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2024-05-06 16:13

1. 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讲到证券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那么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证券公司,什么是上市公司。然后他们之前有什么样的业务联系,从下面几点分析
首先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都是独立的法人主体,证券公司是从事有价证券买卖的公司,我们通常讲的证券公司主要是指证券经营公司,从经营业务上可以分为:证券经纪商、证券承销商、证券自营商,但国内大部分证券公司述业务范围,我们统称为全牌照公司,本文讲的就是全牌照的证券经营公司。上市公司是指在股票市上市的公司,国内主是指在北京(北交所)、上海(上交所)、深圳(深交所)三地其中的一处上市交易所的公司。上市公司的种类就有千万种了,只要符合上市标准都可以上市。

其次那么证券交易所和上市公司有什么有关系呢,主要是业务合作关系,上市公司要想上市,必须要有会保荐券商(全牌照的证券公司都具有保荐资格)推荐才可以上市,保荐券商在公司上市前要对公司进行辅导,也就是通常我们讲的辅导期,一般是一年左右的时间,有的会更长,这是服务合作的关系。在公司上市期间,上市公司委托保荐券商进行股票的发行和买卖的全过程服务。当然这期间也可以更换证券公司,两者就是业务上的合作关系。另外公司上市后,证券公司可以利用自己的自有资金在股票市场上买入这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即成为这家上市公司的股东。

最后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同样是公司类型,有各自的业务,只是在某公司将要上市时,需要证券公司进行合作,以完成上市的整个过程,而在上市后,证券公司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就是一种股东的关系。

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2. 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是什么关系


3. 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与股票的关系

要理解你的这个问题,核心在于企业什么时候拿钱
首先呢,涉及包销,那么一定是公开发行,价格基本上是锁定了的,股价上升能够带来的只是需求量,就是说与投资别的股票相比,买这个更好,因此该只股票的需求量增加,是间接的提高了股票发行的价格。
其次,证券公司是余额包销,并非全部包销,除非一张股票都卖不出去。
再次,证券公司是在全部发行结束后才将收入扣除承销费用后交给上市公司,这个关键的操作过程可以回答你的问题,包销并不等于证券公司买了上市公司的股票,而是买了卖不出的部分,在股票还没卖完的时候公司是拿不到钱的,因此股价升降对上市公司来说还算是有意义的,但意义也都是间接的,不会直接提高股价或者网下申购量。

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与股票的关系

4. 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是什么关系

前者为后者进行股票发行等操作,进而赚取佣金。属于正常的商业往来关系。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是指所公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公司又叫投资银行,是主要从事证券发行的金融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进行股份公司的股票发行,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流通。本身属于金融机构。 
上市公司就是已经成功在股票市场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的公司。本身属于普通商业机构,即普通企业。 

扩展资料:
上市要求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
3、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本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连续计算。
4、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一千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一千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0%以上。
5、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证券公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上市公司

5. 证券公司的选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关系吗

现在中国一共有106家券商,加起来去年的收入没有一个交通银行多,上面认为对证券公司的整合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小券商是注定要被吞并的。所以,现阶段如果要选择证券公司的话个人建议选择一些大的证券公司,并且区位要素要考虑到,无非就是这家证券公司的总部所在地,这很重要,因为地区经济差异化,还有比方说国家上面制定的“上海10年发展为国际金融中心”这种构想,建议选择总公司在上海,北京,深证这3个地方的公司。
另外,中国的证券市场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发展迅速,很多创新的产品会源源不断的涌入中国证券市场,作为国家来说,他们必然会选择那些较大的券商进行试点工作,选择证券公司本身是一个选择投资理财渠道的过程,那么如果创新业务多了,就代表着可选的投资理财方式增多,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件好事儿。
个人推荐,海通证券。嘿,因为我是海通员工。其他的几个大券商像楼上说的其实都不错,但是具体了解不够。

证券公司的选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关系吗

6. 股票投资和证券投资,两者有什么关系?

证券包括债券,股票,基金,权证,期货等各种,股票只是证券的一种

7. 证券公司和券商是什么关系?

券商和证券公司在广义上是一样的,狭义上有点区别。
券商特指证券公司作为证券代理业务职能,为投资者提供证券代理买卖业务服务收取佣金。
证券公司则是一个公司机构,包括所有证券公司能够做的业务。比如自营买卖,投行业务,咨询服务,资产重组等
.

证券公司和券商是什么关系?

8. 上市公司需要付出什么?证券投资

对企业内部融资来说, 在不考虑税收的条件下, 融资成本实际上是一种机会成本。如果企业的内部留利不进行投资, 可以转作其它用途, 如分配给股东, 存入银行, 购买国债, 转借给其它企业, 等等。因此, 它的成本是资本市场所要求的税后利润率, 这种税后利润率既可能是向股东支付的股息率, 也可能是资本市场的利率。
对企业的债务融资而言, 融资成本是由以下各部分构成的: (1) 利息率; (2) 企业财务恶化或破产成本( Bernake & Campbell, 1988)。(3) 举债的代理人成本。和内部融资相比, 后两项是债务融资的额外成本。此外, 如果经营绩效不佳, 企业在借贷市场上根本就得不到所需的资金。
至于股票融资的成本具体包括: (1) 股息率。 (2) 股票发行的交易成本。 (3) 税收成本,股票融资需要支付红利所得税, 而债务融资支付的利息通常是免税的。(4) 发行股票的负动力成本。和股票融资相比, 债务融资存在着一系列收益。由于经营者不是企业100%的剩余索取者,他们有动力从事企业价值非最大化行为。而通过债务融资可以约束经营者的这类非最优行为。其一, 在经营者持有企业股权水平不变的条件下,企业债务融资比例的增加会提高经营者的相对投资份额,增加经营者的工作动力。其二, 股票融资需要企业支付红利,债务融资需要企业支付利息,但利息支付具有强制性。这就减少了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剩余留利和折旧费之和),经营者从事企业价值非最大化行为的活动余地缩小(Jensen,1986)。其三, 和股票融资相比,债务融资使企业的破产概率上升,经营者所受到的压力加大,为避免破产风险,经营者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奢侈消费。这些都有助于缓解经营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降低了代理人成本, 从而构成了债务融资的收益。债务融资的成本和收益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在这种意义上, 股票融资的成本相对增加。(5)发行股票的信息不对称成本。在经营者与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 因此外部投资者通常会把新股票发行看成是企业质量恶化的信号, 相应的低估它们的市场价值( Myers & Maijluf, 1984)。经验研究显示: 当一家企业用债务回购股票时, 该企业的股票价格会上升; 反之, 当它通过发行股票来偿还债务时, 其股票价格会下降。
从理论上来说, 很显然内部融资的成本最低, 股票融资的成本最高, 债务融资的成本介于两者之间。正是这种融资成本的差异决定了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顺序是内部融资、债务融资、股票融资。发达国家企业的融资方式的历史和现状均已证明了这一点。例如, 1981-1991年间,美国公司新投资的74.7%来自于内部融资。此间,股票融资的比例为-11%,这也就是说,企业回购的股票数量大于企业发行的股票数量。进而, 上市公司平均每18.5年才配股一次(Samuel, C., 1996,b)。
发达国家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本身并不能指导我国现阶段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长期以来, 我国不存在证券市场, 国有企业只能依赖内部融资和债务融资; 而负债率过高又是困扰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证券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企业注重股票融资有着其客观的必然性。然而, 经济学理论和发达国家的现实却向我们证明了一点: 股票融资是要付出成本的, 并且其融资成本高于其它融资方式的成本。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国有企业的股票融资成本状况, 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司上市的欲望。
(1) 理论上上市公司需要向股东支付红利。它具体表现为股息率, 即使公司没有向股东支付对公司也是一种成本, 只不过是股东放弃了现在获得红利的机会, 以便将来获得更多的红利。红利实际上转化成了一种股权。股息率的水平一般应该高于债券利息率或银行存款利率, 因为股票投资是一种风险投资。在证券市场上, 股息率表现为市盈率的倒数。从融资成本的角度来看, 新股发行的市盈率比市场市盈率是一个更为符合实际的指标。目前, 我国上市公司新股发行的市盈率大致在14-15倍左右。假定上市公司上市前的盈利数据真实, 或对未来的盈利预期符合实际的话, 股息率大致7.15-6.7%之间。显然, 这一水平低于借款利率。
我国证券市场近年来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瞩目。1995年之前, 深沪两地证券市场的上市公司数量仅为310家, 证券化程度(上市公司股票市值/ 国内生产总值)为7.89%; 到1997年底上市公司数量已增加到745家, 总市值为17529亿元, 证券化程度达到23.44%; 进入1998年之后, 公司上市的数量和规模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即便如此, 一方面仍有众多企业在千方百计地寻求上市而未果; 另一方面, 业已上市的公司被市场和各级地方政府看成是珍贵的资源, 即使长期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也被作为一种“壳”资源得到保护和买卖。对此, 人们不禁会问: 中国证券市场上难道有免费午餐吗?证券市场难道是一个聚宝盆吗?
依照经济学的理论, 证券市场大体上有三种功能。其一是融资功能。企业通过股票市场筹集投资所需的资金。企业的融资来源一般可分为内部和外部融资, 外部融资又可进一步划分为间接和直接融资。直接融资主要是由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组成的, 它们均是通过证券市场来完成的。其二是信号功能。证券市场为经营者的投资决策提供一种信号。这也就是说, 证券市场的价格波动会影响经营者的投资决策。一方面, 证券市场是企业的一个融资来源, 股价的变动会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 另一方面, 如果经营者的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 证券市场对企业价值的估价变动会影响现有股东的利益。因而, 经营者的投资决策必须考虑证券市场的反应。其三证券市场充当公司监控的传媒。作为公司控制市场, 证券市场对经营者的行为构成了一种外部约束机制 (相比之下, 公司董事会则是一种内部约束机制)。股东除去在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上“用手投票”, 还可以在证券市场上“用脚投票”。公司的经营绩效不佳可能导致证券市场上的并购, 或者通过证券市场收购股权争夺公司的代理权。同时, 作为一种融资市场, 证券市场通过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而影响公司治理结构(Samuel, C.,1996, a,b,c,d)。
除此之外, 证券市场在我国现阶段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 那就是为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服务。党的十五大把证券市场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并将成为国有企业未来摆脱困境的出路之一。只有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的上述固有功能, 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我以为, 这一点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运用证券市场的主要目的。
从证券市场的功能来看, 如能有效地运用证券市场, 其收益是巨大的。那么, 这是否意味着对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主体(stakeholders)(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及雇员)来说只有收益而勿需付出成本呢?如果企业上市需要付出成本, 那么为什么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会出现上市公司供给(接近)无穷大的局面呢?为了限制证券市场上的这种过度供给, 现阶段不得不依靠政府控制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来解决。看来上市公司至少现阶段 (一定程度上) 在证券市场上的确能享受免费午餐。
二、证券市场与企业融资
融资是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最主要动机。对一家要进行投资的企业来说, 可供融资的来源是多重的, 其中包括: (1)内部积累, 即依靠业已实现的一部分利润作为投资的来源(提取的折旧费也可归入此类)。(2)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务, 虽然这两种方式形式上不同, 但它们都构成企业的债务。(3)发行股票, 它进一步又可分为发行新股和配股, 它们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并不表现为企业的债务, 而是一种资产。这三种融资来源或融资方式也被分别称之为内部融资、债务融资和股票融资。
面对不同的融资方式, 企业经营者应该选择哪一种呢?传统的企业融资理论认为, 在既定的投资决策条件下,企业经营者的目标是寻求最佳的金融结构,实现企业市场价值的最大化,也就是本企业的金融结构对投资者有最大的吸引力。但如果假定资本市场充分有效地运行,那么企业的金融结构与企业的市场价值无关。这也就是说,企业的金融结构选择不会影响它的市场价值。据此可进一步推论:当需要融资时,企业对任何一种融资方式都没有特定的偏好,各种融资方式是完全可替代的, 因为任何选择都不会影响企业的市场价值。这就是著名的莫迪利亚尼-米勒定理。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