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异同是什么?

2024-05-19 19:13

1. 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异同是什么?

  中国是农耕文明,最关注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下农业收成的问题,寻求的是人遵守自然界的规律,然后自然界给予丰收的回报。在中国,“稳定”、“和谐”这一类的词占据核心地位。因为中国人害怕打破了稳定和谐的人与自然关于农业的“契约”。这种原生态的关于农业的心理引申到了社会,就成就了中国社会讲究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特点。“儒家”提出的那些道理就是这种特点很好的诠释。孝,是在家庭里,纵向处理父子之间的关系,以子绝对服从父来稳定一个家庭的关系。忠,是国家系统里的孝,以臣子对君主的绝对服从来稳定一个国家官僚系统。而恕、弟,则是在社会上,朋友、亲戚、陌生人之间,讲究宽恕、推己及人,这样来实现横向的稳定。这样,横向、纵向来完成整个中国的稳定。玩笑的说,中国人所有的精力全放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了。中国社会具有一种超稳定状态。
  另外,西方文化的价值观主要有两个源头或者说是组成部分,一个是希腊罗马文化,一个是基督教文化。所以不要把西方文化等同于基督教文化。(同样,不要把儒家文化等同于中国文化的全部。)
  这里,我将西方的范围暂且缩小为西欧;将时间缩短为上古、中古一段。历史就像一条河流,只要你明确的描绘出它的拐脚点,这条河流的走向也就大致明了于心了。西方文化就其开始阶段看,是由中心向四周的辐射扩散。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就是如此。他们如同一盏华美耀眼的大灯照耀四周,当这盏灯熄灭,四周也就随之黑暗,从而等待另一盏大灯的亮起。希腊文化衰落以后,罗马文化兴起;罗马文化衰落,基督教文化兴起。
  西方文化首先辉煌于海岸线破碎,山脉众多的南欧。公元前6-4世纪,希腊进入古典时代,城邦制完全形成,以船为主的商业文明发达。雅典和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奴隶社会的民主政治逐渐发展起来。西方文化以点为中心向四周辐散往往是通过战争完成的。在经历了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等一系列战争后,希腊渐盛而衰。之后希腊半岛的霸主地位不复。随后兴起的是希腊半岛东北边缘的马其顿王国。随着亚历山大大帝对亚、非、欧地区大范围的征服,希腊文化传播突破的大洲的限制,西欧、北非、近东,大部分地区进入希腊化时代。希腊思想文化中对后世影响最深的是在其哲学领域。而这一段希腊哲学的黄金时期被德国学者雅思贝斯称为构成人类社会发展“轴心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哲学大家迭出,流派林立,后世所谓唯物与唯心不同观点、派别,此时也萌芽。不光是哲学方面,整个希腊文化所追求的是“真”。希腊哲学家往往追求的是穷极宇宙和人生的真理;希腊历史学家往往对历史的书写都是极客观的。关于希腊悲剧的创作,作者刻画的是人物性格的弱点而造成了悲剧,这点上,也可看作是希腊人在文化中寻求人生悲剧为何产生的真理。
  继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的“遗产国”转衰,欧洲的新霸主罗马开始它更为伟大的旅程。罗马共和国产生于公元6世纪,此后经过数百年时间完成了对意大利和地中海世界的征服。罗马共和国的民主政治也是在奴隶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公元前一世纪前后,苏拉、恺撒等人的先后独裁统治使共和制难以为继。公元前27年,屋大维称“元首”、“奥古斯都”,罗马进入帝国时代。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被西歌特人所灭,西欧正式进入中世纪封建时代。罗马帝国的征服过程,也是奴隶制逐渐兴盛,直到安东尼王朝(96-192年)帝国达到了全盛。与希腊文化求“真”不同,罗马文化强调的是求“善”。原因是:罗马是地跨三大洲,持续数百年的大帝国,维持这个大帝国需要秩序的规范和道德的垂训。秩序的建立是需要法律的保障。罗马法主要是指民法,它的一些基本原则一直影响秩序的建立是需要法律的保障。较之希腊,罗马的哲学更注意为解决现实生活服务;罗马史学家也更擅长歌颂古代,针砭时弊。
  北方蛮族(日耳曼人)南下,西罗马帝国覆灭。如果说罗马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希腊文化的衣钵,那么,北方蛮族受希腊和罗马文化的影响几乎不存在。不存在希腊罗马文化底蕴的日耳曼人要统治偌大的西欧,选择了基督教文化。当新的日耳曼文化尚未成熟,而古罗马文化以衰亡,中古欧洲笼罩在产生于罗马时期的基督教文化的统治中。基督教会在很大程度上完成的不光是对人的精神统治。当时基督教基本精神后人概括为“三个主义”,既来世主义、禁欲主义、蒙昧主义。教会通过七项“圣礼”控制人们日常生活。同时,教会也是唯一控制教育的机构。在教皇英诺森三世时,教皇的世俗权利达到了顶峰。教会和世俗统治者是相互利用和斗争的势力。后来,随着资本主义产生和绝对主义王权的加强,教会势力渐衰,西欧天主教本身分裂也加剧。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双重作用下,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产生。
  从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来看西方文化突出的特征是“矛盾”、“对立”。这大概是由于地理环境因素造成的。西欧(希腊、意大利)多山地,国家被山脉、河流割裂,国家疆域狭小,国家内部的发展易饱和。对外,征服、扩张,来解决国家内部的饱和。对内,人与人之间也是通过对立来处理关系。如,希腊、罗马时期奴隶制盛行。贵族、贫民、奴隶,泾渭分明,是不允许超越等级的。在基督教文化中,“天国”和“人世”也是严格对立的。从文艺作品中也能看出这种矛盾与对立的神圣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精神”与西方文化“精神”刚好相反。

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异同是什么?

2. 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异同是什么?

2006年9月,笔者随市委组织部和清华大学联合组织的公共管理国际高级研修班赴美国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有关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等方面的学习和考察,对美国在法律制度、社会观念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状况以及与我国的异同有了一些粗浅的审视和思考。

    一、制度与规范

&n 
bsp;   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其经济社会发展与其具有一个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密不可分。美国的国家历史不长,但美国的法律制度体系非常健全,而且严密、细致、具体。据介绍,迄今为止,美国共制订有3000多部联邦法律,涵盖了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社会道德、公民行为等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和环节。比如,大的方面,美国为了应对未来全球石油资源匮乏,曾立法规定,其地下石油资源100年内不得开采,从法律的层面上确立了其长久的国家战略;小的方面,诸如对子女的教育抚养,不得打骂、虐待孩子等都有具体、详细的法律规定。 

    美国的法律制度体系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其能够得到严格的执行,成为社会和公众自觉遵守的规范。有人介绍,美国人办事、特别是执法人员办事比较机械、死板,缺乏灵活性,但这恰恰是他们严格执法、遵守制度、按程序办事的表现。与他们打交道,你绝对不用担心久拖不决或没有下落。 

    二、实用与美观 

    观察美国人的衣、食、住、行、用,应该说,与许多东方民族以及我们国家比较,有着从表象到内质的明显不同。 

    在美国,除了一些城市中心区域以外,我们看到的房屋多数是楼层不高、没有明显风格和复杂装饰的“积木式”建筑,私宅多为一两层,宾馆也就三五层;商业、服务业门头设计非常简约,一般为面积不大的几个英文字母;道路上行驶的美国本土车辆,多数体积都比较大,外观看上去比较“笨”;路边的路灯造型十分简单、风格变化不大。在实用与美观两个元素中,美国人优先选择的是实用。 

    而我国和许多亚洲国家,情况却截然相反。一些传统建筑是亭台楼宇、雕梁画栋,一些现代建筑则是高楼大厦、华丽气派;临街的商业门店的门头、招牌、广告几乎全是巨大、醒目、设计精美和色彩斑斓的,可以称得上是无所不用其极;亚洲国家生产和推崇的汽车,多数精巧、美观而又时尚,而且车型外观更新很快;特别是许多地方,为了改善城市景观,构筑了立体化的灯光系统。应该说,我们东方国家在实用与美观之间的选择上,比较注重的是外在形象的美观。 

    这种实用与美观的差别,表象上呈现了审美情趣的不同,内质上反映了欧亚种族在文化内涵和思维观念上的差异。美国没有悠久的文化,但有发达的科学技术。崇尚科学,必然重视规律、重视实质。正像一位美国朋友告诉我的那样,美国的很多东西看似普通,内里却很有质地、很有实力。 

    三、个体与集体 

    美国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极端推崇个人自由和个体利益的国家。美国人认为:保护个人权利和个人自由是非常重要的,而个人作为家庭、集体、宗教团体以及组织中成员的重要性和意义是次要的。因此,他们把自我放在了高于一切的地位,提倡对个体利益的尊重,崇尚为争取个人自由而进行斗争,而很少顾及社会、家庭和集体的需要。 

    在个人生活环节上,美国人则表现出了极端的自由主义态度。他们往往是随心所欲,不在乎社会的评价和别人的态度。比如,在男女交往、性观念以及婚姻家庭问题上,呈现了非常开放、随便的状态;在衣、食、住、行上,更是以个人需要和喜好为前提,随意而为。在美国公众心目中,个人英雄主义始终是一个高扬的主题。由于价值观念不同以及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美国社会很少涌现、也很难产生集体主义和团队式的典型。 

    通过对美国的审视,有几点启示值得我们重视: 

    ———了解、认识美国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态度,需要站在超越意识形态的高度去进行审视、比较和评判,做到有扬有弃,既不盲目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学习美国的成功经验,重要的是要强化法律制度的执行和落实,使之成为社会和公众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比较中西文化观念的差异,目的在于汲取不同文化的精髓。 

    ———尊重人权要着眼于以人为本,既尊重个人的权利,又倡导社会的责任,把个人的价值实现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3. 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的根源是什么?

就是对人性的看法不同出发了。中国对人性的看法,是人之初性本善,因而中国很多的社会规范以及治理国家的政策,都是建立在人治的基础上。而儒家的思想,也在一定的程度给这个人性提供了相关的理论理论。
而西方则对人性所持的观点,则是恶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源。因而西方社会规范侧重于法律和公共利益为基准的。因而目前大量的社会规范也是在这个假设中建立起来的。
而中国的人性善,而使人民处理社会关系时,更多地从伦理道德这方面,而阻碍了创新,也在一定程度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而西方的人性恶,他的目标是突破自身的社会地位,因而西方考虑和处理社会关系,更多是从实力和经济利益这方面出发的。这为创新提供了适于发展的土壤。

中西方文化的价值观的根源是什么?

4.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与人生追求方面有哪些不同?

  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有什么不同?
  ——西方人强调利益,中国人注重关系

  西方与中国文化有什么不一样呢?西方组织是利益型的组织,而中国是关系型的组织,西方背后的文化是基督教文化,是对上帝的跟从,中国背后的文化是儒家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强调彼此关系的远近。

  在西方国家里强调利益和科学,强调利益的得失,以各自利益为目标,强调按照规则办事,对事不对人,强调个人成就,双方都以利益为最大化,不愿意为关系牺牲利益。而中国则是关系型组织,强调彼此关系的远近,以相互关系为目标,强调按关系办事,对人不对事,强调团队关系,双方以关系为最大化,不愿意因为利益牺牲关系,要做一件事,要想到有没有熟人,所以我们衡量团队是以关系来衡量。

  中国文化强调信任,老板跟员工之间是信任关系。
  中国员工到老板家去,心里就很高兴,因为他觉得老板没有把他当外人。中国人做事把失败归于自己,把成绩归于团队、老板,先说谁的名字都是有讲究的。中国有句话叫“士为知己者死”,这就是中国人把信任当成自己的动力体系,没有人说为钱而死。因为中国文化强调信任,老板跟员工之间是信任关系。

  中国企业的团队建设,需要从个人到集体
  中国人不喜欢说“我”怎么怎么样,,,,因为如果你说“我”怎么样,那就成了“枪打出头鸟”,所以,我们通常说“我们”怎么样。比如我们做事的时候,本来想要站起来的,结果一看没有人站起来,就赶紧坐下来了。
  西方人追求个人主义,我们追求地位;西方要个人承担目标,个人承担责任,中国是群体实现目标,共同承担责任。如果哪位员工不努力,集体做俯卧撑就可以了。犯了错误,批评有没有?没有,越批评越对抗。最好的办法是你犯了什么错误,我们一起来承担责任。


  什么是仁?客户价值就是仁
  什么叫仁?“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是仁也。”意思就是,“要成就自己,必先成就别人;要想自己顺利,必先帮助别人顺利。这就是仁呀”
  这说不就是与客户的关系吗?你想赚钱,就必须先让客户赚钱,你想自己顺利、发达,就得让客户先顺利,发达,这就叫仁。所以,什么叫客户价值?仁就是客户价值。

  什么是礼?遵守规则与文化
  什么叫礼?礼是天之法则,世之规则。一旦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那一天,我们能够克制自己去遵守规则与文化,那么就会自然出现相互关照的和谐社会。
  礼就是职业化,就是要尊重规矩。古代的规则可能是错的,但是文没有错。一旦规则制定了,就按照规则执行。规则错了,可以改,但是没改之前,请执行。

  什么是义?按天道的原则行动
  什么叫义?“圣人知天道也,知而行之,义也”意思是:“优秀的人都懂得天道,按天道的原则行动,就是义呀?”
  当你懂得一个道理后,不行动,就是不仁不义。所以,我们要让客户买单,我们要先让客户赚钱,这不正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吗?

  什么是孝?对客户好就是孝
  我们现在提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谁在养育了你?是客户在养育我们。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对客户不好就是不孝。所以那些企业在产品里面加入三聚氰胺成分的牛奶商家,就是不孝。

  回归传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所以,结论是,我们每家公司,团队一定要是仁义之师,公司一定要是礼仪之邦。做得这一点,我相信管理就不会那么复杂,社会也不会那么混乱了

5. 什么是中华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有何不同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代以后被表达为“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人类社会法则)和天道(宇宙普遍规律)的一致,不主张把天和人割裂开来。
天人合一思想不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而主张天、人协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而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
中华价值观与西方近现代价值观相比,主要表现出四大特色。
1、 责任先于自由
2、义务先于权利
3、群体高于个人
4、和谐高于冲突

扩展资料:
中华价值观强调个人对他人、社群甚至自然界所负有的责任,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特别是儒家价值观更强调义务的优先性。
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不主张以个人为本,而是强调以群体为本,强调群体在价值上高于个人。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看来,个体不能离群索居,一定要在群体之中生存生活,其道德修为也要在社群生活中增进。
是在一个向社群开放的、连续的同心圆结构中展现的,即个人—家庭—国家—世界—自然,从内向外不断拓展,从而包含多个向度,确认个体对不同层级的社群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什么是中华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有何不同

6. 什么是中华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有何不同

 西方价值观以人为本,讲究个人自由、个人奋斗、个人才干,讲究社会平等、民主和民权。而东方价值观讲究的是,为人的道德观念和奉献精神。

  以上文字说明了什么是东方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定义和区别 一下文字是讲述现在东方价值观的缺陷 是很好的文章 希望楼主能看完

  不言而喻,经济增长最终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但科学技术的进步本身又取决于什么呢?
  有一种大家耳熟能详的观点:技术革命之所以发生在18世纪的欧洲,是因为当时那里已经具备了技术革命所需的知识基础。这不无道理,不过也大可置疑:标志英国开始工业化进程的纺织技术改良,就其所涉及的科学知识而言,并不需要重大的科技突破------许多实用技术早在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就已经有了。更值得思考的是,直至15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都遥遥领先世界,农耕、铸铁、水利、航海、陶瓷、丝绸、火药、印刷、制造等成就,举世瞩目,可是历史上中国曾多次触及的"工业革命",却又遗憾地一次次失之交臂,始终未能叩开工业革命的大门。15世纪以后的中国究竟缺少什么?
  欧洲学者在研究发达国家国家竞争力比较中发现,"国家竞争力取决于一国创造财富的能力。财富是价值观的外显行为。"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他们所拥有的竞争力,来源于他们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为他们创造产品特色提供了依据。
  增加财富的七大价值冲突
  自公元前220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至1911年辛亥革命,中国都处于高度的中央集权之下。而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却早在秦始皇之前的商鞅变法就已经初见端倪……重农抑商。商人遭到歧视。汉朝的休养生息政策也是重视农业,压制商人的利益。农业成为至高无上的事业。的确在封建社会初期以及新朝代建立伊始重视生产力的恢复发展,尤其重视农业的发展无可厚非,既可以充实国库,又可以让人民安分守己。唐朝的繁荣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租庸调”制度的实施,日本在大化改新时也加以借鉴,实行类似的“颁田收授”法,取得的不错的效益。但应该指出发展生产力不应该以牺牲商业作为代价。因此早期的启蒙思想家王夫之就提出“农工商皆本”。可惜未被采纳。重农抑商直接导致了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阻碍愈发明显。
  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不无关系。儒家的重农思想引起了统治者的青睐。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很符合统治者的要求稳定的需求,而且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遵守严格的等级划分,更是受到统治阶级的肯定。于是当儒生董仲舒将其发展到“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地步更是令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中国人的思想便被儒家思想统治了几千年。元朝不信儒教,不到百年便被推翻。而同样少数民族统治的清朝由于对儒教的肯定,使得统治相对稳定得多。若没有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文明的强行介入,清朝可以维持更长的时间,起码与之作对的资产阶级没有那么早地形成。
  而西方却在文艺复兴之后突飞猛进,人文主义的崛起,使人们意识到人自身的价值,虽然带来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负面效果,但也直接指导了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法国路易十四的重商主义更是确凿无疑地对商品经济的推动鼓励。之后的启蒙运动、自由资本主义更是使资本主义飞速发展。
  东西方虽然从不同的价值观体系出发,但自身的价值观要素之间却能形成一种和谐。例如,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不同民族、个性的美国人,都必须遵循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本身就是普遍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东方社会强调集体主义、共性,但是对某些阶层允许特殊主义,因此该民族能从不同的消费需求出发。例如,日本的汽车产品开发在型号、款式等多样化上超过美国汽车制造企业。
  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是一种乐于接受变化的心态。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产生变化的过程,如果没有一种渴望变化或至少愿意去适应变化的心态,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就是不可想象的。这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的落伍:朱元璋们取缔了远洋贸易,结果是将工商业和海上通道一并扼杀,并筑起了一道高厚的"心"的长城。
  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也是对个体追求世俗利益的一种认同。经济的增长需要社会成员共同关心其世俗利益,既注重精神又注重物质,并且希望利用自然界来为其利益服务。经济发展需要投资,而投资是消费满足的推迟,因此还必须将追求财富的欲望与谨慎和耐心结合起来,也即亚当·斯密所盛赞的"明智的自利"(enlightened self-interest)。而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显然与此是背道而驰的。
  经济增长还需要相应的伦理道德基础。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必须要从单个家庭、乡村、市镇、地区乃至国家的自给自足状态中摆脱出来,通过专业化分工和贸易在所有这些层面上相互交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对个人声誉的注重,商业之轮便无法运转。尽管同时具备这些条件似乎不可能,但社会进步总是在不断趋近这样的价值观。当然,专制统治者会阻止变化。中国历代统治者都能够有效地禁锢进步,一直到1949年,类似的企图才告失败。可以这么说,27年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对皇权传统和士大夫阶级阻止变革、蔑视凡夫俗子世俗利益的价值观的彻底抛弃。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能够有效地禁锢进步,一直到1949年,类似的企图才告失败。可以这么说,27年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对皇权传统和士大夫阶级阻止变革、蔑视凡夫俗子世俗利益的价值观的彻底抛弃。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一种多元背景下,有利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市场经济制度在逐步发育、形成,"产权"的概念正在确立,公众的世俗利益不仅得到承认而且受到保护。国家和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运动员"角色已经开始向"裁判员"角色转化,这一转化的重要意义在于,在作了仅仅是"必要"的社会扣除后,竞争和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由以产生。事实证明,不管是对于国家、政府还是公众而言,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权利和制度都是一项"好技术"。这还不够,中国还在向世界学习。"民法典"、"物权法"、"契约法"、"专利法"、"公司法"等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了产权概念,各种各样的企业也应运而生。这些企业在规模、产品组织和产权组织、法人治理结构、组织方式等方面都各不相同,正是这种多元性,体现出了当代中国经济的优越性。其结果便产生出了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最为先进因而也最为富裕和强盛的社会。

7. 什么是中华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有何不同

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
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形成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和”所具有的和谐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说明我国古人已了解音乐促进和谐的作用,体现了早期智者对宇宙和谐的向往。我国古人反复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从而成为一种普遍追求。如《左传》中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可见,我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和”的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
这一思想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经典《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这表明,人类的和谐在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和谐,即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和谐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宇宙论根源。宋代哲学家张载曾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强调从对立到和谐不仅是天地的法则,也是社会、人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
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同样源远流长。《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后,“协和万邦”便成为中华世界观的典范。类似的说法还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孔子把“和”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提出“‘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理想。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代以后被表达为“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人类社会法则)和天道(宇宙普遍规律)的一致,不主张把天和人割裂开来。天人合一思想不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而主张天、人协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而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注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体现自然的本性,致力于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主张人主动配合天地的生生变化,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与发展。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与生态平衡的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在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有一种冲突意识,总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占有别人。因此,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战争非常残酷,中国则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宗教战争。可以说,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其文化根源都不在东方。总体来讲,同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

什么是中华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有何不同

8. 中西方价值观有什么区别?

东西方的价值观差异有价值取向不同、社会本位不同、交往观念不同,表现在社会、家庭等方面。
中西方人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上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西方人生价值取向不同。儒家给中国人提供的价值观念,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支持下,逐步转变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人生信念。
而西方文化中人生价值呈多元化。从政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经商也被认为相当有价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职业莫过于律师、医生。
2、西方的个人本位和中方的家族本位。近代西方人文主义是在神学背景上产生的,原罪观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个人向自己负责,通过个人奋斗向上帝赎罪,由此引申出一条基督教义,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当上帝被否定了时西方又产生了社会原子观念:个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个人权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个人本位,自我中心。
而中国以家族为本位。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个生活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脱离家便是“游子”,强调“父母在,不远游”。家庭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
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中国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说。家与孝原本有伟大的理性意义,但由于过分强调,终成了一种过分的家族意识,而忽略了个人自由的发展,“存天理,灭人欲”,以个人向群体负责为人生宗旨。
3、西方讲功利、时效,中方讲伦理、道德。西方文化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比较重功利和实效,善于算经济帐。
中国文化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的农业社会,自然科学不发达,着重于人伦关系的调节。礼义规范高于一切,“义”、“利”之辩的结果使价值观念产生偏差,提倡人为了符合某种礼义规范应该牺牲自己的利益,“重义轻利”被视为高风亮节、品格高尚。
更有甚者,到了“文革”期间,“只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只算政治帐,不算经济帐,对外中国只考虑政治影响,不顾及经济效益。
文化群落只有在其成员遵循着可以预测的行为模式时才能得以保存。同一个文化群落中,人们的衣、食、住、工作、娱乐以及社会交往都是可以预测的,并且平常得让人往往忽略其存在。这些可以预测的行为模式建立在被称为“价值观”的心理活动之上。
价值观是人们对好与坏、美与丑、值与不值、干净与肮脏、正确与错误、善良与残酷、公正与不公正、得体与不得体所进行判断的标准。尽管它对于文化行为的控制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却不能被看到,听到或者体验到;尽管它所引起的结果——人的行为很容易被观察到,但对它本身却无法进行直接的调查。
价值观寓于人的思想之中,是控制行为选择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对周围的世界进行思考并使自己与之适应的活动。
价值是文化的核心。文化差异是在价值观念基础上形成的,在某种意义上,一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为人们的思想、行为提供了一套基本准则,提供了一套被广泛认可的关于什么是“正确”与“可取”的行为方式标准。
价值与交际行为的关系是纲与目、深层与表层的关系,交际行为各个层面的文化差异往往都可以在价值观念层面找到解释。价值与文化又不可分割地紧密相连,彼此都只能在对方那里得到解释。

扩展资料如果说东方的文化是偏于精神的,则西方文化更偏于物质,这也是造成中西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巨大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东方的历史文化似乎比西方长得多,也可以说西方文化的发展远比东方文化的发展要简单得多,因此东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较比于西方人来说更多元。
从地域的角度来看,东方大陆比较封闭,对于长期生活在这片封闭土地上的人来说,封闭容易使他们的世界观变得狭小,而西方人则更善于向外探索,所以他们的世界观更为广阔。
我认为造成中西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差异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西方神学与东方神学的文化取向不同。西方神学与东方神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西方神学不排斥物质,而东方神学极力排斥物质。这文化内涵的差异,对东西方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很多方面上,东方人的价值观都极趋向于精神,而西方人趋向于物质。
由神学到哲学,最后在到科学,东方的神学建立在深刻的经学基础上,而西方的神学没有很深刻的思想,就只是以敬仰美好的神来净化心灵,没有东方神学中那种很强的精神理念上的指导。
所以西方神学思想并不影响政府的管理思想,这个问题在东方就完全不一样,特别是在中国,经学和理学思想是政府管理思想的基础,杂糅其中的神学思想也会渗透到政府的管理思想中。这在一定程度也在诱导着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
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君主已开始在思考,是以儒家思想、法家思想还是道家思想治国,这不仅是管理者对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探究,也是对其以另一种方式的诱导。
2、西方传统文化取向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种旨在探索物质世界奥秘的知性哲学,而是把人作为主要对象,以整合社会为目的,阐明人生精义为要旨的德性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思想观念、理论哲学,典章制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方面,这种文化是在中国传统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及其作用下发展起来的。
这是一种旧式农业文明,一种自然经济的文化。这些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淀,使人们形成了相近的心理,表现为世界观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主要特征有:重农抑商的经济价值取向,崇拜皇权和追求权力的政治价值取向,以"四维"(礼、仪,廉、耻)、"八德"(仁、义、礼、智、孝、悌、忠、信)为中心的道德价值取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取向;崇古敬老的认知价值取向等。
西方人更追求的是人权的平等,并且注重于人与人的竞争。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间的竞争表现的更为强烈。
3、中西方进步程度不同。中国自古以来也有对科学的探索,但并未将发展科学放到知识和文化的主流地位上,而中国的文学艺术却发展的较为充分。西方对科学的探索始终不断,尤其是数学和物理。
因此,用一种观点说,东方的文化和科学比较抽象,而西方的则较为具体。也可以说这也是中西方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具体体现。
在绘画上,中国的水墨画被大师发挥地登峰造极,而西方的素描则追求完整的还原事物本身;在文学上,中国文人比较产凡脱俗,喜欢以他们的想象描写东西,西方的文学故事较比更为真实,而且更加浪漫,或许这是因为东方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所致。
中西方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不同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中国思想家强调"以修身为本",把"善"放在价值观的首要位置;而西方思想家强调"真"的重要性,就如康德先有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后有他的“实践理性批判”。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