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菊花的资料

2024-05-02 19:05

1. 有关菊花的资料

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学名(Dendranthemamorifolium)英文名(Florists Chrysanthemum)别名:菊华、秋菊、九华、黄花、帝女花。菊花属菊科类。 

菊花有30多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为多年生草植物。菊花喜凉爽、较耐寒,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 菊花株高20-200cm,茎色嫩绿或褐色,基部半木质化。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头状花序顶生,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舌状花分为下、匙管、畸四类。筒状花发展成为具各种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系

有关菊花的资料

2. 菊花的资料

  菊花(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常用chrysanthemum,拉丁文 Flos Chrysanthemi),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 ,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品种已达三千余种。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菊花传入欧洲,约在明末清初开始。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和艺菊经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将流传久远。

  中文学名: 菊花
  拉丁学名: Chrysanthemum
  别称: 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属: 菊属 Chrysanthemum


  目录

  花语
  特征、习性形态特征
  产地与习性
  品种分类
  菊花分类一、依色分类。
  二、依植株高矮分类。
  三、依花期分类。
  四、(亚型从略)
  五、依种型、
  六、依菊花品种对短日照的不同反应分类。
  七.按自然花期
  八.按花直径
  方式与应用
  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医药价值
  保健价值
  警 告
  花语
  特征、习性 形态特征
  产地与习性
  品种分类
  菊花分类 一、依色分类。
  二、依植株高矮分类。
  三、依花期分类。
  四、(亚型从略)
  五、依种型、
  六、依菊花品种对短日照的不同反应分类。
  七.按自然花期
  八.按花直径
  方式与应用
  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 医药价值
  保健价值
  警 告
  展开 编辑本段花语
  菊花花语:清净、高洁、我爱你、真情、令人怀恋   红色菊花:我爱你  翠菊
  白色菊花:事实   黄色菊花:忽视的爱   翠菊:追想、可靠的爱情、请相信我   春菊:为爱情占卜   六月菊:别离   冬菊:别离   法国小菊:忍耐   瓜叶菊:快乐   波斯菊:野性美   大波斯菊:少女纯情   万寿菊:友情   矢车菊:纤细、优雅   麦杆菊:永恒的记忆、刻画在心   鳞托菊:永远的爱
  编辑本段特征、习性
  形态特征
  株高20-200cm,通常30-90㎝。茎色嫩绿或褐色,除悬  春菊
  崖菊外多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质化。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和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
  阳作仁原创菊花图册(20张)朵簇生。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舌状花分为下、匙管、畸四类,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筒状花发展成为具各种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系。   花序大小和形状各有不同,有单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长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实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样繁多,品种复杂。根据花期迟早,有早菊花(九月开放),秋菊花(十月至十一月),晚菊花(十二月至元月),但经过园艺家们的辛勤培植,改变日照条件,也有五月开花的五月菊,七月开花的七月菊。根据花径大小区分,花径在10厘米以上的称大菊,花径在10—6厘米的为中菊,花径在6厘米以下的为小菊。根据瓣型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
  产地与习性
  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地下根茎耐旱,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而以Ph6.2-6.7最好。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
  品种分类
  菊花品种繁多,头状花序皆可入药,味甘苦,微寒,散风,清热解毒。这就是药菊。按头状花序干燥后形状大小,舌状花的长度,可把药菊分成 4 大类,即白花菊、滁菊花、贡菊花和杭菊花四类。在每一类里则根据原产地取名。在白菊花类里,以产安徽亳县的亳菊品质最佳,其次如河南武陟的怀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河北安国的祁菊,浙江德清的德菊等。
  编辑本段菊花分类
  一、依色分类。
  这是中国最早的分类法。宋代刘蒙《菊谱》就是依色将36个品种分为黄17品、白15品与杂色4品。
  二、依植株高矮分类。
  按菊株高矮分为高(1米以上)、中(0.5~1米)、矮(0.2~0.5米)3类。
  三、依花期分类。
  按开花季节不同,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及“五九”菊等。秋菊按花期又分为早、中、晚3类。
  四、(亚型从略)
  1982年全国园艺学会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菊花品种分类学术讨论会,将秋菊中的大菊分为5个瓣类,30个花型和13个亚型。现列举如下   (一)平瓣类:宽带型、荷花型、芍药型、平盘型、翻卷型、叠球型。   (二)匙瓣类:匙荷型,雀舌型、蜂窝型、莲座型、卷散型、匙球型。   (三)管瓣类:单管型、翎管型、管盘型、松针型,疏管型,管球型、丝发型、飞舞型、钩环型、璎珞型、贯珠型。   (四)桂瓣类:平桂型、匙桂型、管桂型、全桂型。   (五)畸瓣类:龙爪型、毛刺型、剪绒型。
  五、依种型、
  品种演化次序和栽培、应用进行分类。  六月菊
  具体分法如下:   (一)小菊系(在正常栽培状况下花径小于6厘米):   (1)小轮型、(2)小球型、(3)小星型、(4)小桂型。   (二)中、大菊系(在自然栽培状况下花径大于6厘米):   1.瓣子花类(舌状花以平瓣为主):   (5)单瓣型、(6)复瓣型、(7)莲座型、(8)翻卷型、(9)球型、(10)卷散型、(11)垂带型。   2.管子花类(舌状花为管瓣):   (12)管球型、(13)管盘型、(14)披散型、(15)松针型、(16)舞环型、(17)珠管型。   3.桂瓣花类(筒状花呈托桂状):   (18)托桂型。   4.畸形花类(小花密生毛刺及先端开裂若龙爪等):   (19)毛刺型、(20)龙爪型。
  六、依菊花品种对短日照的不同反应分类。
  将菊花品种分为极敏感品种(遮光到现蕾为15~19天)。较敏感品种(遮光到现蕾为20~24天)、敏感品种(需25~29天)、不敏感品种(需30~34天)和极不敏感品种(需34天以上)。
  七.按自然花期
  1夏菊 花期6-9月   2秋菊 花期10-11月   3寒菊 花期12月-翌年1月
  八.按花直径
  1大菊 花径10CM以上   2中菊 花径6CM-10CM   3小菊 花径6CM以下
  编辑本段方式与应用
  1独本菊 一  瓜叶菊
  株一茎一花   2立菊 一株多干数花   3大立菊 一株数百至数千朵花   4悬崖菊 通过整形成悬垂式   5嫁接菊 一株花的主干上嫁接各种花色的菊花   6案头菊 株高20CM左右,桌面摆设   7菊艺盆景 由菊花制作的桩景或盆景
  编辑本段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
  [1]菊花是菊科植物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是中国常用中药,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主要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治疗冠心病、降低血压、预防高血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中国药用菊花在市场上有八大主流商品来源,分别为杭菊、亳菊、贡菊、滁菊、祁菊、怀菊、济菊、黄菊,而《中国药典》Ⅰ部(2000年版)根据菊花产地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收载了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四个品种。菊花为药食同源植物,国内外对其分类、鉴定、化学、临床、药理等方面均有报道,现仅就国内外对菊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作一概述。1. 化学成分:菊花因产地和品种不同,其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异。目前对药典收载的四种来源的菊花的化学成分研究均有报道。研究发现,菊花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1.1 黄酮类化合物从菊花中已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有:香叶木素、芹菜素、木犀草素、槲皮素、香叶木素7 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金合欢素 7 OβD葡萄糖苷、棉花皮素五甲1 醚、5羟基3',4',6,7 四甲氧基黄酮、橙皮  鳞托菊
  素(hesperetin)、刺槐素(acacetin)、橙皮苷、刺槐苷、金合欢素7OβD半乳糖苷、芹菜素7OβD半乳糖苷、4' 甲氧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baicalin、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diosmetin7OβD葡萄糖。   1.2 三萜及甾醇类化合物--从杭白菊中分离得到 5 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16 β,22 α二羟基假蒲公英甾醇酯,棕榈酸16β,28 二羟基羽扇醇酯,棕榈酸16β羟基假蒲公英甾醇酯、假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Motohiko Ukiya等,学者从菊花中分得一系列三萜二醇、三萜三醇及它们酯类化合物,其中从菊花提取物正已烷部位分离得到32个 3 O脂肪酸酯三萜类化合物,包括棕榈酸酯、肉豆蔻酸酯、月桂酸酯和硬脂酸酯;从非皂苷的脂溶性部位得到 24 个三萜烯二醇和三醇,包括乌苏烷型、羽扇豆烷型、齐墩果烷型、蒲公英烷型等。   1.3 挥发油--对不同产地四种菊花:即亳菊、怀菊、滁菊和杭菊中挥发油进行了含量测定,发现滁菊中含量最高;同时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初步研究,鉴定出二十余种萜类成分。应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怀菊花及大怀菊的挥发油化学成分组成和性质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菊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单萜、倍半萜类及其含氧衍生物;此外从怀菊花挥发油中鉴定了 40 个化合物,从大怀菊中鉴定了 27 个化合物。最近,也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杭菊中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 50 个化合物,并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其实验值为今后进一步开发杭白菊挥发油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1.4 其它类成分除上述成分外,从菊花中还分得正戊基甲糖苷、咖啡酸丁酯和乙酯、氯原酸,4 O咖啡酰基奎宁酸,3,4 O二咖啡酰奎宁酸,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Nisobutyl 6 ( 2 thienyl) 2 E,4 Ehexadienamide,Nisobutyl 2 E,4 E,10 E,12 Etetradecatetraen 8 ynamide,Nisobutyl 2“ E,4 E,12 Ztetradecatrien 8,10 diynamide,Nisobutyl2 E,4 E,12 Etetradecatrien8,10 diynamide。   主要含挥发油,成分主要为龙脑(borneol),樟脑(camphor),菊油环酮(chrysanthenone),还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大波斯菊甙(cosmosiin)即芹菜素-7-O-葡萄糖甙(apigenin-7-O-glucoside),刺槐甙(acacetin-7-Orhamnoglucoside),芹菜素(apigenin),芹菜素-7-O-鼠李葡萄糖甙(apigenin-7-O-rhamnoglucoside),刺槐素-7-O-葡萄糖甙(acacetin-7-O-glucoside)槲皮素-3-O-半乳糖甙(isorhamnetin-3-O-galactoside),木犀草素-7-O-鼠李葡萄糖甙(luteolin-7-O-galactoside),木犀草素-7-O-鼠李葡萄糖甙(luteolin-7-O-rhamnogside),木犀草素(luteolin),β-榄香烯(β-elemene),百里香酚(thymol),二十一烷(heneicosane),二十三烷(tricosa-ne),二十六烷(hexacosane),以及糖类和氨基酸。   2. 药理作用   2.1 心血管方面药理作用菊花的酚性部位可以增加豚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  矢车菊
  提高小鼠对减压缺氧的耐受能力,并对家兔的心、肝、肾功能无明显毒性作用。菊花的总提取物对离体心脏、心肌细胞均显示具有正性肌力作用,杭白菊具有抗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以及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作用。   2.2 抗病毒作用国外研究学者发现,菊花对单纯疱疹病毒(HSV1),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麻疹病毒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此外,菊花还具有抗艾滋病的作用,能抑制 ZV 逆转录酶和 HLV 复制的活性,其中从菊花分离得到的金合欢素 7 OβD半乳糖是其活性成分,且毒性很小。   2.3抗衰老作用菊花能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降低,明显延长家蚕寿命;还可以提高小鼠心脑耐缺氧作用,延长其生存时间以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而有人研究则发现,菊花提取物对生物膜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直接进入细胞膜的甘油酯后而起保护作用。这一新的发现使菊花有望开发成为新的功能性食品,尤其在抗衰老食品中发挥其作用。   2.4 抗炎作用早在1950 年,有研究者就发现菊花提取物能影响小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从而具有抗炎作用。近年来,国外学者经研究发现从菊花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烯二醇、三醇及其相应的棕榈酸酯和肉豆蔻酸酯对由12O十四酰大戟二萜醇 13 酰(TPA)诱发的小鼠耳水肿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2.5 抗肿瘤作用从菊花中分离得到的蒲公英赛烷型三萜烯醇类对由 TPA 引起的小鼠皮肤肿瘤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另外从菊花中分离得到的15个三萜烯二醇及三醇对由 TPA 诱发产生的 BVEA 早期抗原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 6 个化合物对常见肿瘤如肺癌、结肠癌、肾癌、卵巢癌、脑癌、白血病等 60 种人类肿瘤细胞进行体外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发现化合物 arnidiol对白血病 HL60细胞具有极其显著的细胞毒活性,GI50为0.47μmol/L。
  医药价值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霉,防蛀。   (1)菊花疏风较弱,清热力佳,用于外感风热常配桑叶同用,  麦杆菊
  也可配黄芩、山栀治热盛烦躁等症。菊花治目赤肿痛,无论属于肝火或风热引起者,均可应用,因该品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常配合蝉衣、白蒺藜等同用。如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则多配生地、杞子等同用。菊花清热解毒之功甚佳,为外科要药,主要用于热毒疮疡、红肿热痛之症,特别对于疔疮肿痛毒尤有良好疗效,既可内服,又可捣烂外敷。临床上常与地丁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配合应用。菊花能平降肝阳,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目眩晕,往往与珍珠母、葛藤等配伍应用。   (2)菊花一药,主要分白菊、黄菊、野菊。黄、白两菊,都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长于平肝明目;黄菊花味苦,泄热力较强,常用于疏散风热;野菊花味甚苦,清热解毒的力量很强。野菊的茎、叶,功用与花相似,无论内服与外敷,都有功效。桑叶与菊花,均能疏散风热,清泄肺肝,故在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及目赤肿痛等症,两药往往相辅为用。但桑叶疏风清肺的功效较好,故治肺燥咳嗽,往往用桑叶而不用菊花;菊花则长于平肝阳,且能清热解毒。   中国古代又称菊花为“节花”和“女华”等。又因其花开于晚秋和具有浓香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做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的真诚。
  保健价值
  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  大波斯菊
  而且药食兼优,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菊花粥:将菊花与粳米同煮制粥,濡糯清爽,能清心、除烦、悦目、去燥。    ●菊花茶:用菊花泡茶,气味芳香,可消暑、生津、祛风、润喉、养目、解酒。    ●菊花糕:把菊花拌在米浆里,蒸制成糕,或用绿豆粉与菊花制糕,具有清凉去火的食疗效果。    ●菊花肴:由菊花与猪肉、蛇肉炒或与鱼肉、鸡肉煮食的“菊花肉片”,荤中有素,补而不腻,清心爽口,可用于头晕目眩、风热上扰之症的治疗。    ●菊花羹:将菊花与银耳或莲子煮或蒸成羹食,加入少许冰糖,可去烦热、利五脏、治头晕目眩等症。    ●菊花膏:以鲜菊花加水煎熬,滤取药汁并浓缩,兑入炼好的蜂蜜,制成膏剂,具有疏风清热、明目之效用。    ●菊花枕:将菊花瓣阴干,收入枕中,对高血压、头晕、失眠、目赤有较好疗效。    ●菊花护膝:将菊花、陈艾叶捣碎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做成护膝,可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疗鹤膝风等关节炎。    ●菊花香气:有疏风、平肝之功,嗅之,对感冒、头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警 告
  菊花是国际上著名的十大有毒观赏花卉之一,  法国小菊
  不适当的服用可能会引起拉肚子、呕吐等症状,而菊花作为植物,本身的叶子等也有一定的毒性,直接服用其生的叶梗或皮肤接触后可能会引起瘙痒、肿痛、喉痛等症状。   高血压病患者按中医辨证可有多种证型,属于阴虚阳亢型者用菊花最好。属于阴阳两虚型者则不宜用寒凉的菊花,只宜用培补阳气,滋养肾阴的药,治疗这一证型的病人多用温热的党参、黄芪、杜仲、熟地等,用之则血压回归正常。若用菊花、钩藤、石决明等,血压则居高不降。另外,痰湿型、血瘀型高血压病患者也不宜用菊花。滥用菊花治疗高血压病的现象较普遍,应对其不良反应引起重视。

3. 菊花的资料

菊花(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 )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中文学名
菊花
拉丁学名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
别    称
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日精、女华、延年、隐逸花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合瓣花亚纲
目
桔梗目
科
菊科
亚    科
管状花亚科
族
春黄菊族
属
菊属
种
菊花
同义学名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同义学名
Tanacetum morifolium
命名者及年代
Ramat.,1792.
英文名称
Florists Dendranthema

菊花的资料

4. 有关菊花的资料

菊花品种繁多,依花瓣形态可分为单瓣类,桂瓣类、管瓣类等;依花型可分为宽瓣型、荷花型、莲座型、球型、松针型、垂丝型等;依栽培形式可分为独本菊(又称标本菊),多头菊,悬崖菊,大立菊,高按菊等。独本菊因一株只有一朵花,营养集中,花朵硕大,能充分体现出该品种的特性,在菊展中多用于品种展出。悬崖菊多用小花系品种培植,繁花朵朵,花团锦簇,如居高悬崖,别具雅趣。大立菊一株着花数百朵,常加以人工整理,使之花序井然,或扎成各种图案花纹,一旦花开,美丽壮观。充分体现出巧夺天功的园林艺术。高按菊则是充分借用青蒿高大健壮的体魄,让菊花寄居其上,形成高大的菊塔,蔚为奇观。 菊花属于菊科的草本植物,原产地就在中国。西元十七世纪时传入欧洲,十八世纪时传入日本。 菊花的种类繁多,植株的茎直立,叶子互生呈羽状;花朵顶生,有单瓣、重瓣,也有管状、扭曲状等等形状;花色丰富,有黄、红、白、紫等等颜色。 菊花的种类,有个发展过程。明代医学家李时珍谓有几百品种,而五梁时陶宏景认为仅分两种:即茎紫气香而味甘者为真菊,茎青作蒿艾气味苦而不堪入口者为野菊(即薏)。古代菊花的品种确实不多,至宋代不过三四十种,清代扩展到300种以上,今已有4000种。 我们经常看到的菊花有盆景菊、大丽菊、塔菊、悬崖菊、案头菊、万寿菊、国庆菊、野菊、雏菊、金盏菊、翠菊、三色菊、波斯菊、麦秆菊、桂圆菊等 菊花的种类特别多,形状各异。有绿牡丹、绿云、墨荷、凤凰振羽、帅旗、西湖柳月等,其中,最名贵的是“绿牡丹”。“绿牡丹”枝条粗壮,叶形不规则。花花瓣多轮不露心。开花时,外部花瓣浅绿,中部花瓣翠绿向上卷曲。心瓣浓绿裹抱,整个花冠严谨,呈扁球状。初开时,花色碧绿如玉,晶莹玉滴;日晒后,绿中透黄,光彩夺目,是菊花家族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所以人们称它“绿牡丹”。我最喜欢的菊花是“西湖柳月”。“西湖柳月”枝条粗壮,叶大、长圆,呈“匙球型”。花色浅黄,鲜艳纯正。花瓣为大匙粗官瓣,外部花瓣扭转稍下垂;中部花瓣旋转开放;内疗花瓣裹抱,微露花心。整修花体丰满大轮,花色明快如皓月临水,使人们联想到:宁静的湖水、丝丝岸柳和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色。花开后,花冠偏垂似葵花向阳,又与众菊不同。

5. 菊花的资料

分类:  休闲/爱好 >> 花鸟鱼虫 
   问题描述: 
  
 第一个给50分
 
   解析: 
  
 菊花
 
 CHRYSANTHNMUM
 
 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
 
  
 
 却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人们爱它的清秀
 
 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中国赋予它
 
 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萃受人爱重,菊
 
 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
 
 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
 
 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代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
 
 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如菊花与
 
 喜鹊组合表示“举家欢乐”;菊花与松树组合为“益寿延
 
 年”等,在民间应用极广。
 
 菊花 
 
 (Dendranthema marifolium Tzvel) 
 
 菊花别名秋菊、菊华,属菊科、菊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株高60-150cm。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上茎起立或半蔓性,呈圆形或棱形,具短柔毛,基部稍硬化;地下茎为根状茎,有节,节间生根,地下茎生长伸出土面,展叶成新苗谓“脚芽”。叶为单叶互生、托叶有或退化,叶柄有槽,叶片旋圆形至长圆形,有浅裂或深裂,常形成二闪裂,边缘有锯齿,先端尖,叶基楔形。花为头状花序,着生于茎顶或叶腋间;花外围为舌状药,俗称花瓣,形大而美丽主,其雄蕊退化而为雌花;花序中央为管状花,属两性花。聚花雄蕊5枚,雌蕊1枚,雄蕊合抱雌蕊,柱头二裂,子房下位一室。花色有白、粉、雪青、玫瑰红、紫红、黑红、淡黄、棕黄、淡率及红面粉背,红面黄背,或在一个花序有两种颜色。秋菊的花期为10-12月,果实为瘦果,短棒状。 
 
 品种: 
 
 我国菊花品种,经历代人工栽培选育,出现了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珍奇品种,现已达三千多种。但是,在分类方法上,历年来议论较多,目前还无统一规定,只在重点类型方面,意见基本一致,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一依花茎大小,把菊花分成大菊和小菊,6厘米以上为大菊,6厘米以下为小菊。 
 
 二依花瓣(舌状花)的形态分为平瓣、匙瓣、管瓣、歧瓣。 
 
 三依花型不同而分类,常见类型有:(大菊) 
 
 1.圆盆类;2.荷花类(孤球类);3.芍药类;4.圆球类;5.卷散类;6.舞垂类;7.扶植类;8.毛刺类;9.龙爪类;10.托桂类。 
 
 四依整枝方式不同两分,一株一花为“独立菊”,或“标本菊”;一株数花为“立菊”;一株有花百朵以上者为“大立菊”;小菊整枝成悬垂状者为“悬崖菊”。 
 
 习性: 
 
 原产我国,早在十世纪就已传入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十六世纪传入欧洲,十九世纪传入美国,现世界各地广为栽培。性喜充足阳光,稍耐荫;喜凉爽气候,忌炎热,较耐寒。适生于土层深厚、结构疏松、透气性能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中,忌积水和连作。其重要特性为,菊花为短日照植物,生长发育分为两个阶段:在春、夏日照较长的季节进行营养生长,生根、长茎、发叶、壮大植株;在秋季日照较短的季节进行生殖生长,分化花芽,形成花蕾。 
 
 (一)标本菊 
 
 标本菊在艺菊栽培中最为病房,其基本特征是一株一花,又称独立菊。 
 
 1.冬种:分株、扦插繁殖均可。扦插在11月20日左右进行;分株则在菊花开花时节选择第一批脚芽进行,繁殖一般在露地苗床上。越冬时气温在0℃以下应覆盖塑料薄膜防冻。 
 
 2.春养:经过冬季养护的扦插苗,3月苗高已达5-30cm,可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栽上盆。花盆用小仟盆,盆土用园土,每盆一株。春季管理以促发新根为主,注意适当肥水管理,防止徒长。 
 
 3.夏逼:5月中旬,菊苗已长至20-80厘米,可根据品种的不同特征,不同长势,实行分期摘心,弱者于5月中旬摘心,强者于6月上旬末摘心,并注意保留全部功能叶和部分新叶,以诱发脚芽。如母株生长不旺,可酌量薄施肥水,促使脚芽旺盛生长。 
 
 挑脚芽:6月初,应及时选留脚芽,一般留2-3个离母株较远的脚芽。7月中旬最后选定新苗,选苗时应去除节间稀疏、长势衰弱或节间过密、叶片肥厚、芽头不饱满的新株,对早花和中花品种诮去除“带头花”、干基芽、表土芽。 
 
 4.秋攻:选留新苗后,待7月上中旬换月中仟盆,盆土可用普通园土加0.5%的骨粉,定植时,盆土仅为盆二分之一,并使新苗端直。8月上旬末,新株已具较强独立生活能力时,应及时剪除母株。8月中旬,应及时为花盆填培养土,并为植株立杆支撑。此时要随时抹除侧芽。 
 
 9月菊花植株已生长定型,进入生殖生长。为了促进花芽分化,应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及长势,分别施20-50%的人烘尿,猪烘尿或油枯水作为催花肥,每隔5-7天施肥一次,待花蕾现色时即可停止施肥。 
 
 9月下旬以后,菊花开始现蕾,应注意预选花蕾,除主蕾外,可在主蕾下第三、四节位上留一后备蕾,其余侧蕾适时抹除。当主蕾发育正常时,则可除去后备蕾。 
 
 花蕾绽开时,对绿色品种应适当遮光;在深色花绽蕾时,应增施一次有机肥,并加强光照,使花色浓艳。当花蕾透色,蕊瓣发育充分后,应剪除过高的支撑杆,用席草或竹蔑丝绑牢,使花朵姿态端庄。 
 
 (二)立菊(盆菊) 
 
 立菊是栽培菊花中最普通和觉的一种方式,即一盆中开出整齐的数朵花。 
 
 1.留种:按品种计划留种,于11月中旬,将选定好的品种栽蔸或连盆留种。新引进的品种,可在砂质苗床上扦插繁殖。 
 
 2.嫩枝扦插:于5月上旬进行,插穗长度8-10厘米,扦插深度约1/2,扦插基质以砂土为宜,露地苗床宜可。插后精细管理,应及时浇水遮荫,二周后即可生根,生根后及时移栽。 
 
 3.上盆和换盆:最好在阴天进行。培养土为园土5份,腐叶土3份,堆肥2份。菊苗上盆先栽于小仟菊盆(直径10-12厘米),以后植株长大换中仟盆(直径25厘米)。 
 
 4养护管理:盆菊养护要求精细,盆土要求湿润。夏季气温高,雨量大,一般一天浇水两次,雨天及时排水;秋季一天一次。菊花在立秋前以养株为主,尽量促使根系发达。施肥视植株长势而定,若盆土基肥较足,一般在立秋前不施。自立秋后开始追肥,先用稀薄腐熟的油枯水,以后逐渐加浓;9月中旬视生长状况,施用腐熟的烘尿液和磷酸二氢钾液,花透色前,即停止施肥。 
 
 为他促发新枝,当苗高约10-12厘米时,留下部4-6叶摘心;当侧枝生长4-5片时,留2-3叶摘心;最后一次摘心在立秋后2-3天停止(称定头)。菊花通过摘心,往往会发生多个侧芽,除欲保留之侧芽外,其余侧芽应及时打除,以留3-5枝整齐的枝为妥。在花蕾发生后,应在每枝上留二个花蕾,待现花色后,只留一个蕾,其余花蕾剥除,促使花期一致,以利观赏。 
 
 在花蕾基本形成时,应用细竹杆支撑枝条,使之不致倒伏,支柱高度比菊株稍高3厘米左右,待花蕾绽开时,用胶带绑牢即可。 
 
 (三)大立菊 
 
 大立菊是选用大菊中生长势旺盛、分枝性强、节间长、软硬适度、植株高大的品种栽培而成。可进行分株扦插或嫁接繁殖。 
 
 分株、扦插于11月在选定的品种根标,选离母株较远,叶片未展的嫩芽,作上盆栽插或露地栽插。盆土宜用肥沃之培养土,施足基肥,并适时予以追肥,以养成肥壮之幼苗。花盆可用中仟盆(直径25厘米)。 
 
 当生长到20厘米时,用钢针挑剥芽心,使其萌发侧芽。挑心萌发出的几枝侧芽相互间节短,整齐美观。当侧芽抽和6-8片叶时,对侧芽作第一次摘心,以后每长到20厘米就可摘心一次,半月一次。为了保证各侧枝或小侧枝生长均匀,应采用控制侧枝数目加以调节。第1-2级侧枝可留2-4个,第三级每侧枝留3个小侧枝,第4-5级侧枝仅留2小侧枝,立秋后10天“定头”,即作最后一次摘心。每次摘心从中间开始,然后摘周边的。 
 
 随枝条生长,应即时立柱、裱扎,以免枝条折断,并逐渐将枝条向外拉展以扩大株冠。待植株根系已充满盆土,应及时上大盆,以干猪烘、骨粉作基肥,定植上盆后,要适时追施磷肥、钾肥、油枯,使植株健壮。定植上盆一般在8月进行。 
 
 花蕾发生后,应设立柱或竹架,竹架用细竹及竹片扎成半球形圆盘形,圈数多少由枝条数目而定,一般为4-8圈,然后用支柱支撑固定于盆上。绑扎时,先将第二或第三级侧枝固定在竹架下,然后把所有花枝分成六等分,按内外、左右顺序绑扎,一圈圈地排列,将每一花蕾高出竹架6厘米绑扎,使之整齐美观。 
 
 (四)悬崖菊 
 
 悬崖菊是选用中、小品种,经人工整形具有独特风格的盆栽,形似高山悬崖,帮称悬崖菊。 
 
 悬崖菊的培养需要一年的时间,于11月下旬,选出植株生长强健、茎干坚韧易于伸长、易于分枝的品种,将母株根部脚芽取下,最好带根栽入盆内。同一品种,两株并栽。盆土用肥沃的培养土,管理与大立菊相同。 
 
 4月清明前后,连盆移于适地培养。为让菊蔓倾斜生长应搭倾斜竹竿,牵引时,选强者绑于倾斜竹竿,使其沿竿生长。另一株则剪去上半部分,促发侧枝,以弥补另一株盆脚之缺陷。竹竿要注意向西倾斜,使菊苗易顺竿生长,否则出现“抬头”现象。 
 
 培养悬崖菊,整枝摘心是重要环节。植株高20厘米左右去头,留一顶芽或3个芽作主枝,以后既不摘主梢之心,也不抹侧芽,而只摘侧枝之心,促其分枝,任其主梢延伸。 
 
 侧枝第一次摘心在5月中、下旬进行,保留4片叶;以后的产析生小侧枝摘心,仅留2片叶;每月摘心一次;至立秋后10天为止。由于植株先端的生长势强而花蕾亦较基部先形成,所以最后一 次摘心,可分2-3次进行。基部比先端早10天摘心,中部早5天进行,由此可使花期整齐一致。 
 
 (五)塔菊 
 
 培养塔菊多用黄蒿或青蒿嫁接菊花而成。头年养护好砧木后,翌年5-6月进行嫁接。嫁接部位由下而上,分层逐渐上升直至顶部。嫁接法用嫩芽劈接,接穗、菊芽颜色可不同,但花期要接近。嫁接应在侧枝幼嫩时进行,否则成活率不高。接后应保护空气湿润,切忌将水浇到接口上。 
 
 菊花为短日照开花植物,可以通过控制日照长短来提前或延后花期。 
 
 秋菊提前国庆节开花:一般中花品种从遮光处理后10-12天开始花芽分化,再过35-40天花蕾现色,计60天即可开花。为此,中花品种于7月底用遮光处理;晚花品种相应提前5-10天,早花种相应延后5-7天处理。 
 
 每天遮光时间从下午5点到第二天早晨8点效果较好,遮光过程中,应保持黑暗的连续性。 
 
 秋菊延迟到元旦、春节开花:秋菊延迟开花的方法很多,如多施氮肥、夜间升温、摘心等都有一定效果。但加光处理效果最佳。通常选用晚花品种,其花芽分化时间在9月中、下旬。花芽分化到开花约需60天左右,元旦开花的菊花,其加光的终止期应在元旦前70天,恢复短日照,促进花芽分化,由此于十月中旬终止加光措施。春节开花,按同理推算。在生产中,以用60瓦灯泡照5平方米计,每夜给予加光3小时,在午夜前后效果最好。 
 
 用途 
 
 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其品种繁多,花色各异,是优良的切花及花镜材料。菊花 
 
 (Dendranthema marifolium Tzvel) 
 
 菊花别名秋菊、菊华,属菊科、菊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株高60-150cm。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上茎起立或半蔓性,呈圆形或棱形,具短柔毛,基部稍硬化;地下茎为根状茎,有节,节间生根,地下茎生长伸出土面,展叶成新苗谓“脚芽”。叶为单叶互生、托叶有或退化,叶柄有槽,叶片旋圆形至长圆形,有浅裂或深裂,常形成二闪裂,边缘有锯齿,先端尖,叶基楔形。花为头状花序,着生于茎顶或叶腋间;花外围为舌状药,俗称花瓣,形大而美丽主,其雄蕊退化而为雌花;花序中央为管状花,属两性花。聚花雄蕊5枚,雌蕊1枚,雄蕊合抱雌蕊,柱头二裂,子房下位一室。花色有白、粉、雪青、玫瑰红、紫红、黑红、淡黄、棕黄、淡率及红面粉背,红面黄背,或在一个花序有两种颜色。秋菊的花期为10-12月,果实为瘦果,短棒状。 
 
 品种: 
 
 我国菊花品种,经历代人工栽培选育,出现了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珍奇品种,现已达三千多种。但是,在分类方法上,历年来议论较多,目前还无统一规定,只在重点类型方面,意见基本一致,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一依花茎大小,把菊花分成大菊和小菊,6厘米以上为大菊,6厘米以下为小菊。 
 
 二依花瓣(舌状花)的形态分为平瓣、匙瓣、管瓣、歧瓣。 
 
 三依花型不同而分类,常见类型有:(大菊) 
 
 1.圆盆类;2.荷花类(孤球类);3.芍药类;4.圆球类;5.卷散类;6.舞垂类;7.扶植类;8.毛刺类;9.龙爪类;10.托桂类。 
 
 四依整枝方式不同两分,一株一花为“独立菊”,或“标本菊”;一株数花为“立菊”;一株有花百朵以上者为“大立菊”;小菊整枝成悬垂状者为“悬崖菊”。 
 
 习性: 
 
 原产我国,早在十世纪就已传入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十六世纪传入欧洲,十九世纪传入美国,现世界各地广为栽培。性喜充足阳光,稍耐荫;喜凉爽气候,忌炎热,较耐寒。适生于土层深厚、结构疏松、透气性能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中,忌积水和连作。其重要特性为,菊花为短日照植物,生长发育分为两个阶段:在春、夏日照较长的季节进行营养生长,生根、长茎、发叶、壮大植株;在秋季日照较短的季节进行生殖生长,分化花芽,形成花蕾。 
 
 栽培技术 
 
 我国和地栽培菊花,因栽培方式的不同,栽培管理的方法也各异。栽培方式为标本菊、立菊(盆菊)、大立菊、悬崖菊、塔菊等。下面就几咱主要栽培方式的繁殖管理简述于后。 
 
 (一)标本菊 
 
 标本菊在艺菊栽培中最为病房,其基本特征是一株一花,又称独立菊。 
 
 1.冬种:分株、扦插繁殖均可。扦插在11月20日左右进行;分株则在菊花开花时节选择第一批脚芽进行,繁殖一般在露地苗床上。越冬时气温在0℃以下应覆盖塑料薄膜防冻。 
 
 2.春养:经过冬季养护的扦插苗,3月苗高已达5-30cm,可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栽上盆。花盆用小仟盆,盆土用园土,每盆一株。春季管理以促发新根为主,注意适当肥水管理,防止徒长。 
 
 3.夏逼:5月中旬,菊苗已长至20-80厘米,可根据品种的不同特征,不同长势,实行分期摘心,弱者于5月中旬摘心,强者于6月上旬末摘心,并注意保留全部功能叶和部分新叶,以诱发脚芽。如母株生长不旺,可酌量薄施肥水,促使脚芽旺盛生长。 
 
 挑脚芽:6月初,应及时选留脚芽,一般留2-3个离母株较远的脚芽。7月中旬最后选定新苗,选苗时应去除节间稀疏、长势衰弱或节间过密、叶片肥厚、芽头不饱满的新株,对早花和中花品种诮去除“带头花”、干基芽、表土芽。 
 
 4.秋攻:选留新苗后,待7月上中旬换月中仟盆,盆土可用普通园土加0.5%的骨粉,定植时,盆土仅为盆二分之一,并使新苗端直。8月上旬末,新株已具较强独立生活能力时,应及时剪除母株。8月中旬,应及时为花盆填培养土,并为植株立杆支撑。此时要随时抹除侧芽。 
 
 9月菊花植株已生长定型,进入生殖生长。为了促进花芽分化,应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及长势,分别施20-50%的人烘尿,猪烘尿或油枯水作为催花肥,每隔5-7天施肥一次,待花蕾现色时即可停止施肥。 
 
 9月下旬以后,菊花开始现蕾,应注意预选花蕾,除主蕾外,可在主蕾下第三、四节位上留一后备蕾,其余侧蕾适时抹除。当主蕾发育正常时,则可除去后备蕾。 
 
 花蕾绽开时,对绿色品种应适当遮光;在深色花绽蕾时,应增施一次有机肥,并加强光照,使花色浓艳。当花蕾透色,蕊瓣发育充分后,应剪除过高的支撑杆,用席草或竹蔑丝绑牢,使花朵姿态端庄。 
 
 (二)立菊(盆菊) 
 
 立菊是栽培菊花中最普通和觉的一种方式,即一盆中开出整齐的数朵花。 
 
 1.留种:按品种计划留种,于11月中旬,将选定好的品种栽蔸或连盆留种。新引进的品种,可在砂质苗床上扦插繁殖。 
 
 2.嫩枝扦插:于5月上旬进行,插穗长度8-10厘米,扦插深度约1/2,扦插基质以砂土为宜,露地苗床宜可。插后精细管理,应及时浇水遮荫,二周后即可生根,生根后及时移栽。 
 
 3.上盆和换盆:最好在阴天进行。培养土为园土5份,腐叶土3份,堆肥2份。菊苗上盆先栽于小仟菊盆(直径10-12厘米),以后植株长大换中仟盆(直径25厘米)。 
 
 4养护管理:盆菊养护要求精细,盆土要求湿润。夏季气温高,雨量大,一般一天浇水两次,雨天及时排水;秋季一天一次。菊花在立秋前以养株为主,尽量促使根系发达。施肥视植株长势而定,若盆土基肥较足,一般在立秋前不施。自立秋后开始追肥,先用稀薄腐熟的油枯水,以后逐渐加浓;9月中旬视生长状况,施用腐熟的烘尿液和磷酸二氢钾液,花透色前,即停止施肥。 
 
 为他促发新枝,当苗高约10-12厘米时,留下部4-6叶摘心;当侧枝生长4-5片时,留2-3叶摘心;最后一次摘心在立秋后2-3天停止(称定头)。菊花通过摘心,往往会发生多个侧芽,除欲保留之侧芽外,其余侧芽应及时打除,以留3-5枝整齐的枝为妥。在花蕾发生后,应在每枝上留二个花蕾,待现花色后,只留一个蕾,其余花蕾剥除,促使花期一致,以利观赏。 
 
 在花蕾基本形成时,应用细竹杆支撑枝条,使之不致倒伏,支柱高度比菊株稍高3厘米左右,待花蕾绽开时,用胶带绑牢即可。 
 
 (三)大立菊 
 
 大立菊是选用大菊中生长势旺盛、分枝性强、节间长、软硬适度、植株高大的品种栽培而成。可进行分株扦插或嫁接繁殖。 
 
 分株、扦插于11月在选定的品种根标,选离母株较远,叶片未展的嫩芽,作上盆栽插或露地栽插。盆土宜用肥沃之培养土,施足基肥,并适时予以追肥,以养成肥壮之幼苗。花盆可用中仟盆(直径25厘米)。 
 
 当生长到20厘米时,用钢针挑剥芽心,使其萌发侧芽。挑心萌发出的几枝侧芽相互间节短,整齐美观。当侧芽抽和6-8片叶时,对侧芽作第一次摘心,以后每长到20厘米就可摘心一次,半月一次。为了保证各侧枝或小侧枝生长均匀,应采用控制侧枝数目加以调节。第1-2级侧枝可留2-4个,第三级每侧枝留3个小侧枝,第4-5级侧枝仅留2小侧枝,立秋后10天“定头”,即作最后一次摘心。每次摘心从中间开始,然后摘周边的。 
 
 随枝条生长,应即时立柱、裱扎,以免枝条折断,并逐渐将枝条向外拉展以扩大株冠。待植株根系已充满盆土,应及时上大盆,以干猪烘、骨粉作基肥,定植上盆后,要适时追施磷肥、钾肥、油枯,使植株健壮。定植上盆一般在8月进行。 
 
 花蕾发生后,应设立柱或竹架,竹架用细竹及竹片扎成半球形圆盘形,圈数多少由枝条数目而定,一般为4-8圈,然后用支柱支撑固定于盆上。绑扎时,先将第二或第三级侧枝固定在竹架下,然后把所有花枝分成六等分,按内外、左右顺序绑扎,一圈圈地排列,将每一花蕾高出竹架6厘米绑扎,使之整齐美观。 
 
 (四)悬崖菊 
 
 悬崖菊是选用中、小品种,经人工整形具有独特风格的盆栽,形似高山悬崖,帮称悬崖菊。 
 
 悬崖菊的培养需要一年的时间,于11月下旬,选出植株生长强健、茎干坚韧易于伸长、易于分枝的品种,将母株根部脚芽取下,最好带根栽入盆内。同一品种,两株并栽。盆土用肥沃的培养土,管理与大立菊相同。 
 
 4月清明前后,连盆移于适地培养。为让菊蔓倾斜生长应搭倾斜竹竿,牵引时,选强者绑于倾斜竹竿,使其沿竿生长。另一株则剪去上半部分,促发侧枝,以弥补另一株盆脚之缺陷。竹竿要注意向西倾斜,使菊苗易顺竿生长,否则出现“抬头”现象。 
 
 培养悬崖菊,整枝摘心是重要环节。植株高20厘米左右去头,留一顶芽或3个芽作主枝,以后既不摘主梢之心,也不抹侧芽,而只摘侧枝之心,促其分枝,任其主梢延伸。 
 
 侧枝第一次摘心在5月中、下旬进行,保留4片叶;以后的产析生小侧枝摘心,仅留2片叶;每月摘心一次;至立秋后10天为止。由于植株先端的生长势强而花蕾亦较基部先形成,所以最后一 次摘心,可分2-3次进行。基部比先端早10天摘心,中部早5天进行,由此可使花期整齐一致。 
 
 (五)塔菊 
 
 培养塔菊多用黄蒿或青蒿嫁接菊花而成。头年养护好砧木后,翌年5-6月进行嫁接。嫁接部位由下而上,分层逐渐上升直至顶部。嫁接法用嫩芽劈接,接穗、菊芽颜色可不同,但花期要接近。嫁接应在侧枝幼嫩时进行,否则成活率不高。接后应保护空气湿润,切忌将水浇到接口上。 
 
 菊花为短日照开花植物,可以通过控制日照长短来提前或延后花期。 
 
 秋菊提前国庆节开花:一般中花品种从遮光处理后10-12天开始花芽分化,再过35-40天花蕾现色,计60天即可开花。为此,中花品种于7月底用遮光处理;晚花品种相应提前5-10天,早花种相应延后5-7天处理。 
 
 每天遮光时间从下午5点到第二天早晨8点效果较好,遮光过程中,应保持黑暗的连续性。 
 
 秋菊延迟到元旦、春节开花:秋菊延迟开花的方法很多,如多施氮肥、夜间升温、摘心等都有一定效果。但加光处理效果最佳。通常选用晚花品种,其花芽分化时间在9月中、下旬。花芽分化到开花约需60天左右,元旦开花的菊花,其加光的终止期应在元旦前70天,恢复短日照,促进花芽分化,由此于十月中旬终止加光措施。春节开花,按同理推算。在生产中,以用60瓦灯泡照5平方米计,每夜给予加光3小时,在午夜前后效果最好。 
 
 用途 
 
 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其品种繁多,花色各异,是优良的切花及花镜材料。 
 
 菊花具有清势解毒、疏风理气的功效。不仅可以食用,还适用于烦热头晕、赤眼肿毒、伤风感冒及高血压等症的辅助治疗。 
 
 菊花 
 
 (Dendranthema marifolium Tzvel) 
 
 菊花别名秋菊、菊华,属菊科、菊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宿根草本,株高60-150cm。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地上茎起立或半蔓性,呈圆形或棱形,具短柔毛,基部稍硬化;地下茎为根状茎,有节,节间生根,地下茎生长伸出土面,展叶成新苗谓“脚芽”。叶为单叶互生、托叶有或退化,叶柄有槽,叶片旋圆形至长圆形,有浅裂或深裂,常形成二闪裂,边缘有锯齿,先端尖,叶基楔形。花为头状花序,着生于茎顶或叶腋间;花外围为舌状药,俗称花瓣,形大而美丽主,其雄蕊退化而为雌花;花序中央为管状花,属两性花。聚花雄蕊5枚,雌蕊1枚,雄蕊合抱雌蕊,柱头二裂,子房下位一室。花色有白、粉、雪青、玫瑰红、紫红、黑红、淡黄、棕黄、淡率及红面粉背,红面黄背,或在一个花序有两种颜色。秋菊的花期为10-12月,果实为瘦果,短棒状。 
 
 品种: 
 
 我国菊花品种,经历代人工栽培选育,出现了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珍奇品种,现已达三千多种。但是,在分类方法上,历年来议论较多,目前还无统一规定,只在重点类型方面,意见基本一致,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一依花茎大小,把菊花分成大菊和小菊,6厘米以上为大菊,6厘米以下为小菊。 
 
 二依花瓣(舌状花)的形态分为平瓣、匙瓣、管瓣、歧瓣。 
 
 三依花型不同而分类,常见类型有:(大菊) 
 
 1.圆盆类;2.荷花类(孤球类);3.芍药类;4.圆球类;5.卷散类;6.舞垂类;7.扶植类;8.毛刺类;9.龙爪类;10.托桂类。 
 
 四依整枝方式不同两分,一株一花为“独立菊”,或“标本菊”;一株数花为“立菊”;一株有花百朵以上者为“大立菊”;小菊整枝成悬垂状者为“悬崖菊”。 
 
 习性: 
 
 原产我国,早在十世纪就已传入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十六世纪传入欧洲,十九世纪传入美国,现世界各地广为栽培。性喜充足阳光,稍耐荫;喜凉爽气候,忌炎热,较耐寒。适生于土层深厚、结构疏松、透气性能良好、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中,忌积水和连作。其重要特性为,菊花为短日照植物,生长发育分为两个阶段:在春、夏日照较长的季节进行营养生长,生根、长茎、发叶、壮大植株;在秋季日照较短的季节进行生殖生长,分化花芽,形成花蕾。 
 
 栽培技术 
 
 我国和地栽培菊花,因栽培方式的不同,栽培管理的方法也各异。栽培方式为标本菊、立菊(盆菊)、大立菊、悬崖菊、塔菊等。下面就几咱主要栽培方式的繁殖管理简述于后。 
 
 (一)标本菊 
 
 标本菊在艺菊栽培中最为病房,其基本特征是一株一花,又称独立菊。

菊花的资料

6. 菊花的各种资料

分类:  娱乐休闲 >> 花鸟鱼虫 
   解析: 
  
 菊花的栽培历史及产地分布 
 
 〔〕 
 
  学名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别名 鞠、寿客、傅延年、节华、更生、金 蕊、黄花、阴成、女茎、女华、帝女花、九华等 
 
  
 
  科属 菊科、菊属
 
  栽培历史 菊花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在2,500年前的古籍中,就有关于菊花的记载。《礼记·月令》中,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黄华即黄花)的记载。战国时,爱国诗人屈原的《楚辞·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至汉代,菊花又发展到作为药用植物。《本草经》中有“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的论述。以上所指的菊花,都是以野黄菊(D.indicum)为主的野生菊种。
 
  自晋代起,人们将菊花作为观赏对象。陶渊明(公元365~427年)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及“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的赏菊诗句,表明菊花已开始在田园栽种。至唐代(公元618~907年),有几个不同花色的品种先后出现。如白居易、刘禹锡在诗中咏白菊,李商隐在诗中咏紫菊。在杜甫、韦庄和肖颖士的诗文中,不仅反映了唐代菊花花色品种渐多,而且说明栽培已较为普遍。
 
  到了宋代,菊花由室外露地栽培发展到盆栽,并能用其他植物作砧木嫁接菊花,品种有了较大的发展。艺菊专著也相继问世。刘蒙的《菊谱》(1104年)问世,这是我国第一部菊花专著。该谱记菊36品。分为黄色(17品)、白色(15品)与杂色(4品)等。书中还阐明菊花大朵、重瓣等变异之遗传与育种的基本原理和途径。此后艺菊专著渐多:有史正志的《菊谱》(1175年),记菊27品;范成大的《范村菊谱》(1186年),记菊35品。此外,还有沈竞的《菊谱》(1213年),记菊58品,史铸的《百菊集谱》(1242年),记菊品160个以上。 
 
  元代,菊花专著较少。杨维桢在《黄华传》中记菊136品。
 
  明代菊花又有发展,重要的菊花专著有:黄省曾的《菊谱》,记菊220品;王象晋的《群芳谱》(1630年),记菊270种,分为黄、白、红、粉红、异品等类,内有‘五月’菊、‘五九’菊与‘七月’菊等品种出现;还有高濂的《遵生八践》,记菊185种,并总结出种菊八法(分苗法。扶植法、和土法、浇灌法,捕虫法、摘苗法、雨旸法、接菊法),很有参考价值。
 
  明末清初,日本菊花已经输入,乾隆时邹小山绘有洋菊图,品种类型甚多。
 
  清代艺菊之风更甚,专著有陈淏子的《花镜》(1688年),记菊153品;汪灏的《广群芳谱》(1708年),记菊192种。此后,还有陆廷粲的《艺菊说》(1718年)等,菊书、菊谱如雨后春笋,不一而足。民国时期(1912~1948年),专着甚少,仅有黄艺锡的《菊鉴》(1932年)与缪甫孙的《由里山人菊谱》等。但解放前夕,南京金陵大学园艺系为国家保存了良菊630品,是值得庆幸的。
 
  1949年前后菊花品种散失很多,如当时杭州的菊花只存下70多种。1953年上海的菊花也只存下150多种。但后来艺菊事业迅速得到恢复,至1963年上海龙华苗圃菊花达1,200种,北京北海公园的菊花则达到1,381种。“文革”期间菊花又受到二次摧残。但近年来菊花有了很大的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对中国菊花品种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整理出3,000多个品种。艺菊专著自1950年起又不断出版,近年更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国外杂志,学报上也常发表有关菊花的文章和报告。如自1957年陈封怀等开始研究以来,陈俊愉等从1962年起通过野生种之间的大量杂交试验,对现代菊花的起源问题有所突破。以下是几点重要论断: 
 
  (一)原始菊花是通过野生种之间的天然杂交,再经人工选育而成。毛华菊阻(D.vestitum),野菊(D.indicum)和紫花野菊(D.zawadskii,特别是前两者为主要,均野生于皖西、鄂西和豫西,甚易产生天然种间杂种。它们之间的杂种苗,在形态上与菊花原始类型(‘九华’菊、‘杭白’菊、‘杭黄’菊,‘滁’菊等)均颇类似。而这些原始类型均产于安徽,浙江,河南等省,可见二者之间的地理根源,决非偶合。
 
  (二)菊花品种的染色体数为45~71条,其中小菊系品种为45~54条。近年人工种间杂交创选出“合成菊”,染色体数也为45~54。故从染色体数目来讲,合成菊已可跻身于菊花(D. x morifolium)的行列。
 
  (三)尽管野黄菊和毛华菊是杂交的基本原种,但菊花的起源还是多元的。看来,六倍体的紫野菊(2n=54)等可能后又参加杂交,并结合多代的天然杂交、人工选择和培育,然后才成为较定型的、色彩更丰富的原始菊花,同时染色体数也逐渐加多。 
 
  (四)过去中外学者常推论,原产华北的小红菊(D.chaii)与野黄菊(D.indicum),是形成菊花的两个直接杂交亲本。经陈俊愉等多年来进行人工杂交授粉,却只获得了十多个品种的‘北京’菊(D. x pekinense),它们仅是四倍体(2n=36),未达菊花的低限。
 
  (五)若干日本学者,提出包括多种日产野生菊花(D.japonense、D.makinoi)等在内的种作为菊花起源杂交亲本的假说。但菊花最初是由中国传到日本的,因此最早的D.x moriflium应由中国野生菊种为其杂交亲本。
 
  产地与分布 在菊属Dendranthema 30余种中,原产我国的17种。如野黄菊D.indicum全国均有分布,紫野菊D.zawadskii分布在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毛华菊D.vestitum分布在华中,甘菊Dven *** folium多分布于东北及华北,小红菊D.chaii多分布于华北及东北,菊花脑D.nankingense产于南京。
 
  菊花品种遍布全国各城镇与农村,尤以北京、南京、上海、杭州,青岛、天津、开封、武汉、成都、长沙、湘潭、西安、沈阳、广州、中山市小榄镇等为盛。
 
  8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我国传至日本,被推崇为日本国徽的图样。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我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我国菊花遍及全球。

7. 菊花的资料

分类:  娱乐休闲 >> 花鸟鱼虫 
   问题描述: 
  
 上述资料谁知道????????越快越好,我要做作业!!!!!!!!!!!!1
 
   解析: 
  
 菊花
 
 菊花--花中四君子之一 
 
 学名:Dendranthemamorifolium 
 
  
 
 英名:Florists Chrysanthemum 
 
 别名:菊华、秋菊、九华、黄花、帝女花
 
 科名:菊科 
 
 产地与习性: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较耐寒,生长适温18-21℃,地下根茎耐旱,最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中皆能生长。而以Ph6.2-6.7最好。为短日照植物,在每天14.5小时的长日照下进行营养生长,每天12小时以上的黑暗与10℃的夜温适于花芽发育。 
 
 形态特征:株高20-200cm,茎色嫩绿或褐色,基部半木质化。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头状花序顶生,舌状花为雌花。筒状花为两性花。舌状花分为下、匙管、畸四类。筒状花发展成为具各种色彩的"托桂瓣"花色有红、黄、白、紫、绿、粉红、复色、间色等色系。
 
 繁殖与栽培:可播种繁殖,发芽适温25℃,2-4月播种,当年可开花。生产中以扦插法繁殖为主,又可分为根蘖插、嫩枝插、单芽插及带蕾插等。还可用分株和组织培养法繁殖。 
 
 菊花在世界切花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切花要求花型整齐,花径7-12cm,花色鲜艳,无病虫为害,叶浓绿,茎通直,高80cm以上,水养期长。切花菊可地栽,株距12-13cm,行距约15cm。每平方米达50株,需设网扶持,以保植株直立。 
 
 菊花可促成和抑制栽培,长日照季节,每天17时至次晨9时遮光,每天日照10小时,至花蕾现色时停止遮光,可提前开花。短日照季节每天加不至14小时,可控制花芽分化,延迟供花时间。 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白粉病、褐锈病、黑锈病、根腐病等。 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尺蠖、菊虎、蛴螬、潜叶蛾幼虫、蚱蜢及蜗牛、小地老虎、菊花钻心虫、绿盲椿象等。 
 
 应用:菊花为园林应用中的重要花卉之一,广泛用于花坛、地被、盆花和切花等。
 
 药用:有的供药用或作消暑清凉饮料如滁菊、杭白菊等,有清凉镇静的功效,治头痛、眩晕、血压亢进,神经性头痛及眼结膜炎等症。
 
 【英文名】 FLOS CHRYSANTHEMI
 
 【别名】甘菊花、白菊花、黄甘菊、药菊、白茶菊、茶菊、怀菊花、滁菊、毫菊、杭菊、贡菊
 
 【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 ”、“滁菊”、“贡菊”、“杭菊”。
 
 【性状】 
 
 亳菊: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形,直径1.5~3cm,离散。总苞碟状;总苞片3~4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柔毛,边缘膜质。花托半球形,无托片或托毛。舌状花数层,雌性,位于外围,类白色,劲直,上举,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位于中央,为舌状花所隐藏,黄色,顶端5 齿裂。瘦果不发育,无冠毛。体轻,质柔润,干时松脆。气清香,味甘、微苦。
 
 滁菊: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尖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淡褐色腺点;管状花大多隐藏。
 
 贡菊: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白色或类白色,斜升,上部反折,边缘稍内卷而皱缩,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少,外露。
 
 杭菊:呈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4cm,常数个相连成片。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多数,外露。
 
 【鉴别】取本品1g,剪碎,加石油醚20ml,超声处理10分钟,弃去石油醚,药渣挥干,加稀盐酸1ml与醋酸乙酯5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绿原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0.5~1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2:30:2:2:4)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1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15.6g,加水至1000ml,制成0.1mol/L的溶液,加入磷酸适量,使PH值为2.7〕-甲醇(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8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水制成每1ml含0.1mg的溶液,即得(10℃以下保存)。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一号筛)约1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附录ⅨH第一法)〕,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加热回流2小时,冷却,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蒸干,残渣加氯仿5ml,浸渍3分钟,弃去氯仿液,残渣挥去氯仿,加水适量使溶解,并转移至5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即得(应于当日测定)。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0.20%。
 
 【性味归经】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用法用量】 5~9g 。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防霉,防蛀。
 
 【备注】 
 
 (1)菊花疏风较弱,清热力佳,用于外感风热常配桑叶同用,也可配黄芩、山栀治热盛烦燥等症。菊花治目赤肿痛,无论属于肝火或风热引起者,均可应用,因本品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风热,常配合蝉衣、白蒺藜等同用。如肝阴不足,眼目昏花,则多配生地、杞子等同用。菊花清热解毒之功甚佳,为外科要药,主要用于热毒疮疡、红肿热痛之症,特别对于疔疮肿痛毒尤有良好疗效,既可内服,又可捣烂外敷。临床上常与地丁草、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品配合应用。菊花能平降肝阳,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目眩晕,往往与珍珠母、葛藤等配伍应用。
 
 (2)菊花一药,主要分白菊、黄菊、野菊。黄、白两菊,都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白菊花味甘、清热力稍弱,长于平肝明目;黄菊花味苦,泄热力较强,常用于疏散风热;野菊花味甚苦,清热解毒的力量很强。野菊的茎、叶,功用与花相似,无论内服与外敷,都有功效。桑叶与菊花,均能疏散风热,清泄肺肝,故在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及目赤肿痛等症,两药往往相辅为用。但桑叶疏风清肺的功效较好,故治肺燥咳嗽,往往用桑叶而不用菊花;菊花则长于平肝阳,且能清热解毒。
 
 【摘录】《中国药典》
 
 菊花又名秋菊、白菊、甘菊、九月菊、九华、帝女花等。因品种庞杂,叶法不一,故名称颇多。安徽毫县产的叫“毫菊”,滁州产的叫“滁菊”,杭州产的叫“杭菊”。这些均为药用菊的地道货。我国古代又称菊花为“节花”和“女华”等。又因其花开于晚秋和具有浓香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做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
 
 栽 培
 
 菊花为菊科菊属,系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株高可达30——100 厘米不等。茎秆除崖菊外多为直立分枝,基部木质化。叶卵圆形,边缘有锐或钝锯齿至深裂。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生。花色、花序,常因其
 
 品种不同而多异。舌状花,色彩丰富,有红、黄、白、墨、紫、绿、橙、粉、棕、雪青、淡绿等,十分艳丽美观,是著名的观赏花卉与食用、药用花卉。花序大小和形状各有不同,有单瓣,有重瓣;有扁形,有球形;有长絮,有短絮,有平絮和卷絮;有空心和实心;有挺直的和下垂的,式样繁多,品种复杂。根据花期迟早,有早菊花(九月开放),秋菊花(十月至十一月),晚菊花(十二月至元月),但经过园艺家们的辛勤培植,改变日照条件,也有五月开花的五月菊,七月开花的七月菊。根据花径大小区分,花径在10厘米以上的称大菊,花径在10—6 厘米的为中菊,花径在6 厘米以下的为小菊。根据瓣型可分为平瓣、管瓣、匙瓣三类十多个类型。
 
 菊花性喜气候凉爽,阳光充足,通风条件好的地方。耐严寒、霜冻,怕酷热、雨涝。栽植于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土壤为好。
 
 菊花适应性强,生长力旺盛,栽培容易,管理简单。繁殖以扦插、嫁接为主。正象人们所说的:3 月分株,4 月插,5 月嫁接,6 月压,其进行的办法分别是:
 
 分株法:将其植株的根部全部挖出,按其萌发的蘖芽多少,根据需要以1—3 个芽为一窝分开,栽植在整好的花畦里或花盆中,浇足水,遮好荫,5—10 天即可成活。用这种方法繁殖的株苗,强壮,发育快,不变种。
 
 扦插法:可分为芽插、枝插两种。
 
  芽插:在菊花母株根旁,经常萌发出脚芽来,当叶片初出尚未展开时,作为插穗进行芽插,极易生根成活,且同分株法一样,生命力强,不易退化。
 
  枝插:在4—5 月期间,可在母株上剪取有5—7 个叶片,约10 厘米长的枝条作插枝。将插枝下部的叶子取掉,只留上部的少部分2—3 片,插枝下端削平,扦插时不要用插枝直接往下插,可用细木棍或竹签扎好洞,然后再
 
 小心地将插枝 *** 去,以免刺伤插枝的切口处或外皮。插枝的入土深度,约为插枝的三分之一,或者一半。插好后压实培土,洒透水,在温度15—20℃的湿润条件下,15—20 天可生根成活。待幼苗长至3—5 个叶片时,即可移茵栽植在苗圃或花盆里。
 
 嫁接法:人们通常多用根系发达,生长力强的青蒿、白蒿、黄蒿为砧木,把需要繁殖的菊花株苗作接穗,用劈接法嫁接。其劈接的方法是:先选好砧木和接穗,然后将砧木根据需要的高度处切掉,切面要平整,并在切面纵向
 
 切割;接穗下部入砧木处两侧各削一刀,使接穗成楔形,插入砧木纵切口处,但必须注意将接穗和砧木的外侧形成层对齐,劈接成功与否的关键就在此举,然后绑扎即可。一般一株上可接1—6 个或8 个接穗,要视砧木粗细来定。接好后要适当遮荫,以防接穗萎蔫而失败。待接穗成活后,切口已全部愈合好,才可取掉绑扎带,同时应抹去砧木上生长的小枝叶。
 
 压条法:待菊花枝条较为老化后,可采取连续压条法或窒土培压的办法进行。先选好距离地面较近的健壮枝,除去土压部位的叶柄,并在此处稍破坏一部分表皮到木质部,以便结痂易在此处生根。待生根后,在叶腋间长出
 
 新枝10—15 厘米时,分离母株,若是连续压的也可各自分离,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株苗。再待一段时间后移株。
 
 菊花的管理一般来说是比较简单,但要培植成像北京著名花卉家薛守纪先生提出的标准菊,“即花体丰满,花色鲜艳,花型端庄,花姿明丽;株型适中,叶片整齐;雄壮品种,丰硕健美;优秀品种,英姿潇洒;纤细品种,
 
 娇柔妩媚”的那种菊来,也确实是不容易的。所以菊花的管护,要注意水、肥、管三个字。因菊花从二月底或三月初即开始萌芽,到十月至十一月花谢方止,中间生长期需十来个月,生长期特长,需水、肥较多,又因它根系发达,吸收养分能力强,故既要它枝秆粗壮,花繁叶茂,又要注意培植一定的高低度及株型的优美度与适中度。所以水、肥不仅要多,而且要根据菊花生长、发育、孕蕾、开花的各个不同时期和阶段,施得合理、适度和得法。在管字上还要特别注意打顶芽、抹腋芽、整株型和保护叶片。打顶芽是待移植后的定植苗长至15—20 厘米高时,摘去顶端嫩梢,让其多发芽,多长权,多生蕾,多开花,一般是打顶2—3 次。打两次顶芽的第一次多在5 月进行,第二次多在6 月下旬进行。留取主干3,支干9,即3 枝9 权。打三次顶的,多在5、6、7 三个月进行。留取花枝是:3 枝,9 权,27 个顶。枝杈之间的距离,可根据株型来定,一般是10—15 厘米,以3—5 个叶子为好,这样可见花、见叶,红花开放,绿叶相映,否则花过多无绿叶陪衬,失去了红花虽好无绿叶陪衬之美,若花寥寥,叶却茂密,即成喧宾夺主之态,二者均为不好,所以留取枝叶多少,不能不讲究。菊花因生长期长,且生长发育旺盛,所以求高容易求低难。现在可用矮化素使之矮化。为了使花朵硕大,中后期,特别是后期要抹腋芽和摘取一部分花蕾,以保证所留花蕾的营养需要。控制株型,除修整枝芽外,还可通过针刺、捏枝使之养分输送受阻,而生长缓慢。要保护好叶片,特别是下部基秆上的叶子要保护好是不容易的,这就要注意虫害,施肥、浇水要适当、适宜,精心管护。
 
 菊花多蚜虫危害,要注意防治。
 
 数千年来,菊花在我国劳动人民特别是在园艺花卉家们的辛勤培育下,已培植出大、中、小品种;单瓣、复瓣品种;球型、扁平型品种;正型、外翻型、勾翻型、垂带型、松针型、龙爪型、毛刺型、托桂型等品种,加之还
 
 未曾适当分类的,计有3000 多个品种。菊花在我国不仅品种多,且花姿、花型千姿百态,十分秀丽。通过园艺家的艺术嫁接,还可使一株多花,一花多色,五彩缤纷,英姿潇洒。尤其是根据它的生长习性与规律,改变其环境与条件,使菊花不仅仅在九月开放,而已能提前在春季和夏季以及一年四季都可以开放了。
 
 菊花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菊花是中国名花,因其品种繁多,色彩鲜艳,用途广泛,除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外,还有药用和食用价值,深受大众喜爱。但是菊花种植过程中病虫害较多,如果管理不善,发生病虫危害,会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现将菊花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介绍如下。 
 
  一、锈病 
 
  锈病有黑锈病、白锈病、褐锈病等,都是病菌孢子传染的,气候湿润时容易发病。最早在7月初出现,而以9月发病严重。 
 
  锈病主要危害菊花的叶和茎,以叶受害为重。黑锈病是锈病中危害较普遍的一种,开始叶片表面出现苍白色的小斑点,逐渐膨大呈稍圆形突起,不久叶背表皮破裂生出成堆的橙黄色粉末,随风飞散,大面积传染。随后叶片上生出暗黑色椭圆形斑点,叶背表皮破裂后又生出黑色粉末,严重时自下而上全株染病,致叶片干枯。白锈病叶子表面发生灰白色圆形病斑,逐渐发干呈红褐色,最后变成黑褐色,严重时会导致菊株枯死,比黑锈病危害严重。褐锈病叶子表面密生淡褐色或橙黄色的细小斑点,致叶子枯黄。 
 
  锈病是菊花常见的病害,病原为担子菌亚门,白锈病由柄锈菌属引起,而黑锈病则由菊柄菌引起。病原菌一般在植株新芽中越冬,随菊苗繁殖而传播,通过风、雨、昆虫等进行传播。病原菌喜凉,不耐高温,最早在6-7月出现,而以9-12月发生较多,6℃以下或31℃以上不易侵染,而温暖多湿季节有利病害发生,在湿度大、光照足、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大、10-24℃条件下最易发生,以寒冷、阴雨、日暖夜寒、潮湿天气发生较严重。 
 
  栽培管理不良、通风透光条件差、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缺肥或氮肥过量、空气湿度大等,都会促进菊花锈病的发生。通风不良、透光性差、土壤板结、排水不畅、施氮肥过多、缺肥、多年连作等均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良种; 
 
  (2)繁殖时母本植株应保证无病虫害,扦插时用代森锰锌溶液浸泡插穗,可预防插穗带菌传播; 
 
  (3)加强栽培管理。土壤湿度大、地下水位高的,要注意开沟沥水,盆栽植株要注意疏通排水孔或洞,防止灌水。避免密植,加强通风透光,控制肥水,不使土壤过于潮湿。遇降雨天气,应排清田间积水,以免病菌随水飞溅传播。在氮、磷、钾合理配合的基础上,适当增施磷、钾肥,以提高菊花的抗病能力。栽培土要用消毒新土,切忌连作。地栽菊花在9-11月份受病害较重,连阴雨多,空气湿度大,连年栽种,极易发病。应注意加强通风,排水降湿,增加光照; 
 
  (4)控制病害蔓延,一旦发现病叶、病枝要及时剪除,集中深理或沤肥,可消灭上面的病原,以防病菌蔓延。花后要彻底清除病株叶,并集中烧毁,消灭侵染源; 
 
  (5)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4度石硫合剂。发病期间喷洒80%代森锰锌50O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O0 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O0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交替使用,连喷3- 4次,可达到良好防治效果。 
 
  二、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及茎,受害叶片上呈白色粉末状病斑,由点成片,如同白霜。严重时叶片变形,停止生长,植株凋萎。 
 
  该病由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所引起,从8-9月间到入冬由真菌传染发病。发病初期,出现白色小斑点,逐渐扩大成不规则形病斑,病斑上长出白色粉状物,致使叶片卷曲,枝条畸形,花少而小,甚至全株枯死。发病严重时,在叶和花蕾上可发现灰白色菌丝,似一层粉霜,使嫩枝花叶皱缩变形,严重影响观赏效果。特别是在温室栽培时,病势蔓延非常迅猛。 
 
  此病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光照少、通风不良、昼夜温差10℃ 左右时最易感染发病。 
 
  防治方法 
 
  (1)注意通风透光,行距不能过密,土壤湿度不能过高; 
 
  (2)摘除早期病叶烧毁; 
 
  (3)7-8月发病前喷洒多菌灵、50%可湿性托布津800-1000倍液、二硝散200倍液、50%代森铵1000倍液或0.2-0.5%石硫合剂,每周一次,连续喷施4-5次。 
 
  三、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危害菊花的叶、茎、花等部位。叶受害时在叶片边缘呈褐色病斑,表面略呈轮纹状波皱,叶柄和花柄先软化,然后外皮腐烂。花受害时影响种子成熟。高温多雨、氮肥施用过多、栽植过密以及土壤质地粘重等,都有利于灰霉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1)客土栽植。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因此,无论是园栽还是盆栽,一律要求土壤是无病菌新土; 
 
  (2)发现病叶及病重株应及时清除,集中烧掉或深埋,以防病害传播蔓延; 
 
  (3)新栽菊花定植前可用65%代森锌300倍液浸根10-15分钟; 
 
  (4)重视栽培管理,注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不偏施氮肥,雨季注意开沟,严防土壤灌水; 
 
  (5)发病初期可喷洒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剂、代森锌、多菌灵等杀菌剂。 
 
  四、叶斑病 
 
  1、黑斑病 
 
  2、褐斑病 
 
  3、轮斑病 
 
  4、斑点病 
 
  5、病毒病 
 
  6、线虫病 
 
  7、枯萎病 
 
  8、根腐病

菊花的资料

8. 我想知道有关菊花的资料

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它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
却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人们爱它的清秀
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中国赋予它
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萃受人爱重,菊
作为傲霜之花,一直为诗人所偏爱,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
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
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代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
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如菊花与
喜鹊组合表示“举家欢乐”;菊花与松树组合为“益寿延
年”等,在民间应用极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