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品分析

2024-05-09 05:00

1. 竞品分析

http://study.163.com/course/introduction/1005102004.htm
  
 章节1为什么要进行竞品分析
                                          
 第一,为企业战略布局提供了客观参考
  
 第二,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市场动态,战略意图和调整方向
  
 竞品分析的目标?
  
 做好产品的同时,
  
 如何通过竞品分析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1、从哪些角度考虑界定竞争对手
  
 竞争深度:
  
   营销导向:争夺某个非常重要的广告位,电商产品的展示位
  
   资源导向:争夺某种稀缺的人力资源
  
   顾客导向:争夺顾客的时间,预算,花费;                                                             例单机版游戏和网络游戏;移动设备和pc设备
  
   地理区域:
  
 竞争广度:
  
    产品形式竞争、  品牌竞争、预售竞争、属类竞争
  
 2、界定竞争对手具体的方法
  
 a、产品是否可替代:
  
 b、看管理者的判定
  
 c、顾客的消费信息判定:品牌转换,购买次数,需求交叉弹性
  
 d、根据顾客的意见判定:整体相似,部分相似,产品删除,使用替代
  
 章节3如何收集情报信息
  
 1、情报收集的效用模型
                                          
 基础信息:公司主页
  
 从信息升级到情报:竞争对手公司新闻汇总,行业专家提供
  
 指导行动的情报:访谈方式
                                          
 2、几款免费的情报收集工具
  
 百度文库:专注于教育、ppt、专业文献、应用文书四大领域
  
 百度指数:网络曝光率,用户关注度
  
 新浪微指数:
  
 淘宝指数:
  
 谷歌趋势
  
 中国网络视频指数
  
 3、几款专业的情报收集工具
  
 取真经:淘宝,唯品会,数据店铺、活动陈列,店铺运营,商品管理
  
 情报通:淘宝平台,微观分析,店铺的具体业务指导
  
 数据魔方:宏观数据分析,制定战略
  
 章节4竞品分析中如何进行市场分析
  
 行业现状,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容量
                                          
 案例(一):电商女装行业市场分析(上)
  
 1市场整体销售分析
  
 整个女装市场本月的销售现状是怎样的?
                                                                                                                          
 2市场搜索趋势分析
  
 整体女装市场本月春装和夏装的搜索趋势是怎样的?
                                                                                  
 3市场竞争的态势分析
  
 整个女装市场本月的竞争激烈程度是怎样的?
                                                                                                                          
 4,市场类目销售结构分析
  
 整个女装市场本月各类目的销售占比是怎样的?
  
 
  
                                                                                                                                                                  
 5市场热销属性分析
  
 以连衣裙为例,分析消费者对热销属性(颜色,廓形,风格)的偏好
  
 a、颜色
                                                                                                                          
 b、廓形
  
 
  
                                                                                                                          
 3、流行元素
  
 
  
                                                                                                                          
 总结:企业本身有自己的风格定位,不要盲目追逐市场流行热销元素
  
 案例(二):电商羽绒服市场分析
                                                                                  
 天猫女装类目下搜索羽绒服,抓取排名前三页单品,共180件商品,分析成交量、客单价分布,统计出的图表
                                                                                                                                                                                                                                                                                                                                                                                                                                                                                                                                                                                  
 案例(三):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
  
 不同季节消费者购买行为不同:
                                                                                  
 不同季节消费者购买行为不同:
                                                                                                                                                                  
 
  
                                                                                                                                                                                                                                                  
 一天24小时 消费者购买行为分布:
                                                                                                                                                                  
 章节5竞品分析中如何进行产品分析
  
 
  
                                                                                                                                                                  
 1销量库存矩阵模型---适用于研究竞争对手的备货策略
                                                                                  
 2动销率跟踪
                                                                                                                          
 
  
                                                                                                                          
 3售罄率分析
  
 
  
                                                                                                                                                                                                                                                                                                                                  
 章节6如何对互联网产品进行竞品分析
  
 1互联网产品分析的几个维度
  
 
  
                                                                                  
 2案例分析:美团外卖 VS 饿了么

竞品分析

2. 产品分析和竞品调研

 【Part 1:产品调研是什么】
   产品分析:了解产品概况,具体功能模块的产品设计逻辑   竞品调研:产品监测,不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更多的是:交流学习,提升产品的感觉(一个人能体验的产品是有限的,时间有限,角度有限。想体验更多,就要和同事一起合作,一起相互学习),这是最关键的点。   (不要只关注行业内的东西,世界上优秀的产品都是值得学习的)   产品调研≠行业分析:回到产品本身:逻辑、流程、方法   产品调研≠产品体验报告:不只是截图和讲解,这只是体验报告,分享的可用性不高   产品调研≠产品报告:不能本末倒置,报告只是很小一部分,调研的过程是更重要的。   (不要用看起来很高深的东西证明自己的结论是不靠谱的,也没必要用各种算法和框架让报告看起来是靠谱的)   (不要通过竞品的报告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不要只看到人家不好的,要更多看到别人好的地方)
   不做产品调研的PM是不合格的,优秀的PM一定要做好产品调研
   【Part2:抄也是一门学问】
   产品调研的过程经过几个阶段:   
                                           
    二.目的    1.通过调研结论,来制定自己的产品策略   2.通过调研,深入了解一个产品的运作模式(但可能会限制你的发挥,容易让你陷入细节点)   ——切记:不要大而全(越聚焦越好),不要行业调研假大空(那是咨询调研公司做的)
   二.选定目标产品   1.功能点调研:关注 主流产品 的相关模块   (这些产品已经被大量教育了,用户很了解整个过程)   2.完整产品调研:关注 1个龙头产品 , 1-2个新晋热门产品 
   三.深度体验产品(用户是谁,使用场景是什么,满足什么需求)   1.关注用户场景和需求:xx产品解决了xx用户xx场景下的xx问题   2.把用户场景和需求确定下来后,尽可能找到相应的用户做简单的访谈   3.找出用户视角看产品的实现逻辑
   四.还原产品   假如你来做,你会怎么做?解剖完以后要去还原回去。   1.重要关注的是流程,而不是界面:核心的流程是什么,核心的页面,产品的结构是什么样子
    五.分析产品    1.从产品视角来分析,而不是自我感觉   (其实去掉自我感觉,你会发现很多你觉得不好的内容,没有那么不堪)   2.关注产品表现,而不是界面   3.不要做看似复杂的分析,通常从用户的使用流程中,数据已经出来了。(看关键的数据即可)
    六.产品迭代和运营分析    所有的产品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去看看演变过程和过程中的手段。   1.现在很重要,但是发展过程更重要。   2.从别人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别人踩过的坑。   3.从运营过程中可以发现产品的表现和重要程度
   七.快速横向比较同类型的产品   看看他目前在同类中属于什么位置,找到产品之间的差一点。   1.看看竞争格局,处于什么位置   2.找到他们的核心差异   3.最终总结分析他们的优缺点
   八.调研报告   1.结论最重要,一定要有结论,清晰明确的结论   2.用逻辑清晰表达调研过程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和关联   3.抓重点,说正式    (不要带个人色彩,用中立的角度去描述) 
   九.推广报告   讲解的过程,分享的过程,是提升自己的过程。单单听别人讲很难提升自己   建议公司内部可以有分享会,对外可以在互联网多分享。
   anyway,如果你不能从流程上去提建议,只能提界面的改进,这在产品上叫做不痛不痒的东西。

3. 竞品分析的介绍

竞品分析的内容可以由两方面构成:客观和主观。客观即从竞争对手或市场相关产品中,圈定一些需要考察的角度,得出真实的情况;此时,不需要加入任何个人的判断,应该用事实说话。主观是一种接近于用户流程模拟的结论,比如可以根据事实(或者个人情感),列出竞品或者自己产品的优势与不足。其实你在分析别人的产品的同时,实际上是走了一遍用户流程。

竞品分析的介绍

4. 竞品分析怎么做?

1、客观结论:
(1)比分类、赛事类系统的市场布局状况;
(2)它们的数据情况如何(全还是不全,专业程度);
(3)操作情况(刷新、页面跳转、查询等);
(4)界面情况(视觉、布局);
(5)产品的详细功能点(常规功能、特色功能,实现程度如何);
2、主观结论:
(1)用户流程分析(网站可用性、易用性等体验,喜恶程度);
(2)内部产品的优势与不足。

扩展资料
竞争对手和周边门店的商品类别销售数据对商品的销售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比如一家做时尚休闲服饰品牌的商店,商品类别非常广泛,而隔壁有一个定位与自己完全相符的专业牛仔品牌专卖店。这时自己的牛仔服饰销售数量肯定会受到冲击,那么在订货管理中就要避开与之相近的牛仔款式,而挑选与之有一定差异的牛仔款式,并减少牛仔服饰的订货数量。
又如自己的同类竞争品牌,其衬衫销售较好,而自己则是T恤更为强势,这样自己在订货管理中则把重点放到T恤上,同时研究该品牌衬衫的特点,在自己的衬衫订货当中加以区别。
当然,这里所说的订货管理的订货量减少是指订货数量,而不是在款式数量,如果减少了款式数量就会让整体的陈列和搭配不合理,从而影响整体门店陈列形象。只有充分发挥自身品牌优势,避开对手的强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更强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竞品分析

5. 如何做竞品分析?


如何做竞品分析?

6. 如何做竞品分析?

给你一套竞品分析的模板
1、市场趋势、业界现状;
2、竞争对手的企业愿景、产品定位及发展策略;
3、目标用户;
4、市场数据;
5、核心功能;
6、交互设计;
7、产品优缺点;
8、运营及推广策略;
9、总结&行动点。

除了定期输出竞品分析报告外,我建议情报收集&竞品分析工作要持续地搞下去。坚持每天收集行业情报,每月定时输出一份竞品分析&行业情报报告,然后再与团队成员沟通,一起头脑风暴。坚持搞个半年一年,不仅可以让你对行业动态了如指掌,而且也能提高自己的市场敏感性。

7. 竞品分析怎么做?

网络上关于写产品竞品分析的文章很多,做运营类竞品分析的文章比较少,所以今天抛砖引玉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分析竞品运营中的思考和心得。

每天发生在我们APP里各种变化都是值得运营学习的最好材料,尤其是竞品的变化,更是有许多与自己直接相关的经验可以学习。

通过观察和分析竞品,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动态变化,市场格局,找到细分机会;获取灵感,吸收经验,策划优质活动。当竞品出现杀手级功能或病毒型活动的时候,也能够迅速跟进,被对手验证不成功的活动,我们也可以少走弯路。

要想写好一份竞品运营分析报告,
就需要先知道好的标准是什么。

在我看来,好的标准主要是和写报告的具体目的有关,能不能实现写报告的目的才是衡量是不是好报告的唯一标准。

比如领导让你去研究一下竞品的用户运营情况写份报告:
有可能是为了寻找可借鉴学习之处,
有可能是为了摸查竞争对手情况做好应对策略,
也有可能是作为融资计划的参考数据,
还有可能是看你最近工作量不饱和给你找点事做(囧)。
......

以上几种不同的目的,需要的分析报告非常不同,有可能满足其中一种目的的优秀报告,换到另外一种目的下,就会变得参考价值很低。

常见的竞品运营分析主要目的和侧重点有哪些呢?

1.学习优点
需要独立思考,通过表象看到内在的本质原因,多问自己几次为什么。

2.开拓市场
在没进入这个领域之前,想看看有哪些竞争者,重点通过多维度的横向对比判断全局。也要把竞品及用户群重合的潜在竞争对手考虑进去。

3.竞争策略
重点分析优缺点,细分人群的需求满足情况,竞争策略一般会从对方的弱点及未满足的细分需求主要着手点。

4.预防性策略
重点通过分析过往运营活动节奏和类型,推测竞品的可能动向,同时这个需要定期观察更新。

5.用于求职加分
至少在一个维度上分析透彻,可以包含一些对产品层面的分析研究,适当地表示出对产品和行业的乐观和喜爱。

明确了做这个报告的目的,接下来就可以更具体的操作了。



确定竞品分析对象的方法,是先全面后精选:
“先全面”就是尽可能找到竞品和潜在竞品,是为了对行业全面了解
“后精选”是为了聚焦关键竞品

如果是比较主流,常见的直接搜索关键词就会出来比较多的产品了。因为主流产品都会认真地优化ASO,尽量让自己的产品在热门核心关键词能够被搜到,所以这个方面找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如果是新的领域和行业,可以到这几个新产品发现平台去搜索看看。Producthunt是新产品曝光平台的鼻祖,可以看到每天新产生的各种新产品。36氪旗下的Next是国内类似平台的追随者,更多国内的产品会在这平台发布。mind和today分别是爱范儿和IT桔子旗下的平台,也还不错,可以作为一个补充。


另外,也要看看用户群有重合的产品,即使不是直接竞品也可以考虑进来分析,就像牙膏和牙刷,彼此之间不是竞品,但用户群是一样的,在很多市场策略、运营方法上也是类似的。

怎么样可以把需要的产品找全面呢?

【关键词搜索延展法】
通俗来讲,就是通过一个关键词搜索出来的结果,找到其他相关的关键词。
举个例子:

比如,我尝试一下我不太熟悉的一个婴幼儿领域,搜索“婴幼儿”后就会发现很多相关的关键词,比如“早教”、“胎教”、“启蒙”、“宝贝”、“宝宝”、“萌宝“;

通过搜索“早教"又收获了一些关键词,比如:“识字”、“认水果”、“学数字”、“拼音”、“讲故事”等;

通过搜索“胎教”又发现了“母婴”、“妈咪”、“儿歌”、“起名字”、“亲子教育”、“辅食”、“育儿”等关键词。

通过一个关键词,搜出来的信息提取更多相关的关键词,在通过关键词继续搜索信息,再提取关键词,直到这些关键词能够形成一个看起来相对完整的信息图谱,就对这个领域大概有哪些东西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

另外,通过搜狗微信搜索,朋友圈搜索都是个很好的信息补充,有的时候可以惊喜地发现到一些一般搜索引擎搜不到的东西。

竞品分析找全面了之后,还是要回归最初开始做竞品运营分析的对象去选择,如果是为了学习优点,一般选择竞品里比较领先的几款产品,如果是为了开拓市场,就要多选几款进行横向比较。



查看一些这个领域的分析文章,了解一些这个领域的专家是怎么看行业发展,获取一些优质的观点和认知,以及拓展下看问题的角度,还能收获一些行业的数据和发展预测。

这种资料一般在科技媒体上比较多,以下是常用网站推荐:
、




数据一般是一家公司的核心机密,任何时候不会全盘地分享出来。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获取竞品的数据觉得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尽管一些核心数据我们无法直接获得,但我们也是可以间接获取到一些相关数据。

1. 自己测量统计、抓取数据
‍可以通过实际体验产品,记录产品的数据变化,从而推断出整个平台的部分产品数据。

举个例子,如果是个社区产品,最核心的数据应该是发帖量、浏览量、回复数、在线时长等,前面3个数据是可以直接通过产品进行手工统计的,以24小时为一个单位,统计一段时间(比如14天)的数据,并进行平均计算等。

有些数据则是可以批量抓取的,尤其是web端的产品,有些数据是显性可见,但手工统计比较麻烦的,可以让开发同事写个脚本跑一下统计出来。

2. 用已知数据进行推测
有一些数据可以利用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推测和估算。

比如想知道某款竞品APP的下载量,我们可以查的到是一些安卓市场的下载量数据,比如应用宝、360、百度、华为应用市场的下载量数据,假设不同手机的下载比例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加上自己家产品在不同应用商店的下载量,就可以推断出这个竞品在没有公开下载数据的应用市场(苹果、小米)里的下载量了。

如果自己并没有相对应的产品已知数据,那就用公开报告里的手机市场份额进行推断,比如微信的手机终端型号分布数据,推断出竞品的总体下载量。

3. 获取公开的数据报告、文章报道

这部分可以到研究机构专业的数据报告里去看,比如艾瑞、易观、199it、Talkingdata、企鹅智库、爱知客等,虽然大部分需要付费,但也有不少有价值的免费内容可以参考。

如果公司规模大一些了,还是可以考虑付费买一些数据的,比如Appannie里的,可以看到更多直接的数据,比用推测的方法准确多了,而且是动态变化的。

4. 混入竞品的种子用户群

种子用户群里的用户相对活跃,可以主动和其他用户聊天,了解用户想法和需求,且和对方工作人员沟通起来也很容易,通过混种子群,一点一点地也能够知道不少竞品最新的动态、数据等信息。

注意事项:
1. 现在刷数据的行为非常多,公开数据很多不准确,不要全信,始终保持对数据的怀疑!对得出的结论,也要保持谨慎,有可能的话多用其他角度进行交叉验证。

2. 判断不要过于主观,尽可能深入问题本质,多问自己几遍为什么?真的吗?还有什么原因?  有什么可以佐证?



产品和运营是紧密结合的,运营是需要基于产品的,所以我认为在做运营竞品分析的时候,离不开对产品的理解和分析。

所以在选择分析维度的时候,有时候也要加上产品的维度。

下面我列出了综合类、产品类、运营类的一些维度:

实际分析中,结合竞品分析的目的,选取几个(不是全部!!!)作为分析的维度。
不同的维度在不同类型的产品中重要性也不同,怎样知道哪些维度会比较重要呢?

从产品的核心流程相关的维度就会比较重要,比如电商产品,浏览和下单是最核心的流程,所以和浏览、下单有关的,如UV、跳出率、下单率、SKU、GMV就肯定会在电商产品中比较重要,需要作为重点分析的维度。

『体验法』


要做分析,先从体验开始。体验一款产品或活动,可以分别从小白用户视角、忠实用户视角、产品设计视角来看,完整地走完整个流程,去感受整个被引导过程中的心态变化,包括困惑、冲动、烦躁、愤怒、喜悦、诱惑。

通过对产品的整体体验,对产品有个基本的认知,是运用所有方法的基础。

对比法』

分析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比法了,因为对比之后发现的差异,最能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对比中既可以是A产品和B产品进行对比,也可以是同一产品不同时期的对比。

不同产品之间的对比,有一个技巧,就是用表格将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维度列出来,逐一填充不容易遗漏,最终形成一个看起来非常直观的表格。

下面有个图示,可以参考一下:


(图片截图自一份网易团队很早之前的一份分析报告)

如果上面这个表,用纯文字进行表述,你可以想象下写的人和看的人都会有多累。
在同一产品不同时间阶段的对比上,多结合不同时间段的背景和产品特点,深入思考变化的具体原因。

另外提醒一个非常重要的操作方法,就是一定要把流程图画出来,分析产品务必要画出产品流程图,分析运营活动就画运营流程图,把流程图画出来,就能看到很多表面上看不到的区别。

如果不信的话,你们可以试着去画一下,京东、美团、唯品会3个产品的下单流程,然后就会发现不少意外的收获。

同一产品不同时期的对比,我举一个我日常经常分析的例子,比如我想了解过去1个月虎嗅的公众号哪些文章很火,哪些没人看,从而帮助我了解科技阅读爱好者的喜好,从而对我下一步写出用户更喜欢的文章会有帮助。

我是这么操作的,首先统计一下虎嗅网过去1个月的206篇文章标题、阅读数和点赞数,然后看阅读数最高的前20篇文章,而阅读数最低的10篇文章,并分析和研究,造成这样差异的原因在哪里。

(图:虎嗅网 4.17-5.17阅读数前20的文章)

(图:虎嗅网 4.17-5.17阅读数最差的11篇文章)

受制于篇幅,我这里就不做深入分析了。只从标题和阅读数上简单分析可以发现2个结论:
1. Papi酱、成人用品展、杜蕾斯空气炮、百度莆田系、直播等热门话题的报道和剖析本身就容易带来更高的关注和流量。给我的启发是,如果有机会结合热点写一些深度文章会有不小的传播。
2. 阅读量最低的10条中有6条都是广告。
上面还只是从标题和阅读数之间的关系去分析,打开每篇文章对应分析,还会有很多有价值的发现。

『测试法』
通过做一定提前规划的动作进行测试,根据实际反馈,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比如想知道一个社区产品竞品的用户内容喜爱倾向,想了解这个产品的用户,到底是喜欢干货、鸡汤、美女、时政还是八卦,提前把每个类别的内容准备3份,每天选3个时间段,每天按预定的时间发,然后看用户反馈得出结论。

这样做每一类内容都至少3份,消除了一些内容质量的差异,3个时间段都有发,消除了时间段不同的差异,最后体现的效果,就会相对准确一些。

下面这个图就是根据上面的计划要求排的一个内容投放时间表,根据表排的时间发内容,并进行阅读量的统计,这样根据实际反馈得到的结论就会更靠谱一些。

通过最后测算出来的阅读量,发现这个用户群比较喜欢鸡汤和美女,对时政内容不感兴趣。

『推断法』
根据现有的数据和资料,做出一定的推断,从而得出结论。

比如想研究某个活动对某个公众号的效果,在这个活动前,该公众号头条阅读平均是1000(7天以上),某个活动后头条平均阅读数增加了200(7天以上),根据公众号打开率一般在10%上下,就可以粗略地估计出来,这次活动增粉大概是2000人左右,实际的话应该会更少一些,因为会有新增的粉丝打开率高一些,且估算的期间还有非活动带来的增长,所以粗略估计下来,应该是增粉1000-2000人之间。

再看到竞品做这次活动,送了一台999元的手机,10张电影票,成本大概是1500元,也就是这个活动的平均增粉成本在0.75-1.5元/个,如果觉得这个成本可接受,就可以换个噱头模仿对手,同时在各方面多做些转化率的优化,这样就可以通过借鉴和优化得到一个很好的活动策划了。

有些过往活动信息找不到了怎么办?
很多APP里的活动主要是通过Push或者Banner进行推广,活动结束之后就很难找到这些信息的入口了。有个小技巧,一般比较重要的运营活动都会在APP同名的公众号进行发布,浏览公众号历史消息,就可以获取到不少过往活动运营信息。

『套用工具、模型』

分析问题中常用的分析工具:5W2H分析法、十字象限分析法、MECE原则等;市场和战略中常用的方法,如SWO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波特价值链分析模型、SCP分析模型、麦肯锡矩阵等。

这些工具模型都能搜索到,有兴趣可以去学习下。

1.报告阅读体验要好:
要充分考虑到阅读报告人的体验,能够让他清晰地理解到你的观点、论据。一般我们在认真看长文件之前,都会先快速拉一遍扫一眼,对于阅读体验差的文件,都会下意识地认为这份文件的质量不会太高。

阅读体验好,有几个具体的注意事项:
a. 要有目录,章节结构明了,规范段落,加上“1.1、1.2”这样的标识。
b. 排版清晰,段距、行距适中,字体大小有层次感。
c. 图文并茂,多用图表,不容易描述的地方要加截图。

2.一定要有结论:
分析报告不是小说,一定要有结论!不能让别人看了你很长的研究论述之后,还要费尽心思猜你想要得出的结论。

即使分析的对象比较复杂,目前无法准确判断得到推论,也是有一个“结论”,即“情况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

分析的结论一般可以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对研究对象的分析总结,二是对自己的行动建议。

3.观点和描述不要过于主观
过于主观的分析,很难让人信服和接受。即使有主观感受,也试着分析一下,是由哪些客观原因造成的?

举例:“这个界面我比较喜欢"就比较主观,可以分析下喜欢的原因是什么?是更简洁?间距合适?色彩更好?效果很酷?

“这个下单流程体验还不错”也比较主观,好在哪里?加载更快?步骤更少?更符合原有习惯?支持支付方式更多?

如果比较复杂的主观描述,可以用打分替代。

比如对于某个模块的体验,描述好不好的如果用词语的话,就会有“还行”、“很好”、“很棒”、“不错”、“牛逼”、“超赞”的话,就不好进行对比,到底是“牛逼”更好,还是“超赞”更好?

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对于这个方面用分数进行衡量,比如用0~10分对这个体验进行打分,这样就能够相对客观地得出不同产品更直接的对比了。

4.求职提交报告的建议
在结构清晰的情况下,字数多、页数多一般代表你的投入了很多,这会在态度上首先赢得一部分加分。

写整体竞品分析比只分析求职产品风险小一些,因为只分析求职的这家产品,不太可能在认知上超过面试官,有亮点也不容易出现,有纰漏却很容易显现,加上竞品一起写就会更容易出彩。

报告最好生成在线链接,再用短链接+二维码工具生成一个二维码,嵌入到简历中,方便HR打开。

最后说的话

其实要完整看完这篇完整挺不容易的,要实际开始写更不容易,甚至是痛苦的,这是很正常的,因为毕竟对这个行业不够了解,需要消耗大量脑细胞进行学习、思考。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写竞品分析报告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成长的机会。

不想写、懒得写的人会逐渐落后,相反的,能够沉下心来写的人,能够在职场上逐渐拥有一个差异化的竞争力。
你想什么时候开始写一份呢?

竞品分析怎么做?

8. 如何做竞品分析?

竞品分析主要是做竞品基础数据管理、竞品流程管理、竞品分析、竞品展示,而重点在竞品数据结构的搭建和竞品分析管理。
方法:
(1)客观分析
即从竞争对手或市场相关产品中,圈定一些需要考察的角度,得出真实的情况,此时,不需要加入任何个人的判断,应该用事实说话,主要分析市场布局状况、产品数量、销售情况、操作情况、产品的详细功能等。
(2)主观分析
这是一种接近于用户流程模拟的结论,比如可以根据事实或者个人情感,列出对方门店的优缺点与自己所销商品的情况,或者竞争对手竞品与自己产品的优势与不足。这种分析主要包括:用户流程分析、产品的优势与不足等。
(3)竞争对手的销售商品类别分析
竞争对手和周边门店的商品类别销售数据对商品的销售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比如一家做时尚休闲服饰品牌的商店,商品类别非常广泛,而隔壁有一个定位与自己完全相符的专业牛仔品牌专卖店。这时自己的牛仔服饰销售数量肯定会受到冲击,那么在订货管理中就要避开与之相近的牛仔款式,而挑选与之有一定差异的牛仔款式,并减少牛仔服饰的订货数量。
(4)竞争对手的促销调查与分析
竞争对手和周边门店的促销对自己的销售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这一点在现今的百货商场销售中显得尤为突出。曾经有两个相邻的定位相似的百货商场,在节日的促销战中,A商场制定了"满400减160,满800减320"的活动,B商场得到这一情报以后马上制定对策--"满400减160,满600减180,满800减320"。
这两个看似相同的促销活动,却让B商场在此次活动大获全胜,因为虽然其活动力度完全相同,但由于此时商场内的服装大部分吊牌价格均在600~700元之间,这让B商场的活动更有优势。这不得不说是对竞争对手促销方案的调查而起的作用。
所以,在经营过程中,对于促销手段的调查应该进行合理的分析,同时应该注意扬长避短,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最终达到最佳效果。以上商场促销的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点,不仅要注意分析竞争对手的促销手段的方法,还要分析自身的产品及价格体系,同时还要考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及消费习惯??只有将各种数据进行有效的综合分析,才能达到最终的活动效果,赢得市场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