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利与弊?

2024-04-28 05:13

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利与弊?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利与弊   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国内外研究者做过多种表述,从比较严格的经济学角度来定义,一般可以解释为这样一种经济现象:由于世界各国相继取消或放松对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等方面国际流动的管制,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进而导致全球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价格趋同。   (一)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地位和主要原因   进入80年代,伴随着全球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改革,各国的贸易和投资联系空前加强。自1980年至1996年,全球贸易规模几乎增长了两倍。全球贸易额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85年占29.8%上升到35%。80年代初至1996年,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远超过国际贸易约5.5%的年均增长速度。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是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特征之一。1996年,全球跨国公司提供了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40%。与此相关,在过去10余年里,世界国际直接投资年均增长近30%。经过大规模的跨国兼并和重组,在许多重要的生产领域,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甚至唯一的生产组织者,它们将整个世界纳入其统一的生产和销售网络。   可以认为,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是过去20年里世界范围内的技术进步和各国社会经济变革的综合反映。   首先,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使许多原本并不存在的市场迅速浮现,同时也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特别是80年代以来现代通信业的革命(互联网络的迅速商业化运用),大大降低了国际间的通讯费用和交易成本,成为推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其次,全球性的非管制化与市场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制度障碍。80年代初,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更加注重市场作用的非管制化时代,各国在取消贸易和资本流动管制方面迈出了相当显著的步子。1970-1997年,取消经常项目汇总管制的国家由35个猛增至137个,其中大部分是80年代以后完成的。另据统计,1991-1997年,在世界各地,对管制外国直接投资的条例进行了570次自由化的修改。毫无疑问,无论是各国内部的市场化改革,还是贸易和投资领域管制的解除或放松,都意味着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一个更有利的制度环境。   再次,国际金融市场的深化与创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技术条件。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不仅交易的制度环境日益宽松,且各种新型的金融工具与交易技术不断涌现。这些创新,加上电子计算机远程终端的广泛运用,加快了交易速度,从而为资金在国际间的快速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近10年来,发达国家投资基金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并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7个主要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用于国际投资的资产比重已从80年代末的7%增至90年代中期的10%以上。   最后,以关贸总协定(后改为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和协调机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始于80年代中期的乌拉圭回合,与过去历次谈判主要限于商品关税减让和非关税壁垒拆除等议题不同,将谈判议题扩大到了包括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市场准入、反倾销规则和建立多边贸易机构等在内的许多新领域。经过近8年的艰苦谈判,各国终于在上述方面基本达成一致,从而为更加广泛的贸易自由化确立了基本框架。作为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倡导和推动者,8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到90年代中期,世界2/3以上的国家已经实现了经常账户项下的可兑换。同时,所有发达国家已完全取消资本交易的汇兑限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开始越来越积极。近两年来,对于经济全球化具有重要意义的两项多边协定的谈判业已取得明显进展。其一是《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定》。该协定已从1999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并有首批52个国家宣布加入。其二是世界多边投资协定。这一主要由经合组织成员国参与、被认为是旨在制定“单一的全球经济规则”的协定,目前正在谈判之中,估计不久也将面世。  (二)经济全球化的代价   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代价之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30%,个别国家达到了50-60%。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具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将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与危机的境地。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传染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俄罗斯和拉美地区(一度包括美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便是危机传染效应的最新例证。   国际游资的存在是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根源之一。作为一种超越国界的巨大的金融力量,国际游资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全球性金融动荡的制造者或推动者,扮演了危机传染的主要媒介物。在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今天,尽管仍然可以继续探索各种有效监管措施,但对国际游资的完全控制则是不可能的。   代价之二: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益严峻的考验。欧盟经济体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则不断下降。从早期的关税同盟、统一农产品价格、汇率联合浮动,到单一货币欧元出现以后的统一金融政策(1999年1月欧元利率区启动),无不说明各成员国的财税和货币主权已逐渐让渡给超国界的欧盟协调机制。而这种经济主权的让渡曾经使许多成员国付出不小的代价,甚至多次危及欧盟经济体的存亡。   对于欧盟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其经济主权(特别是在财税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同样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渡。从关贸总协定的历次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都是一定程度上的主权主动让渡。另一种是跨国私人经济力量对经济主权的侵蚀。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很少会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完全一致,因而,它们对于东道国为了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采取的许多政策措施,经常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抵抗和规避。跨国公司在国际间进行了大规模资金转移,对东道国货币金融政策的消极作用同样是不可低估的。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在这方面付出的代价,是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   代价之三: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益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据世界银行统计,1983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高收入发达国家的2.4%,即后者等于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这一比例降低到1.6%,即后者为前者的62倍。造成这种差距扩大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其一,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衡。虽然几乎所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中受益,但并不意味着利益均沾。因为事实上,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是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这种相对优势,使它们在价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动权,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获得更多的利益。其二,名义汇率下降,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值减少。由名义贬值引起的实际贬值,又将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进而在国际交换中付出更大的代价。   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com/f?kz=66077680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利与弊?

2. 论述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利弊?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一种潮流和趋势.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同时又给发达国家带来了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切实采取符合本国实际的开放步骤和措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这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唯一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利弊;发展中国家;对策引言:自20世纪晚期,随着冷战的告终,“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最时髦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经济全球化是一件好事,它可以使我们更加富有,可以过上美好的日子,可以周游世界享受生活.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
  大致有两种观点:
  一是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甚至认为经济全球化突出地表现为世界经济的美国化;
  二是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等经济技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其中,第一种观点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我认为其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二种观点既全面又最接近实际情况,其表现就是当今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逐渐融入了全球化的经济浪潮.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应该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出发,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
  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出现而出现的.
  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前提是全球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在全球市场分割情况下,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和自由化贸易不等于经济全球化.只有在各国之间广泛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世界市场,才意味着从根本上消灭了国家间的孤立发展状态,从而最终形成广泛的、深厚的世界经济联系.
  任何国家和地区,一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都必然深受来自世界市场的各种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巨变,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的不断深化改革转入了市场经济轨道,传统计划经济逐渐消失,市场经济一统天下,市场竞争和市场逐利行为打破了经济的国家和地区限制,把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的全球经济.
  与此同时,作为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的地区经济集团也迅速发展.
  到1996年末,全世界已有100多个地区经济集团,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国家.
  其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已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三极,其区域内所实现的进出口总额和经济总量都占全世界的80%.
  近年来,各地区经济集团在壮大自身队伍的同时,也不断相互渗透,区域市场边界不断向外延伸和相互接轨,极大地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融合和全球化的发展,形成了庞大的市场经济运行体系.在这个体系内,各国间的合作障碍日益减少,渗透和依存关系不断增强,各个国家程度不同地分享着世界市场上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而实现的资源最佳配置带来的收益,同时也承担着经济一体化可能的风险.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无国界经济的扩大,各国经济文化也突破了国家和民族界限,从对立、碰撞,走向了渗透、融合.西方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吸收了东方文化的和谐、团队精神,而东方国家的企业也融入了西方文化鼓励竞争、鼓励自我价值实现的成份.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它的产生有其一定的动因:
  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20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战后,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通讯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现代交通运输技术等为主体的现代高技术群的出现,大大加快了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信息流、物资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人流,使相隔数千里、甚至上万里的世界瞬间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缩小了人际、组织、民族、国家间交往的时空,为加速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提供了可靠的信息、交通工具和手段.
  二、 发达国家的商品、资本的过剩和技术的超前与其资源、能源、市场、廉价劳动力缺乏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因.事实上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国际化趋势一直是在逐渐发展着的,大体经历了商品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三个阶段.
  而经济全球化只是这种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突变和飞跃.
  跨国公司的出现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由于它们拥有雄厚的技术资源(据有关资料统计,现在世界科学技术的创新有90%被控制在跨国公司手中)和资金资源,贮存有大量的过剩商品,加之受到本国、本地区生产资源、消费市场和有限廉价劳动力的限制,这就迫使他们要进行商品、资本和技术的输出.
  尽管这种输出客观上促进了输入国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但其主观动机则是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润为目的的.
  因此,在整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提倡者和推动者.
  三 、发展中国家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和综合国力上的差距,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不得不投入到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去,这是客观上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又一内在动因.由于种种原因,20世纪后半期,发展中国家在科学技术、生产力、经济和社会整体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缩小这一差距,便积极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去,以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来发展本国的经济.此举产生了显著的效果, 70年代到 80 年代发展起来的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和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正是基于这些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才清楚地认识到,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潮流,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使自己国家的经济尽快地、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才能不被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没.当然,发展中国家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这种或积极顺应或消极受应的举措表明实际上他们已被纳入到或接近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
  事实上,若没有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新的世界经济格局和秩序的形成则是不可能的,至少是不完善的.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才刚刚起步,它给各国经济和整个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还难以预料,但是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即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单纯从人类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角度、从提高生产力的标准来看,经济全球化的确能够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世界产业规模的扩大,会引起生产与消费从结构到地点上的变化,会刺激各种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同样经济全球化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这些影响对具体国家和具体领域的影响也随各国政策选择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
  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经济全球化在有效促进国际合作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间的竞争.竞争的原因,在经济上是由于世界资源的有限性和资本的扩张性;
  在政治上则是由于国家的存在,各国都试图通过增强自身的实力来实现别国对自己的依赖,从而较多地获取收益,较少地付出成本.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形成了统一的全球市场,从而推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从一国的角度看,本国企业将突破本国资源和本国市场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与有效利用.发达国家可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资本和技术的输出和转移,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开拓市场,并利用发展中国家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以获取利润.发展中国家则可通过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本国家和本民族的经济,以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需求,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这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经济要素的有效组合,客观上促进了全球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减少或避免了人类社会现有的各种资源的浪费.

3.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弊益端分别是?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 利与 弊  什么 是 经济全球化,国内外研究者做过多种表述,从比较严格的经济学角度来定义,一般可以解释为这样一种经济现象:由于世界各国相继取消或放松对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等方面国际流动的管制,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日 益 加深,进而导致全球范围内各种生产要素价格趋同。  (一)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地位和主要原因  进入80年代,伴随着全球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改革,各国的贸易和投资联系空前加强。自1980年至1996年,全球贸易规模几乎增长了两倍。全球贸易额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85年占29.8%上升到35%。80年代初至1996年,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远超过国际贸易约5.5%的年均增长速度。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 是 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特征之一。1996年,全球跨国公司提供了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40%。与此相关,在过去10余年里,世界国际直接投资年均增长近30%。经过大规模的跨国兼并和重组,在许多重要的生产领域,跨国公司已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甚至唯一的生产组织者,它们将整个世界纳入其统一的生产和销售网络。  可以认为,当前的经济全球化, 是 过去20年里世界范围内的技术进步和各国社会经济变革的综合反映。  首先,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使许多原本并不存在的市场迅速浮现,同时也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特别 是 80年代以来现代通信业的革命(互联网络的迅速商业化运用),大大降低了国际间的通讯费用和交易成本,成为推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其次,全球性的非管制化与市场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制度障碍。80年代初,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更加注重市场作用的非管制化时代,各国在取消贸易和资本流动管制方面迈出了相当显著的步子。1970-1997年,取消经常项目汇总管制的国家由35个猛增至137个,其中大部分 是 80年代以后完成的。另据统计,1991-1997年,在世界各地,对管制外国直接投资的条例进行了570次自由化的修改。毫无疑问,无论 是 各国内部的市场化改革,还 是 贸易和投资领域管制的解除或放松,都意味着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一个更有利的制度环境。  再次,国际金融市场的深化与创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技术条件。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不仅交易的制度环境日 益 宽松,且各种新型的金融工具与交易技术不断涌现。这些创新,加上电子计算机远程终 端 的广泛运用,加快了交易速度,从而为资金在国际间的快速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近10年来,发达国家投资基金的大规模海外扩张,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并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7个主要发达国家机构投资者用于国际投资的资产比重已从80年代末的7%增至90年代中期的10%以上。  最后,以关贸总协定(后改为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和协调机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始于80年代中期的乌拉圭回合,与过去历次谈判主要限于商品关税减让和非关税壁垒拆除等议题不同,将谈判议题扩大到了包括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市场准入、反倾销规则和建立多边贸易机构等在内的许多新领域。经过近8年的艰苦谈判,各国终于在上述方面基本达成一致,从而为更加广泛的贸易自由化确立了基本框架。作为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倡导和推动者,8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到90年代中期,世界2/3以上的国家已经实现了经常账户项下的可兑换。同时,所有发达国家已完全取消资本交易的汇兑限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于资本账户的开放也开始越来越积极。近两年来,对于经济全球化具有重要意义的两项多边协定的谈判业已取得明显进展。其一 是 《全球金融服务贸易协定》。该协定已从1999年3月1日起正式生效,并有首批52个国家宣布加入。其二 是 世界多边投资协定。这一主要由经合组织成员国参与、被认为 是 旨在制定“单一的全球经济规则”的协定,目前正在谈判之中,估计不久也将面世。  (二)经济全球化的代价  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经济利 益 的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代价之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将成为一种常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30%,个别国家达到了50-60%。在这种环境下,经济波动和危机的国际传染便成为经常性的而且 是 不可避免的事情。任何一个国家的内部失衡都会反映为外部失衡,进而很快影响到与其具有紧密贸易和投资关系的国家,最后极有可能将所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引入失衡与危机的境地。1997年泰国的汇率危机,很快传染到整个东南亚地区以及韩国和日本,从而形成严重的地区性金融危机。随后又波及俄罗斯和拉美地区(一度包括美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全球性金融动荡,便 是 危机传染效应的最新例证。  国际游资的存在 是 全球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根源之一。作为一种超越国界的巨大的金融力量,国际游资一次又一次地扮演了全球性金融动荡的制造者或推动者,扮演了危机传染的主要媒介物。在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今天,尽管仍然可以继续探索各种有效监管措施,但对国际游资的完全控制则 是 不可能的。  代价之二:各国经济主权的独立性正面临日 益 严峻的考验。欧盟经济体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一体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各成员国经济主权独立性则不断下降。从早期的关税同盟、统一农产品价格、汇率联合浮动,到单一货币欧元出现以后的统一金融政策(1999年1月欧元利率区启动),无不说明各成员国的财税和货币主权已逐渐让渡给超国界的欧盟协调机制。而这种经济主权的让渡曾经使许多成员国付出不小的代价,甚至多次危及欧盟经济体的存亡。  对于欧盟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其经济主权(特别 是 在财税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独立性,同样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考验。这种考验大致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 是 经济主权的主动让渡。从关贸总协定的历次减税和贸易自由化谈判,到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被迫进行的经济调整,都 是 一定程度上的主权主动让渡。另一种 是 跨国私人经济力量对经济主权的侵蚀。最为典型的例子就 是 跨国公司。由于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很少会同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完全一致,因而,它们对于东道国为了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采取的许多政策措施,经常表现出一种本能的抵抗和规避。跨国公司在国际间进行了大规模资金转移,对东道国货币金融政策的消极作用同样 是 不可低估的。显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大量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国家,在这方面付出的代价, 是 应当引起人们高度重视的。  代价之三: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本质上 是 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竞争创造了效率,同时,也使财富越来越向少数国家或少数利 益 集团集中,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据世界银行统计,1983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高收入发达国家的2.4%,即后者等于前者的43倍;到了1994年,这一比例降低到1.6%,即后者为前者的62倍。造成这种差距扩大的具体原因 是 多方面的,但有两个因素不容忽视。其一,经济全球化的利 益 分配不均衡。虽然几乎所有参与全球化过程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从中受 益 ,但并不意味着利 益 均沾。因为事实上,作为资本和先进技术的主要拥有者,发达国家总 是 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这种相对优势,使它们在价格制定方面具有主动权,在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获得更多的利 益 。其二,名义汇率下降,导致国民生产总值名义值减少。由名义贬值引起的实际贬值,又将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进而在国际交换中付出更大的代价。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弊益端分别是?

4. 世界经济走向,经济全球一体化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经济一体化源于西欧,其本义在于以区域为基础,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在一体化区域内消除阻碍贸易与生产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因此有学者简单地表述为“再生产过程各个阶段上国际经济障碍的消除”。此外,经济一体化还需要在区域范围内设立机构,形成共同的内在管理机制,制定共同的制度规范,为市场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和持续一体化的动力。所以,组织性和制度性是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受民族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制约,国际社会中的动荡、冲突以及其他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时而会阻碍全球化的进程。在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的国际环境下,寻求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大国、强国的战略选择。
  欧洲的历史和地缘因素决定了欧洲走向一体化的道路,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增强了欧洲的国际影响力,欧盟已经作为一个整体成为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至关重要的一极。尽管长时间的欧洲历史是以战争和分裂为主线,但自中世纪以来,欧洲人在共同渊源中存有基本认同,这些共同渊源可以归为三个部分:希腊哲学、罗马法和罗马天主教教会的社会伦理。正是这一共同的文化传统为欧洲最终走向联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来看,我们可以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初创时期,以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为标志;欧共体时期,以1967年煤钢、原子能和经济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为标志;欧盟时期,以1993年欧盟的成立为标志;制宪时期,以2003年欧盟宪法草案提交讨论为标志。
  2.北美自由贸易区——南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例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洲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区、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集团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组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在原美加自由贸易区基础上,于1992年宣布成立。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为三国间的贸易和投资制定了许多法规,包括逐步取消关税以及其他贸易壁垒和投资限制等,加快了墨西哥吸引外资速度,特别是美国投资。美墨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强,墨西哥需要美国的先进设备和技术,美国需要墨西哥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对墨西哥来说,既增加就业机会和出口份额,又促使其进行内部调整并提升了本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墨西哥作为发展中国家与美加建立经济一体化组织,为其赢得了经济发展空间,尽管墨西哥的农业、机械设备行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总体上看是受益的。

  3.东亚区域一体化——孕育多种机遇和活力的未来亚洲振兴的关键

  东亚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东亚经济所孕育的生机和能量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投资,但相对于欧洲和美洲,亚洲尤其是东亚的经济一体化却滞后。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注重发展同东亚周边国家(指日、韩和东盟10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并积极推动中国同东亚国家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是:2002年我国与东盟达成要在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日—新自由贸易协定业已签署:“10+3”(东盟10国与中、日、韩)模式已在发展形成中;中、日、韩三方合作也在探索中。

  世贸组织虽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她受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制约.真正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还有待数年.

5.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有什么好处和弊端?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优势: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关税壁垒,有助于扩大出口,方便中国优势产业走向世界,有利于中国获得世界范围内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互利,互惠互利。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弊端: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全球化的下层,承接了大量低端产业,对于生态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大量外资进入,也会对本土的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造成冲击。

去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机遇:
1、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
2、市场竞争中,各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3、科技成果快速传播。
4、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后发优势”的宝贵机遇。
5、环境、资源、人口等全球性的共同问题更好的解决。
挑战:
1、把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其他弊端也全球化了。
2、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得以推行,导致全球范围内不公平分配和不平等贸易。
3、局部的经济危机容易引起全球的动荡甚至危机。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有什么好处和弊端?

6. 世界经济有没有一体化?

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可逆转

    和讯网消息 2011年12月10日至12日,第二届沃特金融峰会“2012,终点还是起点”在广州举办。100家拟上市企业,400位企业高管、300位全球机会投资人齐聚,各方权威思潮在此激烈碰撞。11日上午,中国进出口银行广东副行长谢培在大会上发表了精彩演讲。
    谢培表示,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加强融合的趋势不可逆转,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一些国家对经济全球化产生了质疑,尤其是导致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出现了汇率问题、环境保护、国家安全、民众利益等民意设置贸易合投资壁垒,这是不可取的。他认为,危机的蔓延和加深不是在于经济全球化本身,而应该从一些国家因为全球化的措施中寻找原因。

7. 世界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全球经济一体化表现为:世界各国经济有机地联系起来,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大大加深 ,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拓展资料1、在这个多国经济联盟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 广义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即世界经济一体化,指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体。2、狭义全球经济一体化,即地区经济一体化,指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在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并具有超国家性的共同机构下,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财政与金融政策等,消除国别之间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实现区域内互利互惠、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最终形成一个政治经济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的这一过程。 3、根据各参加国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以及它们的目标要求,有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和经济联盟四种形式。 4、自由贸易区是指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成员国之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他贸易限制。5、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了取消彼此之间的关税或各种贸易壁垒,建立共同的对外关税而缔结的同盟。同盟内部商品自由流通和自由竞争。关税同盟在一体化程度上比自由贸易区进了一步。 6、共同市场。指在关税同盟基础上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同盟内建立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完全的经济联盟。 7、经济联盟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发展目标和最高级的形式。它要求其成员国在实现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在国际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行使统一的货币制度和组建统一的银行机构,进而在经济、财政、货币、关税、贸易和市场等方面实现全面的经济一体化。

世界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8. 世界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
生产力的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龙头,发生了空前巨大的飞跃,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在贸易、直接投资、开放电讯、媒体、商业、金融市场等所有方面排山倒海而来,世界各国的货物、服务和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逐步被纳入到统一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成为发达国家实现全球资源控制和全球市场争夺、其他国家广泛合作以取得比较利益优势的一种潮流。在这种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影响下,社会生产过程在深度和广度上越来越全球化。主要表现是,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
二、创建名牌产品,是我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参与国际分工的必然选择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给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包括:通过资源要素的世界性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在扩张中实现成熟产业和技术转移,有利于落后国家发展生产力,缩短技术研究和应用周期;各个国家经济的相互渗透有利于提升整个人类的经济文化水平,特别有利于促进落后国家改进企业管理制度;各个国家都根据自然资源禀赋水平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生产技术水平、工业发展情况取长补短,获得相对优势和相对利益,并通过相互经济交往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和回波效应促进经济发展。
我们必须看到,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而言是相对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企业竞争跨越国界的结果,是国家竞争的产物。对经济落后国家,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挑战大于机遇。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质是国家经济质量的比赛和较量,一个国家所处的地位、获得的利益及利益的多少,取决于其经济质量之间的相对差异。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质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95933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与1989年相比,200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由第八位跃居世界第六位,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偏低,高技术产品、高竞争力服务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过小。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及产品,基本上是适合现阶段资源禀赋状况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正处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转折点上,正处在培育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时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所能选择的路只有一条:在深化改革开放中应竭尽全力创建名牌产品,特别是创建世界名牌产品,在创建世界名牌产品的基础上创建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这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三、立足国内,放眼国际,创建名牌产品
名牌产品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世界级名牌产品。跨国经营的名牌产品必须处理好国际经营与国内发展的关系,忽视国内市场经营会造成后方空隙,给竞争对手以可乘之机,从而使国际市场失去可靠而稳定的基础。不重视国际市场经营又会降低国际化经营程度,也就不能成为世界级名牌产品。两者相比,我国更应该提高名牌产品的国际化程度。
技术是制约名牌产品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决定名牌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我国主要名牌消费品有了快速发展,有不少名牌产品甚至走向世界,这主要是依靠引进国外技术。我国企业在创建名牌产品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一方面,要进一步认识技术引进对提高我国技术水平的重要意义,制定有控制的技术引进战略,继续引进关联效应大、行业空白或急需、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以促进和支撑我国名牌产品的发展,加快我国企业创建世界名牌产品的步伐。另一方面,我国现有技术基础和大国地位,决定了我国企业更应注重技术创新。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企业引进的技术规模和技术质量都达到了在许多行业足以开展自我技术创新的需要,也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创新队伍,有能力通过自我技术创新推进名牌产品创建工作。现在缺乏的是社会创新机制、社会创新观念和创新文化。应该放眼世界、着眼未来,选择优势技术行业和新生行业制定远期技术创新战略,确定远期技术创新目标,争取在21世纪中叶实现中国的国际名牌产品优势和技术优势。
在经济信息化的今天,优质商品、名牌产品也需要广泛传递信息。创建名牌产品必须处理好内在品质与广告宣传的关系,要根据名牌产品的成长规律,一步一个脚印铸造产品质量、树立产品形象、积累品牌价值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及社会贡献率,以质量为依托,在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的前提下适度强化广告促销手段。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