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高科学技术奖是谁

2024-05-19 03:55

1. 2020年最高科学技术奖是谁

1月10日我国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对一批令人尊敬的优秀科学家进行了表彰,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造出来了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黄旭华和我国的气象泰斗曾庆存获得。

2020年最高科学技术奖是谁

2. 最高科学技术奖2020

2020年颁发的201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黄旭华、曾庆存。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20年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核潜艇专家黄旭华,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共同荣获本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人奖金800万元人民币。
黄旭华院士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所名誉所长,他毕生致力于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与发展,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开创人之一,先后担任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为中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做出卓越贡献。
曾庆存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之一,为现代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两大标志——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做出开创性贡献。他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己任,潜心基础研究,着力原创,并为国家培养出大批大气科学、地球流体力学和气象业务的高层次人才。

扩展资料:
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1999年设立、2000年度首次评选颁奖,至今已走过20年历程,除2004年度、2015年度空缺外,之前共有31位著名科技专家获此殊荣。
在当天奖励大会上,2019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其他奖项也一一揭晓并颁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4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5项,包括一等奖3项、二等奖62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5项,包括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160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授予英国、美国、俄罗斯、意大利、奥地利、芬兰、挪威、巴基斯坦等国的10位科学家。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黄旭华、曾庆存两位院士荣获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3. 2020年最高科学技术奖是谁?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目前还没有结果,不过,2020年度部分省市最高科学技术奖结果出来了,例如,侯洵、郑南宁、范代娣3位科学家获得2020年度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第一次获得者是袁隆平、吴文俊,最近一次(2019年度)获得者是黄旭华、曾庆存。

2020年最高科学技术奖是谁?

4. 2020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历届“最高奖”都给了谁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五个奖项。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至今,共有33人(2004年度、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度空缺)登上了我国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他们分别是: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黄旭华 曾庆存黄旭华出席上海交大建校115周年庆典      黄旭华院士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所名誉所长,他毕生致力于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开拓与发展,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先驱者和开创人之一,先后担任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和总设计师,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为中国海基核力量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做出卓越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大气科学家曾庆存|孙自法 摄      曾庆存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之一,为现代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两大标志——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做出开创性贡献。他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己任,潜心基础研究,着力原创,并为国家培养出大批大气科学、地球流体力学和气象业务的高层次人才。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刘永坦 钱七虎著名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 刘永坦|哈工大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坦是中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奠基人和引领者,40年来,这位著名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致力于中国新体制雷达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筑起了“海防长城”。南京长江隧道施工现场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钱七虎回应某报关于隧道施工受阻的传闻      著名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是中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 创建了中国防护工程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他以科技强军、铸盾报国为毕生追求,对中国防护工程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为中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立下不朽功勋。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王泽山 侯云德著名火炸药学家 王泽山|朱志飞 摄      王泽山曾于1993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又于1996年和2017年两次摘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自诩为“80后”的他头脑灵活、精力充沛,依然奋战在国防科研事业第一线。著名分子病毒学家 侯云德      侯云德是中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他从事科研工作60余年间,曾率先研发出中国首个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干扰素α1b,应用于上千万名患者的临床治疗;他率领团队成功应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发生的多次重大传染病疫情,包括2009年中国H1N1流感大流行的防控应对和科技攻关。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赵忠贤 屠呦呦著名物理学家 赵忠贤|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      赵忠贤,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国际上最早认识到柏诺兹和缪勒关于“在Ba-La-Cu-O中存在可能高达35K 超导性”(后获诺贝尔奖)的重要意义的少数几位学者之一,此外,他还发现系列5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著名药学家 屠呦呦 |(中药所供图) 中新社记者 钟欣 摄      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她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于敏著名核物理学家 于敏|新华社记者 王新庆 摄      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在倡导、推动国防高科技项目尤其是我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程开甲 张存浩著名物理学家 程开甲|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程开甲院士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是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和国防高新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著名物理化学家 张存浩|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张存浩院士是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我国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郑哲敏 王小谟著名力学家 郑哲敏|陆欣 摄      郑哲敏院士是国际著名力学家,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是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阐明了爆炸成形的机理和模型律,解决了火箭重要部件的加工难题,发展了一门新的力学分支学科——爆炸力学。著名雷达专家 王小谟|陆欣 摄      王小谟院士是我国著名雷达专家,现代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主持开展低空雷达技术攻关,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雷达,并在国际雷达装备同台竞技中为国产雷达赢得了世界声誉。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吴良镛 谢家麟著名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 吴良镛|孙自法 摄      吴良镛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同时也是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物理学家 谢家麟|孙自法 摄      谢家麟院士是国际著名物理学家,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多次就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重要建议和指导意见,对促进我国加速器领域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王振义 师昌绪著名血液学专家 王振义|中新社发 侯宇 摄      王振义院士,血液学专家,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成功实现了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奠定了诱导分化理论的临床基础;确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阐明了其遗传学基础与分子机制,树立了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成功典范;建立了我国血栓与止血的临床应用研究体系。著名材料科学家 师昌绪|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师昌绪院士一直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工作,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高温合金及新型合金钢等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他的成果使我国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由锻造到铸造、由实心到空心迈上两个新台阶,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开发该关键材料技术的国家,迄今为止已大量应用于我国战机发动机。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孙家栋 谷超豪航天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孙家栋|新华社记者 杨武敏 摄      孙家栋院士,为我国突破卫星基本技术、卫星返回技术、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发射和定点技术、导航卫星组网技术和深空探测基本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创建和发展我国人造卫星总体技术、卫星航天工程管理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著名数学家 谷超豪|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谷超豪,著名数学家,在当今核心数学前沿最活跃的三个分支: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及其交汇点上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徐光宪 王忠诚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 徐光宪|图片来源:新华社      徐光宪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他基于对稀土化学键、配位化学和物质结构等基本规律的深刻认识,发现了稀土溶剂萃取体系具有“恒定混合萃取比”基本规律,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具有普适性的串级萃取理论。该理论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稀土分离工业。神经外科专家 王忠诚|图片来源:新华社(点击图片了解人物)      王忠诚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神经外科专家,也是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在半个世纪的医学生涯中,他为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壮大、走向世界做出了创新性贡献。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吴征镒 闵恩泽著名植物学家 吴征镒|图片来源:新华社      吴征镒院士是著名植物学家,从事植物学研究和教学七十年,是我国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植物资源研究的著名学者。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闵恩泽|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闵恩泽院士主要从事石油炼制催化剂制造技术领域研究,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在国内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声誉。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李振声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学家 李振声|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李振声院士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同时开展了农业发展战略研究。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吴孟超 叶笃正肝脏外科学家 吴孟超|图片来源:新华网      吴孟超,肝脏外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著名气象学家 叶笃正|新华社记者 杨武敏 摄      叶笃正院士,气象学家。他开创青藏高原气象学,创立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开拓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对我国现代气象业务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刘东生 王永志中国环境学专家、地质学家 刘东生|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刘东生院士是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他在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中,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王永志|中新网记者 陆欣 摄      王永志是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多年来在我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金怡濂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金怡濂|图片来源: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金怡濂院士是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是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半个世纪以来,金怡濂作为技术开发的主要负责人,先后提出多种类型、各个时期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巨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和技术方案,并组织科技人员共同刻苦攻关,予以实现,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为我国高性能计算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王选 黄昆著名计算机应用专家 王选|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王选院士是著名的计算机应用专家,主要致力于文字、图形、图象的计算机处理研究。他的成果结束了我国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推动了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的发展。他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占领国内报业99%和书刊(黑白)出版业90%的市场,以及8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著名的物理学家 黄昆|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黄昆院士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他对固体物理学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是我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吴文俊 袁隆平著名的数学家 吴文俊|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吴文俊院士是著名的数学家,他的研究工作涉及到数学的诸多领域。在多年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主要成就表现在拓扑学和数学机械化两个领域。他为拓扑学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类和示嵌类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公式”,“吴示性类”,“吴示嵌类”,至今仍被国际同行广泛引用,影响深远,享誉世界。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 袁隆平|骆云飞 摄      袁隆平院士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

5. 最高科学技术奖2020

2020年1月10日,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96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庆存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其中黄旭华为核潜艇总体设计研究专家。1926年生于广东汕尾,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专业。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所名誉所长、研究员。1958年起一直致力于我国核潜艇事业,是研制我国核潜艇的先驱者之一。
曾庆存为国际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之一。1935年出生于广东阳江,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首次成功实现原始方程数值天气预报,创立气象卫星大气红外遥感系统理论和定量反演方法,为气象卫星遥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扩展资料:
黄旭华院士隐姓埋名数十年,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核潜艇精神。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中,“共和国勋章”共授予8人,黄旭华便是其中之一。不仅如此,黄旭华还获得过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曾庆存,1935年5月出生于广东省阳江市,是国际著名大气科学家、国际数值天气预报奠基人之一,为现代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两大标志——数值天气预报和气象卫星遥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曾庆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半隐式差分法”和构建斜压原始方程模式,突破了同步计算涡旋和波动的技术瓶颈,首次成功实现原始方程数值天气预报,这一工作成为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里程碑。他的理论、模式和方法随即被世界气象组织“莫斯科世界气象中心”用于天气预报业务。
值得关注的是,曾庆存院士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和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2014年被美国气象学会授予其最高荣誉——荣誉会员,2016年被世界气象组织授予其最高奖——国际气象组织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走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最高科学技术奖2020

6. 2020年最高科学技术奖是谁

黄旭华。 
核潜艇总体设计研究专家,1926年生于广东汕尾,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专业。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所名誉所长、研究员。1958年起一直致力于我国核潜艇事业,是研制我国核潜艇的先驱者之一。

扩展资料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代核潜艇迎来大考。在南海开展深潜试验,检验在极限情况下它的安全性。在所有试验中,这一次最具风险与挑战。有些参试官兵心里没底,过度紧张的氛围,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味道。
让所有人没料到的是,黄旭华提出与战士们一起参加试验。此前,从没有过一位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身参与到极限深潜试验之中。他的身先士卒,打消了战士们最后的顾虑,阴霾一扫而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走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7. 我国举行202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表彰大会有何积极影响

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能够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鼓励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加速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摘要】
我国举行202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表彰大会有何积极影响【提问】
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能够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鼓励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加速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回答】

我国举行202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表彰大会有何积极影响

8. 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名单

两人,顾诵芬和王大中。
1、顾诵芬
1930年2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 。
顾诵芬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
在中国国内首创两侧进气方案;抓住初级教练机失速尾旋特点,通过计算机翼环量分布,从优选择了机翼布局;消化吸收中国国外机种的技术,利用中国国内条件,创立超音速飞机气动设计程序和计算方法。
解决了方向安定性和排除抖振等重大技术关键,确保了飞机定型;利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把飞机的各专业系统技术融合在一个总体优化的机型内。
2021年11月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王大中
1935年2月出生,河北昌黎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曾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校长。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大中是国际核能领域的著名学者、战略科学家,致力于发展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先进核能系统。

他带领产学研联合团队实现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整体发展过程,为我国在先进核能领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2021年11月,王大中获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