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时间翻了近一倍,特斯拉市值将冲向2000亿美金!

2024-05-07 06:16

1. 一个月时间翻了近一倍,特斯拉市值将冲向2000亿美金!

特斯拉不断迎来利好,马斯克甚至开始发单曲了!继2月3日暴涨20%,市值达到1400亿美元过后,2月4日,特斯拉股价继续上扬,盘中一度达到968美元。最终每股收于887.06美元,总市值近1600亿美元,仅次于丰田汽车的2000亿美元总市值。与一个月前特斯拉还不足千亿美金相比,足足翻了一倍左右。

为什么特斯拉会出现如此高速增长?这个问题在2月4日美股开盘后,让很多人都纷纷展开讨论。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甚至表示,"好多朋友问我为什么涨的这么厉害,说实话我也看不懂。我一直坚持认为十年内,智能汽车会有多家市值在1000亿-1000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Tesla、苹果都是非常有力的选手,小鹏汽车也会努力早日到达"。小鹏汽车何时达到千亿美元市值暂且不说,在此值得我等吃瓜群众关注的一点是,小鹏"作为一个持有大量Tesla和少数几家汽车股票的从业者,"这次显然也赚了不少。

李想也翻出自己在2016年对特斯拉做出的预测,现在看起来还是蛮接近的。"我觉得特斯拉可以看到3000亿美金。明年可以销售30万辆车,20万辆Model 3和10万辆的Model X和Model S。2020估计有50-60万辆"。

特斯拉股价暴涨背后的原因,从其近期的财务数据和交付情况等或许可见一斑。1月29日,特斯拉Q4财报显示,过去4个季度,特斯拉交付车辆总数为36.7万辆,超额完成此前定下的2019年全年30万辆的销量目标。同时,在过去两个财报季,特斯拉实现连续盈利。据特斯拉在财报中声称,Model Y提前至一季度交付,并最终实现2020年超过50万辆电动车交付。
另外,为特斯拉实现2020年超50万辆交付目标"锦上添花"的是,在特斯拉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宣布宁德时代将成为其新的合作伙伴,加上此前已达成合作的松下和LG化学,特斯拉将拥有三家电池供应商。

这份财报及其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无疑都大幅提升了外界对特斯拉的信心,同时,近一段时间以来,高效率运转的特斯拉还在不断地创造着新纪录。据此前公开的数据显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也已步入正轨,每周交付量已超过1000台。2月4日在旧金山举行的彭博新能源汽车峰会上,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科林·麦克拉赫尔在演讲中提出,特斯拉拥有美国电动车市场约60%的份额。他认为,在美国,如果不是特斯拉,市场将失去实力。
这些利好无疑都刺激了特斯拉的股价上涨,今年1月,特斯拉股价飙升了86%,市值超过了大众汽车。2月4日,特斯拉大股东、亿万富翁投资者罗恩-巴伦(Ron Baron)公开发表观点认为,特斯拉10年后的收入将达到1万亿美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一个月时间翻了近一倍,特斯拉市值将冲向2000亿美金!

2. 特斯拉市值有望过千亿美元,马斯克或将获高达10亿美元的股票奖励

1月15日,特斯拉(Tesla Inc.)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即将获得创纪录的薪酬方案中的首笔3.46亿美元的认股权,如果特斯拉的市值能达到1000亿美元,并满足相关的要求,马斯克将获得价值近10亿美元的股票奖励。此前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的股价在过去三个月中增长了一倍以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 特斯拉解锁了马斯克的第一部分股票奖励,市值近14亿美元

2018年,特斯拉制定了一份非常慷慨但又很有挑战的股票薪酬激励计划。如果特斯拉市值达到6500亿美元,马斯克就可以获得所有股票期权。届时,马斯克持有的特斯拉股份占比将提升至30%,而他因此获得的价值约560亿美元的奖励也将会把他推上全球首富的宝座。今天,特斯拉确认,马斯克已经解锁了第一部分股票奖励,市值约14亿美元。
特斯拉2020股东大会文件显示,马斯克的第一部分股票奖励的行权价格为350.02美元,需要马斯克出资约7.685亿美元购买该部分股票。而特斯拉当前股价为805美元,这些股票的市值约为13.6亿美元。不过这些股票有个持股限制,要求马斯克必须持有5年以上,并为此缴纳相关税费。
据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实时数据显示,马斯克目前位列第24位,净资产363亿美元。
这真是一个有钱人的游戏,特斯拉给我这么多股票,我也没钱来行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解锁了马斯克的第一部分股票奖励,市值近14亿美元

4. 特斯拉股价破纪录,马斯克离500亿美元薪酬奖励又近了一步


要么全给,要么一分没有

随着特斯拉的股价首次突破500美元,不少媒体简单换算了一下,就说特斯拉970亿美元的估值已经超出福特与通用汽车这两家老牌车企市值之和。
另一方观点则认为,特斯拉的股价飙升是科技泡沫的再现,让人回想起2000年3月结束的互联网股最后一搏。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这也不是重点所在。
对于前半句话,如果衡量得当,特斯拉仍是这三家公司中市值、规模最小的一家。
这需要将股票估值加到公司的债务负担中,然后减去现金。这样算的话,特斯拉大概是1020亿美元;通用价值约为1270亿美元;福特约1150亿美元。
因此,从市场角度来看,福特的市值比特斯拉高出15%左右,通用的市值又比福特高出约100亿美元。
至于后面这半句,特斯拉股价上涨对马斯克本人有多重要,这是我们想要讨论的地方。
整整两年前的2018年1月,特斯拉董事会给马斯克设计了一个薪酬奖励新模式,替代此前按照汽车销量和销售毛利来计算的薪酬标准。
新奖励措施以10年为期限划分成了12个完成阶段,从特斯拉市值达到1000亿美元开始,为第一阶段,接下来按照每增加500亿美元为一档,到2028年,完成6500亿美元市值的目标。

第二部分则是要达到公司收入和调整后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目标。
每完成一个阶段两部分的目标,马斯克将得到相当于特斯拉1%已发行股票价值的股票期权,约为169万股。
说白了,要么全给,要么一分没有。等到了2028年,在不考虑员工股票奖励或被收购等其他情况下,如果最终目标实现了的话,意味着马斯克有可能获得约558亿美元的回报。
在这一要求被提出来的时候,特斯拉价值590亿美元,几乎不存在盈利。
两年过去了,如果特斯拉股价继续上涨,到达每股554.80美元,那么公司估值就将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接下来,这一水平只需再保持半年时间,马斯克的首个薪酬奖励目标就可达成,大概值3.5亿美元。
周二(1月14日),投资银行杰富瑞将特斯拉的目标股价上调至600美元,称该公司是“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之际,唯一一家在电动车领域取得成果的制造商”。
即使与科技股相比,特斯拉的企业价值增长倍率预期也相当高:亚马逊为18.6倍,苹果为15.4倍,特斯拉达到了27.3倍。
“让人诧异的是,都到2020年了,美国、欧洲的主流车企仍然没有可以与特斯拉竞争的产品。”奥沙从CES出来后表示,“特斯拉的竞争定位非常棒。”
要知道,2019年5月特斯拉的股价仅为每股185美元,甚至不到2017年6月的一半。那么,过去的这7个月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2019年中期,特斯拉股价曾暴跌4.2%,此前该公司公布的季度交付量也低于马斯克大肆宣传的数字。
但一位选择了在一个不合时宜的时机下调特斯拉评级的分析师有些悔恨,“真希望我没这么做。”摩根大通的乔·奥沙(Joe Osha)说道。
奥沙的举措一开始看起来很精明,可到了2019年10月底,亿万富翁马斯克用盈利报告震惊了华尔街。
紧接着,在中国建厂、发布Cybertruck和Model Y车型交付临近事件一个接着一个,特斯拉的股价上涨一倍多,14日收于创纪录的537.92美元。
特斯拉2019年共交付300600辆Model 3,仅在第四季度就交付了超过92000辆Model 3。仅第四季度,Model 3销量几乎是宝马3系全年北美销量的两倍。
如果特斯拉在中国的产量和销量大幅增长的话,说它正在崛起没毛病。

但可以肯定的是,麻烦即将出现。Model S和Model X的销售基本上停滞不前,尽管这两款车仍是其非常有利可图的产品。
除此之外,多个汽车市场正处于低迷期,特斯拉的巨大押注并非十拿九稳;完全自动驾驶汽车的事情没有准确时间表;爱用推特的马斯克本人则永远是个不确定因素。
不管是对人还是对企业来说,目光短浅不是可行之举,但特斯拉似乎又走了另一个极端。马斯克总是试图超越未来,至于这是否会是一笔好买卖,投资者只能自行斟酌。(文章&图片来源:FT、The Independent、Jalopnik、Bloomberg、The Economic Times,作者:Peter Campbell、Tim Mullaney、Erik Shilling、Craig Trudell、Taylor Riggs)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特斯拉陷入危机,为什么股价上涨,马斯克还拿到110亿美元奖励?

 特斯拉女车主维权事件愈演愈烈,舆论风暴席卷了中国互联网,刷一下抖音,也都是各种对特斯拉刹车失灵的讽刺编排。甚至都出现了让特斯拉停产停售的声音。中国 汽车 行业以往的维权,也从来没有闹到过这样的程度。
   那么特斯拉是怎么把一件简单的车祸处理搞到这一步,特斯拉做错了什么?很明显,特斯拉在中国有点水土不服。
       一、 文化烙印对企业行为的潜移默化 
   从特斯拉女车主登上车顶维权事件发酵,到如今遭到全网的抵制,特斯拉或许到现在还纳闷为啥会走到这一步。 曾仰仗勇猛的技术闯进中国,并迅速站稳脚跟,还问鼎销量冠军,可惜特斯拉却被“低情商”绊了腿,猛摔一跤。
   其实,这与特斯拉的“美国文化烙印”不无关系。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个人主义是主流文化,凡事据理力争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因此,女车主维权事件一出,特斯拉第一时间的态度是所谓的“决不妥协”,特斯拉天真的认为这只是与单个消费者的纠纷事件而已。
   特斯拉的确对中国的儒家文化不了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集体主义,先人后己,国家利益至上,最后才是个人。集体主义就意味着,中国的消费者群体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都是在靠集体意识在维系。
   特斯拉的一句“绝不妥协”一下子就点燃了成千上万个消费者的怒火,共识的力量是看不见的,但是确实很强大的。
     毕竟特斯拉是在中国市场上卖车,面对的消费者成千上万人,人家买了你的车出了事故,不管是哪方的责任,第一时间应该是安抚好消费者,然后再按规则处理后事。
   中国是人情 社会 ,有些时候是不太愿意计较对与错的,看重的更多的是对方的态度。
   美国则是个规则 社会 ,法律意识很强,对与错往往是第一位的,不太讲究人情世故。
   举个例子,中国人谈生意习惯先一起吃个饭,不管成不成,大家以后都是朋友了;美国人谈生意不会这么搞,生意就是生意,分得很清楚。
   因此,刹车事故出来后,特斯拉的第一反应不会是安抚,美式的企业文化决定了特斯拉的售后服务就是这样硬生生的规则,就如同公关首次发文那样描述——“如果是特斯拉产品的问题,特斯拉一定坚决负责到底,该赔的赔、该罚的罚。”那话外之音就是如果不是产品问题,是不是就不闻不问了?
   在中国的主流消费文化中,车主与厂商的交易,不仅仅是产品的交付那么简单,还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形的服务在起作用。 可惜的是,特斯拉没有摸清楚中国的市场文化,陷入了讲规则、揪对错的漩涡之中。
   坦白地讲,现在的新能源 汽车 智能程度较高,功能复杂,如果再按照原来的燃油车的规则去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未必合适,新的产物应该有新的规则去适应了,不过目前来看,似乎没有新的规则出台。
   当规则处于模糊地带的时候,再去细扣对与错,就如空中楼阁,毫无根据的,那样只会把消费者推得越来越远,人心尽失。
   退一万步讲,就算特斯拉讲规则,然后证明确实是车主的责任引发的事故,不用赔钱也不用道歉,赢了这一局,却寒了消费者们的心,你说这算赢还是输呢?
   二、 傲慢的底层逻辑 
   我们先来看看,事件发生后,特斯拉官方发文的答复:
   “近期的负面都是她贡献的”;
   “我觉得她也很专业,背后应该是有(人)的”;
   “最近几次特斯拉事件都和她有关,我们出钱做车辆检测,但她不同意,要求巨额赔偿,我们认为她的诉求是不合理的,我们不可能答应”;
   “特斯拉没有办法妥协,这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过程”;
   “女车主的诉求,我们特斯拉无法答应,用无理取闹方式博取眼球”;
   “我们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
   -----------------------------
   不难看出特斯拉的傲慢、幼稚,以及对消费者的维权存在偏见。
   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特斯拉的自满自大,最终让这句话得到了应验。
   但话说回来,特斯拉凭啥傲慢呢?
    首先是跟马斯克个人有关。 
   诚然,马斯克个人能力超群,在中国乃至全球俘获了一大批的人心。马斯克确实有着前沿创新的想法,而且技术落地能力也很强,这让他积累了大量的粉丝。
        记得小鹏 汽车 刚刚推出搭载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技术的时候,马斯克便在推特上讥讽人家偷偷抄袭自家的技术,无凭无据的,硬是说一些得罪人的话。
   美国文化里确实也没有“谦虚”二字,这跟前面讲到的美国推崇的个人主义有关,他们敢想,敢说,敢干,一副强者心理,一旦谦虚,岂不是懦夫?
   中国人的谦虚是一种智慧,自己的能力不外露,既是自省,学习他人的可取之处,又是避免树大招风,引来不必要的竞争对手。 这一点,可以参考华为,华为向来低调,谦虚谨慎,沉默是金。
   反观特斯拉,与女车主的纠纷按理来说是一件丑事,自己关起来门来解决就好,何必在官方发文惹众怒。
    其次是,中美之间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逻辑关系截然不同。 
   生产者提供服务与产品,消费者提供货币,二者的交易看似是平等的,果真如此吗? 如果真的是平等的,那生产者的资本又谈何积累呢?所谓的等价交换只是障眼法而已。 中国自古有“重农轻商”的烙印,更有“无奸不商”来形容买卖的关系,买的不如卖的精。
   因此,当生产者与消费者出现模糊不清的纠纷的时候,大部分人是站在消费者这一边的。
   这一点也可以从国内电商平台上得到印证,淘宝、闲鱼、京东等平台设置的退货机制是比较松,除非是买家恶意损害商品,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自由退货的,这便是对消费者尊重的体现。
   特斯拉作为一家美国企业不远万里跑到中国来造车、卖车,中国的老百姓是欢迎的,但是,不会上升到感谢的层面,因为,中国的消费者深知是自己让特斯拉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谁应该感谢谁?
   因此,对中国人来说,顾客永远是对的,因为顾客是衣食父母。
   但是特斯拉可不这么认为,特斯拉的想法是——如果不是我,你能开得上好车吗?个人主义文化的思潮就是这样,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第一位的。
   到底是生产者重要还是消费者重要,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情况,但说到底,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只不过特斯拉从美国来到中国,外在环境变化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很好地“入乡随俗”,不能随遇而安,企业的对外战略上没有适合中国的国情。
       最后是,反正背后还有一批粉丝、车主用户支持着,有恃无恐。 
   特斯拉的粉丝、用户无条件的喜欢与疯狂的崇拜助长了其傲慢的企业文化。有个车主自家的面包店的一个角落被称为“埃隆之角”,那里立着马斯克的人形立牌,他的照片挂在墙上。
   2020年,马斯克去德国柏林考察超级工厂期间,所到之处人山人海,有大学生高举“我要为你工作”的牌子求翻牌。
   可以想象,特斯拉的老板是以何等的形象在用户心目中被崇拜。
   那段时间,特斯拉确实顺风顺水,风光无限,德国政府表示会“全力支持特斯拉”,中国上海也为了尽快把这个明星企业引到家门口,放弃了过去那套要求外资车企与中资合资的模式。
   有这么一大批粉丝用户在背后站台,被捧惯了,特斯拉自然就有恃无恐了,自认为有傲慢的资本,甚至或许还认为这傲慢就是给粉丝们长脸。
   在遭到新华社、中纪委官媒等通报批评后,特斯拉这才迫不得已在4月20日深夜发文致歉。
   此次负面舆论事件并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的自燃事故甩锅给国家电网,刹车失灵甩锅给地面路滑的事,特斯拉一直没有好好学会“道歉”这门功课。
      上周的4月17日,得克萨斯州休斯顿的一辆特斯拉电动车在高速运行的情况下,撞上了一棵树上后起火,造成两名男子死亡,当时这辆特斯拉是处于“无人驾驶”的状态。
   两条鲜活的人命没了,也没见特斯拉发文正式道歉。
   所谓的道歉,有时不见得是错与对的分水岭,更多的是承担责任的意识,是一种担当,是一种态度。
   随着事件的发酵,特斯拉的市值确实受到了影响,4月19日开盘后市值蒸发超3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00亿元)。不过随着财报利好的预期,特斯拉股价又涨了回去。
      刚刚出来的特斯拉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特斯拉 汽车 总营收约为103.89亿美元,同比增长74%;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约为4.38亿美元,同比增长2638%。靓丽的财报甚至还让埃隆马斯克获得了两笔期权奖励,总价值为110亿美元。
   但是中国市场肯定会受到这次维权事件的冲击,如果特斯拉不能处理好,4月份的销量出现大幅的下跌,到时候特斯拉真就该清醒了。
   -------------------------------
    上林院:全平台 财经 自媒体,深度观察产业经济与 财经 事件。 

特斯拉陷入危机,为什么股价上涨,马斯克还拿到110亿美元奖励?

6. 特斯拉陷入危机,为什么股价上涨,马斯克还拿到110亿美元奖励?

 特斯拉女车主维权事件愈演愈烈,舆论风暴席卷了中国互联网,刷一下抖音,也都是各种对特斯拉刹车失灵的讽刺编排。甚至都出现了让特斯拉停产停售的声音。中国 汽车 行业以往的维权,也从来没有闹到过这样的程度。
   那么特斯拉是怎么把一件简单的车祸处理搞到这一步,特斯拉做错了什么?很明显,特斯拉在中国有点水土不服。
       一、 文化烙印对企业行为的潜移默化 
   从特斯拉女车主登上车顶维权事件发酵,到如今遭到全网的抵制,特斯拉或许到现在还纳闷为啥会走到这一步。 曾仰仗勇猛的技术闯进中国,并迅速站稳脚跟,还问鼎销量冠军,可惜特斯拉却被“低情商”绊了腿,猛摔一跤。
   其实,这与特斯拉的“美国文化烙印”不无关系。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个人主义是主流文化,凡事据理力争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因此,女车主维权事件一出,特斯拉第一时间的态度是所谓的“决不妥协”,特斯拉天真的认为这只是与单个消费者的纠纷事件而已。
   特斯拉的确对中国的儒家文化不了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集体主义,先人后己,国家利益至上,最后才是个人。集体主义就意味着,中国的消费者群体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都是在靠集体意识在维系。
   特斯拉的一句“绝不妥协”一下子就点燃了成千上万个消费者的怒火,共识的力量是看不见的,但是确实很强大的。
     毕竟特斯拉是在中国市场上卖车,面对的消费者成千上万人,人家买了你的车出了事故,不管是哪方的责任,第一时间应该是安抚好消费者,然后再按规则处理后事。
   中国是人情 社会 ,有些时候是不太愿意计较对与错的,看重的更多的是对方的态度。
   美国则是个规则 社会 ,法律意识很强,对与错往往是第一位的,不太讲究人情世故。
   举个例子,中国人谈生意习惯先一起吃个饭,不管成不成,大家以后都是朋友了;美国人谈生意不会这么搞,生意就是生意,分得很清楚。
   因此,刹车事故出来后,特斯拉的第一反应不会是安抚,美式的企业文化决定了特斯拉的售后服务就是这样硬生生的规则,就如同公关首次发文那样描述——“如果是特斯拉产品的问题,特斯拉一定坚决负责到底,该赔的赔、该罚的罚。”那话外之音就是如果不是产品问题,是不是就不闻不问了?
   在中国的主流消费文化中,车主与厂商的交易,不仅仅是产品的交付那么简单,还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隐形的服务在起作用。 可惜的是,特斯拉没有摸清楚中国的市场文化,陷入了讲规则、揪对错的漩涡之中。
   坦白地讲,现在的新能源 汽车 智能程度较高,功能复杂,如果再按照原来的燃油车的规则去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未必合适,新的产物应该有新的规则去适应了,不过目前来看,似乎没有新的规则出台。
   当规则处于模糊地带的时候,再去细扣对与错,就如空中楼阁,毫无根据的,那样只会把消费者推得越来越远,人心尽失。
   退一万步讲,就算特斯拉讲规则,然后证明确实是车主的责任引发的事故,不用赔钱也不用道歉,赢了这一局,却寒了消费者们的心,你说这算赢还是输呢?
   二、 傲慢的底层逻辑 
   我们先来看看,事件发生后,特斯拉官方发文的答复:
   “近期的负面都是她贡献的”;
   “我觉得她也很专业,背后应该是有(人)的”;
   “最近几次特斯拉事件都和她有关,我们出钱做车辆检测,但她不同意,要求巨额赔偿,我们认为她的诉求是不合理的,我们不可能答应”;
   “特斯拉没有办法妥协,这是一个新产品发展必经的过程”;
   “女车主的诉求,我们特斯拉无法答应,用无理取闹方式博取眼球”;
   “我们自己的调研显示,90%的客户都愿意再次选择特斯拉”。
   -----------------------------
   不难看出特斯拉的傲慢、幼稚,以及对消费者的维权存在偏见。
   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特斯拉的自满自大,最终让这句话得到了应验。
   但话说回来,特斯拉凭啥傲慢呢?
    首先是跟马斯克个人有关。 
   诚然,马斯克个人能力超群,在中国乃至全球俘获了一大批的人心。马斯克确实有着前沿创新的想法,而且技术落地能力也很强,这让他积累了大量的粉丝。
        记得小鹏 汽车 刚刚推出搭载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技术的时候,马斯克便在推特上讥讽人家偷偷抄袭自家的技术,无凭无据的,硬是说一些得罪人的话。
   美国文化里确实也没有“谦虚”二字,这跟前面讲到的美国推崇的个人主义有关,他们敢想,敢说,敢干,一副强者心理,一旦谦虚,岂不是懦夫?
   中国人的谦虚是一种智慧,自己的能力不外露,既是自省,学习他人的可取之处,又是避免树大招风,引来不必要的竞争对手。 这一点,可以参考华为,华为向来低调,谦虚谨慎,沉默是金。
   反观特斯拉,与女车主的纠纷按理来说是一件丑事,自己关起来门来解决就好,何必在官方发文惹众怒。
    其次是,中美之间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逻辑关系截然不同。 
   生产者提供服务与产品,消费者提供货币,二者的交易看似是平等的,果真如此吗? 如果真的是平等的,那生产者的资本又谈何积累呢?所谓的等价交换只是障眼法而已。 中国自古有“重农轻商”的烙印,更有“无奸不商”来形容买卖的关系,买的不如卖的精。
   因此,当生产者与消费者出现模糊不清的纠纷的时候,大部分人是站在消费者这一边的。
   这一点也可以从国内电商平台上得到印证,淘宝、闲鱼、京东等平台设置的退货机制是比较松,除非是买家恶意损害商品,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自由退货的,这便是对消费者尊重的体现。
   特斯拉作为一家美国企业不远万里跑到中国来造车、卖车,中国的老百姓是欢迎的,但是,不会上升到感谢的层面,因为,中国的消费者深知是自己让特斯拉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谁应该感谢谁?
   因此,对中国人来说,顾客永远是对的,因为顾客是衣食父母。
   但是特斯拉可不这么认为,特斯拉的想法是——如果不是我,你能开得上好车吗?个人主义文化的思潮就是这样,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第一位的。
   到底是生产者重要还是消费者重要,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情况,但说到底,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只不过特斯拉从美国来到中国,外在环境变化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很好地“入乡随俗”,不能随遇而安,企业的对外战略上没有适合中国的国情。
       最后是,反正背后还有一批粉丝、车主用户支持着,有恃无恐。 
   特斯拉的粉丝、用户无条件的喜欢与疯狂的崇拜助长了其傲慢的企业文化。有个车主自家的面包店的一个角落被称为“埃隆之角”,那里立着马斯克的人形立牌,他的照片挂在墙上。
   2020年,马斯克去德国柏林考察超级工厂期间,所到之处人山人海,有大学生高举“我要为你工作”的牌子求翻牌。
   可以想象,特斯拉的老板是以何等的形象在用户心目中被崇拜。
   那段时间,特斯拉确实顺风顺水,风光无限,德国政府表示会“全力支持特斯拉”,中国上海也为了尽快把这个明星企业引到家门口,放弃了过去那套要求外资车企与中资合资的模式。
   有这么一大批粉丝用户在背后站台,被捧惯了,特斯拉自然就有恃无恐了,自认为有傲慢的资本,甚至或许还认为这傲慢就是给粉丝们长脸。
   在遭到新华社、中纪委官媒等通报批评后,特斯拉这才迫不得已在4月20日深夜发文致歉。
   此次负面舆论事件并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的自燃事故甩锅给国家电网,刹车失灵甩锅给地面路滑的事,特斯拉一直没有好好学会“道歉”这门功课。
      上周的4月17日,得克萨斯州休斯顿的一辆特斯拉电动车在高速运行的情况下,撞上了一棵树上后起火,造成两名男子死亡,当时这辆特斯拉是处于“无人驾驶”的状态。
   两条鲜活的人命没了,也没见特斯拉发文正式道歉。
   所谓的道歉,有时不见得是错与对的分水岭,更多的是承担责任的意识,是一种担当,是一种态度。
   随着事件的发酵,特斯拉的市值确实受到了影响,4月19日开盘后市值蒸发超3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00亿元)。不过随着财报利好的预期,特斯拉股价又涨了回去。
      刚刚出来的特斯拉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特斯拉 汽车 总营收约为103.89亿美元,同比增长74%;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约为4.38亿美元,同比增长2638%。靓丽的财报甚至还让埃隆马斯克获得了两笔期权奖励,总价值为110亿美元。
   但是中国市场肯定会受到这次维权事件的冲击,如果特斯拉不能处理好,4月份的销量出现大幅的下跌,到时候特斯拉真就该清醒了。
   -------------------------------
    上林院:全平台 财经 自媒体,深度观察产业经济与 财经 事件。 

7. 特斯拉:奔向1万亿美元市值!

在美国当地时间12月10日,特斯拉股价来到了历史新高654.32美元(一拆五后),市值接近6200亿美元,这也是首个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的车企,距离1万元美元市值,似乎也不远了。对于疯起来的特斯拉来说,一个月时间都不需要!
引发特斯拉这一轮股价暴涨(从11月16日的408美元,不到一个月股价暴涨到654美元,涨幅超过60%)是契机是特斯拉被纳入标普500指数,根据游戏规则,部分基金需要被动配置标普500指数成分股。 
借着新一轮股价的暴涨,特斯拉在12月8日向SEC(美国证监会)提交文件,显示与高盛、花旗等银行达成股权分配协议,预计增发至多50亿美元的股票,而在今年2月份和9月份,特斯拉已经分别增发了23亿美元和50亿美元的股票,三次增发累计募集了123亿美元的资金。
特斯拉的这一轮增发,引发了特斯拉股价的暴跌,跌幅一度超过9%,收盘跌幅为6.99%。不知道这是特斯拉市值奔向1万亿美元的小回调,还是会造成遥不可及的结果。不过,对特斯拉来说,重要的是,123亿美元通过发发股票这样几乎零成本方式(代价可能会更大)就到账了,简直不能更爽。
关于特斯拉能不能到1万亿美元市值、到底值不值1万亿美元市值,这些问题都已经不需要讨论了,因为都有一百种、一千种理由支撑能和不能,值和不值的观点。本文更想从另外的角度看这个问题:
特斯拉市值1万亿美元,会发生什么?——带飞的是特斯拉的中国学徒。

趁着股价暴涨增发股票募集资金的,除了特斯拉,还有特斯拉的中国学徒——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
1、12月2日,理想汽车(NYSE:LI)发布公告,拟增发拟增发47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净筹资额约16.020亿美元,如果承销商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理想汽车将最高募资约18.405亿美元;
2、12月9日,鹏汽车(NYSE:XPEV)发布公告称,拟增发4800万美国存托股份(ADS),定价为45美元/ADS。以此计算,小鹏汽车此次拟募资总额达21.6亿美元,创中概股史上最大规模首次股票增发。 
现在,整个市场可能要等的就是蔚来汽车啥时候增发股票募资了。此前,蔚来、理想和小鹏,包括尚未上市的威马,都通过今年超级友好的市场环境,通过pre-IPO、IPO或者债转股、股权融资等多种方式,每一家都手握着接近200亿人民币的现金储备。
随着股价的暴涨,理想和小鹏的一次增发,就募集了超过100亿、甚至是150亿人民币的资金,这样的募资机会可能不会再有第二次了,蔚来这个时候不应该犹豫,趁着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多募资,保证研发军备竞赛、营销推广的的粮草才是王道。
是的,无论是理想,还是小鹏,都是打着这样的旗号希望完成这一轮增发。 
理想增发资金的用途:1、新一代电动汽车技术的研发,包括高压平台、高充放电率电池和超快充电;2、下一个BEV(Battery Electric Vehicle)平台和未来车型的研发;3、自动驾驶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研发。

小鹏增发资金的用途:1、智能电动汽车以及软件、硬件和数据的研发技术;2、销售和市场推广以及销售和服务渠道的拓展和超级充电网络,以及拓展国际市场;3、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潜在战略投资;4、一般公司用途,包括营运资金需求。 
为什么说这样的募资环境,可能不再有呢?下面是造车新势力股价可能的潜在风险:
1、处于高位的美股,在新总统拜登上台后,走势会是怎么样?会不会影响到包括特斯拉、蔚来、理想和小鹏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的股价走势,毕竟,就销量、营收规模、增速等所有财务模型,都是失效的;
2、理想和小鹏必然要面临的解禁压力,对于VC来说,看着账面如此高倍数的回报,迅速套现回报LP才是王道,一旦犹豫,发生了类似蔚来从6块多暴跌到1块多的情况,GP就无法向LP交代了; 
3、小鹏的销量造假问题在发酵,理想的断轴质量问题、自动驾驶功能问题在发酵,这些都是自身的问题,一旦被放大可能会引发抛售,甚至是投资人的集体诉讼,从而可能会葬送现在的大好局面; 
在2021年,造车新势力遇到的挑战会更多,好在,在2020年,意想不到的疫情,导致各国央行大放水,然后推高了特斯拉的股价,从而让蔚来、理想、小鹏、威马等,都获得了大量资金的支持,储备了足够的现金。 
但是,未来的挑战会更大,并且可能的核心竞争力的大调整,没有积累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能会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掉队,这也是为何蔚来要去做芯片、要招募任少卿过来主导NIO Pilot的开发;理想要招来CTO王凯全面主持技术研发;小鹏也在XPilot上投入了更多的资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造车新势力面临的挑战包括了:
1、特斯拉Model Y的强势上市,中国人最喜欢的SUV车型,也是目前造车新势力,包括蔚来、理想、小鹏和威马主打的车型,将会遭遇最强大的竞争对手;
2、大众MEB,根据大众的规划,从2021年开始将会在中国投入更多的纯电动车型,vw.os获得了大量的资源投入,但这些软件和服务没有本土化支撑的话,大众真可能会失去中国市场,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3、有着非常强自研能力的比亚迪的挑战,比亚迪自研了刀片电池技术,并且要在自动驾驶领域投入资源,包括芯片制造、自动驾驶算法,还有就是服务的提供,比亚迪在技术上的投入不可小觑,今年股价的增长也反应了市场对其的期待; 
4、传统车企+科技公司的挑战,上汽+阿里的智己汽车,北汽+华为的ARCFOX,长安+华为的高端品牌,这些合作的车企,将会在2021年开始上市,或许能搅动一池春水; 
5、三年后的华为,是否会造车,这几乎是毫无疑问的答案;还有就是苹果是否会造车,虽然苹果刚刚又调整了汽车业务的负责人,并且被媒体曝出正在搭建供应链,预计在2024-2025年推出Apple Car,这个时间点可能是与华为同步,以苹果的能力,一旦发布,就是石破惊天!

最后,回到特斯拉市值是否会到1万亿美元,就目前的股价而言,只要特斯拉的股价再到1055美元,市值就是1万亿美元,相比而言,涨幅也就是50%而言,特斯拉疯起来,一个月的时间都不用,但这会发生吗? 
如果特斯拉突破1万亿美元,蔚来市值突破1000亿美元完全不在话下,能不能更多,就要看市场的情绪了,是的,就是要资金的炒作情绪,因为,任何的基本面都是不足以支撑的,包括特斯拉,也是不足以支撑的。
如果特斯拉市值1万亿美元,这会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资本泡沫,还是特斯拉朝着10万亿美元市值的开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奔向1万亿美元市值!

8. 一天蒸发200多亿!特斯拉这一波股价表现真刺激!

随着特斯拉确定国产之日起,有关于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就不绝于耳,但最终的结果都被官方进行了“辟谣”。至此,除了松下和LG化学之外,特斯拉国产车型是否会跟宁德时代合作则成为大家继续关注的重点。

然而在2月3日,宁德时代下发了一份与特斯拉开展业务合作的公告,拟与特斯拉签订合作协议,宁德时代将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目前宁德时代已经与Tesla,Inc.签署了该协议,尚需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签署。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时代与特斯拉签署的协议中并未对特斯拉的动力电池采购量进行强制约束,具体的采购情况特斯拉将会根据自身需求以订单的方式确定。宁德时代向特斯拉供货有效期为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至此,宁德时代正式成为继松下和LG化学之后第三家为特斯拉供应动力电池产品的公司。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并且还是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可谓是强强联手。对于特斯拉而言,有望采购宁德时代当下最先进的NCM811电芯,并在国内本土生产的优势下,进一步降低松下电池进口的成本。
国产Model 3先期依旧采用进口的松下电池来满足量产和交付的需求,3月份之后,将逐渐采用LG化学提供的动力电池进行装机,今后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有望为Model 3提供使用,而国产Model Y用上宁德时代的电池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2019年,国内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大约在32.3GWh,市场占有率高达52%,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的合作,确实是双赢的选择。宁德时代能够为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车型对动力电池进行补能,让国产Model 3进一步实现产能的爬坡,也为已经启动的Model Y项目做准备。

根据特斯拉的计划,到2020年底,上海超级工厂的国产率将会达到100%,1月份国产版Model 3开始交付时的国产率已经在30%左右;随着国产率的推进,那么在供应链的采购以及整车的生产上,生产速度将会进一步提升,且生产成本也会再度下降。
目前国产版Model 3依旧有27%-34%的降价空间,如今特斯拉正式牵手宁德时代则意味着Model 3今后的价格下探是大概率的事情,比起1月份大家欢声雀跃地叫喊“低于24万买Model 3”的情况来讲,这一天的来临可能会更快一些。

随着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关系确定之后,二者在合作技术上的目标是否一致也值得大家关注。一直以来特斯拉跟松下的关系都非常紧密,但松下与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上的技术方向并非一致,松下的解决方案是圆柱电池,而宁德时代则以方形电池的技术方向为主。
目前不管是国产版的Model 3还是进口版的Model 3,包括特斯拉全系车型在内的动力电池都采用了圆柱电池的解决方案,而LG化学所提供的动力电池也满足了特斯拉对于圆柱电池路线的跟进。

但是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就必须考虑到电芯技术方案的整合问题,而马斯克曾表示过如今的电池模组并非有存在的必要性,去掉模组直接将电芯整合进电池包内对于电池续航有着明显的提升,这种想法与宁德时代的Cell To Pack技术不谋而合。

Cell To Pack技术简称CTP,是宁德时代推出的高集成动力电池平台解决方案,运用CTP技术能够移除电芯之间的模组,可视为将整个电芯集成到电池包中;模组节省下来的空间能够置放更多的电芯,从而达到同样的电池包容积里能进一步提升电芯容量密度。
根据宁德时代地表述,CTP技术能够将电芯能量密度提升10%-15%,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12%-20%,并能大幅降低动力电池制造过程的成本问题,还能提升纯电续航里程。

所以,有了宁德时代的加入,对于特斯拉而言已经起到如虎添翼的地步,虽然暂且未知宁德时代是否会根据特斯拉技术方向而进行圆柱电芯的定制,亦或是直接为其提供方形电池,但动力电池采购成本的降低已经是大趋势。所以,未来生产的国产版Model 3不排除会更快地采用宁德时代提供的电池,而Model Y则是有可能在量产的时候就直接采用宁德时代的电池。

宁德时代牵手特斯拉的消息高走之后,宁德时代股价这几天一直处于“一路高歌”状态,较1月23号收盘价已经涨了近25%。而特斯拉更是逆势而上,2月3号当天涨幅一度达到9.89%,当天市值已经突破700亿;2月4日收盘887亿,到了2月5日,特斯拉股价连续上涨13%,市值接近1600亿美元,市值总值超过了福特汽车、通用汽车和本田汽车的市值之和。特斯拉也成了汽车界第一家市值过千亿的公司,股票连续暴涨,让原本处于低压状态下的汽车行业多了一份不一样的闪光点。
不过特斯拉股价“暴涨”只会是昙花一现,逆势增长虽然抢眼,但子弹落地也快,5日当天就出现大幅下跌,盘中一度下跌20%,一天市值蒸发200多亿美元。千亿的市值对于现阶段的特斯拉而言只能是过山车般的刺激,并不能维稳,目前依旧需保持谨慎的态度来看待“疯狂”的特斯拉股市。

2019年,特斯拉Model 3全年销量300075辆,成为全球最热销的电动汽车,而在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会上,特斯拉表示2020的新车交付量将会超过50万辆。已经开建的上海超级工厂二期将为Model Y项目规划不少于15万辆的年产能,之后与Model 3的合计年产能将不低于30万辆。

受到本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经在几天前暂时关闭,特斯拉首席财务官Zach Kirkhorn则表示国产Model 3的生产计划将会推迟一周半的时间。另外,特斯拉也捐助了500万人民币专项资金用于协助中国政府支持疾控中心以及其他机构对本次疫情的应对;同时,中国区划拨款预算500万元人民币以补贴疫情期间车主免费使用超级充电桩的能源费用。
 
总结
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的牵手,算得上是一件突发的重磅事件,这种合作也被外界普遍看好,也是不少用户所期待的事情。未来国产特斯拉车型的价格有望进一步下探,这对用户而言也是颇为欢喜的事情,只是其竞争力再度提高,也会对国产新能源车型带来不小的压力,但希望这能成为自主品牌前进的动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