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扶贫

2024-05-08 05:14

1. 什么是教育扶贫

  教育扶贫就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民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通过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来实现征服自然界、改造并保护自然界的目的,同时以较高的质量生存。
  2016年1月22日,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54所高校代表聚集北京,共同商议教育助力扶贫攻坚。
  54所高校宣读《高校参与脱贫攻坚倡议书》,倡议动员更多高校和社会力量深度介入教育扶贫工作,努力打造教育扶贫培训平台、互动平台、交流平台、公益平台。倡议各高校开展贫困地区教师培训,提高当地教学水平;开展贫困地区民众技能培训,提升当地民众脱贫致富的技能和本领;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助力提高基层干部能力;开展贫困地区乡村医生培训,助力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什么是教育扶贫

2. 教育扶贫的意义

教育扶贫的意义

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教育程度越高。扶贫先“扶智”,越重视教育的地方越容易脱贫。”上海“组团式”教育工作队队长、日喀则市教育局副局长、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校长傅欣说,“工作队以系统规范化教研提升教师队伍业务素养,以灵活的‘一岗双任’制度促进沪藏教师融合,并将优秀理念与经验辐射到更多学校,增进日喀则教育内涵式发展。”

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它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要想拔掉“穷根”,就得下活教育扶贫一盘棋,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掌握一技之长。

过去,一提起教育帮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送资料、捐款捐学习用品、派老师到贫困地区的学校去上课等,但是这些做法扶贫效果并不理想。现在,精准教育帮扶已经不仅局限于课堂。在课堂之外,更要建立起“造血”机制,像此次上海“组团式”教育援藏推出的“一岗双任”的“双教研组组长制”,就是由当地教师担任教研组组长、援藏教师担任兼职组长,让当地教师和援藏教师一起负责教研教学,以共同管理的方式实现互相学习、融合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兴盛,教育为先。随着中央和各地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一些贫困地区教育硬件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因而“软件”上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精准帮扶,可以让贫困地区在教学人才无法有效引进落地的情况下,提升“存量”老师的素质,助推培养学生的“增量”人才,真正从“输血”到“造血”,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通过教育扶智点亮扶贫之路,让贫困地区的每一个人都拥有实现梦想的机会。通过对贫困区孩子提供良好教育的机会,孩子成才之后,不只是经济上反哺家庭,也会带动一个个家庭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帮助整个家庭树立脱贫的信心、坚定致富的决心。

3. 什么是教育经济扶贫

教育经济扶贫就是通过在农村普及教育,使农民有机会得到他们所要的教育,通过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和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来实现征服自然界、改造并保护自然界的目的,同时以较高的质量生存。
  2016年1月22日,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54所高校代表聚集北京,共同商议教育助力扶贫攻坚。
  54所高校宣读《高校参与脱贫攻坚倡议书》,倡议动员更多高校和社会力量深度介入教育扶贫工作,努力打造教育扶贫培训平台、互动平台、交流平台、公益平台。倡议各高校开展贫困地区教师培训,提高当地教学水平;开展贫困地区民众技能培训,提升当地民众脱贫致富的技能和本领;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助力提高基层干部能力;开展贫困地区乡村医生培训,助力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什么是教育经济扶贫

4. 扶贫工作和我县教育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脱贫攻坚工作逐步进入攻坚总攻阶段,更加需要优化扶贫开发、志智结合的精准脱贫策略,把教育脱贫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健全县域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增强贫困人口的能力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要把握好实用人才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关系,在缺乏职业教育资源的深度贫困地区,因地制宜,“一县一策”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方案。【摘要】
扶贫工作和我县教育的内在联系是什么?【提问】
您的问题已收到,打字需要一点时间,还请稍等一下,请不要结束咨询哦,您也可以提供更多有效信息,以便我更好为您解答[开心]【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扶贫先扶智,是因为教育有改变贫穷的作用。【回答】
如果我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还请给个赞(在左下角进行评价哦),期待您的赞,您的举手之劳对我很重要,您的支持也是我进步的动力。如果觉得我的解答还满意,可以点我头像一对一咨询。最后再次祝您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回答】
就这么简单吗?能不能帮我答详细点。【提问】
脱贫攻坚工作逐步进入攻坚总攻阶段,更加需要优化扶贫开发、志智结合的精准脱贫策略,把教育脱贫作为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健全县域教育体系,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增强贫困人口的能力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要把握好实用人才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关系,在缺乏职业教育资源的深度贫困地区,因地制宜,“一县一策”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方案。【回答】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回答】

5. 教育扶贫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教育精准扶贫是解决脱贫问题、实现脱贫目标的重要举措。扶贫政策紧紧围绕着精准脱贫攻坚目标而制定,致力于解决目标当中的缺口。中共中央将保障贫困人口义务教育作为“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之一,由此也决定了教育必然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
第二,教育精准扶贫能够有效提高整体脱贫效果和扶贫效率。如果没有精准的教育扶贫机制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单纯依靠外力帮扶,他们很难建立稳定的脱贫能力,也难以巩固脱贫成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终身受益”,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是根本性的、可持续的。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可以有效提高整体脱贫效果和扶贫效率,其作用是其他脱贫手段无法替代的。
第三,教育扶贫是教育均等化的重要手段,为长远的脱贫奠定了基础。造成贫困人口贫困的原因有很多,但公共服务不均等,尤其是教育、卫生资源的不均等,是致贫的重要原因,脱贫攻坚就是要消除这种不均衡。在教育方面,通过加大教育扶贫,可以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的教育均等化,逐渐建立其自身的内生发展动力,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奠定更好的基础。法律依据:《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第一条
1、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要求,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任务,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深化双联、精准帮扶、责任到人、限期脱贫”的工作思路,深化拓展双联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推动扶贫政策向贫困村聚集、扶贫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聚焦、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聚合,深入实施扶贫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2、目标任务。到2017年,力争所有贫困村实现脱贫,1.26万户4.7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其中:敦煌市、肃北县、阿克塞县2015年实现整体脱贫目标;肃州区、金塔县2015年70%的贫困户脱贫,2016年实现整体脱贫目标;玉门市、瓜州县老乡镇贫困户2015年实现整体脱贫,移民乡村贫困户2015年实现40%脱贫、2016年实现40%脱贫、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目标,移民人均纯收入在2014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年均递增25%以上,力争达到9000元以上,确保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教育扶贫的目的和意义

6. 教育扶贫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教育精准扶贫是解决脱贫问题、实现脱贫目标的重要举措。扶贫政策紧紧围绕着精准脱贫攻坚目标而制定,致力于解决目标当中的缺口。中共中央将保障贫困人口义务教育作为“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之一,由此也决定了教育必然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内容。
第二,教育精准扶贫能够有效提高整体脱贫效果和扶贫效率。如果没有精准的教育扶贫机制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单纯依靠外力帮扶,他们很难建立稳定的脱贫能力,也难以巩固脱贫成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技在手,终身受益”,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是根本性的、可持续的。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可以有效提高整体脱贫效果和扶贫效率,其作用是其他脱贫手段无法替代的。
第三,教育扶贫是教育均等化的重要手段,为长远的脱贫奠定了基础。造成贫困人口贫困的原因有很多,但公共服务不均等,尤其是教育、卫生资源的不均等,是致贫的重要原因,脱贫攻坚就是要消除这种不均衡。在教育方面,通过加大教育扶贫,可以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的教育均等化,逐渐建立其自身的内生发展动力,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的脱贫问题奠定更好的基础。法律依据:《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第一条
1、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要求,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任务,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深化双联、精准帮扶、责任到人、限期脱贫”的工作思路,深化拓展双联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推动扶贫政策向贫困村聚集、扶贫资金向贫困村贫困户聚焦、帮扶力量向贫困对象聚合,深入实施扶贫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2、目标任务。到2017年,力争所有贫困村实现脱贫,1.26万户4.7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其中:敦煌市、肃北县、阿克塞县2015年实现整体脱贫目标;肃州区、金塔县2015年70%的贫困户脱贫,2016年实现整体脱贫目标;玉门市、瓜州县老乡镇贫困户2015年实现整体脱贫,移民乡村贫困户2015年实现40%脱贫、2016年实现40%脱贫、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目标,移民人均纯收入在2014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年均递增25%以上,力争达到9000元以上,确保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 为何说教育是扶贫的最佳途径?

据报道,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4300多万未脱贫,贫困从根本上说是摆脱贫困能力的缺乏,要真正彻底使人摆脱贫困,除了经济援助、移民安置等手段之外,通过对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技能的提升与发展,才能真正体现精准扶贫的价值。

研究表明,投资农村及贫困地区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对提高农村及贫困地区扶贫效率的贡献值是逐渐增大的,这有利于减少绝对贫困和长期贫困,特别是增加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劳动力,对增进农村及贫困地区扶贫效率的贡献值突出。

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广西农村高中教育普及率每提高1%,城乡收入差距减少2.65%,即农村高中教育的普及水平对缩小城乡差距有显著影响。可见,教育扶贫是连片特困地区脱贫的重要力量源泉,实现高中教育的普及,不仅能够提升连片特困地区的人力资本,还能有效提升该地区的社会资本,增收效益明显,这种增强能力供给的“造血机制”是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对民族、连片特困地区的高中教育的普及与免费的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方式,是针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资助服务,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是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重要举措。
希望教育可以帮助更多的地区实现脱贫!

为何说教育是扶贫的最佳途径?

8. 教育扶贫的意义和作用

1.教育扶贫是提高扶贫工作实效的前提。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实践证明,贫困地区人员根本上是“素质型的贫困户”,人口素质不高、缺乏文化水平、缺乏技能是致使难以脱贫的主要原因。由此,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知识培训进行教育扶持,使贫困地区的人口无论从思想文化素质,还是技能水平方面,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这也是扶贫攻坚能够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教育扶贫是能够改善、稳定发展扶贫工作的基础。在缺资金、技术的贫困地区,前期开展物质扶贫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所谓的“输血式”扶贫措施。给钱给物,只能解决一时之困,只有合理的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斩断穷根、挖掘富源。且贫困地区人口致贫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住危房,有的缺乏启动资金,有的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等,针对各种贫困原因,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能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式进行扶持。
3.教育扶贫是“斩断穷根”的利器。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财政收入也较低,投入的教育硬件设施建设资金有限,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不高,导致贫困地区教育严重滞后,使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造成他们长大成人后,成为文化素质低、收入低的劳动者。因此,要明确扶贫开发的重点,彰显教育在扶贫攻坚战中的作用,使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得到改善。努力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以教育扶贫为救助的核心要素,提高贫困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贫困人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个地区的贫困问题。
4.教育扶贫是增强贫困人口自身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入户精准识别调查评估发现,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较弱、自我“造血”功能差,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所在。在经济发展迅速的知识时代,知识对经济增长起到决定性作用,文化水平不一样的人,劳动生产率也不一样。
贫困地区的人员接受教育的年限比较短,继续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少,从而导致他们的自身发展能力缓慢。由此,将教育扶贫作为强化农村贫困人口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作为创新扶贫开拓机制、提高扶贫程度的重要抓手和工作使命。要调整工作方法,完善政策措施,潜心组织实施,认真抓好落实,全方位地帮助贫困地区的群众提高文化素养,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发展能力。要对贫困地区人口全面实施教育扶贫政策,以精准扶贫项目为主题,以“提高本质、改善条件、增加发展机会”为主要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