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怎样测量级数的

2024-05-02 16:58

1. 地震是怎样测量级数的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烈度一般分为12,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
 希望适合你

地震是怎样测量级数的

2. 对于古代地震的震级是如何判定


3. 地震级数是怎么测出来的?中国为什么几次更改地震级数?

里氏震级 

英文原名 
Richter magnitude scale 

简介 
里氏震级是由两位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家里克特(Charles Francis Richter)和古登堡(Beno Gutenberg)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震级标度,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地震震级标准。它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震源处地震的大小。 

发展历史 
里氏震级原先仅是为了研究美国加州地区发生的地震而设计的,并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Wood-Anderson torsion seismometer)测量。里克特设计此标度的目的是区分当时加州地区发生的大量小规模地震和少量大规模地震,而灵感则来自天文学中表示天体亮度的星等。 

为了使结果不为负数,里克特定义在距离震中100千米处之观测点地震仪记录到的最大水平位移为1微米(这也是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最大精度)的地震作为0级地震。按照这个定义,如果距震中100千米处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振幅为1毫米(103微米)的话,则震级为里氏3级。里氏震级并没有规定上限或下限。现代精密的地震仪经常记录到规模为负数的地震。 

由于当初设计里氏震级时所使用的伍德-安德森扭力式地震仪的限制,近震规模 ML 若大于约6.8或观测点距离震中超过约600千米便不适用。后来研究人员提议了一些改进,其中面波震级(MS)和体波震级(Mb)最为常用。 

缺点和改进 
里氏震级的主要缺陷在于它与震源的物理特性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且由于“地震强度频谱的比例定律”(The Scaling Law of Earthquake Spectra)的限制,在8.3-8.5左右会产生饱和效应,使得一些强度明显不同的地震在用传统方法计算后得出里氏震级(如(MS)数值却一样。到了21世纪初,地震学者普遍认为这些传统的震级表示方法已经过时,转而采用一种物理含义更为丰富,更能直接反应地震过程物理实质的表示方法即矩震级 (Moment magnitude scale,MW)。地震矩规模是由同属加州理工学院的金森博雄(Hiroo Kanamori)教授于1977年提出的。该标度能更好的描述地震的物理特性,如地层错动的大小和地震的能量等。 

震级与能量 
改进后的里氏震级直接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其中级能量2.0×10^13尔格(2.0×10^6焦耳),按几何级数递加,每级相差三十多倍(准确地说是根下1000倍,即差两级能量差1000倍)。 

目前世界上已测得的最大震级为里氏8.9级(1960年智利大地震)。另外引发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地震美国一监测机构称里氏震级为9.0级。

地震级数是怎么测出来的?中国为什么几次更改地震级数?

4. 地震的震级是如何测定的?

地震的划分通常是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倍。通常划分标准如下:
微
震
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
有
感
地
震
3-5级称有感地震。
破坏性地震
5级以上称破坏性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中国地震烈度简表
烈
度
现
象
ⅰ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
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
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ⅷ度
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5. 怎么看地震的级数啊?

当地震发生时,以地震波的形式放出的能量 E=10^4.8×10^(1.5M)焦耳 其中M为地震级数前国际上使用的地震震级——里克特级数,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所制定,它直接同震源中心释放的能量(热能和动能)大小有关,震源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里克特级数每增加一级,即表示所释放的热能量大了10倍。假定第1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为1,第2级应为10,第3级应为100,依此类推,第7级为100万,第8级则为1000万当地震发生时,以地震波的形式放出的能量 E=10^4.8×10^(1.5M)焦耳 其中M为地震级数。 45级地震,能量2.0TJ 6级地震,能量63.1TJ地震级数(一)零级:无感地震,地震仪的仪表上有记录,而人尚无感觉。(二)一级为「微震」:人体静止时或对地震有特殊敏感者,有感应。(三)二级属於「轻震」:门窗摇动,一般人均有感觉。(四)三级为「弱震」:房屋动摇,门窗格格有响,悬物摇摆,盛水动荡。(五)四级为「中震」:房屋摇动甚烈,不稳定物体易倾倒或落下,盛水容器达八分满都会溅出。(六)五级为「强震」:墙壁裂开,烟囱或牌坊都会倾倒。(七)六级为「裂震」:房屋倾倒,山崩地裂,表层断陷

怎么看地震的级数啊?

6. 地震的震级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通常人们用震级来描述地震的大小。 地震震级是对地震本身大小的相对量度,用M 表示,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740—1999《地震震级的规定》规定了我国地震震级的计算和使用要求,即通过地震面波质点运动最大值(A/T)max进行测定,计算公式如下:
M = lg(A/T)max + 1.66 lgΔ + 3.5
式中:A——地震面波最大地动位移,取两个水平分向地动位移的矢量和,单位为微米(μm);
T——相应周期,单位为秒(s);
Δ——震中距,单位为度(°)。测量最大地动位移的两个水平分量时,要取同一时刻或周期相差在八分之一周之内的振动。若两分量周期不一致,则取加权和:
T=(TNAN+TEAE)/(AN+AE)式中:
AN——南北分量地动位移,单位为微米(μm);
AE——东西分量地动位移,单位为微米(μm);
TN——AN的相应周期,单位为秒(s);
TE——AE的相应周期,单位为秒(s)。 
在实际的地震观测工作中,地震震级M应根据多个台站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确定。 该标准还规定,各级地震部门提供地震信息,新闻机构报道我国地震新闻,各级政府发布地震预报,各级地震部门制定监测预报方案、防震减灾措施时以及在各种社会应用中,均应使用该标准规定的M来表示地震震级。

7. 地震的级数是怎样计算的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出不同的烈度。烈度一般分为12°,它是根据人们的感觉和地震时地表产生的变动,还有对建筑物的影响来确定的。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震级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通常用字母M表示,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8.9级。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以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是烈度。

我国把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地震的级数是怎样计算的

8. 地震的等级是怎么计算的?

 震级

  震级是表 征地 震强  弱的量度 , 通常用字母M表 ,它与地震所释 放的能量 有关。 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 美 国 投 掷 在 日 本 广 岛的 原 子 弹 所 具有的 能量。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 相 差大约32倍;每 相差 2.0级, 能量相差约1000倍 。也就是说,一个6级地震 相当于32个5级地震,而1个7级地 震则相当于1000个5级地震。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震的震级为8.9级。

  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弱震震级小 于3级。 如果震源 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震级等于 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 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 震源 深度、 震中 距等多 种因素有关。

  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其中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以上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统称为“地震三要素”。

  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 的地 造成的破坏不一定 同;同一次地震, 不同的地方 造成  破坏也不一样 。为了衡量地震 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地震烈度。地震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以及震区的土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  炸 弹 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 弹 的炸 药量,好比是 震级;炸 弹 对不同地 点的破坏 程度,好 是烈度。

  我国把烈度 划分为十二 度,不同烈 度的地震,其 影响和 破坏大体如下:

  小于三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

  三度在夜深人静时人有感觉;

  四~五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摇晃;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七~八度房屋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

  九~十度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一~十二度毁 灭性 的破 坏;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 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 度;受唐山地震 的影响,天津市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烈  度为六度,再远 到石家庄、太 原等就只 有四至五 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