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费改政策2019七月

2024-05-09 09:45

1. 保险费改政策2019七月

按目前政策,女50周岁退(你届时有15年累计养老缴费就可以在2015年7月办理退休手续)。社保是累计计算的,中途没交部分没强求一定要补交。中断对退休基数有一点点影响。个人缴费的可以忽略不计。现在你累计交了9年多,到12月止共114个月,按目前政策还需要66个月,不能补缴的前提下连续交到2019年6月为止才够年限。因为到2015年7月你法定退休年龄你的社保最低缴费年限15年还没到(目前政策)。所以不能办退休手续。同时好多地方已经停止一次性补缴政策了(你退休地有没有一次性补缴自己去问一下)。都是实行延期缴费、延迟办理退休手续。即到2019年6月办退休。从2019年7月开始发放退休工资。2015年7月到2019年6月不会给你补发。这个前提是国家不会推迟退休年龄的前提下,到2015年肯定不会推出。要退出延迟也就1-2个月而已。但是到2019年就天知道了。若不增加缴费年限纯粹延长退休年龄的话(还是保留最低15年的话),那你可以选择停保等到退休年龄到再去办理退休手续。若即延长退休年龄还要叠加延长缴费年限,那你悲剧了,还要出延长年限的钱后再等新的退休年龄到了才能办退休手续。坑爹的北大叫兽、相关机构、广大的公务猿等人自己从不用交社保费用,老是在盘算惦记我们缴费老百姓的社保政策。想方设法想让老百姓多交几年保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施行。一来一往省下巨额保险费用好弥补广大公务猿、叫兽的高退休工资。其中最为可笑的一点,这边嚷嚷老百姓需要增加缴费年限、延迟退休年龄。但是广大公务猿队伍,尤其对有些普通领导层,国内好多地方却倒行逆施到处推行,要这帮人希望他们主动要求提前到55岁退休。同意的工资还晋级,退休工资都增加了,56岁就开始拿退休金。美其名,需要干部年轻化,老的不下来,一个萝卜一个坑,年纪轻的上不了位。另外有点,不知你交了医疗没,因为医疗有些地方不止15年的,要交20年、25年才给退休医保待遇的地方多得是。不过若不够年限,可以在退休时一次性补缴医保(养老现在不支持一次性补缴了)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保险费改政策2019七月

2. 7月份保险费改政策

7月份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的出炉让很多准备买车的人看到了新的希望,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不是太了解,下面笔者就侃侃最新的2017汽车保险政策,目前的汽车保险真的死贵死贵的,很多人买车已经大出血了,还要经受汽车保险的冲刷,就拿宝马全新5系来说吧,每年的保养和保险费用就要交上不少,但是,车险费改新政策2017最低降3.4折宝宝能买530le,下调费率浮动系数下限,降低车险费率水平,车险费用最低可降至3.4折。改革让行业、车主切实受益2015年6月,保监会在黑龙江等6地启动商业车险改革首批试点;2016年6月,商车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两年多来,随着条款创新通道、费率形成机制、产品与市场监管、技术基础支持这“四梁八柱”不断夯实,车险改革极大地激发了行业活力,令广大车主受益。在条款方面,前期改革扩大了车险综合示范条款保障范围,将“倒车镜车灯单独损坏”等5个附加险责任、家庭成员人身伤害和台风冰雹等自然灾害责任并入主险责任范围,并配套实施了规范相关单证、简化理赔流程、增加车损险代位追偿约定等措施。为减少同质化竞争,保监会还指导中保协建立“车险创新型条款”评估机制。“机动车钥匙丢失或损失费用补偿保险”和“机动车油污责任险”等两个条款已获保监会批复。在费率方面,改革引入“渠道费率调整系数”和“自主核保调整系数”,赋予保险公司更多调价权,理论上对同一辆车,不同公司可给出相差1.83倍的报价。此外,对车损险保费定价,由按保额或新车购置价厘定转为按车型、车价、安全性和维修经济性等综合因素确定。在监管方面,建立了商业车险费率回溯修订机制、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测评联动工作机制,仅2016年就累计下发181份监管提示函,责令39家次保险公司停用或修改条款费率。保监会财险部主任刘峰认为,前期改革主要获得三方面成果:改革激发行业活力。保险公司为适应改革要求,在内控、人力资源等方面投入增加,行业车险业务经营能力普遍提升。2016年全国车险保费收入为6834.55亿元,同比增长10.25%。首批试点启动后,全行业车险业务历史上首次扭亏为盈,目前减亏公司逐步增多,市场集中度稳中有降,市场活力增强。作为上市主打[宝马5系]的车型来说,百姓能买530le也成为了事实。汽车保险的最新政策,未来会刺激国内汽车的销量,改革提高消费者获得感。除了根除“高保低赔”“无责不赔”“家庭成员人身伤害不赔”等顽症,车均保费下降5.3%,国内车主共少交保费250亿元;服务明显改善,未来的保险价格战才刚开始。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3. 七月一日保险费改政策

是的,已经改了车险保费参考:交强险与车船税:私家车强制险:第一年:5座950元,6-8座1100元第二年:5座855元,6-8座990元第三年:5座760元,6-8座880元第四年:5座665元,6-8座770元第五年:5座665元,6-8座770元以上保费,跟出险,脱保,过户有关系,其中任意一项变化了,保费会重新计算车船税:1.0升以下:180元/年1.0~1.6升(含):300元/年1.6~2.0升(含):480元/年2.0~2.5升(含):720元/年2.5~3.0升(含):1800元/年3.0~4.0升(含):3000元/年4.0升以上:4500元/年商业险:费改后,机动车辆商业保险优惠折扣:连续三年未出险:最低4.335折连续两年未出险:最低5.058折一年未出险:最低6.141折上年出险1次:最低7.225折上年出险2次:最低9.03折上年出险3次:最低108.38%上浮上年出险4次:最低126.44%上浮上年出险5次:最低144.5%上浮以上保费,跟出险,脱保,过户有关系,其中任意一项变化了,保费会重新计算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七月一日保险费改政策

4. 2019年保险费改 增加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从2019年1月1日起,将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1.小公司虚列员工工资的情况将得到有效遏制,工资支出、个税申报、社保费缴纳将无空可钻。2.公司必须要给员工上缴社保,使现在没有给员工缴纳社保和按最低标准缴纳社保的公司负担增加。3.公司按规定缴纳社保负担增加,相应个人缴纳部分增加,在工资不变情况下,个人每月到手工资减少。在当前房供、教育、医疗负担较重情况下,进一步降低个人日常消费能力。

5. 2019年4月1日保费上调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1、2018年度上海职工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公布市人社局今天发布2018年度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标准:自2018年4月1日起,本市2018年度职工社会保险缴费基数上、下限分别调整为21396元和4279元。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等各类人群的社保缴费比例标准见下图↓2、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从4月1日起,本市2018年失业保险金最高标准从1660元调整到1770元,增加110元。具体调整为:第1-12个月失业保险金标准增加110元/月,调整为1770元/月。第13-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标准为第1-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标准的80%。延长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标准,为第13-24个月的失业保险金标准的80%。3、调整有关就业补助标准随着4月1日起最低工资的提高,本市青年见习学员生活费补贴和带教费补贴、协保人员就业补贴、大龄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就业岗位补贴、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岗位补贴将作相应调整。青年见习学员生活费补贴从1840元/月提高到1936元/月青年见习带教费补贴从690元/月提高到726元/月协保人员就业补贴、大龄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就业岗位补贴、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岗位补贴从1150元/月提高到1210元/月4、提高医保封顶线,增加个人账户计入标准今年4月1日本市医保进入2018医保年度(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从4月1日起,本市将2018医保年度职工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从46万元提高到51万元,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部分,仍由地方附加医疗保险基金支付80%。为提高参保人员的保障水平,本市将适当提高个人账户计入标准。参保人员个人医疗账户中,个人缴费部分按实际缴费金额计入,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计入个人医疗账户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职职工中:34岁以下的医保个人账户计入标准由175元提高到210元;35-44岁的医保个人账户计入标准由350元提高到420元;45岁至退休的医保个人账户计入标准由525元提高到630元。在退休人员中:74岁以下的医保个人账户计入标准由1400元提高到1680元;75岁以上的医保个人账户计入标准由1575元提高到1890元。同时,2018医保年度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门急诊自负段标准、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均不作调整,仍然按照2017医保年度标准执行。此外,为减轻参保人员费用负担,今年4月1日起,本市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配的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纳入医保支付。5、调整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标准按照国家人社部《关于工伤保险待遇调整和确定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为保障工伤人员和因工死亡人员供养亲属的基本生活,本市对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标准进行调整。一是工伤致残一级至四级人员享受的伤残津贴,在目前享受待遇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致残一级的,增加576元/月;致残二级的,增加506元/月;致残三级的,增加472元/月;致残四级的,增加439元/月。调整后的伤残津贴最低标准为:致残一级6426元/月、致残二级6036元/月、致残三级5672元/月、致残四级5319元/月。二是生活不能自理工伤人员的生活护理费,在目前享受待遇标准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增加316元/月;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增加253元/月;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增加190元/月。调整后的生活护理费标准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3566元/月,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2853元/月,生活部分不能自理2140元/月。三是因工死亡人员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在目前享受待遇标准的基础上,增加94元/月。上述工伤保险相关待遇标准调整,从201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此外,结合近年来本市定点医院住院伙食费随着居民消费价格变化不断上涨的实际,本市工伤人员住院伙食补助费标准也同时进行调整,从20元/天调整为30元/天,并从2018年4月1日开始实施。

2019年4月1日保费上调

6. 新保险政策2019 7月

按目前政策,女50周岁退(你届时有15年累计养老缴费就可以在2015年7月办理退休手续)。社保是累计计算的,中途没交部分没强求一定要补交。中断对退休基数有一点点影响。个人缴费的可以忽略不计。现在你累计交了9年多,到12月止共114个月,按目前政策还需要66个月,不能补缴的前提下连续交到2019年6月为止才够年限。因为到2015年7月你法定退休年龄你的社保最低缴费年限15年还没到(目前政策)。所以不能办退休手续。同时好多地方已经停止一次性补缴政策了(你退休地有没有一次性补缴自己去问一下)。都是实行延期缴费、延迟办理退休手续。即到2019年6月办退休。从2019年7月开始发放退休工资。2015年7月到2019年6月不会给你补发。这个前提是国家不会推迟退休年龄的前提下,到2015年肯定不会推出。要退出延迟也就1-2个月而已。但是到2019年就天知道了。若不增加缴费年限纯粹延长退休年龄的话(还是保留最低15年的话),那你可以选择停保等到退休年龄到再去办理退休手续。若即延长退休年龄还要叠加延长缴费年限,那你悲剧了,还要出延长年限的钱后再等新的退休年龄到了才能办退休手续。坑爹的北大叫兽、相关机构、广大的公务猿等人自己从不用交社保费用,老是在盘算惦记我们缴费老百姓的社保政策。想方设法想让老百姓多交几年保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施行。一来一往省下巨额保险费用好弥补广大公务猿、叫兽的高退休工资。其中最为可笑的一点,这边嚷嚷老百姓需要增加缴费年限、延迟退休年龄。但是广大公务猿队伍,尤其对有些普通领导层,国内好多地方却倒行逆施到处推行,要这帮人希望他们主动要求提前到55岁退休。同意的工资还晋级,退休工资都增加了,56岁就开始拿退休金。美其名,需要干部年轻化,老的不下来,一个萝卜一个坑,年纪轻的上不了位。另外有点,不知你交了医疗没,因为医疗有些地方不止15年的,要交20年、25年才给退休医保待遇的地方多得是。不过若不够年限,可以在退休时一次性补缴医保(养老现在不支持一次性补缴了)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7. 2019.7.1保险改革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9月6日,备受市场关注的人身险新规正式出台,保监会官网发布《中国保监会关于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工作的通知》和《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表示:坚持“保险姓保”,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是第一位的;对包括分红型保险、万能型保险和投资连结型保险在内的新型保险产品强化监管。而如何强化监管?会否一刀切?如之前传言所说引“6000亿元”万能险退市?《通知》明确政策将平稳实施,给市场以明确预期,引导部分保险公司逐步调整业务结构,避免“急刹车”,形成现金流风险。但不符合要求的保险产品,2017年4月1日前应当全部停售:五、各公司应严格执行《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发〔2016〕22号)有关规定,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和相关认定标准做好产品预期存续时间的评估工作。(一)自2017年1月1日起,对于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变额年金保险产品,应按照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定义要求进行评估和报告。(二)自2017年1月1日起,保险公司不得将终身寿险、年金保险、护理保险设计成中短存续期产品。(三)自2017年1月1日起,对于附加万能保险和附加投资连结保险等附加险产品,应单独评估该产品的预期存续时间,并判断其是否属于中短存续期产品。六、保险公司董事长和总精算师应切实加强对中短存续期产品的资本管控和业务规划等工作,应根据公司资本实力等因素合理确定中短存续期产品的保费规模。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年度保费收入应控制在本条所要求的限额以内。(一)自2016年1月1日起,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收入应控制在公司最近季度末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的2倍以内。(二)对2015年度中短存续期产品保费收入高于当年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2倍的保险公司,自2016年1月1日起给予公司5年的过渡期。过渡期内,保险公司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保费收入应当控制在基准额以内。基准额=最近季度末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2+(1-0.2t)×(2015年度中短存续期产品保费收入-2015年末投入资本和净资产较大者×2),t=年度-2015,年度范围为2016年至2020年。(三)保险公司所销售的预期60%以上的保单存续时间在1年以上(含1年)3年以下(不含3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的年度保费收入,2016年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90%以内,2017年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70%以内,2018年及以后应控制在总体限额的50%以内。(四)自2019年1月1日起,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规模保费收入占当年总规模保费收入的比重不得超过50%;自2020年1月1日起,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规模保费收入占当年总规模保费收入的比重不得超过40%;自2021年1月1日起,保险公司中短存续期产品年度规模保费收入占当年总规模保费收入的比重不得超过30%。(五)对中短存续期产品违反限额要求的保险公司,中国保监会将按规定要求,对相关公司采取停止部分或全部新业务等监管措施。八、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对于不符合本通知要求的保险产品,应当在2017年4月1日前全部停售。中国保监会此前印发的有关规定与本通知不符的,以本通知为准。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也对文件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坚持“保险姓保”,提升人身保险产品的风险保障功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保障需求;促使人身保险公司不断调整和优化业务结构,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进一步发展风险保障类和长期储蓄类业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1、再次提高人身保险产品的风险保障水平我们在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中将保险金额与保费或账户价值的最低比例要求由105%提高至120%,该风险保障水平已是世界较高水平。此次,我们进一步将人身保险产品主要年龄段的死亡保险金额比例要求由120%提升至160%,该风险保障要求超过美国、欧洲、亚洲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保险监管部门要求。2、下调万能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根据市场利率下行情况,将万能保险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上限下调0.5个百分点至3%,高于评估利率上限的人身保险产品报中国保监会审批,防范利差损风险,同时增强保险公司未来履行合同义务的能力。同时,为保持产品之间的平衡,鼓励发展风险保障类业务,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评估利率维持3.5%不变。3、对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提出比例要求继续保持对中短存续期业务规模的管控,同时对中短存续期业务规模在公司业务结构中的占比提出了明确的比例要求,要求自2019年开始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不得超过50%,2020年和2021年进一步降至40%和30%,给市场以明确预期,引导部分保险公司逐步调整业务结构,避免“急刹车”,形成现金流风险。4、进一步完善中短存续期产品监管政策将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纳入中短存续期产品的规范范围,要求保单贷款比例不得高于现金价值或账户价值的80%,对附加万能保险和附加投资连结保险进行单独评估,防止保险公司通过投资连结保险、保单贷款、附加险等方式规避中短存续期产品监管政策。5、完善产品设计有关监管要求要求保险公司不得将终身寿险、年金保险、护理保险设计成中短存续期产品,坚持上述产品的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属性。要求保险公司合理确定各项产品费用收取,对于利润测试结果显示新业务价值为负的产品不接受审批和备案。6、强化总精算师责任明确总精算师的履职要求和报告义务,进一步强化总精算师的责任,对于履职不到位的总精算师给予取消资格等严厉处罚,切实发挥总精算师在公司产品精算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新规出台,明年开门红后,行业保费与投资规模或下降新规规定不符合要求的保险产品在2017年4月1日前全部停售,受规模限制与结算利率下降的影响,中短存续期产品规模明年将显著下降。而监管层预期的影响是,万能险等人身保险产品定价利率和负债成本将逐步回落,产品激进定价和高结算利率行为将受到显著遏制,业务结构将逐步优化,保险公司盈利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下一步,保监会还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强化对万能险等人身保险产品的监管力度,严守风险底线。“加快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发展,要求保险公司要姓‘保’,防止大股东把保险公司变成融资平台。”

2019.7.1保险改革

8. 2019年4月1号以后保险的保费上涨了吗

2019年4月1号以后保险的保费没有上涨。
过去,中国的保险业长久以来似乎也给人这样的印象:大公司动辄千亿的利润、高管千万级年薪、高昂的渠道中介费,让保险和它作为一种保障性金融产品的初衷渐行渐远,‘高保费’也一直被人们诟病。针对于此,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保险姓保,让保险回归保障’的改革方向。

而2019年4月1号以后保险的保费没有上涨,有利于促进社会公众对保险知识的理解和普及,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保险产品、条款和保险机构提供的各项保险服务;
有助于提高消费者对保险的满意度,提升保险行业形象;同时,有利于提高保险行业内及保险业与其他关联行业的合作沟通效率,加速达成相互理解,降低交互成本,推动保险业务发展。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