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的介绍

2024-05-05 03:32

1. 林毅夫的介绍

林毅夫,原名林正义(到大陆后改名),汉族,1952年10月生,台湾宜兰人,无党派,研究生学历。现任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

林毅夫的介绍

2. 关于林毅夫的个人资料和组织机构

关于林毅夫的个人资料可以查阅他在北京大学的个人主页
http://www.nsd.edu.cn/cn/article.asp?articleid=13270

现任职务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研究范围
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

学习经历
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MBA,1978;
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1982;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1986;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博士后,1987

工作经历
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87-199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0-1993;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94-2008;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2008年2月4日~至今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政协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3. 林毅夫的个人简介

 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肄业;1971-1975年,台湾国军陆军官校第44期毕业;1978年取得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1982;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1986;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博士后。 1987-1990年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90-1993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3年升任北京大学教授;1994年与易纲、海闻、张维迎、张帆、余明德等人一起创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前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担任主任。 1998年带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与美国福坦莫大学一起创立北大国际MBA(BiMBA),现改名为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 。2005年获选第三世界科学院(现名发展中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出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师兼主管发展经济学的资深副行长;2012年结束世界银行任期,回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担任名誉院长。 发展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2008年2月4日,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正式任命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毅夫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世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在拟定研究计划及发展方向上扮演相当重要的决策角色,林毅夫出任世银首席经济学家将更进一步转变世银与中国的关系。林毅夫是首位在世界银行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如此高职位的中国人。目前为止在国外经济学期刊中发表论文最多的中国大陆经济学家。 与妻子陈云英育有两名子女,定居于北京。陈云英是一位特殊教育专家。

林毅夫的个人简介

4. 林毅夫的人物荣誉

“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理论与实践”, 第五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2007年10月北京大学首届蔡元培奖,2006年; “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理论与实践”荣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自生能力、经济发展与转型:理论与实践”荣获北京大学第十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6年;北京市第二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6年9月首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优秀成果奖,2006年4月全国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2005年;《Development Strategy, Viability, and Economic Convergence》荣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4年;《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荣获教育部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年;《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荣获北京大学第八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年;威廉.戴维森客座教授,威廉.戴维森学院,密西根大学,2002年;《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获第五届北京大学学报优秀论文奖,2001年;《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中第四章“价格双轨制与供给反应:理论与来自中国农业的经验证据”荣获第九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2001年;首场讲座,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迪.盖尔约翰逊年度讲座系列,2001年5月;“为四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突出贡献先进台胞”荣誉称号,2001年;1992年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一文被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评为1980至1998年内发表于国经济学界刊物上被同行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之一,获颁经典引文奖,2000年;《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获北京大学第七届科研著作奖一等奖,2000年;《技术变迁与收入在农户间的分配:理论和来自中国的证据》获《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杂志》1999年度最佳论文奖;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9年;世界经济论坛,杰出学者(Fellow),1999年;美国杜克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院尼克拉斯杰出演讲系列,主讲人,199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1998年;国际小麦和玉米研究所(绿色革命发源地)1998年年度杰出经济学家讲座;1998年;《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获1998年北京市第5届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著作二等奖;澳大利亚农业与资源经济学会1997年约翰·克劳夫爵士奖(每两年从各国农业经济学家中选出一位获奖);《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获1996年北京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奖科研著作奖一等奖;《中国农业科研优先序》获1996年北京大学第五届科研著作奖一等奖;“中国的农村改革及农业增长”,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国际粮食与农业政策研究中心1993年度最佳政策论文奖(每年一位);《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获1992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国经济学会,杰出会员(Fellow),1993;香港中文大学林大卫经济学家奖,1993;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个人小传被收入《世界名人录》、《世界科学与工程名人录》、《国际名人辞典》、《国际年度名人》等书。享誉国际的学术大家国际著名出版发行公司“General Books LLC”于2010年5月编辑出版了《中国学者传记》。汉学家钱德明、民族学家黄现璠、经济学家张风波、国学家余英时、科学家路甬祥、《淮南子》作者刘安、经济学家林毅夫等一批为世界学术研究作出卓越贡献的享誉国际的学术大家被精选入书。 2014年,林毅夫入围2014年度华人经济领袖。 2015年10月26日,中国经济理论界的最高奖——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揭晓:以林毅夫研究组、张军、樊纲为主要贡献人的过渡经济学理论,高票获得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5. 林毅夫事件是怎么回事

林毅夫只身抱着两个篮球从金门岛跳海游到了距离两千米外的大陆厦门。此后,他开始了在大陆的新生活。
详情:每当夜深人静,他就悄悄地收听大陆电台,遥望对岸星星点点的灯火,心潮澎湃,对祖国大陆充满了无限向往之情。然而,台湾海峡如一道屏障,硬是生生地将两岸人民骨肉分离,使他心中的“大中国思想”无法实现。他痛恨这种人为的分离,却又无法改变现实。
1979年5月16日傍晚时分,林毅夫“假传演习命令”,下达宵禁令,由连传令兵通知沿海岗哨,不准驻防马山播音站的官兵在夜晚点名后走出营房;若发现有人下海游泳,严禁开枪射杀,以让游泳者顺利泅水“叛逃”对岸;即使听到枪声,也不准一探究竟。其实,那个“游泳者”不是别人,正是下达宵禁令的林毅夫。
就这样,林毅夫只身游泳跨越了台湾海峡,一时间成为佳话。

拓展资料林毅夫在给台湾亲人的家书中阐明了自己当年选择投奔大陆的心声:“基于对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认识,我觉得回归祖国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最佳的选择方案。做为一个台湾人,我深爱这块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愿意为它的繁荣幸福奉献一生的精力,但是做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台湾除了是台湾人的台湾之外,台湾还应该能对中国的历史发挥更大的贡献。”
百度百科林毅夫

林毅夫事件是怎么回事

6. 林毅夫女儿工作

林毅夫有一儿一女。他对女儿公开的评价并不多,只散落在为数不多的几篇报道中。

只要别人一提到女儿林曦,林毅夫就会对她赞不绝口。林毅夫最喜欢的一个称呼是“父亲”。

有一次,林毅夫去厦门讲学,台下的学生问了林毅夫一个有趣的问题:“林毅夫先生,您认为您是高富帅吗?”林毅夫愣了一下:“我看我不是高富帅,因为我工资都掌握在老婆手里,我倒是知道什么是白富美,就比方说我林毅夫的女儿,女儿现在的工资水平比我高多了,又自己掌管财务。”一句话将台下的学生们都逗乐了。那学生学生又问:“我们可以叫你林老师、林行长、林主席,这么多头衔中,‘老师’应该是你最熟悉的吧?”林毅夫回答:“不对,‘父亲’才是最熟悉的。”台下瞬间爆发出阵阵掌声。

有一次,央视主持人陈伟鸿采访林毅夫。陈伟鸿问道:“您觉得怎样的投资才是好投资?”当时正值全球金融海啸,现场气氛比较冷淡严肃。林毅夫当时没有说话,思考片刻后,朝着台下一位走去,拉起一位高挑的短发美女说:“她是我林毅夫女儿,叫林曦,她是我最好的投资。”整个演播大厅一下子变得轻松又温馨。

至于女儿林曦的职业,也未见公开报道或提及。

7. 林毅夫事件是怎么回事

现年五十五岁的林毅夫,三十年前是国民党金门马山驻军的一名连长,本名林正谊。在一九七九年的五月十六日夜,他做了一个惊人的抉择,只身抱着两个篮球从金门岛跳海游到了距离两千米外的大陆厦门。此后,他改名为林毅夫,开始了在大陆的新生活,而在台湾,他的名字被列入了“失踪者”的名单,但留在台湾的新婚妻子陈云英心里知道,丈夫是到了大陆。

林毅夫在给台湾亲人的家书中阐明了自己当年选择投奔大陆的心声:“基于对文化、历史、政治、经济和军事的认识,我觉得回归祖国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最佳的选择方案。做为一个台湾人,我深爱这块生我、养我的地方,我愿意为它的繁荣幸福奉献一生的精力,但是做为一个中国人,我觉得台湾除了是台湾人的台湾之外,台湾还应该能对中国的历史发挥更大的贡献。”
林毅夫到大陆后,在北京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后来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教授,他的博士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被舒尔茨教授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一九八六年,在台湾的妻子得知丈夫在美国求学后,也留学美国,夫妻两人相隔七年之后,终于在大洋彼岸团聚。林毅夫的执着和陈云英的痴情,让人肃然起敬。
在海峡两岸,林毅夫不仅以其经济学成就享有广泛知名度,而他土生土长台湾人的身份也引来各方注目。二00二年五月九日,林毅夫的父亲在台湾去世,当时,林毅夫希望能够返台尽孝,而台湾当局则因为他当年“叛逃”大陆的“罪名”没有消除,拒绝放行。林毅夫回乡奔丧的愿望只能由妻子陈云英回台代行,而林毅夫自己则在北京大学的家里自设灵堂拜祭父亲。

林毅夫事件是怎么回事

8. 林毅的妻子回顾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从酒泉这块热土上腾空而起。此时此刻,不由得使我想起老伴林毅为祖国航天事业所付出的一切。他的在天之灵,必将感到欣慰。林毅是2000年10月31日逝世的。很遗憾,他没有见到2003年10月15日这一天。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中国还处在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和威胁之下。为了新中国的强大,我们必须拥有自己的现代化尖端武器装备。1956年4月,周恩来总理听取并肯定了回国不久的火箭专家钱学森同志关于在我国发展导弹技术的建议,党中央果断作出了发展我国导弹事业的决策。1958年这个特殊年代,自然灾害频发,国际国内形势严峻,苏联背信弃义悍然撤消了援助我国的建设项目。为了增强国力,加强国防建设,在国防科委聂荣臻元帅的领导下,开始研制“两弹一星”(导弹、核弹和卫星)及其发射系统,选择了大西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酒泉,创建综合火箭试验基地,并成立解放军第二十训练基地。林毅被任命为基地副司令员兼二部(空军)部长。从此他就离开北京空军参谋长的岗位,进入了酒泉戈壁。酒泉位于祁连山脚下,弱水河边,是一片浩浩乎平沙无垠、烈日下无处藏身、风起处不见五指的茫茫荒野。综合导弹试验基地正式成立。林毅受命创建空对空导弹试验部,首先需要建设一座规模大、跑道长、场区宽、设备完善的特级机场。面对一片茫茫荒原,林毅和其他领导成员率领工程兵、空军修建部万名官兵和一机部四院及兰州千名建筑职工,开进无边大漠,顶着风沙弥漫、酷暑严寒,夜以继日,艰苦奋斗,完成了基地设施的创建任务,也培养了一支素质高、能吃苦、能战斗的全天候火箭试验部队。40多年过去了,酒泉基地那昔日的滚滚卵石、稀稀红柳、疏疏胡杨的荒滩景象,已不复再见。取而代之的是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瓜果飘香、生机盎然的沙漠绿洲。1961年11月25日,周恩来总理任命林毅为国防部五院三分院副院长(无院长)。当时三分院的任务是承担空气动力研究试验及导弹全弹试车任务。我国导弹航天事业实质性的开创阶段是从导弹仿制走向独立研制,林毅正是在这一重要的关键阶段,在我国经济十分困难、设备仪器不齐全、管理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团结广大职工和科技人员,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先后领导组织了导弹发动机和全弹试车试验装置的建设、飞航导弹的试制和内地建设工作,共经历了9个年头。林毅以他特有的干练,对导弹航天事业的执著热爱,做出了非凡的努力,建立了光辉的业绩。1962年,我国首次自行设计的导弹,在试飞中发生了故障,使大家认识到地面试验(全弹试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了保证研制工作顺利进行,必须搞好地面试验,加快建设全弹试车台成为当务之急。1962年6月,在国内著名的设计、施工单位大力协同下,同志们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投身建设这个亚洲第一、世界瞩目的火箭导弹试车台,1963年6月试车台全面竣工。在此过程中,林毅先后组织了42次现场例会,确保了建设质量和进度。1964年中科院组织科学家参观4号台,对其建设的速度和水平赞叹不已。后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前的多项试验都是在这里进行的。1971年秋,原哈军工奉命解体分建,确定以原哈军工海军工程系为主,筹建船舶工程学院。林毅受海军和六机部指派负责该院筹建工作,从此林毅由凌天转向驾海,为培养高素质船舶行业、海防战线高科技人才,为海军装备建设作出了贡献。1975年,经毛主席批准,林毅调任第七研究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从此他又与舰船科研和船舶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林毅戎马一生,陆、海、空都留有他的足迹,情系蓝天海疆,积累了空军建设、火箭试验、航天科研、船舶教育等领导工作的丰富经验。1979年,他已年逾六旬,坚持亲自参加110艇的海上试验。出海后遇到大风大浪,快艇出了故障突击抢修,机舱进水有危险,甚至会因温度太高,有可能发生爆炸,但他却不顾他人劝说,不肯离开试验艇。他的这种精神鼓舞了所有官兵和试验人员,最后完成了K59全部试验项目,为海军装备填补了一个空白。1982年10月,我国研制的核潜艇导弹在渤海发射成功之后,张爱萍将军高兴地写了《浪淘沙》一词送给林毅作为纪念。林毅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第七届副理事长,9月,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在京举行60年庆典,在会上,我将我与人合编出版的纪念林毅将军一生辉煌事业与精神的《蓝天碧海》一书,赠送给与会者,受到林毅生前许多老战友的赞许。是的,人们绝不会忘记他。林毅一生无私奉献,必将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