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是哪一年创办的?

2024-05-10 09:41

1. 蒙牛是哪一年创办的?

牛根生
姓名:牛根生
性别:男
生日:1954年1月25日
国籍:中国
供职机构:蒙牛集团
职务:董事长
牛根生,中共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曾到北京大学深造。从事乳业27年。2004年底,牛根生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成为“中国捐股第一人”、“全球华人捐股第一人”。牛根生于1999年创办蒙牛乳业,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困境下开拓进取,使现在的蒙牛“一有全球样板工厂,二有国际示范牧场,三有液态奶销量全国第一” 。目前,蒙牛已在全国14个省级行政区建起20多座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地区。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等三大系列100多个品种。  “蒙牛速度”在中国企业界引人注目。CCTV200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对牛根生的颁奖辞写道:“他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蒙牛创造了多项全国纪录,例如:荣获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位列“中国乳品行业竞争力第一名”,拥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示范牧场”,并首次引入挤奶机器人,是中国乳界收奶量最大的农业产业化“第一龙头”;蒙牛枕单品销量居全球第一,液态奶销量居全国第一,“消费者综合满意度”列同类产品第一名,同时也是2003年香港超市惟一获奖的大陆品牌;蒙牛还是中国首家在海外上市的乳制品企业,并一举摘得“2004年最佳IPO”桂冠。 牛根生信奉“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经营哲学,其领导的蒙牛与亿万消费者、千万股民、百万奶农及数十万产销大军结成命运共同体,被人们称为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由此诞生了一段流传甚广的民谣:“一家一户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一户两头牛,生活吃穿不用愁;一家一户三头牛,三年五年盖洋楼;一家一户一群牛,比蒙牛的老牛还要牛。” 1978年 成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厂的一名养牛工人 1983年 任内蒙古伊利集团(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厂长 1992年 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 1998年底 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 1999年至今 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 牛根生获得的荣誉有:“ 2002年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之一)”;“2002年中国经济最有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2003年中国企业新领袖”;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4年 “中国策划最高奖”等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自然人出资,采取发起设立方式于 1999年8月成立。目前,公司属于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从成立至今的短短几年时间内,蒙牛的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已经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


尽管也许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隐情,但牛根生和郑俊怀,这对曾经同事多年,又打过多年“擂台”的欢喜冤家,在财富面前的态度却有着很大的不同:郑俊怀似乎要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来,而牛根生则把本来属于自己的财富拿了出去。

近期,牛根生发起了“老牛基金会”,牛根生透露,基金会已经在呼和浩特注册。成员除他之外,还有奶协、政府官员、蒙牛中层领导,但在三年之内,其他机构和人只能向基金会提供最多1元人民币的资金。目前主要资金是牛根生2003年股红的51%,大概有300多万元人民币。 

12月18日下午,本报记者在蒙牛集团总部独家与牛根生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交谈。其办公室比较简单,最突出的特点是“牛”多,三个牛造型的工艺品,三张“牛”图片摆在屋内。 

作出决定很难 

《第一财经日报》:作出建立基金会决定的过程容易吗? 

牛根生:2002年年底,我就在考虑这件事情,那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几经反复。在那个时候,我还静下心来看了一段时间的书,看得最多的是老子的《道德经》。2003年年底,开始运作这件事情。但在作出这个决定后的一年中,我体验到了一生中都没有体验过的快乐,一种超越的快乐(说到这时,牛快速松开了领带)。我现在心里也很踏实,不担心别人的恐吓,也没有了别人对我疯狂追求财富的误解,孩子找对象也就真实了。 

《第一财经日报》:您的家人是否同意呢? 

牛根生:现在我的夫人和两个孩子已经在协议书上签了字,但当2003年年底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他们时,家人、亲戚都很矛盾。在我们家,同意倒是都同意,只是认识深浅的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你已经排在富豪榜上了,可听说您并不认为自己是个富人,为什么? 

牛根生:在创立蒙牛之前,我还觉得自己是个富人,那时拥有由伊利股票变现得来的100多万元,在内蒙,我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了。但现在,我却欠着200多万元的外债。至于我拥有的股份,完全只是一个数字,我可能一辈子也花不到,因为在极其敏感的香港股市,我可能一辈子也不敢把股票变现,因为这对企业股价有着非常不好的影响。我为什么要让那个数字拴我一辈子? 

《第一财经日报》:您希望您的企业家朋友和同事也效仿您吗,他们对您的做法怎么看? 

牛根生: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说实话,这样做确实有难度,甚至我的同事和下属都有不同看法。

中层以上都有“接班人” 

《第一财经日报》:您觉得这样做对您企业的长久健康运行有什么益处? 

牛根生:财聚人散,财散人聚,小的时候,我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我的钱给大家花,小伙伴就听我的话,办点“坏事”也听我的话。 

食品行业本身是高风险行业,像我们这样一个不到7年的企业,必须在竞争方法、措施上有新突破,在管理制度上有新突破。国外该有的我应该有,他没有的,我们也应该有。设立老牛基金会就是这样一个为了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突破。 

对新的董事长、CEO而言,他不仅得到该得的福利,还可以拿到经营上的最高奖。按照基金会章程:在我不再担任董事长后,属于我的不到10%的股份的表决权,将由下任董事长继承行使,他同时还将对基金拥有支配权,以及基金会给予的最大份额的奖励。不仅有话语权,还有分配权,这肯定能够吸引优秀的经营人才,谁能给你这么多? 

《第一财经日报》:您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打造百年蒙牛吗? 

牛根生:当然不是,不过我确实想不出更好的方法。 

《第一财经日报》:打造百年蒙牛,仅凭此就能高枕无忧了吗?您还有其他想法吗? 

牛根生:仅靠这是远远不够的,其它事情如果做了之后,再多做一点就很可能让蒙牛更健康啊。 

《第一财经日报》:您成立基金会的最大目的是想让蒙牛健康的发展,那么您在接班人问题上是否有过考虑呢? 

牛根生:当然考虑过,我们中层经理以上干部都有接班人,一般来说有两三个,两个接班人在我们的企业中,已经确定且告诉本人,另外一个是不确定的,准备“空降“;董事长的接班人在2002年就已经确定,人选就在我的副总中间。 

我没有被外资剥削 

《第一财经日报》:有媒体说,在当年上市的时候,您对有些事情并不清楚,结果现在被剥削得很厉害,是吗? 

牛根生:这种说法是不客观的。世界上没有永久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每一个上市公司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都有自己的特点,蒙牛是内地第一家在香港红筹股上市的民营企业,很多问题,诸如股权结构都很复杂,要想合法在香港上市,只能请别人,既然是请别人,怎么能不让我得利呢?再说,这些外资有多年历史,之前也同很多国家很多行业的很多公司有很多合作,我们只是其中一个而已,难道股民都是傻子? 

《第一财经日报》:您对过去的2004年和2005年的中国乳业有什么看法? 

牛根生:2004年是中国乳业比较难受的一年,据网上的消息,伊利折帅、完达山内讧,三鹿蒙冤,三元亏损换帅,我们也曾遭到诽谤,五大外资乳业公司基本退出,这和整个行业残酷竞争是分不开的,现在有的地方奶价竟然不如水价高。我相信,2005年大有希望,因为物极必反,奶业低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一个反弹。
牛根生档案 

●1958年生 内蒙古人 

●1978年 成为呼和浩特大黑河牛奶厂的一名养牛工人 

●1983年 任内蒙古伊利集团(原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厂)厂长 

●1992年 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 

●1998年 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 

●1999年 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 

●2002年 获“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中国经济最有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等荣誉,蒙牛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升至第4位 

●2003年 获“中国企业新领袖”、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称号 

●2004年 赴港上市,获“中国策划最高奖” 

●2004年底 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金” 

●2006年 辞去蒙牛集团总裁职务 

●期间曾在北京大学深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商管理硕士

蒙牛是哪一年创办的?

2. 蒙牛为什么被国家控股

三聚氰胺事件。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中蒙牛H股一天狂跌逾60%。此次事件让蒙牛牛奶下架,股价暴跌,现金流危机,可能被外资恶意收购。为了不让外资收购,到2009年,中粮联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厚朴以每股17.6元人民币的价格投资61.1776亿港元收购蒙牛20%的股权。此次交易后,以牛根生为首的蒙牛创业者所持有的股权全部合在一起,共计有15.18%。自此中粮集团以20%的持股比例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蒙牛也由民营企业演变为国企。蒙牛集团的创始人牛根生。起初牛根生是伊利集团的一名洗瓶工,由于聪明,干劲足,厂里实行承包责任制后,他积极响应,承包了一个车间,很快干出了名堂。很快便成为了郑俊怀的“左膀右臂”。但此后伊利越做越大,两人彼此也出现了分歧。1998年开始牛根生在内部调动资源的自由受到限制。一年后牛根生离开伊利,带领投奔他的十几名老部下创立了蒙牛。

3. 蒙牛卖给谁?麻烦告诉我

蒙牛卖不卖给外国人不是问题的根本,无论卖给谁都一样。
文革以来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道德、信仰、伦理约束已经被砸得粉碎,近三十年来更是以发展经济为目标,几乎所有人在行为上都成了“商人”,在骨子里成了“老鼠”,“一切向钱看”却只看到眼前的“一寸”。当然,对于商人最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来说,道德、伦理、信仰的约束力本来就不是很强,需要更强的约束,那就是——法律,只有在法律的约束下建立起——社会的信用体系——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但是,现在的政府官员由于无人监管,没有竞争,已经成为了最大的“商人”和“老鼠”,他们凌驾于法律之上,只有有利可图,他们可以出售一切,包括对生产企业的监管。
处在这种情况下的中国企业当然会肆无忌惮的直扑利益而去,因为即使出了事也可以用钱搞定。奶中投毒只是偶然暴露出来的冰山一角,更多的还隐藏在水下,不过随着冰山越来越大,暴露出来的也越来越多。
中国现在的那些企业发展的套路是,拼命的做广告(不管有多么虚假,怎么误导消费者怎么来)+拼命的降低成本(不管产品质量怎样、有没有毒)+花钱买路(没有保护伞可不行),这样的企业怎么会有长远的发展?不仅新的企业如此,许多几十年上百年的老企业也是如此,冠生园的月饼和大白兔奶糖仅是一例。不要说中国还有真材实料、守法经营的企业,他们早就被挤倒了。
所以说蒙牛卖给谁都一样,没有监管的企业一样会掺水掺毒,有监管的企业一样能生产好牛奶。
2008年蒙牛中报的抬头写的是“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之有限公司”,就不要再说什么民族企业了。记得前几年疯牛病之前各大牛奶厂家都宣传自己是国外先进技术优质奶源,疯牛病爆发后就都说自己是国产的奶源了。现在还是一样,出事前都说是跨国公司,出了事又都说是民族企业,这样的表演看着很恶心。牛根生这次还是表演,什么你和你的团队不知情,奶源问题(不是号称自己的牧场么),在这种的情况下还在撒谎,不要说万言书,百万千万都是白扯。像三鹿、蒙牛、光明、伊利等无耻的厂家请去死吧,我们不会忘了农夫和蛇的故事。
另外:如果因为意外导致牛奶有毒,那叫生产事故,如果是蓄意投毒,那就是犯罪。到目前为止,政府既没有说是事故也没有说是犯罪,除了三鹿的老总被带走,抓了几个奶农,几个三聚氰胺贩子就结案了,其余的几家投毒企业屁事没有,真是人间奇迹,不过想起这是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也就不奇怪了。

蒙牛卖给谁?麻烦告诉我

4. 蒙牛为什么被国家控股

三聚氰胺事件。2008年9月,三聚氰胺事件中蒙牛H股一天狂跌逾60%。此次事件让蒙牛牛奶下架,股价暴跌,现金流危机,可能被外资恶意收购。为了不让外资收购,到2009年,中粮联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厚朴以每股17.6元人民币的价格投资61.1776亿港元收购蒙牛20%的股权。此次交易后,以牛根生为首的蒙牛创业者所持有的股权全部合在一起,共计有15.18%。自此中粮集团以20%的持股比例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蒙牛也由民营企业演变为国企。蒙牛集团的创始人牛根生。起初牛根生是伊利集团的一名洗瓶工,由于聪明,干劲足,厂里实行承包责任制后,他积极响应,承包了一个车间,很快干出了名堂。很快便成为了郑俊怀的“左膀右臂”。但此后伊利越做越大,两人彼此也出现了分歧。1998年开始牛根生在内部调动资源的自由受到限制。一年后牛根生离开伊利,带领投奔他的十几名老部下创立了蒙牛。

5. 两桩收购案“难产”,蒙牛千亿元营收目标何时实现

  收购雄狮受阻 
   8月25日,蒙牛公告表示,鉴于2019年11月25日公告中所述的其中一项条件未能于先决条件届满日期内达成,双方已同意终止蒙牛收购雄狮的交易。
   据了解,雄狮是澳大利亚第二大乳企,拥有多个在澳大利亚排名第一的标志性乳业品牌,包括乳饮料、酸奶、低温果汁及植物饮料等。2019年11月25日,蒙牛对外披露将以6亿澳元(约合30亿元人民币)现金全资收购雄狮100%股份。
   不过,这笔收购最终未能通过澳大利亚投资审批委员会的审批。8月20日,澳大利亚媒体曾报道表示,澳大利亚将不批准蒙牛从日本麒麟控股有限公司手中收购雄狮。
      “撤资”妙可蓝多 
   而在宣布收购雄狮失败的前一天,蒙牛刚公告表示停止认购妙可蓝多。据悉,今年3月,妙可蓝多发布定增预案,拟通过向吉林省东秀实业有限公司(妙可蓝多实际控制人柴琇控制)和蒙牛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而8月24日,妙可蓝多公告终止前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新的认购方只剩柴琇控制的公司,蒙牛已然“撤资”。
   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蒙牛公告表示收购妙可蓝多5%股份时就曾引起热议。彼时妙可蓝多正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存在控股股东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的情况,并多次收到上交所问询。市场评论认为,蒙牛只是收购妙可蓝多5%股份,而没有实际控股,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妙可蓝多这几年净利润连续增长,但非经常性损益贡献很大。金融数据和分析工具服务商万得(Wind)数据显示,2018年和2019年,妙可蓝多扣非经常性损益出现亏损,亏损金额分别为1357万元和1219万元。
    千亿元营收目标何时实现 
       兴业证券报告显示,通过并购,蒙牛将整合旗下贝拉米、雄狮、Burra等澳大利亚业务,形成近百亿元收入规模的集团,有望打造澳大利亚第一大乳企。同时,收购也会为蒙牛冲击千亿元营收目标再下一城。
   据悉,近几年以来,蒙牛和伊利的营收差距不断扩大。万得数据显示,2016-2019年,蒙牛和伊利的营收差距分别为65.1亿元、77.6亿元、103.8亿元、110.6亿元。

两桩收购案“难产”,蒙牛千亿元营收目标何时实现

6. 蒙牛集团的历史?

蒙牛集团的历史:
蒙牛乳业公司成立尚不足三年,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创业型企业。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等机构投资者在开曼群岛注册了开曼公司。2002年9月,蒙牛乳业的发起人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了金牛公司。同日蒙牛乳业的投资人、业务联系人和雇员注册成立了银牛公司。金牛和银牛各以1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开曼群岛公司50%的股权,其后设立了开曼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毛里求斯公司。所投资金经毛里求斯最终换取了大陆蒙牛乳业66.7%的股权,蒙牛乳业从民营企业变为合资企业。 2009年7月,中粮投资61亿港元收购蒙牛20%的股权,中粮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总部设在中国乳都核心区――内蒙古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截至2009年拥有总资产300多亿元,职工近3万人,乳制品年生产能力达600万吨。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经在全国16个省区市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4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中国名牌”、“民族品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品牌500强《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国家免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目前它与IT行业的联想、网络行业的阿里巴巴、电器行业的海尔等都是行业的顶级品牌.也是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之一。
2008年9月1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撤销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液态奶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蒙牛乳业7月6日晚间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公司将以每股17.60港元的价格,向中粮集团和厚朴基金联合投资成立的新公司出让蒙牛20%的股权,涉及交易金额高达61亿港元,从而成为蒙牛乳业的第一大股东。宁高宁入驻蒙牛董事会,成蒙牛非执行董事。
2012年4月12日,蒙牛乳业表示根据公司章程规定,总裁杨文俊两届任期已满,经董事会同意,不再兼任总裁一职,总裁一职由孙伊萍接任。蒙牛彻底进入中粮时代。
2015年8月,蒙牛乳业荣登《中国制造企业协会》主办的“2015年中国制造企业500强”榜单,排名第48位。

7. 蒙牛在哪里上市

  蒙牛在港交所上市。‍
  蒙牛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的乳制品生产企业,蒙牛是中国大陆生产牛奶、酸奶和乳制品的领头企业之一,1999年成立,至2005年时已成为中国奶制品营业额第二大的公司,其中液态奶和冰淇淋的产量都居全中国第一。控股公司的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港交所:2319)是一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工业公司。蒙牛主要业务是制造液体奶、冰激凌和其他乳制品。蒙牛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主席为宁高宁。

蒙牛在哪里上市

8. 蒙牛有多少资产?

蒙牛---公司概况 

集团总部设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区。前后四期工程占地面积 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1万平方米,目前拥有总资产近40亿元,员工万余人。蒙牛乳业集团党工团组织健全,并积极开展工作,有力地促进公司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带动了和林经济的发展。蒙牛乳业集团在抓企业生产经营的同时,还不忘国防建设,坚持依法办民兵,率先于2001年9月组建了民兵营。 
与此同时,蒙牛生产基地在自治区境内以总部呼和浩特为轴心,向西延伸,进入包头、巴盟等地区;向东延伸,进入兴安盟、通辽等地区;向外省延伸,进入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湖北、河南、安徽、兰州、新疆、浙江、黑龙江等地区。 
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及奶片等系列 100多个品种。 
五年多来,蒙牛在内蒙古地区扶持和发展奶农约 30万户,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内蒙古农业产业化进程。 五年多来,蒙牛直接招收员工万余人,创造的间接就业岗位达数十万个,产业链条辐射 120万农牧民 。 
蒙牛---中国成长企业百强之冠 

2002年10月19日,“第五届中国成长企业CEO峰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在大会表彰的1999-2001年度中国超速成长百强企业(非上市、非国有控股)中,蒙牛乳业以1947.31%的成长速度名列榜首。 
公司由自然人出资,采取发起设立方式于 1999年8月成立。目前,公司属于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短短5年时间,业务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2位。 
目前,从利乐枕牛奶市场占有率来看,蒙牛枕居世界第一;从液态奶市场占有率来看,蒙牛居全国第一;从冰淇淋市场占有率来看,蒙牛居全国第二。 

蒙牛---产品等于人品的质量理念 

蒙牛奉行“产品等于人品”的质量理念,追求“出厂合格率 100%”的质量目标。企业通过多项认证:以及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GMP、HACCP五大体系认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蒙牛”商标2002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液态奶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并被列为国家免检产品。产品覆盖32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公司在质量管理上创造性地采取了两项举措,被概括为“一净一稠”。一是着眼“净”,在国内第一个建起了“运奶车桑拿浴车间”。 奶罐车从奶源基地每向工厂送完一次奶,都要在高压喷淋设备下进行酸、碱、蒸汽及开水清洗,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杜绝了残留陈奶污染新奶,最大程度地保持了草原牛奶的原汁原味。二是着眼“稠”,添加了 “闪蒸”工艺,在百分之百原奶的基础上再剔除掉一定比例的水分,从而牛奶闻更香饮更浓。 
据中国质量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清华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 2003年中国用户满意度手册》显示,蒙牛牌液态奶的“消费者总体满意度”,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名列第一。 



蒙牛---蒙牛乳制品成为中国航天员和运动员特选产品 

2003年,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部门严格筛选、检验、认证,认定蒙牛产品符合航天员专用标准。 
航天员的专用食品有着严格的筛选标准,有关规定达 8页字之多,通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部门 “从市场到工厂,从工厂到牧场”的层层筛选,并经多次物理、化学、微生物学的检测,认定蒙牛产品符合航天员专用标准。 
2004年,蒙牛产品又成为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运动员的特选产品。 


蒙牛---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2004年6月10日,蒙牛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319 HK), 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乳制品企业。 公司此次 IPO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按照19倍的市盈率,以每股3.925港币的价格发行,公众超额认购达206倍。公司筹集资金额达13.74亿港币,上市当天,涨幅达24.2%,当日成交量达到16.91亿港币。 
蒙牛---公司荣誉 

蒙牛被利乐公司授予“利乐枕无菌包装使用量全球第一”奖。企业被自治区列为“二十户重点大企业”之一、“亿元工程企业”和“重点保护单位”。市委、市政府授予企业“纳税状元单位”称号,“经济快速发展突出贡献奖”。 
公司董事长、总裁牛根生担任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近年来被评为: “第八届内蒙古优秀企业家”;“第四届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奶业优秀工作者”;“ 2002年中国十大创业风云人物(之一)”;“2002年中国经济最有价值封面人物”;“中国民营工业行业领袖”;在“2003年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和张瑞敏、柳传志等商业泰斗同时成为25位企业“新领袖”;2003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4年 第二届中国策划大会暨著名策划评选活动中,与张瑞敏、魏家福等 8 人获“中国策划最高奖”。 

蒙牛---创造了多项纪录 

蒙牛产品是唯一的“中国航天员专用乳制品” 
蒙牛产品是“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运动员专用产品” 
蒙牛液态奶消费者综合满意度列同类产品第一名 
蒙牛牛奶荣获 2003 年香港超市表现最优秀新产品奖 ,是 2003 年香港超市唯一获奖的大陆品牌 
蒙牛是中国第一家参加 APEC峰会的民营企业 
蒙牛是国内第一家捐款抗击“非典”的企业,累计为抗击“非典”捐款捐物 1200余万元 
蒙牛以“强乳兴农”为企业使命,与百万农民结成命运共同体,是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国最大的“造饭碗企业” 
蒙牛是入选《新闻联播》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栏目的典型企业 
蒙牛是中宣部向全国推荐的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蒙牛工厂被瑞典利乐公司列为“全球样板工厂”,这在中国境内尚属首例 
蒙牛首倡将呼和浩特建为“中国乳都”,把经营企业品牌与经营地区品牌融为一体 
蒙牛在国内首创“运奶车桑拿浴车间”,保证奶源清洁卫生 
蒙牛是摩根士丹利在亚洲地区直接投资额最大的企业 
蒙牛是中国大陆乳制品企业中唯一一家在海外上市的公司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