现状。
   
   在目前动力电池这个赛道上,已坐到“头把交椅”的宁德时代压力也不小。 
   去年10月,宁德时代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了0.8%;实现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4.24%。这也是宁德时代去年前三季度首次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 
   虽然宁德时代在第三季度交了一份较为好看的“成绩单”,但也无法遮盖住前三季度的颓势。据财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5.22亿元,同比下降4.06%;实现净利润36.82亿元,同比下降2.07%。 
    对于宁德时代去年前两季度的发展不利,与疫情不无关系。 
   随着去年年初疫情的爆发,去年上半年新能源 汽车 的产销量大幅降低。据中国 汽车 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新能源 汽车 产销量分别为39.7万辆和39.3万辆,分别同比下降36.5%和37.4%。 
   “去年上半年突发疫情及政策影响导致新能源 汽车 销量集体下滑,而动力电池装车量也随之下降,从而影响电池供应商收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对北京商报这样表示。 
   在外界看来,随着疫情逐渐被控制,其营收和净利润应该会得到回升。 但对于宁德时代而言,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曾作为“立身之本”的技术路线已摇摇欲坠。  
   早在2011年,宁德时代就在福建宁德市成立,但在彼时的动力电池赛道上,已然慢了许多,它前面已有比亚迪和国轩高科两个已实现“自给自足”的玩家。 
   作为宁德时代创始人的曾毓群自然也看到了这点,于是在公司创立之初,就另辟蹊径——没有将当时市场普遍认可的磷酸铁锂路线作为主打路线,而是选择了成本更为高昂的三元锂路线。 
    就在曾毓群做出这个选择后,政策也帮了他一把。  
   在宁德时代成立的一年后,中央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 产业规划(2012-2020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要达到150Wh/kg以上,而在那时只有三元锂电池能达到这一指标。
    于是,在政策红利的“加速”下,宁德时代于2017年借势超越了比亚迪和国轩高科,一举成为了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哥”。 在这之后,宁德时代继续在三元锂电池方面做着研发,并在两年后推出并量产了“811电池”。
      宝马iX3搭载的宁德时代811电池,图源宁德时代官微 
   简而言之,811电池即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和锰三者配比为8:1:1的三元锂电池,这一电池可以将能量密度提升至170Wh/kg,并有效的提升装载此款电池的新能源 汽车 的续航里程。 
    811电池虽有诸多优点,但自推出后就一直备受质疑。 
   首先就是电池的安全性。据未来 汽车 日报报道,去年国内市场发生了超过20起新能源 汽车 自燃事故,这其中多为装载三元锂电的车型。而随着去年比亚迪与宁德时代的一场“针刺试验”,更将宁德时代的811电池的安全性送上舆论的焦点。 
    “按照目前的技术,811电池系统做到不起火几乎不可能。如果要做到单体电芯不起火,估计会采用固态/半固态电池,或者较大地牺牲能量密度。” 新能源 汽车 行业专家傅振兴对车市物语这样表示。
   除了安全性之外,三元锂电池目前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步被挤压。 
   据中国 汽车 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去年1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1月,国内三元锂电池共计装车5.9GWh,同比累计下降8%;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4.7GWh,同比累计增长上升13%。按照这个趋势,2021年磷酸铁锂的装机量大概率会超过三元锂电池。 
   正如如此,去年业内一度有传言称“宁德时代会放弃811电池”,宁德时代虽然对此进行辟谣, 但三元锂电池的安全性和市场份额受挤压等“内忧”问题依然存在。 
   相比于“内忧”的困扰,对于宁德时代而言,“外患”或许更具有威胁。 
   其实,宁德时代前几年之所以可以坐到“一哥”位置上、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威胁,还要得益于政策的扶持。 
   2015年,工信部推出动力电池“白名单”,国内新能源车企只有采用“白名单”中企业的电池才能获得补贴,进入“白名单”之中就有宁德时代。 
   借此,宁德时代在政策的扶持下驶入发展“快车道”。2019年,包括华晨宝马、宇通客车、中通客车、厦门金旅、北汽、中车集团、吉利在内的各个车企,宁德时代电池的装机比例都在90%以上。 
    但随着当年工信部取消了“白名单”,挡在外资动力电池企业面前的“墙”被推倒,这些企业就此进入国内市场再无阻碍。 而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一哥”的宁德时代,首当其冲地迎来了LG化学、SK等外资电池企业的挑战。
   据SNE Research 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8月,LG化学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占全球市场的15.9%,排名第一,宁德时代以15.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这之后,宁德时代虽夺回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的位置,但LG化学和松下依然在其身后紧追。
      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数据来源于SNE  Research,连线出行制图  
   其实,随着宁德时代在市值上超越中国石油后,在业内看来一个新的能源时代就随之开启。但对目前的宁德时代而言,除了要面对自身“内忧外患”的问题之外,还要思考一个“老问题”—— 如何继续稳住动力电池行业“一哥”地位?  
   
   “对于许多竞争对手而言, 汽车 电池通常只是他们的几个业务领域之一。但对我们来说,一切都要围着电池转,我们必须成为这个领域的最强者”。 
   在宁德时代创立不久,在被媒体问到对于公司及未来的思考时,曾毓群曾这样回答道。 
    但要让宁德时代做到这点,其实并不简单。 
   这是因为在新能源 汽车 行业自发展以来,就存在着一个惯例—— 鸡蛋不会放在同一个筐里。 简言之,就是任何一家车企并不会只选择一家动力电池厂商作为供应商,而是同时选择几家。
   就拿特斯拉为例,就目前其电池供应商就已经囊括松下、LG化学和宁德时代国际三大电池巨头。 “为保证其电池供应稳定,我们会选择多家电池供应商来供给电池。”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对媒体这样表示。
   而作为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头部企业的宁德时代,同样并不是车企的唯一选择。 
   大众2020年豪掷11亿欧元入股国轩高科,又选定万向一二三作为供应商;奔驰也投入千万欧元入股孚能 科技 。就连曾作为宁德时代的“伯乐”——华晨宝马也在去年7月选择了亿纬锂能。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动力电池企业无法满足众多新能源车企的需求,为了实现生产,车企们不得不选择多家动力电池企业作为供应商。 即使到了2021年,这样供需之间的不平衡依然存在。 
   “未来5年,锂电产业市场将迎来井喷期,快速进入到TWh时代。” 
   就在上月召开的中国电动车百人会云论坛上,曾毓群曾给出了这样的判断。在他看来,2021年开始全球锂电池行业将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需求会有明显的提升,但反观供给端,目前全产业链的产能供给增长相对较慢,有效供给不足。 
   换句话说,随着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快速发展,也让动力电池行业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但行业的基本规则并没有改变—— 满足更多车企的需求,来抢夺更多市场。  
   而从今年初开始,众多新能源车企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就已呈现出井喷式增长。 
   特斯拉国产Model Y强势登陆国内市场,由于超预期降价一度导致官网瘫痪;紧接着,蔚来发布了新车型ET7,据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对媒体表示,ET7订单量也超过预期。在之后,智己 汽车 也发布了自己的新车型,并开放预订。
      特斯拉国产Model  Y和蔚来ET7,图源特斯拉/蔚来官微 
   除此之外,像小鹏、威马、零跑等国内新能源车企、宝马、奔驰及奥迪等传统燃油车车企也都会在2021年推出旗下的诸多新车型。 
   从特斯拉、蔚来,再到小鹏、宝马等车企的高速放量,都在增大宁德时代为代表的动力电池厂商的电池供给压力。据高工锂电机构统计,2021年国内新能源 汽车 销量预期上调至197万辆,同比增速将超过52%,对应动力电池装机量达97GWh。 
    为了满足更多车企的需求和抢占市场,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企业们纷纷开始了扩产“运动”。 
   就在本月初,宁德时代就发布公告称,将在四川宜宾、广东肇庆和福建宁德投资建设动力电池基地及动力储能项目,合计投资总计290亿元。而在2020年12月底,宁德时代宣布,投资390亿在福建福鼎、四川宜宾、江苏溧阳三地增产扩产。短短几个月,就大手笔拿出近680亿元扩充产能。
   紧接着,比亚迪也发布公告表示,将分别以现金的方式对旗下的子公司进行增资扩产。
   除了头部动力电池企业在扩产上进行加速,它们身后的动力电池厂商们也开始奋力紧追。 
   上月,中航锂电宣布投资50亿元、规划产能为10GWh的项目即将迎来正式投产,二期项目规划已在进行中。而在去年,国轩高科柳州1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也开始动工;蜂巢能源宣布投资155亿元在欧洲建立24GWh电池工厂。 
    然而,就在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厂商做着扩产的同时,也开始发觉仅仅通过原来的扩产办法很难赢得更多市场,因为从去年开始已有很多新能源车企已不甘被电池厂商“卡住脖子”,开始亲自下场布局电池业务。 
   去年9月,马斯克在特斯拉的“电池日”上发布了旗下的新能源计划,并表示在两到三年后,当实现自给自足后,不排除向外输出电池产品。再到今年,蔚来、智己 汽车 和广汽新能源均已推出的旗下新电池技术,连线出行曾在《特斯拉、蔚来、广汽的1000公里续航电池,是真技术还是新噱头?》一文中进行了详细阐述。
    “虽然像蔚来、智己 汽车 等车企及品牌目前在电池方面,还在与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厂商合作,但在这些车企摸透电池生产工艺后,很大概率会真正自研电池,就像特斯拉那样,这样可以让成本降到更低。” 一位动力电池行业从业者对连线出行表示。
   正因这样,宁德时代为了在新的时代下,继续稳住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哥”地位,不再仅对动力电池业务进行继续布局和研发,也开始向其他业务开始拓展。 
   据北京商报报道,自去年开始宁德时代投资了包括同类电池厂商,并涉足上游电池原材料端、证券、 汽车 制造、人工智能及自动驾驶等领域。而在今年1月,宁德时代还参与了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线的C+轮融资。 
      宁德时代投资地平线信息,截图自“某企业信息查询平台”
    在业内看来,宁德时代开始向供应链上下游及新兴 科技 领域投资并不意外,参与投资和布局其他领域业务不仅可以稳固供应、平摊风险,也能提升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现在来看,随着新能源 汽车 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可以确定的是,宁德时代市值超越中国石油并不是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只不过,宁德时代要想在新能源时代下继续稳坐“一哥”位置,就  需要跟着时代变化随时主动出击。 

3. 宁德时代独领风骚 能否稳坐动力电池第一

 乘上了特斯拉的快速列车,宁德时代以3751亿元市值再度登顶创业板。在2020年伊始股市一片哀嚎的背景下,它的市值却将近翻倍。
   成为特斯拉供应商这一利好,引爆了股价。但背后是:宁德时代再次击败松下,连续第三年成为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113.4GWh,同比增长22.6%。其中,宁德时代以31.71GWh稳居榜首。
   
   “三电系统”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则是整车生产成本最高的零件。也正是如此,催生了一干电池供应商。此前,比亚迪一直不愿意将电池供应开放给更多整车厂,这给了宁德时代机会。
   近几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快速成长,让宁德时代占尽了“天时、地理、人和”。
   从默默无闻到超过3000亿元市值,这匹黑马用了9年。如今,低调的宁德时代创始人、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博士毕业的曾毓群已经在2019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上位列第224位,财富价值68亿美元。
   作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厂商,宁德时代的客户涵盖了一众海内外知名车企。在国内,宁德时代先后和上汽、一汽和吉利成立合资公司,从蔚来、小鹏 汽车 ,再到宝马、大众、戴姆勒,国内外所有车企,几乎都是其重要合作伙伴。成为了中国 汽车 产业里,极少的有话语权的零部件供应商。
   但在特斯拉面前除外。
   宁德时代之前,特斯拉与松下的密切合作长达10年。但双方的关系却逐渐产生裂痕。2019年4月,马斯克的一条推特将双方的矛盾公之于众。他称:因为松下电池厂未能满负荷运转,导致Model3产能受限。
   松下方面则不满双方合资的内华达州超级工厂长期亏损,以及特斯拉的不断压价。松下电器CEO津贺一宏曾公开表示:低估了和特斯拉的合作风险,目前难以从与特斯拉现有电池合作业务中赚取利润。
   最关键的核心零部件只有一家供应商,对于特斯拉而言,显然是极大的风险。对于控制欲极强的特斯拉创始人、CEO马斯克而言,或许也是不能容忍的。宁德时代之外,LG也进入了特斯拉供应商体系。马斯克也表示:“未来更倾向于多元化的电池供应体系。”
   在宁德时代的公告上则写着:“特斯拉没有责任和义务必须购买公司产品,对产品采购量不做保证,特斯拉将根据后续具体订单提出采购需求。”
   在当下的二级市场里,宁德时代正独领风骚。无论是技术、出货量,再到将一干车企纳入客户名单,它都是当下最热的中国零部件供应商。
   但未来呢?它能否坐稳动力电池“龙头老大”?它如何支撑已达3700亿元的市值?显而易见的是,这些都不能仅靠特斯拉。
   
    成立9年成为“龙头” 
   随着上海工厂Model 3和Model Y的国产化率提升,进入了供应商体系的宁德时代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2月3日,春节后开盘首日,宁德时代以5%的涨幅成为了中国股市“万绿丛中一点红”。随后一路走高。尽管在2月5日美股市场上,此前一路高涨的特斯拉股价大跌17%。但在2月6日收盘时,宁德时代在创业板上股价再度上涨3.72%,市值达到了3751.85亿元。
   从成立之初的100万元注册资金,到如今3617.14亿元市值,宁德时代只用了九年。
   宁德时代的前身是宁德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ATL)的动力电池部门。
   1999年,曾毓群成立了ATL。在2004年,ATL解决了苹果MP3锂电池循环寿命过短的问题,成功进入了苹果公司的供应链体系。随着苹果公司的市场扩张,ATL也一路扶摇直上,成为了行业翘楚。
   2011年,ATL的部分管理层和民族资本结合创立了宁德时代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宁德时代,CATL),将车载动力电池作为新兴业务独立发展。
   2012年,宝马伸出了橄榄枝。在当时,宁德时代还是无名之辈,拿下这笔交易费了不小的努力。想要进入德国企业的供应链,需要满足一系列严苛的标准。当时,宝马仅关于动力电池生产标准就长达800页——还是德文。
   但最终,和宝马的合作,让这家此前偏安一隅的动力电池企业声名鹊起。
   正如当年ATL站在了手机行业的风口上,宁德时代也刚好迎上了新能源 汽车 这股风。
   2014年,中国的新能源 汽车 开始出现爆炸式增长,这一增长与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免征购置税、不限牌照等优惠政策有巨大关系。2015年,国务院曾表示,我国 汽车 产业规模在2020年将达3000万辆,新能源车占比超过7%,达到200万辆。而到2025年,国家要求新能源 汽车 占比超过20%,达到500万辆。
   国内新能源 汽车 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之余,政策推动了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
   2016年,工信部颁发《 汽车 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录,其中把三星和LG化学等一干外资动力电池排除在外。这份名录和《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互相影响,只有搭载“白名单”目录内的电池的车型,才能获得国家补贴。
   “白名单”将日韩电池拒之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迎来了肆意生长的阶段。宁德时代的东风已至。
   从2014年到2018年,宁德时代的营收从8.67亿元增至296.1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1.75%。据宁德时代发布的2019年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盈利40亿~49亿元,同比上涨20%~45% 。
   2017年开始,宁德时代首次超过比亚迪成为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Top 1,也首次超过松下跃居全球首位。2018年,该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达23.52GWh,比上一年翻一番有余,其装机量继续位居国内市场第一,市占率增长到41.28%,并以0.2GWh的优势继续领先松下。2019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1.71GWh,国内市占率达到51.01%,连续三年在全球装机量中排首位。
   
    为什么是宁德时代? 
   谷歌前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曾说过:“如果有人邀请你上一艘火箭,不要问上去之后坐哪儿,你只要上去就可以。”
   宁德时代如今搭上特斯拉这艘火箭,真的只是幸运吗?恐怕并不是。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随着外资动力电池企业涌入,以及新能源 汽车 补贴退坡等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中国动力电池业也进入了洗牌期。而在这场浪潮中,宁德时代不仅屹立不倒,甚至还在继续扩大市场规模。
   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总装机量为62.38GWh,同比增长9.2%。宁德时代装机量达到31.71GWh,在中国市场市占率超过半成,达到51.01%。
   和2018年相比,中国动力电池行业排名前四的企业没有变化,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和力神,其中宁德时代装机量同比增长了39.8%。相比之下,名列第二、第三的比亚迪和国轩高科的日子就比较难过。由于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 汽车 销量出现下滑,比亚迪动力电池装机量受到影响,与宁德时代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2019年全年装机量为10.75GWh,市占率仅为17.28%;国轩高科的装机量则为3.43GWh。
   而根据宁德时代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19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约40.64-49.11亿元,同比增长20-45%;扣非净利润约35.98-42.23亿元,同比增长15-35%。
   经历行业洗牌期,宁德时代只是靠政策东风起飞的说法似乎不再站得住脚。用曾毓群的话说就是,在政策的保护伞下,“猪都会飞”。然而,当所有玩家都暴露在真空的市场环境中,谁的“护城河”更坚固就显现出来了。
   宁德时代的“护城河”在于技术优势。
   从三元锂、到811电池,宁德时代在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中的引领作用不能忽视,使宁德时代能成功超越比亚迪就正是在于其三元锂电池方面的技术优势。
   能量密度是动力电池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宁德时代方形三元811系电池能量密度最高达245wh/kg,接近海外龙头企业LG和SK的水准。对比国内比亚迪、国轩高科,宁德时代三元电池能量密度以绝对优势领先。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宁德时代方形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为167wh/kg,比亚迪约157wh/kg,国轩高科平均约170wh/kg,比亚迪并无优势。此外,比亚迪在高能量密度的811电池方面推进也相对缓慢。
   尽管在国内市场的市占率已经一骑绝尘,宁德时代并没有停止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毕竟松下还一直紧咬着和它相当的国际市场份额。
   2019年9月,宁德时代宣布推出全新的CTP高集成动力电池开发平台,即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传统电池包采用的是从单体——模组——电池包的成组方式)。由于省去了电池模组组装环节,宁德时代表示,较传统电池包,CTP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了15%-20%,电池包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了50%,将大幅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
   据宁德时代透露,这项创新使得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在使用同等电芯条件下可达到200Wh/kg以上,远高于传统电池包160Wh/kg以下的能量密度。不过,宁德时代并未透露电池成本下降多少。
   这项技术也许正是打动特斯拉的原因之一。一直以来,特斯拉采用的是松下提供的圆柱电池技术路线。据中信证券发布的研报称,圆柱电池包体积能量密度较低,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特斯拉产品的短板,偏弱的体积能量密度“软肋”使圆柱电池包应该不会是新能源 汽车 的长期主流选择。
   据中信建投测算,在保守、高电池单体能量密度、 叠加低电耗三个情景下,特斯拉 Model 3 采用宁德时代 CTP 技术可以分别获得约 12.3%、26.4%和 32.1%的工况续航提升。再考虑到 CTP 技术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零部件数量减少,生产效率提升,对整车成本的降低、车内空间的提升都有积极意义,整车设计的自由度或有所增加。
    能否稳坐第一 
   攻城容易守城难。坐在冠军的宝座上,宁德时代也面临着挑战。
   宁德时代与特斯拉的合作公告显示,二者的合作时间仅为两年。此前,马斯克也坦言,和宁德时代是“小规模”合作。目前,双方的合作还在“相互试探”阶段。宁德时代能否满足“刁钻”的特斯拉的需求、稳定度过磨合期?还未可知。
   马斯克对“低成本”有着长期的执念。在Model 3经历过“产能地狱”之后,特斯拉也开启了自造电芯之路。2019年,特斯拉先后收购Maxwell电池技术公司、加拿大电池制造商海霸(Hibar Systems),加强新型电池研发。在财报会议上,特斯拉也强调未来最重要的是继续降低电池成本。未来自产电池一旦实现,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国际厂商,其产品竞争力或将不复从前。
   另外,宁德时代还未来得及庆祝进入特斯拉供应链,那边就传来了其对手松下的消息。在宁德时代宣布与特斯拉达成合作的同一天,丰田 汽车 公司就宣布与特斯拉的独家合作伙伴松下成立合资公司,该公司将为丰田和其他客户开发电池产品,提供广泛且稳定的电池供给。
   而未来的中国市场,也由政策导向变为市场导向。一方面,随着大补贴时代结束,新能源 汽车 销量下滑严重,国内电池厂商的成本飞速上涨,高毛利率难以为继。同时,2019年6月,工信部废止了动力电池“白名单”,一定程度上刺激日韩电池厂商入局中国市场。
   与海外对手相比,尽管宁德时代在技术上的优势不可小觑,但在成本方面却并没有展现出明显的竞争力。2018年11月,瑞银的报告指出,特斯拉与松下合作生产的21700型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成本为111美元/kWh,比LG化学公司的148美元/kWh低37美元,拥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而目前宁德时代的成本超过150美元/kWh,稍逊于三星SDI名列第四名。
   不过,宁德时代和特斯拉的未来仍然充满想象。
   2019年10月,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工厂正式破土开工。根据计划,宁德时代欧洲工厂此次开工面积为23公顷,生产线包括电芯及模组产品,预计2022年可实现14GWh的电池产能。同年12月,特斯拉宣布位于柏林的超级工厂将在2020年1月份开始建设——两个工厂相距仅300公里,双方未来或能实现全球范围的合作。
   虽然已搭上特斯拉这艘“火箭”,但考虑到与松下的前车之鉴,特斯拉如何选择还尚未可知。而对于宁德时代而言,特斯拉也只是客户之一。
   保持客户结构不断优化,是宁德时代能成为行业龙头的关键因素之一。2019年,宁德时代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当年1月,一汽与宁德时代成立了“时代一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亿元。其中,宁德时代出资10.2亿元,持股比例为51%;一汽集团出资9.8亿元,持股比例为49%。至此,宁德时代的“朋友圈”,已经集齐六大国有车企。
   同年2月,宁德时代携手本田打造下一代电动车产品;5月,宁德时代和沃尔沃签订亿元订单, 成为沃尔沃电动 汽车 电池全球合作伙伴之一,为其下一代电动车型及北极星车型提供可靠动力;7月,丰田达成深度合作,共同研发电池新技术;9月,宁德时代表示将从2021年开始向德国戴姆勒的卡车供应电池。
   除了朋友圈新面孔之外,2019年11月,宁德时代的“伯乐”宝马集团表示将增加宁德时代的订单,从最初的40亿欧元增加到7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68亿元),供货时间为2020年到2031年。
   靠着大量预定订单,宁德时代得以继续稳坐全球动力电池冠军宝座。但对于宁德时代而言,它还需要不断创造想象空间。

宁德时代独领风骚 能否稳坐动力电池第一

4. 宁德时代能否坐稳动力电池龙头?

在目前的汽车行业中,纯电动汽车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而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动力电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较为知名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等,其中在2019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1.71GWh,市场占比51.01%。那么宁德时代能否坐稳动力电池的龙头呢?文青认为困难度较大。

比亚迪等企业步伐紧跟
在2019年,宁德时代市场占比为51.01%,而比亚迪以17.30%的市场占比位居第二。大家都知道,比亚迪主打的是磷酸铁锂电池,相比宁德时代主打的三元锂电池来说,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上确实较低,但是使用寿命较长,而且生产成本具有优势。再加上目前比亚迪旗下的超级磷酸铁锂电池,也就是俗称的刀片电池预计今年将会量产。根据比亚迪官方消息称,该种电池能量密度大为提升,而且生产成本有所下降。所以会对宁德时代旗下的三元锂电池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

国外电池企业的进军
除了国内电池企业步伐紧跟之外,国外电池企业涉足国内市场,也会对宁德时代的龙头地位造成影响。而在国外电池企业中,以日本松下和韩国LG化学最为常见。根据2018年的数据显示,在2018年全年宁德时代的市占率约为22%,而松下的市占率则约为21.4%,所以日本松下和宁德时代在伯仲之间。而随着我国不断放开对国外电池企业的限制,也会对宁德时代造成影响。

固态电池也在不断发展
除了目前不断发展的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之外,固态电池的关注度也在逐步提升。固态电池是采用固体电解质的电池,这种电池相比目前的液态电池来说稳定性更高,而且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可以有效的提高续航里程。

写在最后
因为目前除了宁德时代以外,其他电池企业也在不断的加大技术研发和国外电池企业的进军以及固态电池的发展,所以宁德时代要想稳坐动力电池的龙头地位,困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宁德时代能否稳坐动力电池龙头宝座?

由于国家对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高要求,三元锂电池突出重围,逐步取代了磷酸铁锂电池,动力电池行业这个转变也直接成就了现在的新能源巨无霸企业-宁德时代。从目前的出货量我们可以看到,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行业确实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2019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约62.2 GWh,同比增长9.3%,但就就宁德时代一家的装机量就已经达到了31.71GWh,占据了51%的出货量,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基本形成。

宁德时代能够有如此高的装机量和其主打的动力电池产品有非常大的关系。近几年,由于国家积极鼓励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三元锂相对于磷酸铁锂电池而言,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优势,纯电动汽车搭载该动力电池时,不仅能够拿到更高的国家补贴,同时也可以获得更高的续航里程,从而提升自身新能源车型的产品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直接推动了宁德时代的爆发式增长。

当然,随着国家补贴的慢慢退坡,甚至取消,磷酸铁锂由于高循环使用寿命和更高的安全稳定性,还是会重新回到乘用车的舞台,比亚迪也正在研发更高能量密度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相信2020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出货量将会进一步提升,从而推动比亚迪动力电池的出货量。2020年,动力电池白名单的取消,也会进一步加剧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洗牌。

小结
近日特斯拉也宣布了和宁德时代开展合作,后续国产特斯拉Model 3也将搭载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但在后补贴时代,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肯定会卷土重来,其他越来越多新型动力电池也会冲击三元锂电池的市场,如固态电池等,也就是说,如果宁德时代想要继续依靠三元锂电池就要稳坐龙头宝座,难度将会越来越大,当然,宁德时代肯定也会继续加大研发力度,进一步巩固其在动力电池的领先地位。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资讯,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宁德时代能否稳坐动力电池龙头宝座?

6. 探访新能源动力电池“销冠”诞生地 宁德时代为何备受青睐?


2020年宁德时代全年动力电池装机量达34GWh,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的24.82%、国内市场份额的50%,连续四年夺得全球冠军。我们熟知的特斯拉、蔚来、宝马等国内外一线品牌都是宁德时代的忠实“用户”,那么为何世界各大主机厂都如此青睐宁德时代的产品?带着这个问题,我探访了位于福建宁德的宁德时代总部和其附近的电池工厂。

众所周知,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电动车电池大体分为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两类: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低、相对安全、电池寿命较长;而三元锂电池虽然能量密度高、性能更好,但价格和安全性又是它的短板。这也使得众人对二者中谁才是更优选择争论不休。那么目前到底有没有一个相对完美的电池产品呢?在金融政策方面有一个“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nity)理论。“不可能三角”是指经济社会和财政金融政策目标选择面临诸多困境,难以同时获得三个方面的目标。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也不可能兼得。即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

而在工业制造领域同样也存在这个不可能三角。就新能源电池来说,不可能同时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好的安全性以及更低的成本。新能源电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系统,性能、安全性、成本之间相互制约,可以说是一门妥协的艺术。不过宁德时代通过技术的进步达到了更高层面的均衡,使宁德时代的电池成为了"六边形战士"。

安全永远是电池技术发展的基石。为此,宁德时代在电池材料选型上使用了多次实验得出的拥有高稳定性的电解液和正负级材料。为防止某一电芯因意外状况导致状态不正常,而后引发起火和爆炸,宁德时代在电芯上设计了防爆阀,一旦电芯出现问题防爆阀随之打开,泄去电芯中积累的气体和热量,避免发生热失控,影响其他电芯。在Pack和电池包模组的设计上宁德时代的工程师通过先进的模拟软件进行仿真,最终设计出先进的留道,保证一旦电芯出现问题需要泄压时,气体和热量可以流畅的排出到Pack或电池包模组外,杜绝热扩散。

在解决了电池安全性的问题后,便需要考虑如何让锂电池拥有更好的性能,毕竟在当下,电动车的补能问题还没完全得到解决,所以在相对条件下,提升单位体积的电池能量密度能为车辆带来更长的续航里程。对此,宁德时代在业内首创了CTP(cell to pack)无模组技术。即取消以往的中间状态模组,直接使用电芯组成电池包。与传统的MTP(module to pack)技术相比,由于不需要组装成模组,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零部件,省下来的空间可以放置更多的电芯。根据统计减少40%了零部件数量、提升了15%-20%空间利用率,最终能量密度提升了10%-15%。宁德时代的工程师透露,下一项CTC(cell to chassis)技术也已经在研发中。这次脑洞更大,打算直接将电池和汽车的底盘融合,这种设计不但能极大的提升能量密度还可以增强底盘的扭转刚性。


仅仅提升能量密度还不够,温度也是影响锂电池的一大硬性指标,过冷或过热都会影响锂电池的工作效率。这就是为什么寒冷地区新能源车的续航下降,性能下降。为了使电池包工作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宁德时代创新的使用了电池包“自加热”技术。与传统方式为电池包增加PTC材料的加热贴片来为电池加热不同,宁德时代的解决方式是利用高频开关来精确控制电池内部的短路时间,利用电池内阻来产生热量。换句话说,传统加热方式像是往电池包上贴上一些暖宝宝,不仅加热不均匀,能耗和质量也会增加;而宁德时代的“自加热”技术则是让电池内部自行发热,像是冬天喝下的一碗姜茶,由内而外的对整个电池包进行加热。
根据官方资料显示,宁德时代的自控温专利数量总计超过60余项,加热速率可以从传统模式的0.2-1℃/min提升至1.4-2℃/min,同时电芯之间的温差比起传统模式也更小。更重要的是,由于无需加入额外的配件,整个电池包的成本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目前电动车所谓的动力电池制造商。

在参观过程中我见证了针刺、火烧等实验。在针刺实验中钢针刺入电芯后,我只是观察到了电芯的电压有了一个轻微的下降,而电芯外观没有什么变化,没有冒烟、没有起火、也没有爆炸。而宁德时代火烧实验的流程是,把电池包放在温度是590摄氏度左右的火焰上烧1个小时,而国家的火烧实验的标准仅仅是130秒,我观察时实验已经时间过去了<span style="text-indent: 

7. 宁德时代净利润4年首下滑,动力电池一哥宝座能否坐得稳?

从零起步到市值超3000亿元,宁德时代只用了9年时间。
2019年,宁德时代营业收入458亿元,净利润46亿元。2020年一季度,疫情肆虐,新能能源汽车装机量大幅下降。4月28日,宁德时代发布一季报,营业收入90亿元,同比仅下降9.5%;净利润7.4亿元,同比跌近30%。

宁德时代一季报
在高技术门槛的新能源电池领域,宁德时代一路赶超日韩松下、LG化学等老牌企业,已稳坐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宝座,外界评价其是“黑马”。
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并不认可这种说法,公开说:“我们不是黑马,是厚积薄发。”
20年前,曾毓群参与创办锂离子电池企业ATL,为宁德时代的诞生埋下伏笔,其后两次关键抉择,在福建的宁德,曾毓群缔造了他的电池时代。

两次选择
1968年出生的曾毓群,早年学习的是船舶工程专业,后来南下广东,就职于东莞一家电子工厂,1999年,他辞去企业高管职位,同上司等人一起联合创办新能源科技(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简称ATL)。
彼时,索尼、松下等厂商,在硬壳、圆柱形电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后来者ATL选择差异化路线,下注移动电子通信设备将成为市场主流,果断主攻聚合物锂电池,由于其尺寸灵活多变,更能适应移动设备的电池需求。
曾毓群和同事来到美国,购买贝尔实验室的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授权。获得该授权的企业有数十家,所有购买者面临同一个困境:贝尔实验室配方制造的电池,在反复充放电后,电池会鼓气变形。
ATL的厉害之处在于,经过数次实验,团队去除了配方中低沸点的化学物质,造出了不鼓气的电池。在贝尔授权的企业中,ATL是唯一成功将该项技术产业化的公司,由此业界一举成名。
2000年后,MP3、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迅速普及,曾毓群第一次踏上时代风口,到2002年,ATL内置锂电池首次应用便携式DVD,成为一流代工厂,其后,应用于MP3、笔记本电脑、手机等品类,ATL也陆续进入到三星、苹果、华为、OPPO等知名厂商的供应链。
曾毓群个人也非常努力,他在2002年至2006年期间,在职就读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并获博士学位,然而,他并未过多分享到创业的红利。
创办初期为融资,团队出让了大量股权,投资者美国凯雷、英国3i集团等后来退出,ATL在2005年为日企TDK株式会社收购,中国团队成为经营者,曾毓群一度出任TDK高级副总裁等职。
2008年,曾毓群做了又一个决定,力主ATL成立动力电池团队,主攻环保电动汽车电池。应和的另一位高管是黄世霖,他带领团队成功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主动均衡功能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可用于公司的电动车及储能项目。
201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方兴未艾,受限于政策,100%外资的ATL无法进入动力电池行业,于是,曾毓群与黄世霖带领团队,从ATL独立出去创办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CATL),确立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为两大业务方向。无独有偶,曾毓群与黄世霖同为宁德人。
CATL注册资本2亿元,ATL持有15%股权,后于2015年完全退出。ATL至今仍是一家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生产者,累计出货50亿颗电芯。
宝马的订单
宝马汽车是宁德时代的贵人。
2012年,宁德时代成立不久,宝马公司看重创始团队履历,选择与其合作。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商业化的第一大项目,服务于华晨宝马规划中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及旗下的高压电池项目。资料显示,宝马向宁德时代提供800多页纸的动力电池生产标准,为帮助宁德时代制造符合要求的电池,华晨宝马高级别的工程师常驻宁德,待了两年多。
面向企业级客户,标杆效应至关重要。有宝马电池供应商的背书,宁德迅速打响业内的知名度,它也刚好踏入一个快速成长的行业。2012年,国务院对外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将推进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作为重点工作。
2014年,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新能源汽车共生产7.8万辆,销售7.5万辆,行业进入爆发式增长。
市场成长如此迅速,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大举进入。2015年,国家工信部推出动力电池企业“白名单”,日韩企业被拦在名单外,采用它们的电池无法享受补贴。这一政策,为宁德时代的迅速上量提供了时间窗口,营业收入由2014年的8.67亿元,一举跃升到次年的57.03亿元。
动力电池的百家竞逐,很快演变为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大头部企业的对决,其中,比亚迪主推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选择磷酸铁锂与三元锂电池两条腿走路。
在国内市场,由于原材料资源丰富、应用成本低等特点,磷酸铁锂电池是纯电动乘用车的主流选择,只是,此种材质能量密度低,因此续航能力不足,且低温衰退严重。
宁德时代则率先突破了三元锂电池技术。
2014年,宁德时代与宝马开展三元锂电池的合作,公司内部项目代码为“G38”,经过3个月钻研,这项锂电行业的创新成果诞生,为宁德时代带来35项专利。相比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大、充电快等优势,可支持长续航,抗低温,然而,受到撞击和高温时起火点较低,要有非常强的安全保护措施。
双方发展策略也不相同。受制于新能源汽车业务,在2016年,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曾对外表示:“比亚迪的电池也暂时不会对外出售,我们要保持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
此外,宁德时代没有向下游延展,并且广泛采用“电池商+车企”的合资模式,由其出电芯技术,汽车企业主导装配,这避免了与整车厂的利益冲突。比如,宇通客车一度连续3年位居宁德时代客户榜首,它就是比亚迪客车竞争对手。相反,比亚迪一度拒绝向外出售其动力电池,也维持其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优势,坐失市场份额。
2016年,政府恢复三元锂电池客车申请新能源推荐目录的资格,该类电池销量迅速攀升,次年的动力电池出货量中,三元锂电池占比高达45%。
2017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高达11.84GWh,同比增长50%,一举超越比亚迪,电池装机量位列世界第一,其收入规模则达到200亿元。2018年6月在创业板上市,首日收盘市值逼近800亿元,行业地位已不可动摇。
据宁德时代财报,2019 年实现销量40.25 GWh,较上年增长90.04%,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且与多家车企深度绑定,缔结战略同盟的整车企业有宝马、丰田、现代、戴姆勒、上汽、广汽、吉利、东风、长安等。

宁德时代净利润4年首下滑,动力电池一哥宝座能否坐得稳?

8. 宁德时代发布麒麟电池有何突破?

宁德时代全新动力电池解决方案麒麟电池续航里程将突破1000公里。动力电池厂家宁德时代就发布了CTP 3.0电池技术,命名——麒麟电池。新技术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在相同尺寸下,麒麟电池的电量相比特斯拉采用的4680电池提升13%,在续航里程上也可以突破1000公里。

宁德时代:

1、技术优势
想在技术上超过宁德时代,意味着要在技术上超强投入,不算之前的研发积淀,就以现在宁德时代的研发数据来看,1万多人的研发团队,拥有及在申请中的1万多项专利,哪个都是硬数据,其招股书披露的研发人员3332人,是宁德时代的三分之一。
2、市场领先
宁德时代的客户构成则较为健康,最大单一客户占比也仅为10%,前5大客户占比为31%。其客户横向看,几乎囊括了国内外的所有车企,纵向来看,不仅给乘用车、商用车,还有各种工程机械车,以及船舶、飞机等各类场景的交通工具,可以说是X轴和Y轴基本都拉满。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他电池厂想赢过宁德时代的谈判筹码,怕是格局要打开、再打开。
3、上游突破
因为锂矿等原材料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翻了10倍的问题,宁德时代的利润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创伤,如果其他电池企业要做大做强,这样的问题很可能是致命的。这次上游的暴利已经让上游企业有了更大的野心,宁德时代这样的中游企业也开始了大规模布局,而矿产资源是有限的,等到资源名花有主,后进入者就只能以更高的价格受让,这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一把枷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