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智慧:从达尔文到查理芒格》读书笔记(第一部分)

2024-05-18 16:56

1. 《探索智慧:从达尔文到查理芒格》读书笔记(第一部分)

         巴菲特曾这样赞誉他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芒格让我从猩猩迅速进化到了人类,否则我会穷很多。”在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共事的四十年多年时间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价从十九美元涨到了近三十万美元。而且查理芒格总是不吝教诲他的人生智慧,让更多的人获得财富生活幸福。本书即是他人代芒格之笔,来讲述芒格的智慧。
                                           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一)人类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和影响因素,以及生物生存繁衍的本能 。
   (二)从心理学,物理学和数学的角度阐述误判产生的原因
   (三)思维能力的训练方法
           我们一切思维活动都是基于生理构造基础的,且大脑不同组成部分负责不同的功能。 比如大脑前额叶受损,能够导致一个勤恳友善的人变成一个,骄横冲动的浪子。脑扁桃体 如果受损则会降低人类感知度和对恐惧的敏感度。 大脑的解剖结构,生化变化过程影响着人的思维。 
           更具体的来说是, 大脑中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使得我们有了思维的功能 。神经元上的电脉冲传递到 轴突,释放神经递质传递至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神经元之间通过生物化学变化使得信息得以在 脑中传递。神经元的连接会受到遗传基因,生活经历,和环境以及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 基因表达产生蛋白质。人体的主要生物功能基于蛋白质,比如控制化学反应的酶,决定肤色的蛋 白质等。
            除了受遗传的影响,基因的表达时间和程度也会给人带来差异 。受基因的开启或关闭以 及活跃度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生活经历的不同,会让神经元产生不同的连接,或者产生新的 神经元,让大脑有不同的物理变化。这也是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不同,造成不同性格的原因。
           事实上, 心理活动基于大脑物理基础的同时,心理活动也会影响体内的生化物理过程。  安慰剂试验就是最好的证明。只吃了安慰剂的病人和吃了治疗药的病人产生了差不多的治疗效果。 这就证明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会影响生理层面的治疗效果。 基因突变会让生物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然后通过自然选择,淘汰不适应生存的性状,保留 有利于生存和繁衍的性状。因为资源始终有限,个体之间必然存在竞争,有差异的个体在竞争中凸显出个别基因的相对优势。环境的变化也会给个体和族群带来威胁,促使族群内基因组成产生变化。而这种进化总是在不断发生的。自然选择不会停滞,并且没有目标。
          生存和繁衍是生物的本能。细菌之所以会感染其他生物,食肉动物之所以会杀戮,这都是出于大自然的嘱咐——生存和繁衍 。而人的所有行为也都是趋利避害的。利于生存繁衍的活动总让我们愉悦,对我们有害的活动则会让人感到痛苦。我们享受快乐追求奖励,并且避免痛苦。而且,相比得到一件东西所带来的喜悦和满足,失去这件东西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痛苦。因为痛苦是具有警示的信号。在这种警示面前,我们会集中身体的能量和精力来避免伤害。在我们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那些能带来生存繁衍优势,或者帮助我们避免痛苦的事情,是被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大脑会为这些有价值的事情建立相应的神经,强化反馈。所以大脑中的连接会不断发生变化。 所以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会让不同神经元得到强化,弱化;或者发展出不同的神经元。 
            而人类今天的大脑结构主要是受到狩猎采集原始社会时期的影响。 这是智人出现以后的第一个社会时期,也是时间最长的一个,占据了人类进化史中的绝大部分时间。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资源依然是有限的,为了生存和繁衍,个体之间势必存在竞争,这就意味着自然选择会产生利己主义 。利他主义的事情当然也有,不过一般都是基于双方共同的利益追求,也都可以用利己主义来解释。而部落与部落竞争时,如果一个部落的成员之间彼此信任能够团结合作,成员乐于奉献,勇于牺牲,那么这样的部落是具有竞争优势的。所以 部落成员会赞美和鼓励做出有利于公众利益的人,而损害公众利益的人将受到谴责。这就在部落内自然而然形成了道德标准 。
           我们对一件事情的情感可以传达“资讯”,从而影响我们的决策。因为有了这些情感体验,我们才能从自己的错误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决策。比如,一件事情让我们产生了愧疚感,那么我们下一次就能做出更好的决策,避免再一次承担愧疚感。反感的情绪可以让我们远离危险源。
           我们不喜欢未知或者不确定。因为理解和控制环境有利于我们对未来做出更好的决策。所以我们喜欢总结,归纳,从而建构整个世界。我们喜欢探索各种模型,探索各种环境,事件,行动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喜欢探究事物与事物之间联系。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影响我们决策的因素。
         (1)情感总是会影响我们的决策。生存和繁衍也是人类的本能,所以我们也是趋利避害的。在狩猎采集社会几十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必须避免各种危险。为了更好的应对环境,我们衍生出了基于痛苦和快乐的价值体系。相比得到的快乐,失去的痛苦更为严重。为了避免失去,所以我们倾向于未雨绸缪,在忧患意识中做决策。
         (2)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会影响人的观念,价值,习惯,性格,从而影响人的决策和行为。
           (3)如果行为结果具有奖励性,这种行为就会得到强化。
           (4)除了过去的经历,我们对未来的预期也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去归纳总结,构建一个世界的模型。由这个模型出发,我们得到对一个事件的预期。但这样做出来的决策并不一定总是利大于弊的。比如我们总是更加相信自己亲近的人;我们会依据他人发出的信号来进行揣测。然而这样并不一定可靠。
           如果能多一点理性,我们决策就能更加科学了。  
     

《探索智慧:从达尔文到查理芒格》读书笔记(第一部分)

2. 多元思维与偏见——读《探索智慧:从达尔文到芒格》有感

有个关于二战时期的笑话,在德军飞机不断轰炸英国伦敦的时候,有个数学家选择不去防空洞避难,原因是根据概率,他被空投炸弹砸中的概率极低。但第二天,他就逃到防空洞里,原因是隔壁的房子被炸弹炸毁了。这是我们低估了低概率事件发生的例子。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被常识迷惑。自以为懂得的越多的人,可能越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根据《探索智慧:从达尔文到芒格》这本书的说法,我们对事物产生误判是由于我们祖先的遗传基因导致的。我们的祖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处于狩猎社会,现代文明在整个人类历史长河中只占很小一部分,而由于适者生存法则让我们的大脑乃至整个生理结构仍停留在狩猎社会--我们还没来得及进化成现代人类。最简单如我们感到死亡威胁,我们会尝试用尽所有可行的办法来摆脱危险,即使后来发现这些行为是多馀的。最近香港市民抢购口罩和卫生纸就是一例,即使同样的“愚蠢”行为在03年SARS时已经上演过。又如女性无可避免地会选择能带来更具生存优势的男性来结婚。由于女性在整个繁衍过程中必须面临死亡或寿命缩短的威胁,以及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活条件来哺乳婴儿,这就导致了女性在择偶时必须考虑以上需求。但现代女性撑起半边天以及全球通胀严重,人们在解决衣食住行特别是住方面遇到极大问题,这就导致人们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的现象。当然导致以上结果的原因还有很多,这里只是举例说明。
  
 由于现实生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而我们接受的教育往往不能较好地解释整个系统的情况以及事情在这个系统里会得到什麽结果--实际上也非常困难。这就导致了我们无法判定事情的走向。因此,我们可能就无法指责当时的社会专家为何预测不到香港的反送中游行可以发展到这种程度;也无法指责当时的传染病专家为何预测不到武汉的新冠病毒会肆虐全球。相类似的,曾经预测楼市或股市崩盘的专家的话也难言准确。如果这些专家的话成真了,只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喊空,而最终正确了而已。这就好像一个指针不会动的大笨钟,每天都会正确一次。
  
 对于个人而言,本书告诉我们多元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对未来事件判断的指引。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事情在系统中发展的过程,以及大部分人可能不可避免地出现的误判。通过反向思考,我们可以从大部人的误判中解脱,甚至获取利益。
  
 多元思维模型让我打开了思维的枷锁。通过运用多元思维,将有助于我们应付人生中的重要选择。如毕业后的职业选择、结婚选择、买房选择和投资选择等等。这些人生的交叉点可能会深深地影响我们未来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幸福感、生活水平和社会阶层等。由于传统教育的限制和社会精英化的需要,技能和知识专业化是个人职业提升的最快捷途径。随着工业发展的成熟,个人只需要负责整个工业化流程的很小一部分,而对这个环节里所需的技能越擅长,获得升职加薪的机会就越大。但这种好处反过来却影响了个人思维的全面性——“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钉子”。本书告诉我们,精确地说是投资大师芒格告诉我们,通过刻意学习心理学、物理学和数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可以改善我们的思维盲区。但我个人认为要通过多元思维模型来思考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专业道路上走得越远的人,可能越困难。因为快思考的习惯,会抑制我们综合地慢思考的动力。并且人类会倾向于往能够获得奖励的方向去发展,而在我们不擅长的领域要获得奖励往往是很困难的。这就好像让一个牙医去设计房子,这显然会让牙医受到很大的失败挫折。

3. 探索智慧:从达尔文到芒格

这本书的名字叫《探索智慧》,听起来口气挺大的,后面读完之后,觉得这本书,虽然未必真能提升智慧,但是至少讲解了许多思维模式和方法,还是很值得一读的,当然有不少地方是有点太啰嗦了...书名的副标题里,达尔文大家都知道了,那么芒格是谁呢?芒格是大名鼎鼎的股神巴菲特的合作伙伴和好友,形象的说就是巴菲特成功背后的男人。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所做的笔记:
  
 人往往倾向于自动构建事物之间的联系,比如巴普洛夫的狗流口水的条件反射实验。
  
 著名的吊桥效应,豪车广告里的美女模特,所以你要经常做一些让你喜欢的妹子感到愉快的事情,这样慢慢的她会把见到你当成是件愉快的事情。
  
 带来坏消息的人,即使坏消息并不是由他造成的,他依然会因此被讨厌。
  
 因为利益相关,所以医生倾向于让你多次回来复诊,律师希望提起更多的诉讼,推销员对他推销的产品满口称赞。
  
 对于要购买什么东西,一定要事先去对该样东西做好调查,不能对它一无所知的,去单单凭借销售人员的一面之词,毕竟,卖给你是他唯一的目的。
  
 如果我们只想听自己想“听的事情”,偏见就会积累的越来越多,多接触对某一事物的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尤其是那些你不喜欢的。
  
 说服他人的时候,用利益而不是用道理。因为人们比起得到更在乎损失,所以利用好这一点。
  
 人们只对自己提出的想法有干劲,你想让某人做什麼,让他以为那是他自己想去做的,而不是你想让他去做的。
  
 事情做好的时候(无论是因为运气,有其他人的帮助还是别的什麼),我们倾向於把功劳归於自己身上。
  
 失败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推卸责任,反正不是自己的错。
  
 别人成功的时候,我们会认为他们是靠运气,别人失败的时候,我们认为是他们的愚蠢造成的。
  
 做重大决定的时候,考虑清楚可能的最坏的结果是什麼?出现了的话,该如何应对?你能否接受这个最坏的结果?不能的话,现在可以做些什麼区避免它?
  
 我们倾向於保持前後行为的一致性,哪怕最初的行为是错误的,而且我们为之投入(时间,精力,金钱)的越多,我们便越难以做出改变,越想继续做下去,因为我们不想让之前的努力白费,即使明知是错的。
  
 如果对於沉没成本无法释怀,可以问问自己如果我现在(没有投入任何东西)来做这件事情,我会不会去做?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该停下来了。
  
 我们会按照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样子”去行事,也就是我们的自我形象,我们眼中的自己。
  
 赛马,抓娃娃机,利用了人们“差点得到”的心理,即使每次失败,但又每次让你感觉你已经很接近成功,这会让你想不停的玩下去,刮纸有奖也是如此。
  
 越是被禁的东西,人越是想要拥有它,尝试它,让它更有吸引力。
  
 举个例子:在大航海时代,一位英国的cook船长注意到荷兰人的船上很少人患坏血病,英国人的船上却多的多,他仔细观察两者的区别,发现荷兰人喜欢吃泡菜,所以船上放了很多泡菜(富含维生素C可以防止坏血病,当时人们不知道这一点)。
  
 于是cook船长也想在船上让自己的船员多吃泡菜,可是英国人不喜欢吃泡菜,也不能强制让船员去吃,那怎么办呢?
  
 cook船长想到了,先在一个其他船员能看到的地方,经常和军官一起吃泡菜,一段时间后规定,普通船员只能周日的时候吃泡菜,很快船上的人都“主动”的去吃泡菜了。
  
 超市的大甩卖,加上一个截止日期,会让人更想买它,尤其是日期即将过去的时候。
  
 如果我们想让某人冒险,就要让他感受到,如果不那样做就会损失些什么。如果我们想让某人停止不前,就要让他对现状感到安全。
  
 我们考虑一样东西的时候,比如感受的温度,并不是主要看它的绝对值,而是用于参考的相对值,从高温到温和你会觉得变凉快了,从低温到温和你会觉得温暖了,虽然最后身处的温度值是一样的,可是感受却截然不同。
  
 商家往往先会给消费者展示价格高的商品,接着消费者看一个价格相对较低的,就会产生这件商品比较便宜的错觉。
  
 如果你先买了一辆几十万的汽车,那么几千块的其他汽车配件就会显得像是很便宜。
  
 一个实验,让一群人从六美元和一只漂亮的钢笔中选一个,大部分人选择了六美元。
  
 当让人们从六美元,一只漂亮的钢笔,一只没那么好的钢笔中选一项,大部分人选择了漂亮的钢笔。
  
 那只没那么好的钢笔,增加了好的钢笔的魅力。
  
 人对微小的变化是很难觉察到的,很容易忽视它,而这样的累积会使得小问题最终变成一个无法忽视的大问题。
  
 人倾向于随大众做同意的事情,尤其是自己面临不确定性,不知所措的时候。
  
 只要是有足够多人一起做,那么原本一个人做显得很丢脸的事情,也变得可以接受了,做的人多了,羞愧感减弱了。
  
 如果在大街上,看到有人被抢劫,路人却无动于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家都有这样的心理,既然这么多人看见了,总会有人报警,有人出手相助的,所以我就一边待着就好了,可是,当所有人都这么想的时候,就会出现路人集体冷漠的尴尬处境。
  
 如果我们面临这种困境,比如被抢劫了,呼救的时候要指明是某个人,希望让他来帮忙,这个时候就可以避免上述的情况了。
  
 正所谓,法不责众,如果一个项目是集体负责任,那最后就是没有人负责任,应该把任务细化,每个人负责的部分事先规定好,具体责任到人,这样才能让一个组织有压力去做好事情。
  
 我们不喜欢不确定性,不喜欢没有意义,喜欢给我们接触的各种事情赋予各种联系,给各种行为以意义想探究事物的因果关系。
  
 如果无法找到,我们会潜意识的去构建联系,因果关系,并且认为这是合理的(自欺欺人,而不自知)。
  
 事后诸葛亮,我们看已知结果的事情觉得自己很高明,可是,如果回到过去的那个时间点,在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在那样的背景环境下,你又能把事情做的有多好?这样想,会让我们看自己更清楚一点,而不是随意的开着上帝视角,指点江山,自我意淫。
  
 人喜欢给事情找各种理由,只要某件事情有理由(不管是否合理),我们都会把它合理化。
  
 有一实验,让某人去插队使用打印机,插队的理由是:我有几页纸要复印一下,想先用一下打印机。结果机会所有人都愿意让他先插队。
  
 事情只要有个理由,就显得可以接受的多了,理由本身是什么并不太重要。
  
 想要让某人做某件事情,多告诉他几个为什么(做这件事的原因),多强调几遍,对方会更愿意去做。
  
 为什么,提供给人做事的动机,人做某件事总想找个原因。
  
 我们的记忆只是现实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只看到了显示的一部分,可是为了使记忆连贯起来,我们的大脑会自动的把碎片的记忆处理成连贯,合情合理的故事,方便我们存储和回忆。
  
 我们会把看到的事情,依据自己的理解,思维方式对其进行重组,然后“编码”到我们的记忆里存储起来,所以记忆往往不不等同于客观现实。
  
 情感的事件比起非情感的更容易被大脑记忆。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任何事物都是在没有得到之前最被在乎,得到之后就往往不会那么重视了,得到一件东西之前,我们高估了它在我们心里的重要程度。
  
 而所谓的,失去之后才懂得它的珍贵,也正是因为失去发生了,所以它在你心里的重视度增加了,不失去你依旧无法体会到。
  
 获取的过程越艰难,得到之后就会越珍惜。
   捡来的钱,赌博赢得的钱,比起努力工作得到的钱,我们会倾向于随意花费掉,尽管是同样的金额,有着同样的价值。
  
 对于一个从未见过的人,我们事先对这个人的期待,会影响这个人出现在我们面前时的表现。假如你期待着接下来碰到的是个脾气不好的人,你会在真正见面时的态度就不会好,用对待脾气不好的人的态度去说话,所以对方被你那糟糕的态度影响,脾气自然不会好,所以这又证实了你最初的期待。
  
 有个小村庄附近挖掘出了不少的甲骨文,考古学家为了鼓励村民们把发现的甲骨上交,于是告诉村民上交一块甲骨将会奖励多少钱。结果上交的甲骨的确越来越多了,可是也越来越多碎片了...村民为了拿更多钱,故意把甲骨敲碎。
  
 印度在殖民时期,因为当地眼镜蛇泛滥成灾,所以为了鼓励居民抓蛇,出告示说,上交一条蛇将能换取多少钱,结果居民为了赚钱,越来越多了开始自己养蛇,然后把养的蛇拿去换钱...
  
 一个想法好不好,不是由它的出发点决定的,而是由它所导致的结果决定的,所以衡量结果而不是意图。
  
 财富的分配基本上是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而对于做事情只要做好了那关键的20%事情就基本上做好了八成。
  
 比如,考研的考试大纲里划定了考察的知识点的范围,很详细,很多。可是,一张卷子的分值和可以考察的内容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所有的知识点都考察,这就有了重点的区分。掌握了那些考察频率高的重点,就可以事半功倍,而且不用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花过多的时间在那些几乎不考的知识上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那么如何知道哪些是考察的重点呢?可以从往年的真题中去总结一下,也可以去买那些好评的复习资料,里面也会有详细的总结。
  
 事物的结果往往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只不过,基于不同的条件,背景下主要的因素不一样。
  
 把某件事的成功仅仅归因于某一个因素是很不明智的,成功学很喜欢这样吹嘘,片面强调某一个,比如说:努力,注重细节,仿佛只要努力了就一定能成功一样。而事实上,任何人的成功都是不可能复制的。
  
 因为那只能发生在那个时间段,那个社会环境下,即使你拥有了成功者的所有优点(这个也难以真正做到),你也无法回到那个时间去做成那件事情,还有运气这个不可控的因素在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成功无法复制。
  
 下次你听到别人说成功是因为某某原因,你可以考虑用控制变量法来检测这个所谓的成功的秘诀有多大的用处。
  
 同样,各种所谓的个人经验,首先要分析清楚它起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不要盲目的套用,没有什么经验是万能的,他们都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
  
 一个事物的改变会对整个体系造成影响,著名的如蝴蝶效应,所以做重大决定之前,要综合考虑它所导致的好处和坏处。
  
 依据统计规律事物的发展总是会在长时间内趋于均值的,所以古语有云:水满则溢,到了巅峰下个阶段更可能是走下坡路了。
  
 比如你得了感冒,开始没有严重到去医院看病,当感冒发展到最严重的时候,你受不了了,于是去了医院,回来吃了药,你感觉感冒好多了,而这个感冒缓解的结果,很可能并不是你吃了药的缘故,因为你感冒最难受的时候,恰恰是感冒发展到了最严重的时候,之后哪怕是你不去医院,凭借身体的抵抗力,感冒的症状也会缓解,只是单纯的趋于平均的结果。未必就是感冒药起作用了。

探索智慧:从达尔文到芒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