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宏观调控理论分析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作用的必要性及其政策配套选择

2024-05-20 06:38

1. 运用宏观调控理论分析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作用的必要性及其政策配套选择

  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以间接调控为基本特征,即政府调控主体主要通过政策手段把经济参数附加到市场中多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信号上,进而调节、引导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间接调控所依仗的主要政策手段,便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这两大宏观调控政策共同服务于宏观调控的总目标,但分工而互补,需要相互协调配合,促使经济运行趋于总量均衡和结构优化的理想状态。随着我国经济日渐市场化和全球化,经济运行的复杂程度大大提高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加强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和复杂性也显著增强。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具有紧密的联系,这种紧密联系从根本上说植根于双方政策调控最终目标的一致性。两大政策调控的着眼点,都是针对社会供需总量与结构在资金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有悖于货币流通稳定和市场供求协调正常运行状态的各种问题;两大政策调控的归宿,都是力求社会供需在动态过程中达到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优化,从而使经济尽可能实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两大政策的紧密联系还来源于双方政策手段的互补性以及政策传导机制的互动性,一方的政策调控过程,通常都需要对方的政策手段或机制发挥其特长来加以配合策应,经济学理论对此可以作出很好的阐释。从社会总资金的运动来看,财政政策对资金运动的影响和货币政策对资金运动的影响,相互间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连锁反应,各自的政策实施及其变动,必然要牵动对方,产生协调配合的客观要求。

  当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协调配合中的角色侧重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差异显著的特点,决定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结构变动因素特别强烈,问题十分突出,涉及总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等诸多领域的矛盾,而且在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的环境中,这些结构性问题更容易传递总量问题,例如,在总需求结构中,消费需求比例偏低是导致出口压力大的重要原因,而出口快速增长又是诱发流动性过剩以及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我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赶超性质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等,不允许我们坐等由漫长的平均利润率形成过程和调节资源配置过程来解决结构问题。对此,财政收支可以成为非常重要的操作手段,财政政策可以积极发挥其结构调整功能的优势,以区别对待的方式,通过调整财政收支的流向和流量,达到促进结构优化的效果。另一方面,货币政策调控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宜实施过多差别性的调控措施,因此,两大政策在我国结构优化调控方面的协调配合,应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近期,财政政策的重点是合理把握财政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较大幅度地增加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住房保障、生态保护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支出,同时积极探索有关税制改革和推进收入分配格局合理化。

  在总量方面,目前我国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避免经济过热和防止明显的通货膨胀,由于货币政策对于总量调控的功能更为显著,效果更为直接,尤其长于通货膨胀时期的总量紧缩,所以,货币政策应在当前担任总量调控的主力。而财政政策的总量调控效果具有间接性,并且我国财政政策需要在较长时期内承载优化结构和为改革提供财力保障的历史任务,不到非常时期,不宜实施过分紧缩的财政政策,因此,近期在紧缩总量的调控方面应以货币政策“从紧”为主导,财政政策发挥适当配合作用。财政政策在总需求调控方面的影响应尽量保持中性,在增加有效供给方面更多发挥作用。

  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控结合部重点领域的合理协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过程中虽然覆盖不同领域,使用着不同的政策工具,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又在某些领域存在天然的结合点,例如国债和财政国库存款领域,而在有些特定领域,通过政策制定者的主动设计,也会成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部,例如通过发行特别国债购买超额储备的外汇建立主权基金。


  http://finance.sina.com.cn/economist/jingjiguancha/20080305/11034582673.shtml

运用宏观调控理论分析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作用的必要性及其政策配套选择

2. 联系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实践论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然性。

基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范围、渠道、侧重点、手段、时差和时滞方面的不同,在现实经济中,政府经济宏观调控时通常是两者并用。因此研究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讲,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如下:
⑴分配和交换是生产和消费均衡发展的基本保证,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别是政府调节分配和流通领域的主要调控手段。根据马克思社会在生产理论,分配和交换是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如果分配和交换出现问题会导致社会简单再生产无法延续和扩大再生产得不到实现。为了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国家必须调节和管理在分配和交换领域的各种矛盾,实现结构优化和总量平衡。作为分配交换领域的主要调节政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于分别作用于社会再生产两个不同环节,克服了单一政策手段的局限性,可以同时解决结构矛盾和总量矛盾,因此必须协调配合。
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和运作特点存在明显差异。
首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范围的不同要求两者必须协调配合。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税收增减,发行国债,调整支出规模和结构来影响社会需求,即通过在分配领域发挥作用来调节社会总供求关系,进而实现调节目标。但是,财政政策通过增减税收,调整支出规模可能引起社会总需求的扩张或收缩,其操作上有一定的限度。如为抑制需求而提高税率,压缩支出,要受到纳税人承受能力和已形成的支出规模的限制,力度过大会挫伤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引起经济的动荡,这就需要货币政策从流通领域加以配合;就货币政策而言,其政策松紧能增减社会需求,但要受到已经形成的信贷规模及相应的投资规模的限制,力度过大会引起资金短缺进而是经济秩序紊乱,这也要求财政政策从分配领域与货币政策配合。
其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侧重点不同要求两者协调配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能对总量和结构进行调节,但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强调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又结构特征。而货币政策的重点是调节社会需求总量,具有总量特征。
财政政策通过变动收入和支出来调节经济结构。由于税负及支出规模的调整涉及面大,政策性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并受国家财力的限制。因此,财政赤字或结余都不能太大,这使得财政政策对需求总量调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反,财政政策对社会供求结构的调整作用就要大得多。市场机制可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但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为了减少资源浪费,需要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干预。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的调节主要表现在:通过扩大或减少对某行业的财政投入,来“鼓励”或“抑制”该行业的发展。即使在支出总量不变的条件下,政府也可通过差别税率和收入政策,直接对某行业进行“扶持”或“限制”,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和调节经济结构的效果。
但货币政策调节社会供求结构和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方面的作用相对有限。中央银行运用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利率差、信贷规模、公开市场业务等各种工具来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从而达到调节社会总需求。因为银行信贷资金是追求盈利的,其在带动资源配置方面要体现市场原则的基本要求,政府不能指望银行信贷资金能直接按照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投入预期收益率低的产业,特别是公共产品产业。如果真有银行信贷金做到了这一点,则其背后往往有财政政策的支持。
再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时滞性不同要求两者协调配合。财政通过提高或降低税收,影响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增加或减少支出,影响公共消费和公共投资,从而影响社会购买力。因为税收是以法律为依据的再分配形式,财政支出或预算拨款也可以通过建立预算法来实施,所以,财政政策是采用法律机制进行经济调节。这就决定了财政政策的决策过程较为迟缓,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才能完成,相比之下,财政政策的效果时滞比较短。如国际一旦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增加税收会很快减少企业和居民收入;紧缩预算拨款和控制基建规模,会很快减少公共消费和公共投资,见效比较快。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利率水平的变化调节经济,不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因此,出台后的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所需时间较长。
⑶为了兼顾效率与公平,财政政策必须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偏重公平分配。财政政策是影响和制约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主导环节,以其调节力度和广度,完全能够建立起利益调节和收入分配机制,即运用税收和社会保障手段,限制收入分配的过分集中和过快增长,适当缩小居民收入差距,防止两级分化,确保社会稳定。保证收入分配的适度公平,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货币政策偏重效率有限。货币政策主要作用于流通领域,参与国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积累活动,制约和调节着再分配。而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决定了货币政策对信贷结构与利率的调节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从而引导资金流向效益好的领域,促进生产效率的的提高。
⑷为了更好地解决社会经济结构矛盾和总量矛盾,必须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财政政策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间接作用于经济总量;货币政策直接作用于经济总量,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从财政政策调节看,对总供给的调节首先反映为社会经济结构的调节,如财政运用税收、贴息和投资政策,引导货币流向新型产业和瓶颈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对总需求的调节主要通过扩大或缩小财政支出,以结构调节为前提,以刺激和抑制社会总需求。货币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投放货币和再贷款等手段控制基础货币量,通过准备金和再贴现率等控制基础货币乘数,以有效控制社会总需求。同时,中央银行在控制社会总需求的基础上也会对社会经济结构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
⑸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调控手段、运行机制和理论认识决定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协调配合。旧体制下的调控手段、运行机制和理论认识需要过度和转变,这导致了财政与银行之间的非正常关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必须协调的因缘仍然存在。在计划经济下,直接的行政命令控制一切,计划、财政、银行三者层层从属,在计划框架下的财政与银行的协调是简单的、被动的和狭小的;在市场经济下,市场调节取代计划调节,财政与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加强,计划、财政、银行的关系变得更为清晰,财政和银行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旧的关系未理顺,新的要求已经出现,因而政策协调的必要性进一步加强。

3. 试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是由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功能差异决定的。(1)政策目标的侧重点不同。货币政策主要是调节货币供求总量,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而财政政策的侧重点则是解决财政赤字和结构性平衡问题。(2)透明度不同。财政政策的透明度高,财政的一收一支,是结余还是赤字,都是非常清楚的。银行信贷的透明度差,银行信贷收支和平衡的真实状况是很难一下子看得清楚。(3)时滞性不同。财政的认识时滞短而决策时滞长。认识滞短是指财政的问题容易被看出来,但决策却要花费时日。货币政策是认识时滞长,决策时滞短。认识时滞长是指货币政策的制定到产生效果需要一个传导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决策时滞短是指由于货币政策通常由中央银行决定,只要认识清楚了,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作出决策。(4)可控性不同。财政政策可以由政府通过直接控制和调节来实现。货币政策通常需要通过操作工具的传导来实现最终目标,这中间需要一个传导过程,并且可能出现偏离最终目标的情况。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方式 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按“松”、“中”和“紧”三种划分,那么,它们之间的组合方式可以有以下九种类型: 财政政策类型 货币政策类型     松松、松中、松紧、中松、中中、中紧、紧松、紧中、紧紧 在实践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模式一般有四种: 1、“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2、“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 3、“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4、“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

试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4. 论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1.财政政策的涵义。财政政策是政府针对一定时期的经济目标,依据特定的财政理论,为指导财政工作和调节财政关系,所制定的基本准则和措施。财政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相比,其主要特征:较强的法治性、相对的稳定性、关联的系统性。财政政策工具:国家预算、税收、国家公债、财政补贴、综合财政信贷计划等。
 2.财政政策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根据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可以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就是通过减少收入、扩大支出来增加总需求。采用的政策措施是:降低税率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财政补贴、实行赤字预算和发行公债等。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来压缩总需求。采取的政策措施是:提高效率、降低固定资产折旧率、缩小投资规模、减少财政补贴、实行盈余预算等。
  3.货币政策的涵义。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外汇操作、贷款限额、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等。 4.货币政策的主要类型及应用。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政府应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在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即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可供选择的政策手段主要有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等。其中任何一项措施都会产生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效应,多种手段的联合运用则效果更为显著。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时,中央银行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即缩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总需求的膨胀势头。相应的政策手段主要有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采取道义上的劝告、控制分期付款和抵押贷款的条件等手段。这些政策措施的运用都会产生紧缩性货币供应量的紧缩效应,多种政策措施的联合运用会对总需求的膨胀势头产生强有力的抑制作用。

5. 简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并结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应该如何进行宏观政策调控。

一,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首先,我国经济从98年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连续九年以两位数的增长,07年前三季度更是达到11.7%的增长速度。而今年由食品引发的价格上涨已经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达6.5%。经济过热的现象已经明显出现。因此,防止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将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 
二,货币政策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做出用从紧的货币政策替代施行了十余年的稳健货币政策。给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出了最强硬的信号。无论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央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其主要政策手段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央行就会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以减少需求。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目前确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贴现、中央银行贷款、公开市场,其余的列入国务院确定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因此,在保持公开市场通过央行票据、特别国债等工具大规模回笼货币的同时,目前市场预期最大还是升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有专家称,2008年利率将提高100个基点,存款准备金率将上调到15%以上,同时,央行将把商业银行信贷年增速控制在13%内,以切段加剧流动性过剩的根源。 
三,财政政策 
我国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到“稳健”三年来,政府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但投资和信贷回落的基础仍不稳固。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依旧突出,而且还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和资产价格持续上升等问题。因此,下一步仍需继续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延续稳健的财政政策,加强对国民经济的一些薄弱环节的投入,改善民生、改善生态、改善结构,为更好的发展积累能量,为更快的发展奠定基础。 
财政政策稳健就是政府加大对公共品的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如果这样,就能够控制住两大资产价格泡沫,稳定物价水平,降低整个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风险,从而让中国经济真正走向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

简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内容,并结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分析应该如何进行宏观政策调控。

6. 结合实际,分析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模式。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和统一的总体经济目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具有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在我国也是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因此,这两大政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既不能简单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
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三,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第四,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7.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财政政策又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前者主要是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来刺激需求和消费,扩大就业,增加投资,从而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   至于货币政策嘛,就是通过央行来调整利率,准备金率,贴现率。来促进GDP的平稳发展。嗯,大概就这样吧。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8. 结合我国实际,试述分析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运用

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主要包括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收缩信贷和提高利率是“紧”的货币政策,能够抑制社会总需求,但制约投资和短期内发展,反之,是“松”的货币政策,能扩大社会总需求,对投资和短期内发展有利,但容易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财政政策包括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增税和减支是“紧”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社会需求总量,但对投资不利。反之,是“松”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投资,但社会需求总量的扩大容易导致通货膨胀。 
虽然这两项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中都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但仅靠一项政策很难全面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没有双方的配合,单个政策的实施效果将会大大减弱,这就要求二者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综合优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政府究竟采用哪种取决于客观的经济环境,实际上主要取决于政府对客观经济情况的判断。概括地说,“一松一紧”主要是解决结构问题;单独使用“双松”或“双紧”主要为解决总量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手段,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由于根本利益一致和统一的总体经济目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实施具有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两大政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但由于这两大政策在我国也是各有其特殊作用,调节的侧重面也不同,因此,这两大政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既不能简单地等同或混同,又不能各行其是,而应该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 
第二,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第三,两大政策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 
第四,从实际出发进行两大政策的搭配运用。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是实现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但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正确确定两大政策的搭配方式及其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协调配合。例如,需要有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外贸政策、社会福利政策等其他政策的协同;有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内社会政治环境;有合理的价格体系和企业(包括金融企业)的运行机制;还需要有各部委、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