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介绍

2024-05-22 09:53

1. 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介绍

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CHINA LEGAL AID FOUNDATION,CLAF)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7年在民政部依法登记成立的公募基金会,是国内唯一一家致力于发展法律援助事业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介绍

2. 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组织概况

 名誉会长姜春云 中共中央原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原副总理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张思卿 全国政协副主席曹 志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王光英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会 长张秀夫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原政委 司法部原常务副部长副会长李国光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 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赵登举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最高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张佑才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财政部原副部长蒋先进 公安部原副部长陈光复 原国家经贸委纪检组组长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高文远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原副司令员郑荣文 深圳台商协会会长 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王军益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桑 宁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助理巡视员:刘南征(女)北京市法律援助工作指导处处长:石光春天津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边若蒂(女)河北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永革山西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任晋昆内蒙古自治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学义辽宁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董国勤(女)吉林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付占国黑龙江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陈从军(女)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沈 卫江苏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翟洁君浙江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潘岳松安徽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黄家林福建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应岩林江西省法律援助工作处处长:郑宇红(女)山东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于荣双河南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淑华(女)湖北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朱德武湖南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许光汉广东省法律援助工作处处长:浦皆祜广西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钟贵文海南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徐荣华重庆市法律援助工作处处长:王丹丽(女)四川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 灿贵州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夏世明云南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向跃东西藏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鲁 生(女)陕西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鱼安钢甘肃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韩 羽青海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翟 林宁夏省法律援助工作处处长:杨凝华(女)新疆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亚合甫·肉斯坦木兵团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林永华深圳台商协会副会长:余胜元深圳台商协会副会长:黄明智白沙集团总裁:卢 平德龙钢铁集团总裁:丁立国深圳台商协会副会长:郭国胜深圳台商协会副会长:王宗舜深圳台商协会副会长:黄建明深圳台商协会副会长:李逢春深圳台商协会副会长:许峻铭秘 书 长杜英民副秘书长陈益未刘京扬刘泽泉邹 燕 吕良伟

3. 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组织章程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本基金会的名称是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英文名称: CHINA LEGAL AID FOUNDATION.第二条 本基金会属于公募基金会。本基金会面向公众募捐的地域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第三条 本基金会的宗旨:保障全体公民享受平等的司法保护,维护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第四条 本基金会的原始基金数额为人民币2000万元,来源于组织募捐的收入;投资收益;财政拨款及其它合法收入。第五条 本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业务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第六条 本基金会的住所:北京市宣武区西便门西里甲16号。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七条 本基金会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一)依法开展募捐活动或通过义演、义卖活动募集资金;(二)依法利用无形资产开展募集资金;(三)接收来自于国(境)内外的捐赠;(四)在国家政策、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基金增值;(五)开展符合本会宗旨的各项资助活动;(六)开展法律援助事业的研究工作;(七)开展与国(境)内外友好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友好往来和相互合作。第三章 组织机构、负责人第八条 本基金会由25名理事组成理事会。本基金会理事每届任期为5年,任期届满,连选可以连任。第九条 理事的资格:(一)热心法律援助事业,在社会各界有一定影响的人士;(二)对本基金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士;(三)司法行政系统有关人士。第十条 理事的产生和罢免:(一)第一届理事由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捐赠人、发起人分别提名并共同协商确定;(二)理事会换届改选时,由业务主管单位、理事会、主要捐赠人共同提名候选人并组织换届领导小组,组织全部候选人共同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三)罢免、增补理事应当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四)理事的选举和罢免结果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第十一条 理事的权利和义务:(一)本基金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二)对本基金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三)对基金运作和使用的监督权;(四)遵守本基金会章程,执行理事会决议;(五)维护本基金会合法权益;(六)积极参加本基金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宣传和履行本基金会宗旨,为推进中国法律援助事业发展而努力;(七)完成本基金会交办的工作。第十二条 本基金会的决策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制定、修改章程;(二)选举、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三)决定年度重大业务活动计划;(四)年度收支预算及决算审定;(五)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六)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七)决定由会长提名的副秘书长的聘任与解聘;(八)听取、审议秘书长的工作报告,检查秘书长的工作;(九)决定基金会的分立、合并或终止;(十)决定其他重大事项。第十三条 理事会每年召开2次会议。理事会会议由会长负责召集和主持。有1/3理事提议,必须召开理事会会议。如会长不能召集,提议理事可推选召集人。召开理事会会议,会长或召集人需提前5日通知全体理事、监事。第十四条 理事会会议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理事会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过半数通过方为有效。下列重要事项的决议,须经出席理事表决,2/3以上通过方为有效:(一)章程的修改;(二)选举或者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三)章程规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四)基金会的分立、合并。第十五条 理事会会议应当制作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的,应当当场制作会议纪要,并由出席理事审阅、签名。理事会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规定,致使基金会遭受损失的,参与决议的理事应当承担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反对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该理事可免除责任。第十六条 本基金会设监事1名。监事任期与理事任期相同,期满可以连任。第十七条 理事、理事的近亲属和基金会财会人员不得任监事。第十八条 监事的产生和罢免:(一)监事由主要捐赠人、业务主管单位分别选派;(二)登记管理机关根据工作需要选派;(三)监事的变更依照其产生程序。第十九条 监事的权利和义务:监事依照章程规定的程序检查基金会财务和会计资料,监督理事会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况。监事列席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并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以及税务、会计主管部门反映情况。监事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基金会章程,忠实履行职责。第二十条 在本基金会领取报酬的理事不得超过理事总人数的1/3。监事和未在基金会担任专职工作的理事不得从基金会获取报酬。第二十一条 本基金会理事遇有个人利益与基金会利益关联时,不得参与相关事宜的决策;基金会理事、监事及其近亲属不得与基金会有任何交易行为。第二十二条 理事会设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从理事中选举产生。第二十三条 本基金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一)在本基金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二)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能担任本基金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一)属于现职国家工作人员的;(二)因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执行完毕之日起未逾5年的;(三)因犯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正在执行期间或者曾经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四)曾在因违法被撤销登记的基金会担任会长、副会长或者秘书长,且对该基金会的违法行为负有个人责任,自该基金会被撤销之日起未逾5年的。第二十五条 本基金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每届任期5年,连任不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超届连任的,须经理事会特殊程序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第二十六条 本基金会会长为基金会法定代表人。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中国内地居民担任;本基金会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间,基金会发生违反《基金会管理条例》和本章程的行为,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相关责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职,导致基金会发生违法行为或基金会财产损失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承担个人责任。第二十七条 本基金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会议;(二)检查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三)代表基金会签署重要文件;(四)主持会长办公会,决定阶段性重要工作;(五)与业务主管单位协商一致后,提名理事候选人,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六)与业务主管部门协商一致后,提名副会长、秘书长候选人,由理事会选举产生。本基金会副会长、秘书长在会长领导下开展工作,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一)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落实年度工作计划;(二)拟订资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计划,由会长批准实施;(三)拟订基金会的内部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四)主持秘书长办公会,协调各机构开展工作;决定各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与解聘;(五)提名基金会部门负责人的聘任与解聘,报会长办公会通过;(六)经会长授权,代表基金会签署有关文件。第四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第二十八条 本基金会为公募基金会,本基金会的收入来源于:(一)国家财政支持资金;(二)组织募捐的收入;(三)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自愿捐赠;(四)投资收益;(五)其他合法收入。第二十九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接受捐赠,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第三十条 本基金会组织募捐时,应当向社会公布募得资金后拟开展的公益活动和资金的详细使用计划。重大募捐活动应当报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备案。本基金会组织募捐,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摊派及变相摊派。第三十一条 本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第三十二条 本基金会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财产;捐赠协议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本基金会宗旨的用途时,基金会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第三十三条 本基金会财产主要用于:(一)通过不同形式,支持各地区一体化法律援助机构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二)资助有关法律援助项目,开展法律援助活动;(三)支付本基金会行政办公开支及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及其余符合有关规定的支出。第三十四条 本基金会的重大募捐、投资活动是指:(一)“为实现公平和正义·法律援助在中国”系列大型公益募捐活动;(二)与有关单位合作的项目筹资;(三)法律援助专项募捐活动;(四)法律援助专项活动的支出;(五)专项法律援助基金的设立和支出;(六)支持有关法律援助活动的支出。第三十五条 本基金会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第三十六条 本基金会每年用于从事章程规定的公益事业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70%。本基金会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不超过当年总支出的10%。第三十七条 本基金会开展公益资助项目,应当向社会公开所开展的公益资助项目种类以及申请、评审程序。第三十八条 捐赠人有权向本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基金会应当及时如实答复。本基金会违反捐赠协议使用捐赠财产的,捐赠人有权要求基金会遵守捐赠协议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捐赠行为、解除捐赠协议。第三十九条 本基金会可以与受助人签订协议,约定资助方式、资助数额以及资金用途和使用方式。本基金会有权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受助人未按协议约定使用资助或者有其他违反协议情形的,本基金会有权解除资助协议。第四十条 本基金会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本基金会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第四十一条 本基金会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出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第四十二条 本基金会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业务及会计年度,每年3月31日前,理事会对下列事项进行审定:(一)上年度业务报告及经费收支决算;(二)本年度业务计划及经费收支预算;(三)财产清册。第四十三条 本基金会进行年检、换届、更换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时,应当进行财务审计。第四十四条 本基金会按照《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年度检查。第四十五条 本基金会通过登记管理机关的年度检查后,将年度工作报告在登记管理机关指定的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第五章 终止和剩余财产处理 第四十六条 本基金会有以下情形之一,应当终止:(一)完成章程规定的宗旨的;(二)无法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继续从事公益活动的;(三)基金会发生分立、合并的。第四十七条 本基金会终止,注销登记按《基金会管理条例》和登记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第四十八条 本基金会注销后的剩余财产,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通过以下方式用于公益目的:(一)依法由司法部指定部门统一管理;(二)委托非政府性法律服务机构对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无法按照上述方式处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组织捐赠给与本基金会性质、宗旨相同的社会公益组织,并向社会公告。第六章 章程修改第四十九条 本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条 本章程经2004年9月10日理事会表决通过。第五十一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理事会。第五十二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的组织章程

4. 关于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
  哪些人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1)申请事项属于规定的法律援助范围(需经诉讼或仲裁程序解决的案件应当已经立案)
  (2)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确需获得法律援助
  (3)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4)住所地在本市或持有本市暂住证。
  申请法律援助应带哪些材料?
  (1)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或暂住证
  (2)街道(乡镇)、劳动部门和有关单位出具的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经济状况证明
  (3)申请援助事项的基本情况以及有关的案情材料
  (4)法院或仲裁机构的立案通知书
  (5)法律援助中心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申请人为未成年人或无行为能力人的,应由其监护人代为申请,并提交代理权
  申请人应向哪个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1)已立案的刑事、民事、行政等诉讼案件,由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级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2)不需经法院解决的非诉讼法律事务,由申请人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3)两个或两个以上法律援助中心对同一案件均有管辖权的,由最先接受申请的援助中心管辖。
  受援人享有哪些权利?
  (1)可以了解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动的进展情况
  (2)有事实证明法律援助承办人员未适当履行职责的,可以要求更换承办人
  (3)可以申请有利害冲突的法律援助审批人员回避。
  受援人应履行哪些义务?
  (1)如实提供能证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事实和相关材料及足以证明经济困难,确需减、免收法律服务费用的证明材料
  (2)给法律援助人员提供必要的合作
  (3)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项的解决而获得较大利益时,应当按规定的收费标准向法律援助中心支付全部或部分费用。
  法律援助范围
  第一、公民有下列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第二、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第三、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第四、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5. 关于法律援助

1、时间上还来得及,但要抓紧,是否能批准就要看司法局了。你是深圳的,你就要到被申请人所在的区司法局去申请援助。
2、法律援助一般都是针对弱势群体,付不起代理费而由援助律师提供的一种帮助。所以你要申请援助,就要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3、劳动仲裁是免费的,代理费也不是很贵,应该就在1~2千元左右,案情简单的还可以再便宜点。而且,你只要提供了仲裁所需的证据材料,不请代理人也没有什么问题的。在劳动仲裁中,涉及用人单位的相关证据要由用人单位来提供的。你只要把关键的证据提供给仲裁庭就可以了。

关于法律援助

6. 什么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规定,公民有下列事项,没有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7、因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8、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离婚及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9、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10、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11、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12、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提供法律援助。

13、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7. 什么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在国家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的指导和协调下,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工作者等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制度。

法律援助主要采取以下形式:

1.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

2.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

3.民事、行政诉讼代理;

4.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

5.公证证明;

6.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务。

什么是法律援助

8. 什么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特殊案件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应当获得法律援助。
申请条件:(一)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请求国家赔偿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   (二)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七、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八、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九、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法律援助
  十、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十一、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
 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是我们开展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依据,政府有关部门应当认真执行,把法律援助当作政府的责任真正地承担起来。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开展好法律援助工作,对于解决社会矛盾,促进司法公正和正义,维护社会的平衡与稳定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法律援助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1]   《法律援助条例》第六条对律师提供法律援助的质量作了明确规定,“律师应当依照律师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依法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接受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并且《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擅自终止法律援助案件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但是,这并不表明法律援助中途不能停止。   《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核实的,应当终止该项法律援助:   (一)受援人的经济收入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   (二)案件终止审理或者已被撤销的   (三)受援人又自行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代理人的   (四)受援人要求终止法律援助的。
  (1)因申请人的过错责任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引起的民事诉讼或刑事自诉案件   (2)因申请人过错而引起的行政诉讼案件   (3)申请人提供不出涉讼案件的有关证据而且无法调查取证的案件   (4)可由行政机关处理而不需通过诉讼程序的事务   (5)申请人出具虚假证明骗取法律援助的   (6)诉讼标的不足3000元的债权债务纠纷   (7)其他经主管机关批准,法律援助中心对外声明不予受理的案件。
主要形式
  (1)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   (2)民事、行政诉讼代理   (3)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   (4)公证证明   (5)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   (6)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务。
申请:可申请法律援助
  (1)申请事项属于规定的法律援助范围(需经诉讼或仲裁程序解决的案件应当已经立案)   (2)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确需获得法律援助   (3)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4)住所地在本市或持有本市暂住证。   申请法律援助应带哪些材料?   (1)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或暂住证   (2)街道(乡镇)、劳动部门和有关单位出具的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经济状况证明   (3)申请援助事项的基本情况以及有关的案情材料   (4)法院或仲裁机构的立案通知书   (5)法律援助中心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申请人为未成年人或无行为能力人的,应由其监护人代为申请,并提交代理权   申请人应向哪个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   (1)已立案的刑事、民事、行政等诉讼案件,由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所在地同级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2)不需经法院解决的非诉讼法律事务,由申请人所在地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受理   (3)两个或两个以上法律援助中心对同一案件均有管辖权的,由最先接受申请的援助中心管辖。
受援人享有哪些权利?
  (1)可以了解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活动的进展情况   (2)有事实证明法律援助承办人员未适当履行职责的,可以要求更换承办人   (3)可以申请有利害冲突的法律援助审批人员回避。
受援人应履行的义务
  (1)如实提供能证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事实和相关材料及足以证明经济困难,确需减、免收法律服务费用的证明材料   (2)给法律援助人员提供必要的合作   (3)受援人因所需援助案件或事项的解决而获得较大利益时,应当按规定的收费标准向法律援助中心支付全部或部分费用。
律援助范围
  第一、公民有下列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第二、刑事诉讼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二)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三)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第三、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第四、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无须对被告人进行经济状况的审查。[2]
法律援助机构是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及实施本地区法律援助工作的机构,统称“法律援助中心”。司法部设立法律援助中心,指导和协调全国的法律援助工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报告,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尽快设立法律援助中心,指导、协调、组织本地区的法律援助工作。 未设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地方,由司法局指派人员代行法律援助中心职责。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在本地区法律援助中心的统一协调下,实施法律援助。 其他团体、组织、学校开展的法律援助活动,由所在地法律援助中心指导和监督。[3]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