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前景

2024-05-09 16:37

1.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前景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前景

2. 第三方支付的现状


3.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现状如何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现状如何

4.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现状如何

第三方支付产业图谱
第三方支付是商户与客户支付处理及结算的中介,盈利模式是依据交易量的比例向客户收取服务费。根据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第三方支付业务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其中网络支付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固定电话支付和数字电视支付等。
支付牌照规范行业发展 拔高行业壁垒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第三方支付机构需要持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才能从事相应的第三方支付业务。2011年,央行发放首批支付牌照,行业开始进入规范化发展,同时,牌照也给行业构建了较高的壁垒。截至2020年9月,我国共发放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9批,现存仍未到期或仍未被注销的牌照公司共有242家。
从牌照数量来看,目前仍未到期或仍未被注销牌照数量有384张,其中银行卡收单62张,预付卡发行与受理147张,预付卡受理6张,互联网支付108张,移动电话支付48张,数字电视支付5张,固定电话支付8张。
2020年市场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移动支付成为最大引擎
近年来,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各类电商消费类平台的移动化,为第三方移动支付创造出更多的使用场景,促使该行业得到飞速发展,从而使得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整体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2013-2019年,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由17.75万亿元增长至248.51万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超过200万亿元,达201.99万亿元,估计2020年全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交易规模将达到280万亿元。

移动终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移动支付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根据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底,我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8.53亿人,较2020年3月增长8744万,占手机网民的86.5%。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从2013年的1.3万亿快速增长到2019年的超过204万亿,2013-2017年增速连续4年超过100%,成为拉动我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实现高速增长的最大引擎。根据Analysys 公布的预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有望突破240万亿元。
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B端市场发展契机
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前期以C端市场(账户侧)作为主要切入点,C端支付占据了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的绝大部分,但目前行业新增用户流量已经趋向饱和,由增量市场逐渐转为存量市场。而随着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的改革,B端(收单侧)市场逐渐成为行业增长的动力。
根据i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线下收单交易规模达64万亿元,同比增长16.7%,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下消费场景转移至线上,线下零售交易量有所下滑使得线下收单交易规模有所下降,估计2020年中国第三方支付线下收单交易规模约为61万亿元。
剔除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从我国商户侧数字化程度来看,目前我国仍有95%的中小微商户仍未达到数字化经营的基础水平。在中小微商户数字化经营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第三方支付B端市场孕育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第三方跨境支付C端市场线下交易规模有望超过线上
自2014年起,全球B2C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速保持在28.8%的高年复合增长率,在其发展过程中,第三方跨境支付不仅凭借技术手段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和门槛,提高了用户使用频次,同时具有快速便捷、安全性较高的优势,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支付渠道。
第三方跨境支付公司C端线上支付领域主要包含跨境进口电商以及垂直支付,在这一领域中,第三方跨境支付发展受到制约。一方面是由于跨境进口电商市场趋于饱和增速放缓,且一部分电商平台逐渐将收单收款业务交由支付宝国内、微信国内端负责,再自行进行后续购汇款;
另一方面垂直支付领域规模也将逐渐缩小,因其存在单笔支付金额较大、部分交易无法还原真实性等问题,因此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管控。同时2020年受疫情影响,虽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消费者线上购物行为,但由于国际物流及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出国旅游及留学市场受到重创,预计线上整体规模会呈负增长趋势。
而线下部分则主要是布局国人出境游境外线下消费场景,支付宝、微信近年来着力布局此方向。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响,C端线下支付规模会大幅缩水,然而疫情过后随着出境旅游及出国留学消费市场的恢复,预计其增速将回归高位线,规模最终有望超过线上领域。
C端市场形成垄断格局 B端市场竞争开始起步
2020年第二季度,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交易市场上支付宝、财付通和银联商务分别以49.16%、33.74%和6.93%的市场份额位居前三位。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之线上流量场景已趋向垄断且达到饱和期,线下场景成为第三方支付巨头要挖掘的金矿。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C端市场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财付通(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等机构凭借着二维码支付,抢占线下市场。根据易观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支付宝和财付通分别以55.39%和38.47%的市场份额稳居前两名,由此
相较于C端市场,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B端市场相对分散,根据i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线下收单市场中,银联商务流水约为5万亿元,占线下收单市场交易规模的比重为7.8%,拉卡拉占比为5.1%。
大鱼吞小鱼 小鱼吞虾米 搅动市场竞争
在央行收紧牌照发放以及采取严格续展工作后,市场上便迎来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收购和转让潮。与此同时,近年来新兴的互联网巨头为自身产业内的业务提供便利,同时进行输出,掌握更多的大数据源纷纷通过并购等方式布局第三方支付。
2020,在疫情催化和严监管的背景下,大型互联网或互联网金融企业加快并购小型第三方支付企业,收购潮继续涌现,行业整合将持续加剧。
优质企业飞速发展 行业迎来上市潮
与此同时,2020年商户收单侧的多家企业开启了上市进程,银联商务、连连支付等多家企业公布上市计划,商户收单侧企业开启上市潮。
监管政策加码 首提支付领域反垄断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第三方支付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支付了,信贷、理财、保险等金融功能不断在支付入口层层叠加,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叉风险越来越大,因此,近年来第三方支付行业相关监管政策逐渐趋严。
2021年1月20日,为加强对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行为,防范支付风险,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条例》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在第55-57条明确了关于支付领域相关的审查及反垄断监管,明确界定相关市场范围以及市场支配地位认定标准,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条例》体现了账户侧机构与收单侧分类而治的原则,也表明了强化相关领域反垄断审查是大势所趋。
支付领域反垄断政策的提出,为各大平台公司提供了发展机遇,大厂通过获取支付牌照、自建支付渠道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节省渠道费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司生态闭环的形成。
因此,自2020年下半年起,主要互联网大厂开始加快布局第三方支付业务,争取抓住最后的时间窗口,为公司后续业务发展打开新局面。
前瞻观点:海外及B端市场驱动 行业仍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随着我国跨进交易需求的增加、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第三方跨境支付及第三方支付B市场将成为驱动第三方市场交易规模增长的新引擎,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有望持续增长,前瞻预计到2026年我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有望突破570万亿元。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第三方支付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5. 第三方支付的优缺点


第三方支付的优缺点

6. 第三方支付有何优缺点?

一、优点:
1、第三方支付平台采用了与众多银行合作的方式,从而极大地方便了网上交易的进行。
2、对于商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对于银行,可以直接利用第三方的服务系统提供服务,帮助银行节省网关开发成本。
3、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对交易双方的交易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防止交易双方对交易行为可能的抵赖,以及为在后续交易中可能出现的纠纷问题提供相应的证据。
二、缺点
1、由于法律的不完备,并且没有建立起国家的信用体制,第三方支付的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证,独立于网络之外的物流活动的诚信风险依然存在。
2、自身竞争、风险问题。



支付流程
以B2C交易为例:
1、客户在电子商务网站上选购商品,最后决定购买,买卖双方在网上达成交易意向。
2、客户选择利用第三方作为交易中介,客户用信用卡将货款划到第三方账户;
3、第三方支付平台将客户已经付款的消息通知商家,并要求商家在规定时间内发货;
4、商家收到通知后按照订单发货;
5、客户收到货物并验证后通知第三方;
6、第三方将其账户上的货款划入商家账户中,交易完成。

7. 第三方支付的缺点

法律分析:
在电子支付流程中,资金都会在第三方支付服务商处滞留即出现所谓的资金沉淀,如缺乏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则可能存在资金安全和支付的风险。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开立支付结算账户,先代收买家的款项,然后付款给卖家,这实际已突破了现有的诸多特许经营的限制,它们可能为非法转移资金和套现提供便利,因此形成潜在的金融风险。第三方支付结算属于支付清算组织提供的非银行类金融业务,银行将以牌照的形式提高门槛。因此。对于那些从事金融业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来说,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如何赢利,更重要的是能否拿到将要发出的第三方支付业务牌照。因为支付服务客观上提供了金融业务扩展和金融增值服务,其业务范围必须要明确并且要大胆推行革新。到为止,全球拥有手机的人多于拥有电脑的人,相对于单纯的网上支付,移动支付领域将有更大的作为。所以第三方支付能否趁此机遇改进自己的业务模式,将决定第三方支付最终能否走出困境,获得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三方支付的缺点

8. 第三方支付前景与风险有哪些内容

第三方支付前景
(一)第三方支付发展情况。第三方支付是指非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提供的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崛起,为创新支付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二)第三方支付制度体系。随着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部分支付组织为抢占市场份额,不顾市场规范和行业自律,存在扰乱市场行为和资金风险隐患。
人民银行作为支付行业管理机构,出台了一系列加强行业监管的制度办法,通过法律法规、市场竞争等手段逐步完善行业规则,实现行业自律。一系列法规相继出台,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提出了规范内控制度,完善业务核心系统及网络安全,严格规范管理业务发生,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以及加强对客户信息安全等要求。以上各项规章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正逐步建立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管理的制度体系。
风险
(一)资金管理风险。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买卖双方发生交易但尚未完成的时候,会在一段时间内保留交易资金,现有制度规范中,未对此类资金用途和管理方式有具体规定。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保留资金期间产生利息收入,虽然法律规定资金未转至卖方前,资金所有权及利息属于买方,但作为保管方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未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利息分配。央行发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也未对利息归属予以明确。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是否有资金支配的权力尚不明确。
目前,大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未向用户公开资金的管理状态,无纸化网络支付交易存在无凭证的留存的状况,数据一旦消失,责任分担不清。
(二)信息泄露风险。根据国际通行规则,需要以匿名的形式使用电子现金,从而有效保证消费隐私和安全。但国内互联网消费环境对于消费者信息的保护却非常薄弱,大量用户信息掌握在少数支付公司手中,公众无法得知哪些人可以获知和如何利用这些信息,从而对公众信息安全造成危害。2014年3月22日,**漏洞报告了携程网在处理用户支付信息上存在可被"骇客"任意读取的风险,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遭泄露。
这一事件暴露了当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在保护用户信息及交易安全方面的安全隐患,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目前,第三方需要实名认证客户,收集了海量的客户个人信息,信息安全保障环节都是第三方支付机构自行管理,监管部门基本没有建立具体的制度和规定来约束第三方支付机构如何使用、储存和保护客户信息不被泄露。
(三)洗钱风险。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不断壮大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张,已经将业务触角延伸到传统金融领域,比如转汇贷等。客户无需与第三方支付机构面对面"开户",支付机构对客户的"了解"也仅通过身份证件单一核实,同时也提供洗钱资金转移和分解的便利条件,加大了洗钱风险的可能性。
(四)制度冲突。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法律地位不明朗,一项法律的制定需要逐步完善,基于这种较长的周期性,法律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约束性势必会滞后,不匹配行业发展的速度,而且对于风险的预见性也较差。现行制度中,对未保护客户商业秘密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仅能处以警告或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处罚力度的薄弱也体现了监管制度威慑力缺乏,自然也不利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规范和持久发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