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里的九大人生智慧,读懂了,从此不再有烦恼

2024-05-09 06:52

1. 《金刚经》里的九大人生智慧,读懂了,从此不再有烦恼

南怀瑾  
  
 
                                          
 本文摘录自南怀瑾《金刚经说什么》
  
  
 《金刚经》是佛学中的一部大乘经典,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经典之一,代表大乘佛教的最高指挥,读懂《金刚经》中的九大智慧,人生从此不再有烦恼。
  
  
  智慧一: 
  
  心境决定处境 
  
  
 真正悟了道,就没有时间观念。
  
 金刚经告诉我们,“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时间是相对的,真正的时间,万年一念,一念万年,没有古今,没有去来,等于一首古诗:“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
  
  
 月亮、太阳、风、山河,它们永远如此,古人看到的那个天,那个云,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天和云,是一样的世界。未来的人看到的也是一样世界。风月虽是一样,但是情怀有浅深。
  
  
 开心的人看到风景很高兴,痛苦人看到一样的风景,却悲哀的要想死,都是个人自己唯心所造。
  
  
 不管儒家、佛家、道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宗教,人类一切的修养方法,都是这三个字——善护念。
  
  
 好好照应你的心念,起心动念,都要好好照应你自己的思想。
  
  
 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所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这个现象是不可得的,一切感觉、知觉,都是如此。
  
  
 可是一切众生不了解这个道理,拼命想在一个不可得的“三心”中,过去、现在、未来,想把它停留住,想把它把握住。
                                          
  智慧二: 
  
  自助,才有天助 
  
  
 
  
 佛并不是权威性,也不是主宰性。佛这个主宰和权威,都是在人人自我心中。
  
  
 所以说一个人学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
  
  
 正信是要自发自醒,自己觉悟,自己成佛,这才是学佛的真精神。
  
  
 如果说去拜拜祈祷一下,那是迷信的做法;想靠佛菩萨保佑自己,老实说,佛不大管你这个闲事,佛会告诉你自己保护自己的方法。
  
  
 这一点与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一样的,自求多福,自助而后天助,自助而后人助。换句话说,你自助而后佛助。
  
  
 如果今天做了坏事,赶快到佛菩萨前面祷告,说声对不起,佛就赦免了你,那是不可能的。
  
  
 
                                          
  智慧三: 
  
  心如镜,方知人生如梦 
  
  
 
  
 所谓如来,心如明镜,此心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主观,没有成见,物来则应。事情一来,这个镜子就反应出来。
  
  
 今天喜怒哀乐来,就有喜怒哀乐;过去不留,一切事情过去了就不留。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他是学禅的,他的诗文境界高,与佛法、禅的境界相合。苏东坡有个名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一切的事情过了,象春天的梦一样,人到了春天爱睡觉,睡多了就梦多,梦醒了,梦留不住,无痕迹。
  
  
 人生本来如大梦,一切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回头。
  
  
 人生真正体会到事如春梦了无痕,就不需要再研究金刚经了。
  
  
 
                                          
  智慧四: 
  
  清福谁都有,却没人享得了 
  
  
 
  
 红尘里的人生,就是功名富贵,普通叫做享洪福。清净的福叫做清福,人生鸿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却不然,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
  
  
 人到了晚年,本来可以享这个清福了,但多数人反而觉得痛苦,因为一旦无事可管,他就活不下去了。
  
  
 有许多老朋友到了享清福的时候,他硬是享死了,他害怕那个寂寞,什么事都没有了,怎么活啊!
  
 真正的福报是什么呢?清净无为。
  
 心中既无烦恼也无悲,无得也无失,没有光荣也没有侮辱,正反两种都没有,永远是非常平静的,这个是所谓上界的福报:清福。
  
  
 清福每个人都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清闲的时候,可是一天到晚无事,闲在家里,你闲不了啊!
  
  
 自己会掉眼泪,好像被社会上人忘掉了,又怕被人家看不起!没有一个人递一张名片来看我,都没有人发个请帖来,也没有人打个电话问候我,唉呀!我好悲哀啊……他有清福不会享!
  
  
 真福报那么难求吗?非常容易!可是人到了有这个福报的时候,反而不要了,都是自找烦恼。
  
  
 
                                          
  智慧五: 
  
  不圆满,才是真实 
  
  
 
  
 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圆满的,假使圆满他就早死掉了,因为佛称的娑婆世界,是一个缺陷的世界,所以要保留一点缺陷才好。
  
  
 曾国藩到晚年,也很了解这个道理,他自己的书房叫做求缺斋,一切太满足了是很可怕的,希望求到一点缺陷。
  
  
 因此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有福报的人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没有福报。
  
  
 书读得好的,多半是福报差一点;命运好一点的人,多半在知识上少一点,有了这一面就少掉那一面。
  
  
 
                                          
  智慧六: 
  
  心的真相是无相 
  
  
 
  
 譬如电灯、电风扇,把开关一打开,这个电来了,但是看不见电,只感觉到光,感觉有风,电来了没有?来过了,好像没有来,它又消散了。
  
  
 电去了没有?去了,好像没有去,再发动它又来了,它是不来也不去,不生也不死。
  
  
 如来这个名号,也就是说明心性本来的那个现象,这个现象就是佛经所讲的相,也就是心相,心性起作用的一种现象。
  
  
 我们再缩小一点来说,第一分钟一个人开始讲话,我们大家听到没有?若来,好像来过了,每一句话听过了,又过去了,若去,好像走掉了,他再说,又来了,但这个本体如如不动。
  
  
 所以佛经说的是形容,当我们修养到那个境界,几乎近于清净空相的时候,如如不动。
  
  
 好像不动,没有真不动,假使真不动的,那就是个死东西了。
  
  
 
                                          
  智慧七: 
  
  不理烦恼,才能真正消除烦恼 
  
  
 
  
 思想哪里来?哪里去?“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名如来”。你为什么去管思想?它来的时候,贸然而来,去的时候,贸然而去,所以大家打坐的时候,拼命想把妄想空了,你看,多傻啊!
  
  
 你为什么要除妄想?妄想本来空的呀,留也留它不住,哪个人把思想留住了?你说我觉得痛苦烦恼,你不是说傻话吗?
  
  
 昨天的日子早过去了,昨天的烦恼早没有影子了,现在坐在这里不烦恼嘛!你现在很烦恼,等一下不烦恼嘛!不可能永远烦恼,烦恼并不停留。
  
  
 我们要经常观察自己的烦恼、心行,不来也不去,不坐也不卧,不生也不灭。
  
  
 前一个念头没有了叫做灭,后面一个念头来了叫做生,生出来的东西一定有灭亡,灭了以后就没有了吗?不是断灭相,它又会生。
  
  
 生生灭灭,如水上的波浪一样,波浪尽管在动,动了以后那个波浪又一个个散了。尽管波浪看不见,全体的波浪是水变的呀,水没有动过,还是那么多,不多也不少,永远在那里。
  
  
 我们用各种方法修持,都是拚命要弄平自己心中那个波澜,想尽办法要让心里的那个波澜变平,变平了又怎么样?变平了还是水!不平呢?不平也是水。
  
  
 所以说,拼命地想去弄平,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对不对?是不是这个道理?
  
  
 
                                          
  智慧八: 
  
  时空是相对的 
  
  
 
  
 人经常说人生如梦,好像梦就是没有,这个观念、思想是错误的。梦不是没有,梦是有,偶然的,暂时的,片面的。
  
  
 心理学研究显示,最长的梦没有超过五秒钟的。人睡着做了一个梦,梦见从小长大,经过了多少事,直到最后自己死了,醒来眼泪流湿了枕头,梦中经过几十年光阴,实际上只有三秒钟。
  
  
 梦中的时间、空间是相对的,爱因斯坦也了解到时空是相对的。我们在地球上过半个月,月亮上只是一夜,这个世界上一年,太阳里只是一昼夜。
  
  
 还有其它世界,我们过一百年,他们才过了一昼夜,我们人的一昼夜,却是许多小生物的万世万生,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千百亿化生不晓得过了多少时间。
  
  
 所以宇宙间任何星球,时空都是相对的。
  
  
 
                                          
  智慧九: 
  
  人比鬼更可怕
   
  
   
  
 住在山里的山魈,很有意思,他们有事的时候,要跑到别人家里借锅子和碗筷。他们的样子很丑陋,矮矮的,就像人倒着脚走来。
  
  
 讲的话我们也不懂,必须要用手去指要借的东西,那些山里头的人都知道,有些坏心眼的人,却准备一套骗他们的。
  
  
 准备什么呢?纸做的锅,纸做的碗,他就很高兴的借回去了,结果火上一烧就完了。
  
  
 可是山魈非常守信用,不知道他用什么方法,有钱人家的东西就到他那里去了,但是他一百里范围以内不偷的,他要到外地弄个锅碗来还你。
  
  
 许多山里的穷人都拿这些玩意骗鬼,所以鬼不可怕,而人是真正的坏,连鬼都要骗。
  
  
 
                                          
 《金刚经》一开始,佛就摆一个榜样给我们看,他自己穿上衣服,化缘、吃饭,吃完了,洗了泥巴脚,敷座而坐。
  
  
 也没有一个学生把他位置铺好,是他自己来安置,弄弄好,趺坐,把位置拍拍平,然后自己上去坐。
  
  
 什么叫修行?《金刚经》一开头就全说了,规规矩矩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修行

《金刚经》里的九大人生智慧,读懂了,从此不再有烦恼

2. 读《金刚经》感悟3篇(2)

  读《金刚经》感悟篇三   
      在传到中土的大量佛教经典中,《金刚经》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经典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金刚经》被尊称为佛门的智慧之母,是佛教各大宗派的宗经宝典,诸法之母本,是般若类经典的总纲。《金刚经》在中国佛教和中国社会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金刚经》的广泛流传,与不少僧俗人士编写的各类《金刚经》感应  故事  有关,并成为中国民间社会劝善化导的重要形式。他们搜集各种信受奉持《金刚经》而获得功德报应的故事,将这些故事分类辑要,以证明尊奉《金刚经》有延寿、愈疾、登科、辟邪、脱难、如愿等效应,不仅强化了人们的佛教信仰,而且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努力止恶从善。譬如说教外人士编集的《太平广记》就是一种很好也很重要的例子。《太平广记》记叙了很多持诵《金刚经》幸免死罪、恢复自由、驱狐祛病等神奇故事。如《太平广记》卷一○二杜之亮条说:隋仁中杜为汉王谅参军,因谅谋反和其他僚属都被捕入狱,杜梦闻一僧曰:“汝但念诵《金刚经》,即此厄科度。”杜照办,后来这些人都被处死,但行刑名单上偏偏漏掉杜的姓名,接着遇赦得免。这类例子很多。疾病和死亡,本来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希望逢凶化吉、过安乐日子、死后有一个好的去处,是人类的共同愿望,而佛教通过与民俗信仰的结合,满足了人们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理,这就使得佛教流传甚广,影响深远。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金刚经》简洁明快的般若智慧,使得它能够在中国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金刚经》的基本意义是说,以金刚般若的无坚不摧、无障不破的智慧对治一切虚妄执着,达到对实相的理解,得到解脱到达彼岸。《金刚经》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金刚为最刚硬之物,百炼不销,能断万物,以此比喻大智慧,能断除人的贪欲恶习和种种颠倒虚妄之见;般若意思是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理智;波罗密是到彼岸的意思。
   
      怎样才能到彼岸呢?《金刚经》倡导了心无所作、离相无念、扫相破执的修行解脱实践。从知行关系的角度看,它要求每一个修行者把思维素质、思想情怀与修行实践、大乘菩萨行统一起来,以达成境、行、果的圆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渐修与顿悟在成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方可成就佛果。“众生度尽方成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乘精神体现了渐修和他度的重要作用,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精神和自性自度的解脱观强调了顿悟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的佛性思想中,虽大多主众生悉有佛性,但并不因此而忽略修行。相反,几乎所有宗派都主张必须借助于修行之缘因才能成佛。当然,对这一修行缘因,各家的解说是五花八门的,但大而言之,又可分顿悟和渐修二门。主顿悟者主要以理不可分为依据,倡悟不可有阶段之分;主渐修者以登峰造极,必起身平地,倡悟不能无阶渐之别,但细察二者思想,似亦并非互不相容。主顿悟实亦不全废渐修,只是认为豁然大悟之一刹那,不可有阶次之分;主渐修者亦不放弃其最终目标--大彻大悟,因而,顿悟与渐修之间实多有相通之处。
   
      其实,释迦牟尼的成佛过程就是一个顿悟不废渐修的典型。二千五百年前,这位王太子,可以说是竭尽了他的智慧,经过六年苦行之后,在一棵菩提树下,苦苦思索了七天七夜,终于豁然开朗,捕捉到灵感,拥有了大般若(大彻大悟)。佛陀的成就经过,与金刚经阐述的佛门大法,何其相似乃尔!如果释迦牟尼没有六年的苦修失败,没有七天七夜的苦思心修,就不可能有成正觉的大智慧,也就不可能悟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的般若真谛。
   
      渐修当然不仅要在形式上学理论、教义,诵经文,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修心静性,重在向心觅佛,不在向外求玄,所谓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唯有见取自性,才能直成佛道。根据佛教自身特点,渐修应包括学与修这一对范畴,修指修行或修持,狭义上指持戒诵咒、打坐行禅、修身养性,广义上指与佛教有关的一切事物都可纳入其中。禅宗在这方面是最为典型的,六祖慧能提倡担水劈柴皆是妙道,修行就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所以,修的意思有很多种。就佛教层面而言,修与学是对立又统一的。学是对知识的吸收和教义理论的学习,其中包括世俗的学问和佛教专业知识两个方面,学要人怎样去从理论上了解人生的真谛,怎样掌握人生和社会的知识,培养教徒的理性信仰,建立正信。学是知识和理论,要靠修来验证,因此学离不开修。修是实践和行动,要靠学来指导,修就是要人去亲自实践解脱的  方法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培养教徒的感性信仰,不走邪路,因此修离不开学。学和修的关键是每个人自己的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综观历史上的佛门大德、善知识和当今的佛门高僧,他们之所以能够众望所归,就是因为他们既有很高的修行,又有精深的学问。
   
      青原惟信禅师谈到自己的禅悟体验时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惟信大师见山三阶段的命题,形象地揭示了禅悟三阶段。他将此三阶段理解为未悟、初悟、彻悟三个阶段的见解,分别是:习禅之前的见解,习禅若干年有所契会时的见解,开悟时的见解。《金刚经》的三段论是:所谓x,即非x,是名x。如经文所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惟信的见山三阶段说和金刚经的三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人类由原我的素朴到自我的迷执,由自我的迷执到无我的初悟,由无我的初悟到真我的彻悟这样一个禅悟发生机制,充分体现了顿悟与渐修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紧密联系,没有渐修就没有顿悟,没有顿悟,渐修就达不成佛果。
   
      有人认为,学禅的人就好比登山者,山上代表智慧竭尽圆满的觉悟者,而山下则代表焦虑不安者。学禅的人所要做的是不断地往上爬,他们每爬高一阶,视野就愈加辽阔宽广,景色也是越来越亮丽清新,他们的生活素质、心灵境界也就更提升一些,他们对身旁周遭的人和所处的社会也会注入更高的关怀。也许一部分人,在短期内无法攀登到山顶,但是他们向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登山的比喻非常形象地说明了渐修之于顿悟的重要性,顿悟乃渐修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
   
      顿渐的过程,自然须注重心性,逐步认识到所有现实现象都是虚妄不实的,那就能认识到宇宙的真实本质,体证如来实相。正如《金刚经》所说:“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以顿悟立说的禅宗而言,成佛的惟一法门是见性。对学人而言,持戒修禅的修行实践,重在向心觅佛,不在向外求玄,倡导于一切行住坐卧,常行于一直心的一行三味,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为宗纲,教示学人顿契见性。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坛经所说的迷人渐契,悟者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随意立顿渐之假名就是指只要能悟即心即佛之理,渐修也罢,顿得也罢,都是无关紧要之假名,从这个意义上说,顿渐又都称谓入道之妙谛。
   
      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处理渐修与顿悟的关系,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历史背景,时代特点等。俗语中有很多经典语句,都是渐修与顿悟的世俗化理解和阐释。比如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形象生动地说明人们为某一个既定目标孜孜不倦的追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言简意赅地表明了顿悟是在苦苦渐修之后的必然结果。“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顿悟与渐修之间相辅相成的很好见证。不断地学、修,不断地领悟,每一次小小的领悟之后达到一定的层次,然后渐修、渐悟,最后达到人生的大彻大悟,进入无上正等正觉的涅槃世界。

3. 来读一读金刚经这两句话吧,悟的越透,烦恼越少

第一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把得失看得太重的人,烦恼和痛苦就越越多,如果能理解金刚经中的这句话,你还会太在乎得与失吗?
  
 金刚经上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也即将过去,未来的我们永远也无法到达,所以我们其实一直都活在过去和未来之前,而过去未来都是我们无法把握的。
  
 当你看到这篇文章时,看到文章中每一个字时,这些字已经成为了过去,我们甚至连一秒钟的时间,都无法将这些文字留住。我们所经历的任何事情皆如此,我们没有一秒钟曾拥有过,也未曾失去过。
  
 
  
 ​经常患得患失的人,正是因为想要得到又害怕失去,因此才会产生诸多烦恼,如果当我们明白了三心不可得的道理,就不会再去患得患失的活着了。
  
 因为无论你多么努力想要得到或想要留住什么,都无法实现,因为一切如梦如幻,梦醒了一切都不在了,既然我们无法留住,就说明我们从来就未曾拥有过,既然从来没有得到过,你为什么还要害怕失去呢?
  
 第二句话: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所谓佛法只是一个名相而已,所为一切,皆非一切,是名一切而已。我们要知道,其实我们所见所感的一切事物,都只是一个名相,若是执着名相就会使我们产生烦恼。
  
 
  
 我们自己的身体以及外在的一切事物,都是不能常存的,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今天看到的一切事物,到了明天就会变成其他事物,我们死后我们的身体,也会分解继续组合成其他事物,所以不要再执着当下你认为拥有的了,因为这些都是你无法保留的。
  
 坐在井底的青蛙,能够看到的天是有限的,而走在路上的人,能够看到的天依然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能够学会用心去体会这个世界,把时间放长把空间放大,就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就不会每天盯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让自己烦恼不断了。
  
 
  
 当我们看到一些人为了争夺一点利益,而大打出手时,却不知有智慧的佛陀,早已经看到久远的将来,早已经舍弃了凡夫认为是宝贝的,其实是毒药的东西。
  
 别再执着眼前的名相了,当你能够看得长远时,心胸也就变得更加宽广了,当你执着眼前利益时,你的心只有一颗微尘的大小,当你放下执着时,不去在乎得失时,破除无明烦恼时,你的心就会像宇宙那么大,可以包容一切。
  
 感恩阅读与分享。

来读一读金刚经这两句话吧,悟的越透,烦恼越少

4. 《金刚经》中的三句经典,读得越多,开悟越快!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