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板报)

2024-05-10 06:26

1. 资料(板报)

读山海经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接下来描写读书处所的环境。诗人居住在幽深僻远的村巷,与外界不相往来,即使是前来探访的老朋友,也只好驾车掉转而去。他独自高兴地酌酒而饮,采摘园中的蔬菜而食。没有了人世间的喧闹和干扰,是多么的自在与自得啊!初夏的阵阵和风伴着一场小雨从东而至,更使诗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与惬意。 

  诗的最后4句概述读书活动,抒发读书所感。诗人在如此清幽绝俗的草庐之中,一边泛读“周王传”,一边流览《山海经图》。“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叙周穆王驾八骏游四海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图》是依据《山海经》中的传说绘制的图。从这里的“泛览”、“流观”的读书方式可以看出,陶渊明并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只是把读书作为隐居的一种乐趣,一种精神寄托。所以诗人最后说,在低首抬头读书的顷刻之间,就能凭借着两本书纵览宇宙的种种奥妙,这难道还不快乐吗?难道还有比这更快乐的吗? 



<泰戈尔传>节选:
    许多批评家说,诗人是“人类的儿童”。因为他们都是天真的,善良。在现代的许多
诗人中,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 更是一个“孩子的天使”。他的诗正如这个天真
烂漫的天使的脸;看着他,就“能知道一切事物的意义”,就感得和平,感得安慰,并且
知道真相爱。著“泰戈尔哲学”S.Radhakrishnan说:泰戈尔著作之流行,之能引起全世
界人们的兴趣,一半在于他思想中高超的理想主义,一半在于他作品中的文学的庄严与美丽。
    泰戈尔是印度孟加拉(Bengal)地方的人。印度是一个“诗的国”。诗就是印度人是常
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个“诗之国”里,产生了这个伟大的诗人泰戈尔自然是没有什么奇怪的。
    泰戈尔的文学活动,开始的极早。他在十四岁的时候,即开始写剧本了,他的著作,
最初都是用孟加拉文写的;凡是说孟加拉文的地方,没有人不日日歌诵他的诗歌。后来他
他自己和他的朋友陆续译了许多种成英文,诗集有“园丁集”、“新月集”、“采果集”、
“飞鸟集”、“吉檀迦利”、“爱者之礼物”、与“岐道”;剧本有:“牺牲及其他”、
“邮局”、“暗室之王”、“春之循环”;论文集有:“生之实现”、“人格”、杂著有:
“我的回忆”、“饿石及其他”、“家庭与世界”等。
    在孟加拉文里,据印度人说:他的诗较英文写的尤为美丽。
    “他是我们圣人中的第一人:不拒绝生命,而能说出生命之本身的,这就是我们所以爱
他的原因了。”

资料(板报)