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文化的音乐

2024-05-17 11:16

1. 潮州文化的音乐

潮州弦乐是潮州音乐各类品种中流行最广、最具群众性、最普及的乐种。潮州弦乐以头弦(二弦)为领奏乐器,除头弦外,有椰胡、提胡、小三弦、琵琶、奏琴、扬琴、小笛等。弦乐曲目十分丰富,最具代表性的是潮曲古十大套:《昭群怨》、《寒鸦戏水》、《月儿高》、《黄鹂词》、《小桃红》、《平沙落雁》、《玉连环》、《锦上添花》、《凤求凰》、《大八板》,还有民间流行乐曲、牌子曲、小调等。潮州弦乐曲调优美,结构严谨,清新悦耳,常作为人们自娱自乐的形式。

潮州文化的音乐

2. 潮州音乐的传承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潮州音乐得到蓬勃发展。50年代初成立汕头潮乐改进会和潮州市民间音乐团等组织。1956年潮州音乐曾在北京参加全国音乐周会演,1957年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潮州大锣鼓《抛网捕鱼》获得金质奖章。一些音乐家和音乐单位相继来潮州(府)考察和采风,从潮州音乐中追索隋唐音乐的足迹和遗响。60年代后出版的潮乐著作有《潮州民间音乐选》、《潮州音乐曲集》等;反映现实生活的器乐曲代表作有《春满渔港》、《欢庆胜利》、《喜送丰收粮》、《一路送粮一路歌》;整理乐曲有《关公过五关》、《双咬鹅》、《追舟》等。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潮州音乐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 潮州歌册的历史渊源

潮州歌册的传统本子,多为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潮州李万利、吴瑞文堂、吴生记等商号木板印刷,有《双鹦鹉》、《秦雪梅》、《玉麒麟》、《刘龙图》等,约三百余部。这些本子居多一直诵唱至今,深为潮汕人所喜爱。传统本子不少被古今潮剧班改为潮剧剧本,搬上舞台,如《刘备招亲》、《刘龙图》、《五凤朝阳》 、《刘明珠》、《锦鸳鸯》……民国时期谢吟等编剧先生,其剧本多从潮州歌册改编而来,备受广大观众的欢迎。民国时期,汕头市马合利等商号开始用铅字印刷二些由律民主革命的歌册,诸如《新中华》、《许友若》等。抗日战争时期则有《保卫大潮汕》、《南澳光复记》等,这些进步歌册进入寻常百姓家之后,起到唤醒民众,抗日救国的作用。《吴忠恕》写吴忠恕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在潮州彩塘起义反清的故事,唱文流露出对最终被清廷镇压的吴忠恕有一定的同情,具有进步意义。《新中华革命军缘起》也是创作作品,写辛亥武昌起义的故事。但歌册的艺术加工还嫌不够,缺乏故事结构。作者突出了孙中山、黎元洪等人物形象,在宣传辛亥革命方面有积极作用。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开始,随着广东革命形势的发展,不少革命者利用潮州歌册这种歌颂澎湃的革命斗争精神,鼓舞人民群众对敌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出现《南澳光复记》、《保卫大潮汕》等,激励人们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革命斗争题材使潮州歌册成为现实斗争的武器。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潮州、揭阳、汕头各地的文化人,如陈觅、李昌松、李作辉、萧菲等。纷纷挥毫创作新潮州歌册,汕头市及各县报刊不时刊登这一说唱文学,使城乡妇女更有兴趣说唱。其时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白毛女》 、 《红灯记》 、《红珊瑚》等二十多部,都是潮汕作者所写的。这些新潮州歌册与传统潮州歌册一样,具有故事曲折新奇,语言通俗生动、音韵和谐顺口、诵唱起来吸引听众等特点。汕头市曲艺团等文艺团体曾以弦乐伴奏—在舞台式申台演播登上大雅之堂,效果甚佳,观众喜闻乐见。时至今日,一些文化部门以至城乡百姓家中,仍收藏有新旧潮州歌册不少,一些潮剧编剧先生—仍以旧歌册作为脚本,改编成大型古装潮剧和锦出戏,这些戏大多成为保留剧目。更令人欢欣鼓舞的是,许多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很重视潮州歌册这一地方文化艺术,或撰文发表评论,或在地方志书上编纂,或收进曲艺选集。赵景深先生主编的《古代曲艺选集》中,就收有《吴忠恕》等潮州歌册的部分章节;谭正壁、谭寻合著的《木鱼书潮州歌册歌录》一书,介绍了潮州歌册的历史、形式、特点、流传等。

潮州歌册的历史渊源

4. 潮州音乐的艺术特色

 潮剧戏曲音乐作为潮州传统音乐的一部份,在这一时期对社会活和市民文化意识产生很大的影响,其能够汲取诸多外来剧种音乐精华,兼收并蓄,融化、演变、发展而臻于完善,从而使潮剧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使潮州传统音乐更趋于多元化的音乐结构,由此构成了潮州音乐丰富而独特的艺术体系。从潮乐旋律音阶调式形态与秦腔音阶调式的对照中,也可看出彼此有着渊源关系,如音程结构、特性音程、特征音与其表情内涵略同,由于特殊性性音程关系产生调式交替自然形成调式色彩对比也有许多类同,如:以变为宫和以闰为宫、以变宫为角从而促使旋律调性的发展因素等。潮乐活五调可视为我国变体古燕乐音阶的血统,重六调可视为我国变体古雅东音阶的血统,变、闰二音的多义性也是具有燕乐音阶的特点。魏晋隋唐之后,柱促使弦哀,已经成为秦筝的一大显著特色。潮筝急弦促柱之法的沿用逐渐衍生轻重三六有演奏技法与秦腔楚调空弦散声和侧调空弦散声的欢音与苦音之调的变化,同出一辙。这又窥见潮乐从中原汉族音乐承传的例证。纵观潮州音乐的历史演变、发展。是由简单雏形至丰富成熟的过程。以锣鼓乐为例,最初用于游神赛会或喜庆节日的演奏活动,所用的乐曲不多,鼓只用一个,斗锣四个、大钹二副,或用柿饼鼓一个、小钹一副、月锣一个,伴以唢呐等乐器演奏,演奏鼓点节奏多以二板慢速或快、慢拗槌,或用三板快的招诗(相思)锣鼓,演奏采用曲牌也极其简单。清后期出现了精通戏曲牌子、锣鼓的许多教戏先生,对大锣鼓进行改革和整理。他们从正音戏、潮音戏,白字,外江等戏曲精彩剧目情节内容中,撷取其锣鼓牌套予以更简炼更集中的处理,采用更完美、更统一的套曲结构,发挥音乐与锣鼓对比变化的特性,赋予更高的鼓乐合奏的大锣鼓,如传统大锣鼓《三关》、《薛刚祭坟》、《洪迈追舟》、《十仙庆寿》、《抛鱼》、《封相》《掷钗》等十八套。都是这些都戏师傅改编整理所作出的贡献。如誉为大锣鼓创始人的饶平籍袋仔先生,潮州欧细奴、张春辉、黄炳林、刘超等人。除了整理改编之外也不可忽视演奏名家之精湛技艺的影响与师承传播促进的作用。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大锣鼓演奏名家有邱侯尚、陈松、许裕兴、卢海清等人,先后由他们培养出来的徒弟成为当今大锣鼓传人的林运喜、黄义孝、陈镇锡等人。唢呐是大锣鼓曲的主奏乐器,唢呐出色的名演奏家如周才、陈桐、蔡莫光等人,可以说他们与锣鼓演奏家配合很默契,在塑造音乐形象,发挥大锣鼓的艺术魅力方面,共同作出卓著的成绩。 潮州音乐主要特点是古朴典雅、优美抒情。它的主要乐器是二弦、二胡、扬琴以及锣鼓等打击乐器。潮州音乐保留了很多南音古韵,日益为世界所关注。它源于当地民歌、歌舞、小调,并吸收弋阳腔、昆腔、秦腔、汉调、道调和法曲诸乐的素材,兼容并蓄,自成一类。它蕴藏丰富,品种繁多,大致可分为广场乐和室内乐两大类。前者包括潮州大锣鼓、外江锣鼓乐、潮州小锣鼓、潮州花音锣鼓、潮州八音锣鼓,后者包括笛套古乐、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州庙堂音乐等。经常演奏而广泛流传的《画眉跳架》、《粉蝶采花》等就是潮州小锣鼓的优秀作品。弦丝乐又叫弦诗乐,是一种由几个人组合演奏的音乐。这种音乐曲调轻快而抒情,旋律和谐悦耳,具有南派音乐的韵味,是潮州(府)农村最流行最普及的乐种。而笛套音乐可分笛套锣鼓和笛套音乐类,它是属于宫廷音乐的一种,风格庄重古朴。潮州细乐则是潮州弦丝乐的变种,是以三弦、琵琶、古筝为主要乐器组合演奏的乐种,清新细腻,极具抒情韵味。庙堂音乐则是一种从事佛事活动时演奏的曲子,悠扬典雅,各庙堂演奏的就是这种乐曲。所以潮州音乐是一种宠大而完整的音乐体系。潮州音乐内涵丰富,既能表现小桥流水式的趣味,又能演绎出气壮山河的史诗。潮州音乐所独有的二四谱是十分古老的谱式,在其独特的律制中,si、fa二音的灵活变化体现了潮乐独特的韵味,同时构成潮乐轻六、重六、活五、反线等多种调式以及演奏上强调充分发挥作韵和即兴加花两种技法。潮州音乐的曲目十分丰富,虽然五大类各有自己的名曲,但最著名的是称为潮乐十大套的曲目。它是潮州音乐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品,这十大套的名称是《昭君怨》、《寒鸦戏水》、《小桃红》、《平沙落雁》、《凤求凰》、《月儿高》、《玉连环》、《黄鹂词》、《大八板》、《锦上添花》。这十大套,多数是古谱,结构严谨,段落分明,旋律古朴优美,完整地保留了古典的韵味。潮州音乐常用乐器约有二十余种,最具有本地特色的是二弦、唢呐、深波等。代表性曲目有《抛网捕鱼》、《双咬鹅》(大锣鼓)、《昭君怨》、《小桃红》(细乐)、《晏灯楼》(苏锣鼓)等。潮州音乐的乐器组合、演奏技巧、曲式结构、变奏手法都具有独特的章法和美学依据,是一笔非常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 潮乐的曲体结构具有民族特点,符合民族审美习惯。旋法以五声骨干音为主,虽有六声、七声的运用,但实质是奉五音的关系。乐律基本上是用三分损益律,但在七声音阶中,由于si音偏低,fa音偏高,常出现3/4全音和1/2半音,所谓中立四度、中立七度的中立音程,又越出了三分损益律的局限。由于某些音级在音高上的微升、微降和游移现象,旋法极讲究润饰和作韵,使调式色彩产生种种之变幻,令人回昧无穷。实际上起着类似调号的作用。这些调皆出自二四谱的易音变奏而得称,并各自体现特定的情绪气氛。相对而言,轻六表现轻松愉快,重六表现深情激越、活五表现缠绵悱恻、轻三重六表现幽闷思恋,反线表现逸畅谐趣。这些音符调式的变幻,也就是潮乐色彩变奏体现,极富表情意义,使调式加强对比变化,又巧妙支运用了综合调式性的表现手法,故形式独特的风格。 包括大锣鼓、小锣鼓、笛套锣鼓、苏锣鼓、八音、花灯锣鼓等。潮州大锣鼓是以大鼓为中心,多种打击乐相配合,以唢呐为领奏并配以管弦乐的大型合奏式音乐品种。它粗犷雄壮、气势磅礴,音乐格调绮丽清朗,司鼓艺术别具一格,能表现重大历史题材和渲染节日喜庆气氛。潮州大锣鼓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从清锣鼓形式发展起来。过去,在潮州各地都设有锣鼓馆,在每年游神盛会时演奏,乐器只用四面锣、二副大钹,属清锣鼓形式,俗称四锣二钹。因奏法过于简单,艺人们增添了唢呐吹奏一些弦诗谱,如《过江龙》、《百家村》等,这样有吹有打,发展成为吹打形式。据专家介绍,潮州大锣鼓植根于潮州,其形成可以追溯至唐宋年代,后广泛流传于粤东、闽南和东南亚各地,有着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瑰宝的美誉。大锣鼓是以打击乐为主并配以管弦乐的一种合奏形式,以唢呐为旋律主奏乐器的也称唢呐大锣鼓。大锣鼓在潮州音乐中最为普及,流传面最广。大锣鼓除大鼓外,锣器较有特色的有钦仔、深波、斗锣;其次有苏锣(形制比马锣大)、亢锣、月锣、大钹、小钹等。由于锣器各具音乐特点,且各有固定音高,演奏丰满协调,并具有简单的和声效果。与管弦乐合奏时,刚柔相济,动静相宜。大锣鼓传统形式分长行套与牌子套。长行套常用于节日喜庆、盛会、游行等大场面;牌子套多脱胎于正字戏的曲牌锣鼓,原主要用于表现戏剧故事情节,由若干牌子联缀成套。统曲目共有十八套之多,其中分文、武套。文套。文套文静温柔,长于表现悲欢离合,男女之情,如《抛网捕鱼》、《掷钗》等;武套则气魄雄伟、豪放磅礴,适于表现古战场的格斗场面,如《关公过五关》、《薛刚祭坟》等。为丰富演奏曲目,各锣鼓馆争相聘请正字戏班的乐师传授音乐,于是吸收了戏曲乐队中使用的一些乐器,增添了小唢呐、苏锣、深波和一些常用弦乐器等,逐渐形成了现在这样吹、打、拉、弹俱备的综合性吹打乐队。吹管乐器有大唢呐、小唢呐、大笛(横笛)、小笛(俗称箫仔)、箫等;打击乐器有的鼓、苏鼓、中鼓、大鼓、苏锣、深波、斗锣、钦子、亢锣、月锣、大钹、小钹,铜钟,云锣等;拉弦乐器有头弦、二弦、椰胡、二胡、胡弦等;弹弦乐器有小三弦、大三弦、琵琶、月琴、扬琴等。潮州大锣鼓的创始人有欧细奴、谢奴仔、吴德润等,其中以欧细奴的贡献最大。欧细奴原是潮安镇合旗鼓亭的吹首,他熟悉正字戏音乐,在他二十四岁被锣鼓馆请去传艺,提供了不少正字戏音乐。在现有的十八大套曲目中,极大部分是正字戏音乐联奏。小锣鼓是大锣鼓删去斗锣、苏锣等强烈而声浊的打击乐器后派生出来的一种合奏形式,具有轻快、明朗有特色,如《画眉跳架》等。笛套大锣鼓流行于汕头市潮阳区。以大横笛(4-8支)为领奏、辅以笙、箫、管等乐器,具有高亢、清悠、柔婉、古朴之特色。苏锣鼓以苏锣、苏鼓演奏而得名。原脱胎于外江戏的伴乐。此外还有八音、十音、花灯锣鼓等。 笛套古乐 流行于潮阳棉城。笛套古乐流行于潮阳棉城。南宋末年,宋室宫廷乐宦吴丙(字汝光,原籍江西)随师抵潮,宋亡后,吴丙定居潮阳棉城,宫廷音乐的种子也因此播落于潮阳大地,经过历代乐工们的充实和发展,形成了潮阳笛套音乐古朴典雅的风采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就其表现形式而言,潮阳笛套音乐的品类,可分为笛套音乐和笛套锣鼓。笛套音乐包括笛套古乐(即传统的笛套音乐)和经融合、演变而成的笛套音乐。笛套古乐从曲式结构到旋律进行,都保留了古代宫廷音乐韵味。其风格特点古朴、庄重、典雅、幽逸、清丽、悠扬,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传统色彩。笛套锣鼓包括笛套小锣鼓、笛套大锣鼓和笛套苏锣鼓,笛套小锣鼓是指笛套音乐配上小巧玲珑的锣鼓点,笛套大锣鼓是指笛套音乐配上大鼓、斗锣、大钹等音量恢宏的大型打击乐,笛套苏锣鼓则是指笛套音乐配上苏锣鼓。就其共性而言,潮阳笛套音乐是属于套曲式的音乐品种。它以笛、管、笙、箫为主要乐器,用大横笛领奏。风格古朴、幽雅,具有宫廷音乐风味。相传宋末或明、清时,由中原传入。每个套曲由若干乐曲联缀而成,如《四大景》由散板、引子、序曲(头板慢8/4拍子)、一景柳摇金(头板、二板至三板)、二景金毛狮(头板、二板至三板)、三景闹元宵(头板、二板至三板)、四景柳青娘(头板、二至三板)组成。速度由慢至快,每段也分慢、中、快,章节段落分明,近似唐、宋大曲散序、拍序、曲破的形式。就其个性而言,潮阳笛套音乐从大笛吹奏的方法到奏出的音色有别于其他地方,构成潮阳笛套音乐地方特色的一个重要因素--潮阳味。在吹奏方法上,潮阳笛套音乐是传统的(宫廷式)龙头凤尾指,领奏乐器的大笛(横笛)是28节大锣鼓笛。由于历史和经济原因,潮州音乐已出现逐渐衰落的状态。历史资料散佚,艺术人才老化等等,无不制约着潮州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有关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保护的力度。弦诗乐  潮州弦诗乐是民间丝竹乐。“弦诗乐”原指潮州古乐诗谱的演奏,已经逐渐成为潮州民间丝弦、吹管、弹拨等乐器独奏、重奏、合奏等演奏形式的总称,因学弦诗乐的人要先从读弦诗(指 乐谱)开始,韵味犹如在念诗,故此叫“弦诗乐”,是潮州音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潮州音乐中流行最广泛的一个乐队组合,流行地域主要是广东省东南的粤东地区诸县,但在闽南龙岩、龙溪地区,广东客家五华、大埔、兴宁等地,南部陆丰、海丰诸县以及海外东南亚泰国、越南、马来亚等地均有流传,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弦诗乐以潮州民间丝弦、弹拨乐器演奏古诗谱而得名,是最具群众性的演奏形式。乐器组合可大可小,大者有成十件以上乐器的合奏,小者有三、五件乐器的小组奏。潮州弦诗乐最早是以竹弦、洞箫、月弦三件乐器演奏的丝竹细乐逐步取代古老的古琴,近三百年来改用发声尖高的二弦为领奏乐器。其它拉弦乐器有椰弦、竹弦、二胡(提胡)、大胡弦;弹弦乐器有大三弦、月琴、秦琴、皮琴、葫芦琴、扬琴,吹管乐器有小横笛、大横笛、洞箫、小唢呐、大唢呐;打击乐器有小鼓、中木鱼、小木鱼、木板等。其中小横笛、大横苗、小唢呐、大唢呐亦分别可作主奏乐器,而三弦、琵琶、筝是室内细乐常用的组合形式,亦可分别用于独奏。弦诗乐一般以板击节。板式节奏灵活多变,传统演奏习惯是由慢到快、层层推进,采用曲速三变的变奏手法,即从头板开始,接二板、拷拍、三板直至高潮急煞告终。同时在板式变化的基础上还运用约定俗成的单催、双催、双叠催以及其它变体的催奏形式,把乐曲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引人入胜的是往往通过旋律音高的微妙变异,使宫调产生似转非转的艺术效果,赋予乐曲以特殊的韵味和情趣。潮州弦诗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演奏风格,分为儒家乐、棚顶乐两种。儒家乐的演奏者,-种是由上层社会资助豢养的乐队,另一种则是自发性的群众自由集社组织,演奏风格纤细、雅致,重神韵,除自娱外,多用于民间婚、丧、喜、庆等场合。 棚顶乐则主要用于戏曲舞台,为喧染剧情服务,亦独立演奏,其风格简朴、粗犷。目前民间流传的弦诗乐,多为儒家乐的风格特点。传统潮州弦诗用古老的二四谱演奏,其演奏特点可根据二四谱的各种调式;轻三六、重三六、轻三重六、反线、活五来进行转换和变奏,达到旋律色彩的不断变化和发展。轻三六调式特点旋律多轻快明朗;重三六调式则深沉含蓄;反线与轻三六同,但旋律高四度;活五调式最富有待点,善于表达哀怨或悲愤的情绪。将一首乐曲用不同调式色彩转换变奏时,一般规律为:轻三六乐曲可以转为重三六、轻三重六、反线;重三六乐曲可转为轻三六、轻三重六、反线、活五;活五乐曲可转为重三六、轻三六。潮州弦诗在演奏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曲速三变。即每一首弦诗套曲基本上都用头板、拷拍、三板的形式作为其结构或旋律变奏的相对固定的程式。乐曲引子多为散板;头板(或称二板慢)为4/4节拍,是乐曲主体部分,演奏时一般不反复或反复时变化很少;拷拍为1/4节拍,是慢板旋律在节奏、节拍上的变奏,主要特点是多用后半拍,形成垛句式的旋律特点;三板为1/4(或2/4)节拍,亦是慢板旋律在节拍、节奏上的变奏,其特点是用多种催的手法把旅律反复变奏多次,速度逐渐加快,在高潮中结素束全曲。潮州弦诗所奏曲目,传统乐曲多沿用中州古调传谱,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兼蓄了各地民间小调、佛曲、笛套和民间戏曲音乐中的外江调、正字调、粤调等,甚至有时还吸收民间艺人飘洋过海从东南亚各国带回来的民歌、小曲之类。著名的潮州弦诗十大名曲是《昭君怨》、《小桃红》、《寒鸦戏水》、《黄鹂词》、《月儿高》,以上五曲均为重三六乐曲; 《大八板》、《平沙落雁》、《风求凰》、《五连环》、《锦上添花》,以上五曲均为轻三六乐曲。其它流行的乐曲还有《柳青娘》、《浪淘沙》、《狮子戏球》、《千家灯》、《粉蝶采花》、《红梅头》、《粉红莲》、《画眉跳架》、《深闺怨》等。潮州弦诗的著名演奏家有林玉波、张汉斋、苏文贤、林毛根等。 潮州外江音乐是指自江苏、浙江、淮河流域一带流传到潮州的音乐。戏剧称外江戏,音乐称外江音乐,锣鼓乐称外江锣鼓或苏锣鼓,佛乐称外江板佛乐。外江音乐之传来潮州,不是某一年代、某一历史事件而成其事,应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的文化迁移事件。其起始应在南宋年间。南宋时杂剧和民间百戏、民间音乐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福建、广东沿海富庶的地方是南宋的大后方,也随着苏杭的发展而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自然要比北宋方便些、频繁些。北宋时产生于温州的南戏,至南宋时盛行于临安等城市,并且向南方传播。据《漳州府志》卷三八载,南宋时,朱熹的门生陈淳(1153-1217)给漳州知府傅伯成的一封信,建议禁止当地农民结集演戏。这封信,除了说明当时南戏空前发展之外,也提供南宋时,南戏从苏杭经福州南下,播及漳潮的有力佐证。外江戏及外江音乐在潮州于清末民初一直盛行,到20世纪50年代才渐告衰落。除个别地方还有外江乐存在之外,大多数的外江乐已经溶化在潮州音乐乐种的各种形式之中。

5. 潮州锣鼓的历史渊源

广东省潮州锣鼓的发展与潮剧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潮剧原名潮音戏,又名白字戏,一般统称为潮州戏。它的形成与发展,基本上是以宋、元南戏、弋阳系统诸腔为基础,经过昆腔、汉剧、秦腔、汉族歌舞小调的影响而逐渐脱胎演化为一独立的地方剧种。而潮州锣鼓(特别是其中的潮州大锣鼓)不少套曲是直接取材于潮剧的情节和音乐。从演奏形式上看,潮剧有文戏、武戏之分,伴奏音乐上又有小锣鼓、大锣鼓、苏锣鼓等组合特点,与潮州锣鼓的演奏形式完全相通。据民间艺人回忆,潮州锣鼓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汉族音乐乐种,至少在清末咸丰年代已经成熟。在此以前,仅有由四面锣和两付大钹演奏的清锣鼓,称“四锣二钹”,后来加入唢呐吹奏一般弦诗谱,并增用了斗锣,称为“长行锣鼓谱”。十九世纪下半叶,由当时著名的民间艺人欧戏奴、谢奴仔、吴德润等,在前人演奏的基础上,将汉族传统民间锣鼓与潮剧音乐经过创造性的加工发展而确立,其中尤以欧戏奴贡献最大 。

潮州锣鼓的历史渊源

6. 历史悠久的民间音乐——潮州音乐

  音乐无国界,就算人们语言不通,却也可以通过音乐去感受对方的感情,是的,音乐就是这么神奇的东西。除了大的音乐类型,每个地方还有自己的民俗音乐,那么,你想知道产生于广东的潮州音乐吗?就跟着我一起看看 广东文化 吧!
  
   
  
   潮州音乐是广东省的民间乐种,流行于粤东地区潮汕一带的潮州方言区,并随潮人的足迹而传播于闽南、台湾、港澳和东南亚一带。
  
   潮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代因官宦谪迁、战乱及中原百姓南移,将中原古乐传入潮汕。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乐受潮州方言的影响,并与当地民间乐调融合,逐渐有所变迁。特别是明清以来,对“正字”、“昆腔”、“西秦”和“外江戏”诸剧种的音乐兼收并蓄、融汇发展,使潮州音乐既丰富多彩,又自成体统。
  
   民间器乐乐种。流行于广东潮州、汕头地区,并传至闽南的龙岩、龙溪专区,西及惠阳专区的部分潮语地区,北至五华、大埔、兴宁。在东南亚华侨中也有相当影响。曲调源于当地民歌、歌舞、小调,并吸收弋阳腔、昆曲、汉调、秦腔、道调和法曲,至今约有四百年历史。
  
   广场乐包括:潮州大锣鼓、潮州外江锣鼓、潮州八音锣鼓、潮州花灯锣鼓和潮州小锣鼓。
  
   室内乐包括:潮州弦诗乐、潮州笛套古乐、潮州细乐和潮州庙堂音乐。
  
   潮州音乐最具特色的乐器有潮州二弦、唢呐、深波。潮州二弦的弓子长,声音尖亮高亢,是弦诗乐的主奏乐器。潮州大唢呐称“大吹”,小唢呐称“吹仔”,用麦杆作哨子,音色柔美细腻,是锣鼓乐的主奏乐器。深波是宽边大锣,用软槌击奏,音色纯厚浑圆,地方色彩很浓。
  
   潮州音乐主要特点是古朴典雅、优美抒情。它的主要乐器是二弦、二胡、扬琴以及锣鼓等打击乐器。潮州音乐保留了很多南音古韵,日益为世界所关注。它源于当地民歌、歌舞、小调,并吸收弋阳腔、昆腔、秦腔、汉调、道调和法曲诸乐的素材,兼容并蓄,自成一类。

7. 潮州的历史?

潮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制始于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距今已有1674年历史。历史上相继为潮汕郡、州、路、府治所,隋代经略台湾的始发地,唐代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和对台的主要通道。 
宋代以来享有”南国邦郡“、“岭海名邦”、“海滨邹鲁”之称。潮州地灵人杰,名人有岭南第一名臣翁万达、泰国五大帝之首达信大帝、国学泰斗饶宗颐、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谢国民、广东省长卢瑞华等。
潮州是潮汕人重要的祖籍地、聚居地,潮汕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兴盛地。以潮语、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工夫茶、潮州菜、潮绣、潮汕善堂、潮汕商帮文化为代表的潮汕文化影响深远,誉播海内外。
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对外开放旅游城市,拥有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特别是广济桥、韩文公祠、牌坊街等一批全国著名景区景点和特色旅游休闲街区。
潮州的风景名胜有潮州八景,旧时有内外之分,内八景是指于古城街巷之间,而外八景则指城外韩江两岸。
由于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内八景已逐渐湮没,今天人们所说的潮州八景是指外八景,即“鳄渡秋风”、“西湖渔筏”(原西湖与韩江相通)、“金山古松”(曾名“马丘松翠”)、“北阁佛灯”、“韩祠橡木”、“湘桥春涨”、“凤凰时雨”、“龙湫宝塔”(原位于北阁对面江心,现仍存遗址)。
潮州新八景:潮州评选“新八景”旨在“促进文化经济融合,展现历史名城风采”。“新八景”为:滨江红棉、广场灯影、坊街亭韵、淡浮水墨、绿岛晴岚、桑浦禅泉、凤凰天池、柘林渔火。
“新八景”特色鲜明,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生态景观兼顾,山、海资源皆备,既有历史遗存,又有现代建筑,涵盖潮州各区县,“老八景”亦布列其间。
潮州的重要人物古代有:杨世略、林大钦、林德镛、黄仁勇、刘允、萧端蒙、郑大进、翁万达、丁日昌、王大宝、陈梦龙、林大春。近现代有:李嘉诚、饶宗颐、陈伟南、孙大文、蔡澜。
到潮州旅游,人们首先想起的是“治潮八月,享誉千载”的文豪韩愈。唐元和十四年(819年),他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在潮州仅八个月,改调袁州。后人在刺史公堂后面建造了韩文公庙。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州守王君涤在潮州城南七里处新建韩庙,落成后苏轼为之写了碑记。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潮州知军州事又在韩愈亲手植橡木的东山上另建新祠,即现今韩江对岸的公祠。

扩展资料
记者在潮州市采访时了解到,已有近千年历史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驸马府”完成了维修近日已开门迎客。“潮州故居,前有百里池塘,后有十里花园。”这是载于许氏宗谱中,北宋驸马许钰对其妻子德安公主描述家乡故居的话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潮州千年"许驸马府"迎客

潮州的历史?

8. 潮州的历史沿革

潮州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考古材料证实,潮州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类居住。远古时代,土著畲族先民便创造了口头文学——畲歌仔。潮州的先民属闽族和闽越族。自秦汉以后,中原汉族后裔大部分从闽南的莆田迁入潮州。潮汕为闽越地,自秦汉 为了削弱闽越,将闽越拆分,潮州划给南越,北宋地理全书 《舆地广记》则记载潮州为闽地。明代官方典籍《永乐大典·风俗形胜》:“潮州府隶于广,实闽越地,其语言嗜欲,与福建之下四府颇类, 广、惠、梅、循操土音以与语,则大半不能译,惟惠之海丰与潮为近,语音不殊,至潮、梅之间,其声习俗又与梅阳之人等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南越;设郡,地域分别属闽中郡、南海郡,载入版图,但此时到唐朝今天的潮州汕头一带汉族人稀少,从唐朝后期开始汉人数量才有较快增长。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属南海郡揭阳县地,潮州最早的建制始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在南海郡东部析置东官郡,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分东官置义安郡。这义安便是潮州的前身。义安郡这个名称一共使用了260年。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全国撤郡设州,义安郡属循州之义安县,是年,升立州,因地临南海取“潮水往复之意”,首命名“潮州”,义安县为州治。 隋朝开皇十二年(592年),划入福建。 “潮州”名称的正式出现,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以后1400多年来,基本都是沿用这个名称,然而这个名词的使用却有些波折。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全国罢州复郡,潮州复改为义安郡,隶东扬州,再次划入福建;唐武德四年(621年)第二次称潮州。武德五年(622年),在循州设立循州总管府统领循州、潮州、韶州三州之军戎。唐贞观元年(627年),因山川形便,置十道用以监察,那时潮州属岭南道。唐贞观三年,西元629年再次划入福建,隶属江南道福建观察使。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割泉州南部(此时泉州州驻地为今天的福州,今天的泉州在唐朝久视年间(西元700年)才最后定设州,前面几次裁撤)和潮州一小部分,设置了漳州。此时,潮州的疆域还包括如今的兴宁地区,可以说,东到漳州,北到江西赣州(东、北界址大致与今天的广东省与福建省、江西省界址相同),南到大海,西到循州(今惠州)。唐景云二年,西元711年,再次划入福建,潮州先后隶属江南道福州都督府, 闽州都督府和福建经略使。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全国改州为郡,潮州因此易名为潮阳郡。唐开元十年,西元751年,从隶属江南道改为岭南道管辖。直到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才由再度改称潮州,至此潮州之名完全定型。潮州话可以通行漳州,漳州下面的云霄、诏安、东山、漳浦、平和等县市,也都有潮剧团,演出潮州戏,可见,两地的历史渊源,是连在一起的。由此可见,唐朝时候的潮州,原来是曾经跟福建的福州和江西的虔州接壤的。韩江的一个源头,是在汀州的新罗县(今龙岩市长汀县),另一个源头,是在循州的兴宁县(今紫金县,兴宁县今属梅州)。可以想象,韩愈那个时候的韩江,除了汀州段和循州段外,是完全在潮州自己的地域里流行的。元朝的时候,潮州称为潮州路,明洪武二年( 1369年)改路始置府制,称潮州府。崇帧六年是潮州府辖县最广之年,辖海阳(今潮安)、潮阳、揭阳、饶平、惠来、澄海、普宁、平远、程乡、大埔、镇平共11县。隋唐以后,随着战乱、戍边、远谪和民族大迁移,大批中原汉人南来,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经宋、明数代,人文渐盛,名贤辈出,潮郡被誉为“海滨邹鲁”。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十几万莆仙的莆田人移民到潮州,见潮汕莆田渊源和相关文章。莆田移民,从语言来看,潮州话与现今的莆仙方言有部分差异。原因在于留在莆田的莆田人继续受到福州省城话的影响,原先使用的方言-闽南话受闽东方言影响,莆仙方言成为有闽南语底子的又带有闽东色彩的混合兼过渡型的闽语。 明万历三年(西元1575年),南澳岛开始分属福建,广东,设南澳副总兵,即“协守漳潮等处驻南澳副总兵”,分广东、福建两军营。 清康熙二十四年(西元1685年)升设南澳总兵,管辖闽南、台湾、粤东海域军事,直到1915年,南澳全岛才划给广东。1576年,始置南澳镇。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划潮州府的程乡县、平远县、镇平县,合惠州府兴宁县、长乐县,设立嘉应州,嘉应州治所驻程乡县。到了清末民初,潮州的概念已经基本定型,海内外潮州人共有的潮州,也基本上定型在这个基础上。这时潮州的辖县共八个,分别为:潮安(海阳)县、潮阳县、揭阳县、惠来县、普宁县、澄海县、饶平县、丰顺县,史称“潮州八邑”,也是今海内外潮州民系、潮州人的界定标准。汕头埠逐渐成为潮州府属的滨海重镇,这里工商繁华,已崛起成为连接穗、港、沪及海外的新兴港口。 1904年梅州市梅县区松口人张煜南等看准这里有巨大的发展潜质,便倾力组建潮汕铁路有限公司,兴建从潮州府所在地直达汕头埠的铁路。 1906年,潮汕线铁路筑成,同时又配置“潮汕号”机车头并通了车。由此有“潮汕”新名词。 1907年5月22日,由孙中山指派许雪秋及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等人领导发动的潮州黄冈起义爆发,因寡不敌众,力战6日而败;27日下午,起义军宣布解散,总指挥陈涌波、余既成被迫走避香港。 这次武装起义意义重大,但当时的《南洋总汇报》却大肆指责孙中山勾结“潮汕会党”,策动黄冈起义。 “潮汕”之名由此见之报端,逐步广为人知。“潮汕”这片土地也逐步为外界所瞩目。《中法天津条约》增开琼州(今海南)、潮州、台湾、淡水、登州、江宁(今南京)六口; 中美签订《天津条约》,增开潮州(后改汕头)、台南为通商口岸。1921年之后,汕头建市设立市政厅,成了粤东地区继潮州城之后的另一地域亮点。 到了1949年,潮州的疆域仍然比较大,它包括了今天的汕头市、揭阳市;从管辖上,也包括了梅州市和汕尾市。  概念区分  中国1949年后二次大的疆域调整,造成了二个“潮州”的概念,一个是广义的潮州概念,一个是狭义的潮州的概念。广义的潮州,也就是历史上的潮州,此定义已有上千年历史,主要包括今天广东省的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以及丰顺县。共同的生活习惯,共同的民风民俗,共同的文化背景,共同的语言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拥有了潮州人的称谓。狭义上的潮州的概念既为如今的潮州市。今天的潮州市,是在1991年12月将原来的副地级市升格的。作为地级市,潮州管辖潮安区、饶平县、湘桥区。湘桥区也就是通常民间称呼的府城、潮州城。 但是,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关于潮州的概念,还是倾向于广义的潮州,甚至就是广义的潮州。当代潮州成为潮汕地区三个地级之一,本地人较为注意把“潮汕”与“潮州”分别开来。如说“潮州话”、“潮州工夫茶”等,都不冠以“潮汕”二字。且海外潮人迄今为止仍喜欢称自己为潮州人,海外各地潮人会馆也都称为“潮州会馆”。关于潮州的概念有两个,一是民系概念上的“潮州”,二是现有行政区域的潮州,即潮州市。民系的潮州指历史上的潮州府所属各县,即为大家所认同的“潮汕民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