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过热的影响

2024-05-06 02:25

1. 经济过热的影响

 1、“经济过热对股市的影响”:最直接的在股市体现是“泡沫”增加。一部分或大部分股票价格严重“虚高”,远远脱离实际价值。2、“央行的紧缩政策和加息”:加息是紧缩政策的措施之一。紧缩政策和加息对股市而言,在大的方面都是利空。 1、央行的紧缩政策和加息预期是对宏观经济而言,并不是仅仅针对股市;相反,在具体的调控政策中,常常体现了政策对股市的呵护与维持,说明管理层对股市发展是持积极态度的。2、经济过热是局部的、部分领域的,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金融领域的货币流动性过大、过旺等。过热现象并不是过热局面,对此应该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经济过热的影响

2. 投资过热的介绍

投资过热是指投资以及投资形成的供给超过了市场需求,因而导致投资过剩,导致生产能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投资超过市场需求,也意味着投资难以获得合理的回报,甚至会血本无归。

3. 投资过热的调整我国近期投资过热的对策

中央银行针对我国近年来投资过热的状况,分别于2004至今多次调整利息率来进行宏观调控,2007年进行了多次调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调利息率的政策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从股市上看,2007年的屡次上调利息率都没有改变股市上涨的趋势,2007年3一5月,大盘涨幅超过一千点;房地产市场看,2007年前半年累计投资增长率仍达到20%。另外,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紧缩“地根”和限制外资炒房的措施,对于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和价格上涨较快的作用也比较有限。由此可见,有必要在继续坚持“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同时,在其他方面进行相应的宏观调控。  1.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引导大众投资方向我国2006年的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为600亿,如果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加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一方面可以分流投资,缓解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过热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弓}导投资方向,缓解我国投资的结构性过热问题。房地产的高利润和股市的高回报率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利用调高利息率的货币政策来限制投资数量受到货币政策本身稳健性的影响,不能有太大幅度的调整,而且由于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与存款利率大致相同,居民仍会选择投资项目,国债的优点就是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并且风险小,符合投资者的投资心理,因此可以有效的将房地产和股市的资金分流出来,起到对投资过热降温的作用。我国的投资过热是集中在某些行业的,如利用能源的制造业和采矿业,而对于某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低的产业投资不足,长期建设国债应该对有利于技术升级和优化部门结构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主导产业以及对于社会总体发展需要的公共产品和部分准公共产品中形成瓶颈制约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支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自主创新、基础教育、公共卫生、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和农村公益性服务业、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可以起引导大众的投资方向的作用。2.限制土地、矿产资源的投资开发政府应加大对建筑用地的监管力度,对申请土地的项目,应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判断土地使用的合理性,限制土地开发项目,地方政府不能为了赚取收入而随意出售土地,对开发中的房地产项目也要监管,杜绝开发商囤地、捂盘的现象。对于矿产资源,首先是全面实行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凡新设煤炭矿业权,必须根据市场需求预测,有计划地采用招标、拍卖、挂牌等竞争方式进行出让,其次是完善矿产资源有偿开采制度,加强矿山储量动态监管,实行补偿费征收与储量消耗相挂钩,进一步建立企业珍惜利用资源的经济机制。3.调整房地产投资结构依据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结构,调整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结构。我国目前的状况是社会需求量大的中小套型住房供应严重不足,而大套住房供应过剩,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一5月份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投资仅占商品住宅投资172%,与70%以上的政策要求相距甚远。因此需要从房地产投资上就应进行监管和引导,加大小套型住房投资。4.控制外需,缓解流动性过剩中国连年外贸顺差再加上资本顺差也即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后果是外汇储备急增到2006年6月末的941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通过逐步缓慢提高人民币汇率,既可以降低外需,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减少我国的国际储备数量从而改变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又可以避免人民币加快升值导致资本外流的出口被堵塞,中国经济将会因总需求骤降而面临陷入持久衰退的危险。5.各商业银行要控制风险,合理放款各商业银行要高度重视贷款过快增长可能产生的风险,合理控制贷款投放,避免由于银行间的竞争争夺贷款而忽视了对贷款项目的严格审查,另外要优化贷款结构,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比例,加大对小额短期贷款的扶持力度。

投资过热的调整我国近期投资过热的对策

4. 投资过热的我国近年来投资过热的表现

1.部分制造业和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制造业中占较大比重的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与采矿业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会大量的消耗我国的各类自然资源,在中国当前投资结构中,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产业投资增长过猛,而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产业投资增长缓慢,另外,我国居民对于房地产和汽车的需求潜力比较大,这就造成了对制造业和采矿业的大量投资来满足房地产业和汽车工业的原料需求。虽然我国在逐步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转变,但现有的发展方式仍然以粗放式为主,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目前尚未完成。2.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热近几年来,我国的房地产投资数额逐年增高,而且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较大,以2006年为例,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94万亿元,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7.6%,占当年GOP的9.26%,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OP比重5%的合理水平。3.股市投资过热我国股市在2005年股改之后,在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持续地暴涨,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牛市,股指上上涨达到四倍,虽说当年998点的股指并不能反映中国资本市场的实力,但是在高过4000点后,又曾有专家预测我国的股指将于2008年突破6000点,短时间内如此巨大的涨幅,无疑是一个市场过热的信号。另一方面,股市巨大的财富效应吸引了大t的投资者入市,股票成为了最好的投资工具,全民炒股热潮势不可挡,2007年4月,3天内持续每日开户20万人以上,3日开户的总和与2005年的一年持平,5月份日开户人又再创32万新高,民众入市炒股几乎成为无视股市风险的大众活动,股市的热度可想而知。但是,股市这样的情形是否是中国经济的真实反映呢,答案明显是否定的。中国股市的复苏和兴旺,不是结构性的优胜劣汰,而是良劳不分的普涨乃至疯涨。年收益率在100%到200%的股票并不少见,股价翻倍的个股比比皆是,这一现象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5. 什么叫投资过热

  投资过热是指投资以及投资形成的供给超过了市场需求,因而导致投资过剩,导致生产能力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投资超过市场需求,也意味着投资难以获得合理的回报,甚至会血本无归。
  我国近年来投资过热的表现有:
  1.部分制造业和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
  制造业中占较大比重的冶金工业和机械工业与采矿业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会大量的消耗我国的各类自然资源,在中国当前投资结构中,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的产业投资增长过猛,而符合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产业投资增长缓慢,另外,我国居民对于房地产和汽车的需求潜力比较大,这就造成了对制造业和采矿业的大量投资来满足房地产业和汽车工业的原料需求。虽然我国在逐步向集约型的发展方式转变,但现有的发展方式仍然以粗放式为主,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目前尚未完成。
  2.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热
  近几年来,我国的房地产投资数额逐年增高,而且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较大,以2006年为例,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94万亿元,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7.6%,占当年GOP的9.26%,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OP比重5%的合理水平。
  3.股市投资过热
  我国股市在2005年股改之后,在过去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持续地暴涨,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牛市,股指上上涨达到四倍,虽说当年998点的股指并不能反映中国资本市场的实力,但是在高过4000点后,又曾有专家预测我国的股指将于2008年突破6000点,短时间内如此巨大的涨幅,无疑是一个市场过热的信号。另一方面,股市巨大的财富效应吸引了大t的投资者入市,股票成为了最好的投资工具,全民炒股热潮势不可挡,2007年4月,3天内持续每日开户20万人以上,3日开户的总和与2005年的一年持平,5月份日开户人又再创32万新高,民众入市炒股几乎成为无视股市风险的大众活动,股市的热度可想而知。
  但是,股市这样的情形是否是中国经济的真实反映呢,答案明显是否定的。中国股市的复苏和兴旺,不是结构性的优胜劣汰,而是良劳不分的普涨乃至疯涨。年收益率在100%到200%的股票并不少见,股价翻倍的个股比比皆是,这一现象不应该也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

  2我国投资过热出现的原因编辑
  1.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使投资增长存在惯性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往往具有建设时间跨度长的特点,某一个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在设立之后,需要用几年的时间来完成,因此,未来的投资额与前几年的建设项目数量和规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施工规模巨大,就需要在未来几年持续投入,将会形成较大的投资惯性。
  “十五”时期,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作用下,民间投资得到明显恢复,外商投资依然活跃,在各类投资需求的共同作用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五年年均增长20.2%(按累计法计算),比“九五”时期平均每年增长速度高9个百分点。2001年至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9.5万亿元,比“九五”期间增加15.6万亿元,超过71981一2000年20年l’ed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总和。
  如此巨大的投资总额和增长速度将会产生很大的投资惯性,因此我国在“十一五”期间仍将会保持较高的投资额。
  2.各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1性较高
  进入12世纪以来,在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高速前进,全国形势良好,个各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地区间的竞争也在逐渐的加剧,各个地区都在大力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兴建一些周期短、回报高的工业项目。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良好,一些城市为了获得更多的国家支持,在中西部地区早日成为新的增长中心,多进行一些依托于当地自然资源的制造业和采矿业的投资,引起了地区结构不合理,重复投资严重,资源严重浪费。
  3.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导致城市建设投资需求增大
  “十五”和“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农村城镇化、乡镇城市化、城市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足量的固定资产投资是这些进程发展的基础,这就形成了较大的投资需求,而且随着这些进程的加速,潜在的投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4.房地产市场的高利润使房地产投资过大
  房地产市场是有很大的利润的,这就使其成为了一个吸引投资的产业。这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是存在较大需求的,尤其是广大的居民对于中小型住房的需求,单从需求角度考虑的话,高需求必然导致高价格;另一方面,是对于房地产的投资却不能提供相应的有效供给,建行研究部在2007年发布的报告中指出:2007年前五个月,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投资仅占商品住宅投资的17.2%,远未达70%以上政策要求。此外,开发商囤地、捂盘、假售、抬价等问题比较严重。2001年初至2007年5月份,房地产开发商累计购置土地面积21.62亿平方米,但实际仅开发完成,2.96亿平方米,不足购置面积60%,相当数量的土地被囤积和倒卖。因此,房地产市场是拥有高利润的投资对象,必将吸引更多的投资额,但是,这种盲目的增加投资的方法是不能解决房地产市场价格过高的问题的,必须加以限制。
  5.流动性过剩使股市非正常升温
  从最常用的衡量流动性的指标MZ(广义货币)与GDP的比率来看,中国的流动性过剩的确存在,这一指标目前高达165%(按照2006年底数字,GDP为20.9万亿元,MZ为34.6万亿元),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都实为罕见。流动性过剩将会使大量的闲置资金进入投资市场,造成的一个危害是资产价格的上涨,大量资金会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其表现就是股市价格上涨,投资者竞相追逐高额回报,纷纷进入股市,形成股市泡沫。
  6.商业银行间竞争加剧使得商业银行存在较大的放款积极性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完成和中国对外开放程度加大,中国的各个商业银行之间就面临的很大的竞争,不仅中外资银行之间竞争激烈,中国内部的商业银行也竞争激烈。商业银行首先是一个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企业,必须要通过存贷款利息差额来赚取利润,并且由于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我国商业银行存在大量储备存款,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就通过对于各种贷款项目的争夺展开了,商业银行的放款积极性使得各类投资的盲目性加大,企业会因此过渡依赖于银行贷款或者有相当一些条件不足的企业获得贷款,表面上投资过热,实际上将会导致被投资项目的利润降低,而且商业银行对于贷款的风险监管也容易被忽视,容易诱发商业银行坏账。

什么叫投资过热

6. 经济过热有什么坏处,为什么要防止经济过热

经济“过热”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经济术语。
经济过热会带来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通货膨胀后,工资总是落后于物价的增长,对于工资劳动者,租金收入者,利息收者和退休人员,他们的实际工资价值会贬值。将刺激企业增加存货储备,提前购置新的设备,消费者也抢购耐用消费品,会加剧物品短缺和物价上涨,使整个经济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遭到破坏。

7. 经济过热有什么坏处,为什么要防止经济过热对于经济我

1、经济过热(OverheatedEconomy)指市场供给发展的速度与市场需求发展速度不成比例.资本因为虚假需求导致的供给增加是市场经济过热的根本原因.当资本增长速度超过市场实际所需要的周期量后,在一定周期阶段内就出现相应的市场资源短缺与一定资源的过剩同时出现的矛盾现象.在一定时期其会表现经济高速发展与物价指数的双高现象.依据经济学的定义看,实际增长率超过了潜在增长率叫经济过热,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经济要素总需求给超过总供给,由此引发物价指数的全面持续上涨.经济过热在中国经典式上演的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

2、从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越是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生产就越直接,绝大多数生产活动都是用于直接产生消费品。这种生产方式的缺点是效率低下,优点是简单,社会成员之间的独立性强而相互依赖性弱,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手头资源的分配,即使达不到所谓的“最优均衡”,但生产出来的任何东西都很难被浪费。就算某样东西一时生产得太多,也大不了存放起来以后再用,然后减少这种产品的生产也就是了。在这种阶段,所谓“经济过热”是几乎不可能存在的。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就越来越呈现“迂回”的状态。消费品的生产不仅依赖基本自然资源和劳动,更依赖资本品。社会分工日趋细化,成员间的独立性越来越弱而依赖性越来越强。在这种时候,一部分社会成员将专门从事资本品的生产,他们决定自身生产规模的依据,不是自己的需求,而是其他生产环节的需要,更准确的说,是对这种需要在未来的预期。但没有人能够对未来做出准确的预测,因此他们的判断,有些时候会是错误的。
如果资本品的生产者对未来作出了错误的预测,那么他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很可能被闲置,甚至根本得不到使用。而在迂回生产的结构体系中,越是远离消费品的“高级”资本品,出现问题的可能也就越大。因此在理论上,的“过热”,尤其是结构性失衡的“局部过热”,是完全可能出现的。
但是,是否过热,要做出准确的判断,只有时间、只有事实才能下结论。出现过热的原因,正是因为人类理性和预见力的不完全性。如果我们认为,在当前我们就可以断言,现在的是过热的,那么我们已经否定了这种不完全性;而如果我们否定这种不完全性,那么过热就根本不可能出现。所以,这是一个逻辑上的悖论。
增加股市“泡沫”,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一旦控制不好,会造成经济的衰败甚至是崩溃。资本因为虚假需求导致的供给增加是市场经济过热的根本原因。当资本增长速度超过市场实际所需要的周期量后,在一定周期阶段内就出现相应的市场资源短缺与一定资源的过剩同时出现的矛盾现象。在一定时期其会表现经济高速发展与物价指数的双高现象。

经济过热有什么坏处,为什么要防止经济过热对于经济我

8. 怎样抑制经济发展“过热”啊?

经济过热定义
所谓经济过热(OverheatedEconomy),是指市场供给发展的速度与市场需求发展速度不成比例。资本因为虚假需求导致的供给增加是市场经济过热的根本原因。现代金融体系的信用制度是控制资本投资市场的基本通道。融资形成的经济发展趋势推动各种产业资本扩张。其传导路径各有不同,因此导致价格增长的路径也各有异同。当资本增长速度超过市场实际所需要的周期量后,在一定的周期阶段内就出现相应的市场资源短缺与一定资源的过剩同时出现的矛盾现象。在一定时期其会表现经济高速发展与物价指数的双高现象。依据经济学的定义看,实际增长率超过了潜在增长率叫经济过热,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经济要素需求给超过总供给,由此引发物价指数的全面持续上涨。经济过热在中国经典式上演的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那几年中国GDP增幅连续几年超过10%,由于总供给明显超过总需求,通货膨胀持续了数年。
[编辑本段]具体判断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连续几年明显快于GDP的增长,是经济过热在一个方面的重要反映。
2、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升太快。
3、产能过剩、产品积压。在现有的投资增长中,许多投资停留在中间环节,有的项目选得不好,没有形成生产能力,也有的形成了生产能力,但开工不足,产能过剩。这些反映在经济增长速度上,虽然GDP、企业利润、财政税收、就业等都有了,但缺少最终需求支撑,产生了很大浪费。
4、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问题,加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也是经济过热在一个方面的重要表现。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