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2024-05-05 09:19

1. 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乡村建设是“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之一,从开展村庄规划和规范村庄撤并、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入手,全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夯实硬件基础。要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到2025年,村内道路网络基本形成。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建设,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加快推进乡村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等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其实质是我国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农村建设阶段,其核心意义在于打破城乡二元对立体制和机制,建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在党的十九大中又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美丽乡村建设的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最佳载体,乡村是中国建设的基本单元,也是人与自然连接的最前沿,建设好美丽乡村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2. 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是: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对省级重点帮扶村,一方面,强化支持政策。
一是产业扶持,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带动重点村群众积极参与产业长期发展,有效壮大集体经济。
二是资金投入支持,“十四五”期间确保每年投入重点村衔接资金100万元以上。
三是项目布局支持,推进资金项目向重点村倾斜,全面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发展环境、生态建设的短板弱项。

实施意义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3. 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1、“十四五”期间,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在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才会有高层次的需求,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物质是第一位的、物质决定意识以及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基础的观点。
虽然脱贫攻坚目标已经顺利实现,但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差不大,脱贫攻坚成果亟待巩固深化,因病返贫和因病致贫等问题可能发生。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必须重点关注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要求,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农民进行社会活动的经济基础。

2、“十四五”期间,相对均衡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本准则。
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均衡:
2.1、一是城乡发展的相对不均衡。2020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43834元和17131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是27007元和13713元,无论是从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抑或是从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来看,城乡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2.2、二是区域发展的相对不均衡。由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其农村居民经济水平相对中西部地区较高。例如2019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876元将近达到3万元,而毗邻浙江的中部省份安徽2019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416元,可见区域之间发展存在不均衡问题;
2.3、三是产业发展之间的不均衡,当前农村在产业兴旺方面面临产业结构单一及收入单一等问题,这不利于农民的长远利益和农村的长远发展。

3、“十四五”期间,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
生态环境历来为党和国家所重视,“两山论”作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这对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从而为产业兴旺提供资源基础、通过合理开发生态资源为生活富裕提供资源保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提供资源和动力。
同时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实施的要求,又是持续推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保障。通过有效的治理,使得党和国家的各项乡村振兴政策在农村落地开花,充分调动农民、市场以及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提高政策效能、执行效率和参与积极性。

4、“十四五”期间,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道德和文化属于精神范畴,其具有更深沉和持久的力量,能够凝魂聚气,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乡风是道德和文化的凝练与表达。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乡风建设,通过打造良好社风、民风和乡风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同时乡风建设也是衡量乡村振兴实施的重要指标。

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4. 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提升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提升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强化乡村医疗、教育等服务供给,推动形成县域统筹规划布局、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乡村建设的目标
坚决扛起农业大市稳粮保供政治责任,确保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212.5万亩,总产达到112.8亿斤以上。加快瓜菜菌、林果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稳面积、提质量,力争50亩以上的蔬菜基地发展到1000家。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确保生猪产能恢复正常。
2021年再建设56万亩高标准农田,到2025年达到500万亩以上。

5. 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是什么?

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是: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十四五”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与保障
“十四五”期间,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相对均衡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本准则。
“十四五”期间,生态宜居和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
“十四五”期间,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十四五”期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需要按照“二十字”方针,在巩固脱贫成果、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借鉴脱贫攻坚时期的经典做法,从政策保障、机构设置、组织优势、职能转变、技术支撑、文化建设和项目评估七个方面确保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开展。
以上内容参考 光明网-“十四五”时期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与保障

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是什么?

6. 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任务

“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包括:1、是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2、是实施乡村建设行动;3、是深化农村改革;4、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战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十四五”期间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要着重做好三件大事如下: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战成果,继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3、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断推进农村现代化。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必须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必须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必须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四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促进共同富裕,遵循以下原则:(一)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二)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四)坚持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乡村社会生产力,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五)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循序渐进,顺应村庄发展规律,根据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分类推进。

7. 什么是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村?

我省按照“乡村申报、县级审查、市级审核、省级批准”的程序,全省共确定了1841个“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其中,巩固提升类1074个,占58.34%(含“十二五”脱贫村842个、“十三五”脱贫村232个);补短强弱(即非脱贫村)类767个,占41.66%。
同时,明确了“十四五”省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的目标任务,即:全面推动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缩差距、促发展工作,至2025年过渡期结束,重点村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对省级重点帮扶村,一方面,强化支持政策。主要有以下六项:
一是产业扶持,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带动重点村群众积极参与产业长期发展,有效壮大集体经济。
二是资金投入支持,“十四五”期间确保每年投入重点村衔接资金100万元以上。
三是项目布局支持,推进资金项目向重点村倾斜,全面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发展环境、生态建设的短板弱项。
四是金融保险支持,加大对重点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领域信贷投放,适当延长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和风险补偿金等政策;五是土地政策支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点村乡村振兴需要,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范围内交易收益优先用于重点村;六是各方力量支持,向重点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建立健全社会帮扶机制。
另一方面,推进七项重点工作。主要包括:一是科学编制村庄规划。二是发展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三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五是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六是努力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七是切实强化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什么是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村?

8. 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

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外公布。
在规划的第七篇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那么乡村振兴建设的要求是什么呢?
促进乡村振兴应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
以上就是律师关于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是什么的回答,希望对你有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二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乡村,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和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综合体,包括乡镇和村庄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三条 促进乡村振兴应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